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5076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4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第一节 现金资产业务,业务库存现金 即商业银行为满足日常业务需要而保留在业务库中的钞票和铸币。在上级行准备金存款 即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总行、一级分行开立准备金存款账户中的存款,主要用于系统内部资金汇划的清算。,第一节 现金资产业务,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包括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比率与自身吸收的存款计算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这部分存款商业银行不得动用,并定期按照银行存款额的增减而进行相应调整,它是中央银行

2、进行宏观调控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第一节 现金资产业务,超额准备金也叫备付金,是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帐户中超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日常业务活动中可以自由支配的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主要用于金融机构间清算,如支票的清算、电子划拨和其他交易。当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不足时,也可随时从该帐户上提取现金。超额准备金是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指标,直接影响社会的信用总量。,第一节 现金资产业务,(四)同业存款 同业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国内同业存款,是指国内各银行还有其他金融机构为了方便结算,在各自有关

3、的结算地点开立存款账户,从而形成了在接纳该笔存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国外同业存款,是指各国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为了便于国际业务的收付,在某种货币的结算地点开立的该货币的存款账户,从而形成在接纳该存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第一节 现金资产业务,案例:2007年,股市持续升温红火,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和基金市场,从而使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在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款激增,14家上市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同业存款余额为2.59万亿元,比上年末新增1.29万亿元,平均增速高达98.47%。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同业存款同比新增8765.45亿元,增幅为91.67,占14家上市商业银行全部新增额

4、的68.13%。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比新增4054.49亿元,增幅为121.77,增幅高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30个百分点。而城市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其他银行的同业存款大致为6千亿元,且增长较为缓慢,其同业存款比上年新增45.7亿元,平均增幅为26.32。,第一节 现金资产业务,(五)托收中现金 商业银行之间在办理结算业务过程中,由于票据交换或委托收付款的时间差产生的本行资金被他行资金占用后形成的货币债权。,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存款的作用之一是用来满足结算的需求,另一作用是()A扩大贷款规模 B调剂库存现金余额c增加资本金 D提高收益答案:B商业银行现金资产包括()A.库存现金 B.存

5、放同业存款 C.在中央银行存款 D.托收中款项 E.同业拆借答案:ABCD,第一节 现金资产业务,第二节 银行合同贷款,银行合同贷款是银行通过与借款人协商订立借款合同形式将货币资金有偿向借款人贷出,形成债券债务关系,借款人按约定的到期日向银行还本付息的货币信用业务。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银行贷款资产通常要占其总资产的一半以上,而其盈利一般要占银行收益的2/3。,第二节 银行合同贷款,贷款及其种类1.贷款在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但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有明显下降趋势。2.贷款业务种类很多,划分标准、角度各异。按贷款保障方式来划分,有信用贷款、保证贷款、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按贷款期限

6、划分,有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按贷款质量划分,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种质量等级。(提问)3.过去,我国银行的资产业务基本上是贷款一种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票据业务和证券业务,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已逐步开展。尽管目前贷款以外的资产业务比重还很小,方式也比较单调,但毕竟已呈现资产业务多样化的趋势。,从经营风险上看,我国2001年以前的商业银行贷款分为四类: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其中后三类统称为不良贷款。自200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商业银行内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按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

7、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尽管目前借款人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其他生息资产,贴现:票据贴现是指远期票据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通过背书转让给银行,并自愿贴付相应利息给银行的一种融资行为。2.算式:,3.贴现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票据和政府短期债券

8、。,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其他生息资产,4.银行采用贴现的方式买进确实有商品买卖内容的票据或以之作为担保,可以保证按期收回贷款:因为交易背景中的商品直接出售或加工后出售,就是归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银行工作中就是长期遵循真实票据论的思路。,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其他生息资产,举例:某公司拿出商业票据,票面价值为1000万美元,向银行贴现融资,期限是91天,若贴现率为6%,该公司从银行融入多少资金?公司融入的资金:P=1000*(1-6%*91/360)=985万美元,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其他生息资产,信用卡透支信用卡核放程序:1、消费者须向银行填写书面申请,愿意遵守信用卡章程;2、由银

9、行向信用服务机构征信后,确定消费者的初步授信标准;3、在申请人提供担保后,银行为消费者发放信用卡,建立透支账户;4、持卡人持卡透支消费或在限额内提现时,或签单、或按密码、或签单加密码确认;,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其他生息资产,5、发卡银行每月向消费者寄送透支消费清单和利息计算清单,如果消费者每月都按时结清消费透支余额,则按现行银行信用卡章程的规定免息,但现金透支则不享受免息。6、消费者初次申请信用卡透支开户时,银行授信额度都低,在消费者经常使用信用卡透支,而且取得了良好的付款记录和信用后,消费者的透支授信额度将逐渐提高。这样又培养了消费者对授信机构的忠诚度。同业贷放,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投资的

10、目的: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投资于有价证券的目的一般是为获取较高收益、减少风险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因此,主要投资对象往往选择政府及所属机构的证券(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债券投资品种:1、国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高速扩张,2010年与2011年的国债发行总量均超过1.7万亿元,2011年末国债余额达7.7万亿元,是1995年底的20多倍。此外,中国国债中的可流通比例近几年均超过85%,较1995年大幅增加。,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2、企业债:近5年我国发行企业债券总规模接近2万亿。2012年铁道部负债超2万亿,资产负债率为58.53%,其中,铁道部仍有577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950

11、亿元中期票据及200亿元短融券未到期,仅债券这一项每年需支付各项利息逾300亿元。3、金融债券:中国政策性金融债券净发行量1.2万亿元,商业银行债券余额7367亿元。,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可以兼并重组企业,投资于股票,它的目的则是加强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发挥银行资本服务于产业资本和产业资本支持银行资本的优势,可以得到范围经济的好处。这样我们可以想到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一个弊端?,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商业银行不关心实体产业,国有银行主要给国有垄断高盈利的国企提供贷款,数量有限的民营银行,虽然是靠民企控股银行起家的,但也已脱离实体产业,大多愿意给高盈利的经营项目

12、提供贷款,像房地产贷款、消费信贷和龙头企业贷款。这样出现了如今的中小企业贷款难,盈利差的局面,实体产业大量倒闭,开始产业空心化。若是商业银行是混业经营的话,情况就要好的多,被兼并收购企业只要前景好,是你银行办的企业,不会轻易让其倒闭的,银行资本就能很好的服务于自已所属的企业及其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也不至于出现如今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我国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对象主要限于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举例:B银行年报-短期债券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