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913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北京同仁堂,企业简介企业历史文化企业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变革企业发展战略,同仁堂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

2、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同仁堂历史文化,一 同仁堂历史沿革简况二 同仁堂文化继承与弘扬,一 同仁堂历史前沿

3、简况,1669年,(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在自家创办同仁堂药室.乐显扬祖 籍浙江省宁波府慈水镇,明永乐年间,其曾祖父乐良才举家迁往北京,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在当时称为铃医。乐显扬自幼聪敏,为适应大城市医药需求,精研医药理论,造诣很深,通过不 懈努力成为清太医院吏目,从而结束了乐氏祖传的铃医生涯。,乐显扬在管理太医期间,收集了大量的宫廷秘方、太医良方、古方、民间验方,加上祖传的秘方,这就奠定了他在康熙八年创办同仁堂药室的坚定基础。乐显扬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唯医药为最”,把创办药室作为济世养生的高尚事业,这就注定了同仁堂日后必将声誉鹊起。,1668年,乐显扬去世,其三子乐凤鸣继承父业。他于1

4、702年将同仁堂药室移出家门,在前门外大栅栏正式开办了同仁堂乐家老药铺。乐凤鸣幼承家学,精通医药,善于总结前人的制药经验。在同仁堂创建之初,用三年时间,于1706年将同仁堂所制362种成药分门汇集成书,名为乐氏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在该书序言中,乐凤鸣明确提出“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两句话成为历代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传统古训。,该书还为同仁堂制药建立了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 工艺规范。自此以后,同仁堂制药的各种药物,疗效更加显着,在社会各阶层迅速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并逐步得到清皇宫的注目和赏识。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自

5、此,同仁堂独办官药直至清王朝灭亡,历经八位皇帝,此特权使同仁堂在同行业中取得了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清朝时期,同仁堂一靠产品的优良品质,二靠皇室的鼎力 支持,虽然也经历了一些风风雨雨,但金字招牌始终得以保持。清朝灭亡之后,经过民国战乱、日冠侵华,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直到解放前夕,同仁堂虽然牌子依旧,但经营状况却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新中国成立,给同仁堂带来了再度崛起的机遇。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劳资双方共同努力,成药产量迅速提高,销情十分畅旺。仅两三年时间,同仁堂不但恢复了元气,而且产量和利润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1954年,同仁堂第一批申请了公私合营。当时的经理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

6、先生思想开明,善于经营管理,在职工中威信很高,在北京市工商者中也拥有一定的声望。乐松生历任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并于1955年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当时的彭真市长,非常关心同仁堂的发展,几次找乐松生谈话,希望同仁堂对中药剂型进行改革,以方便人民用药。1952年,乐松生邀请北大药学系教授郑启栋成立了“国药改进研究室”。经过反复摸索,不断试制,银翘解毒片、香连片、女金片、黄连上清片等于1953年研制成功,结束了中药只生产丸散膏丹的历史,开创了中药剂型改革的先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28年间,同仁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发展

7、步伐,但同所有国有企业一样,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影响,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仍处于一种被动的、低效率的发展状态中。改革开放以后,同仁堂得到了快速发展,1992年,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组建成立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以北京中药为主导,集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同仁堂集团,1993年被授予自营进出口权;1995年被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成为集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于一体的企业法人实体,这些都为同仁堂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整体优势,加快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外部条件。1997年,同仁堂集团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6月,同仁堂股票在

8、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中华老字号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步伐。,2000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部分资产,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同仁堂科技的香港上市,为同仁堂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 同仁堂文化继承与弘扬,翻开同仁堂的历史,浓厚的文化气息感人至深,可以说同仁堂的历史是文化和经济交相辉映的历 史。透过同仁堂浓厚的文化,就可以理解到底是什么使同仁堂跨越三个世纪仍保持青春。实践使同仁堂人 认识到,只有把优势的文化传承下来,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使优秀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力。,同仁堂文化具体有六方面内容:

9、,(一)同仁堂文化的质量观(二)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三)同仁堂文化的形象观(四)同仁堂文化的人才观(五)同仁堂文化的人和激励观(六)同仁堂文化的创新发展观,(一)同仁堂文化的质量观,同仁堂文化质量观形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识。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制药过程严格依照配方,选用地道药材,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另一个是同仁堂外在压力。这外在的压力就是皇权的压力,因为是为皇宫内廷制药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导致杀身之祸。,历代同仁堂人坚持“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 效显着”四大制药特色,生产出了众多疗效显着的中成药。同仁堂

10、在抓质量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对职工进行传统质量教育和道德教育。第二,形成了一整套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三级质量管理网,实施了“质量一票否决权”。第三,工装、工艺、专业设备及产品质量检测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二)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同仁堂的创业者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已任,恪守诚实敬业的品德,对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始终坚持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同仁堂认为诚实守信是对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职

11、业道德要求,讲信誉是商业行为最根本的准则。,(三)同仁堂文化的形象观,同仁堂历代传人都十分重视宣传自己,树立同仁堂形象。如:利用朝廷会考机会,免费赠送“平安药”、冬办粥厂夏施署药、办“消防水会”等。如今的同仁堂不仅继承了原有的优良传统,而且又为她赋予了符合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同仁堂整体形象的宣传;,第二,以同仁堂报为载体进行企业内部宣传;第三,发挥同仁堂文化力的作用,用同仁堂精神鼓舞教育员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为党委工作的一条主线;第四,抓同仁堂CIS形象设计工作,树立同仁堂面向21世纪的新形象;第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向社会无私奉献一份爱心

12、。,(四)同仁堂文化的人才观,同仁堂从创业之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集团,始终与发挥人才的作用密不可分。无论在历史,还是在当今,同仁堂都出现过许多既精通医药理论,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专家型人才。,改革陈旧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运用;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五)同仁堂文化的人和激励观,以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为原则以“人和”为特色 以关心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内容,营造日益改善的生活环境 以塑造企业形象为重点,形成良好的物质环境 以提高职

13、工综合素质为目标,形成特色突出的文化环境,(六)同仁堂文化的创新发展观,加强同仁堂海内外营销网络建设,立足本市,扩展全国,进军海外,建连锁店;积极进行符合同仁堂发展需要的新技术项目的落实与探索;积极借助国际互联网络的优势,探索符合同仁堂特色的电子商务;尝试建立符合同仁堂药品质量要求的药材种植基地;积极探索海外融资渠道,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同仁堂的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变革,300多年来,同仁堂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作为永久的训规,始终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其产品以质量优良、疗效显著而闻名海内外。以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等为代表的十大王牌和十大名药,一直在

14、市场上供不应求,同仁堂也因此成为质量和信誉的象征;目前生产中成药24个剂型,800多个品种经营中成药、饮片3000余种;47种产品荣获国家级、部级和市级优质产品称号。,同仁堂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4,392,082.05元,净利润 146,648,474.92元。集团下属的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300多年的老字号又焕发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同仁堂是老字号经营的典范,那么,在老字号大多数经营不利的今天,同仁堂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业绩的呢?让我们揭开其中的奥秘。,通过对国内老字号的分析,大家已经认识到老字号经营不理想,主要

15、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顽固守旧,企业组织形式老化,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2.不能坚持顾客导向 3.品牌没有进行国际化扩张 4.资金紧张 5.没有进行品牌延伸,6.不注重法律保护 我们可以看到同仁堂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1一九九二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一九九七年国务院确定20家大型企业集团为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同仁堂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中医药企业名列其中。一九九七年由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六月有限公司同年七月,同仁堂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二零零一年七月由北京市政府授权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

16、。这标志着同仁堂实现了规范化的公司制的转变,也是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步骤,同仁堂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同仁堂已经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了。,2客为导向一直是同仁堂的信条,多年以来同仁堂抱着“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训,不断开发新品种,已经拥有了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安宫牛黄丸等许多优秀的药品,并且涉及营养保健品、药膳餐饮、化妆品、医药机械并提供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适应了患者的需求,所以才能获得发展。,3一九九七年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八条主要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十二月GPA认证,为同仁堂产品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二零零零年十月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

17、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同仁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1993年以来,同仁堂相继在香港、马来西亚、英国和澳大利亚开设了分店,与泰国合资组建北京同仁堂(泰国)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上半年分拆至香港上市后,公司表示将以科技为先导,以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中药产品的开发和引进,实施国际化的先进管理,进行现代化的市场运作,使自身更具国际竞争力。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运作,同仁堂已经成为一家现代化的跨国公司。,4一九九七年六月,由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七月,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股票上市共募集可用资金34248.56万元。2000

18、年3月,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联合集团公司及其他六家有相当实力的发起人共同组建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3878.4万港元。,这些资金在同仁堂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同仁堂以及其它成功老字号的经验可以看出集团化、股份制和特许连锁制等是解决老字号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5同仁堂除了加工、制造、销售中药材、中成药、饮片、营养保健品、药膳餐饮、化妆品、医药机械并提供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外还兼营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购销西药、医疗器械、卫生保健用品;货物储运;出租汽车业务;经营所属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生

19、产所需原辅材料、机械设备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开展对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及补偿贸易业务;经营经贸部批准的其他商品的进出口业务。二零零一年六月集团与崇文区卫生局合作,组建北京同仁堂崇文中医医院,并于6月18日正式揭牌,标志着同仁堂在实现中医中药有机结合方面,正在进行有益探索。品牌扩张是同仁堂发展的一个成功经验。,6一九八九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同仁堂作为驰名商标,已在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以及马德里协定成员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受到特别保护

20、。,可以看出老字号同仁堂勇于冲破传统商业模式的桎梏,积极向成功的现代品牌学习,重视对品牌资产的培育,开创了中华老字号焕发新生命的成功之道。希望其它老字号能从同仁堂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在不久的将来,众多老字号在现代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具有331年悠久历史的京城著名老字号同仁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战略,大胆改革用人机制,面向市场改变观念,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老子好企业用人机制市场化的第一步重要尝试。,三百多年来同仁堂人坚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创业宗旨和企业精神,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古训,产品以“配

21、方独特,选料上层,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同仁堂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并成功上市,实现了同仁堂历史上两大步跨越,推动了同仁堂的快速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医药市场竞争的日趋烈,制药企业发展的高级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同仁堂逐渐显著出来,为解决为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同仁堂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不断推进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其中面向市场招聘人才,实现用人制市场化就是同仁堂在近期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使人才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对招聘进来的人才,享有与企业员工的同等待遇,实行试用期、聘用期

22、的考核管理,根据工作业绩表现决定续聘和解聘。对有关待遇的决定,坚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才的社会价值,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国企要营造一个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激励机制上有所突破。同仁堂党委认为,在企业中,技术人才的发展不能都盯着走上领导岗位这一条道,要开辟和畅通技术人才在专业领域大展宏图,发展自我的第一条通道。为此,两年前,同仁堂专为技术人员建了一个金字塔形奖励制度?,规定:塔尖是专家,每月固定收入50006000元;第二层,是中青年优秀人才在工资奖金之外发1000元津贴;第三层有三种人,优秀门店经理、首席职工和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工资奖金之外发500元

23、津贴。这个金字塔不论学历,人人可登。同仁堂规定,金字塔实行可上可下的动态管理,两年一评,有意的可以上升,平庸的就要降级;评委由工会和群众推选30人,条件是与被评选人工作上密切、知根知底的同事,这,就改变了以往评优由少数领导指定的弊端;评委实行打分制,有业绩、工作态度等几十项指标,凡被评选人合格率达不到70%的,一律降台阶或下塔。金字塔三个台阶上都是什么样的人呢?在评选塔尖上的专家时,由同仁堂党委、董事会、工会的30位领导干部当评委,选出国内中药界知名的或在同仁堂有绝活的人才,里面,有高学历的专家,也有学徒出身的工人、店员。卢广荣和李建勋都是学徒出身,前者在麓香、兽骨鉴定方面有绝活儿,经常被市药

24、检局请去鉴定,因为有时候市药检局的仪器还不如卢广荣的眼睛和鼻子灵;后者在同仁堂最大的大棚栏药店当了一辈子的店员,即使蒙住他的眼睛,用鼻子闻也能叫出数百种中药药名。评专家时,李建勋已过退休年龄,但评委一致决定,用专家待遇留住他。,第二层的是中青年优秀人才,都在同仁堂科技领域有突出业绩,是同仁堂科技创新的台柱子。两年前当选的侯金波,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机电迷,车间所有带电脑程序的设备,一旦出毛病或者要改造,交给他三两下就解决了。,在第三层的三种人才中,当选优秀店门经理依据的是销售业绩。首席职工是各岗位上的骨干,要能在关键时刻挑大梁。奖励制度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试用期结束后,就可以申请500元的人才津

25、贴。这两年同仁堂招的70多位大学毕业生,没有一个跳槽。,同仁堂集团公司召开2008年职工“金字塔”人才聘任大会时,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梅群等为评聘的首席职工颁发了聘书。聘任会上,公司工会主席陆建国全面总结了2008年的评聘工作。他说,这一年突出了三个成果,体现了四个特点。三个成果一是根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精神,评聘了与优秀中青年人才相同待遇的首席技师,使“金字塔”人才工程更趋完善;,二是对原学历大学生进行了考核,合格率100,有14名原学历大学生晋升为优秀中青年人才;三是通过本次评聘,职工“金字塔”人才工程中各类人才的总数达到500人。四个特点是评聘过程的公正性、评聘岗位的代表性、评聘人才的先

26、进性、评聘范围的广泛性。,企业发展战略,同仁堂的企业目标是以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医药名牌产品为支柱,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简称“三高一强”。,“九五”以来,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今,同仁堂年销售额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资产总额已近63亿元。,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个百年老店,其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20世纪90年代初,同仁堂集团的生产经营曾经处于十分窘困的境地:贷款高达数亿元,欠银行利息数千万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技术创新处于停滞状态。,为改变这种

27、被动的局面,1997年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54亿元。2000年,又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新的1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企业使命,为顾客提出“为了您的健康与幸福,“尽心尽意,尽善尽美”。的服务承诺,“神州国药香,北京同仁堂。同仁堂国药”等等都以民族气节为己任,在国家危难之际从不发国难财。使得顾客产生了对北京同仁堂的民族气节的敬

28、意。这是北京同仁堂存在的根本理由和价值所在。,近日,北京科技报和北京青年报联合举办品牌影响生活大型调查颁奖仪式。经过上万人次的投票评选,同仁堂同时和诺基亚、麦当劳、海尔、一汽大众、索尼、微软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一起被评为“影响生活的十大品牌”。北京同仁堂在发展时期积累的信誉,令其立于世界竞争的不败之林。他现在的无形之产,早已超过其有形资产。而这种信誉的积累,势必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时间的变更,这些名品的地位也会越巩固。,2002年,同仁堂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定位是:“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驰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战略目标是:“奋斗十年双加零”,即到2011年总销售和利润

29、比2001年分别增长10倍,销售额达到300亿元,利润达到13亿元。,为了实现这一规划,同仁堂提出抓好3个基础(产业)制药工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中医院),并配套确定了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3大板块的“1032”工程,形成10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产业布局。两个上市公司聘请了境内外8位专家作为独立董事,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确保公司健康发展。,1995年以来,同仁堂投入工装设备改造资金数亿元,重点打造产品质量问题,同仁堂保证产品质量,不单单是靠现代化的设备,还有同仁堂人的传统,同仁堂人的责任感。特别是投资近6亿元的位于亦庄的两大生产基地,更具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基地建有8条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均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其中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GMP认证。,在海外扩张方面,自2000年同仁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后,同仁堂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的药店相继开业,甚至香港、中东穆斯林地区的药厂正在立项规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