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341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测量工作方法.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2006年3月11日,蔡以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1.概述 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 3.土壤异常与矿体的关系 4.工作设计 5.野外工作方法,1.概述,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土壤为采样对象,系统测量和研究土壤中的微迹元素含量或其它地球化学特征,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各类次生异常,并进而寻找矿床(体)。土壤是一种地表物质,指一切地表疏松的覆盖物,如残积物、坡积物、塌积物、冰积物、风积物、湖积物及有机成因的覆盖物等土壤异常指环绕在矿体或异常源周围赋存于地表疏松覆盖物中的次生异常。(一)次生异常岩石中的矿化及原生异常遭到风化与剥蚀,解体后赋存于各种地表物质(包括各种疏松覆盖

2、物、水系沉积物、水、空气和生物)中的地球化学异常称为次生异常。(二)次生异常的分类按与介质在形成时间上的关系分为同生的与后生的,按异常形成方式和存在形式分为碎屑的、水成的、生物成因的与气成的;根据赋存介质划分为残积物异常、各种运积物异常、水化学异常、植物异常、气体异常等;根据异常形态及与异常源的空间关系,把次生异常分为晕、扇与流。,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次生晕环绕在矿体或原生异常源周围的次生异常。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包括风化、成壤、侵蚀、搬运与沉积的过程。(一)岩石的表生风化作用 表生环境特点是温度与压力低、水充足且游离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使深成环境内形成的

3、稳定矿物,到了次生环境就会变得不稳定,发生表生风化作用,有三种主要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二)成壤 岩石与矿物在表生风化作用下不断受到破坏与改造,其结果最终导致土壤的形成。1土壤的主要组分:基岩经机械风化作用形成的粗粒部分(岩块、岩屑及原岩矿物)、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细粒的风化产物,及岩石和矿体中的易溶组分经表生作用残留下来或由地下水与地表水冲刷带来的盐类矿物。,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2土壤的结构在垂直剖面上组成了在性质上与组分上相互各异并与下伏的母质亦不相同的土层。这些层位在一起构成了土壤剖面。土壤结构及发育程度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大多数土壤剖面是

4、由三个主层位组成,从地表向下,这些层位分别用A、B、C表示(图3-2-4)。,土壤垂直向下一般可分A(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与D(未风化基岩)四层。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就是采集土壤样品(主要采B层),研究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发现土壤中与矿有关的异常,以发现矿化带和矿床(体),达到找矿目的。土壤测量在矿点检查和物化探异常详细检查中被广泛应用。,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3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原生矿物及其中的原生混入物;次生矿物及其中的次生混入物;被吸附的离子及分子;呈有机分子状态存在,金属元素成为有机物结构的一部分;自由离子或自由分子状态。(三)次生分散分散是各种过程

5、作用的结果,大致可以分机械的与化学的两类。1碎屑异常的形成:岩、矿体出露地表受剥蚀,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流水及冰的媒介,覆盖层中的固体组分趋于向下坡移动,或通过侧向潜动,或通过更迅速的土滑。导致矿化与岩石的碎屑物质也要不断地、缓慢地向周围扩散。形成残、坡积物碎屑异常。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坡作缓慢的运动,在上万年的时间里,这种运动的结果势必产生坡积异常的位移。,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当大块疏松层的灾变性位移或地滑发生时,地球化学土壤异常可以完全被瓦解、移位或埋藏,如图3-2-5所示。受潜动与地滑作用而沿山坡向下移动的碎块物质趋于堆积在山坡脚下。相当厚的运积物或塌积物可以以这种方式生成。由此看

6、来,地滑在地球化学解释推断中具有重大意义。,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2水成异常的形成:岩石中的矿化及原生异常遭到风化与剥蚀后,由于水、大气中氧及二氧化碳的加入就为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元素转入溶液的形式 溶解:呈简单离子、氢氧络离子,如Na+、Zn2+、HCO3、MoO42等。氧化:表生作用中富含游离氧、二氧化碳和水,使矿物氧化。形成络合物:形成无机络合物和有机络合物而转入溶液。(2)元素在溶液中迁移的形式 扩散:由高浓度向其四周低浓度扩散,直至平衡。流动:由大气降水或地下水、地表水的流动所造成的。毛细管上升:覆盖层中粒度越细毛细管上升作用越明显。(3)元素从溶液

7、中析出:随着地表水或地下水从一种环境进入另一种新环境,水中所含的某些元素因环境变化而发生大量淀沉。,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四)次生模式的形状 根据次生异常的形状及与矿体或异常源的相对位置来分类,有助于布置采样工作及解释异常成因。1碎屑模式:直接在矿体上方土壤残积层发育的异常模式称为上邻模式,如图3-2-6中的(a);侧移模式是向一侧位移并完全覆盖在空白的基岩上如(b);风化过程中同时有霜冻、生物活动等可造成土混晕模式,如(c);风化过程中同时有土壤的滚动、重力潜动可以发育完整的分散扇,自矿床向下坡方向延伸,如(d)。,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四)次生模式的形状1碎屑模式:分散扇也是冰

8、碛土及风成层中同生模式的特征,扇的顶端位于矿床邻近,并沿冰的运动方向或风向向外伸展。图3-2-7中的(a)为冰川运动造成的扇模式;图中的(b)为风力活动造成的扇模式。,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四)次生模式的形状1碎屑模式:在山麓地区片冲作用造成的冲积物中,其异常亦呈扇形,从原生矿床处向外伸展,发育成分散扇,如图3-2-8所示。2水成模式:水成模式的形状首先取决于溶液的局部流动模式。上邻水成异常有时是在隐伏矿体上方覆盖层中,由地下水中析出的,其形状从晕到扇都有,这由侧移水流的量来决定。,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四)次生模式的形状3生物成因模式:图3-2-9示出了运积层中的后生模式,即水成

9、模式与生物成因模式。当土壤水向上运动时,可使其晕向四周扩散,如图中的(a);当地下水流经下伏矿体时,在地下水流方向产生的侧移异常呈地下扇状;在渗出带则可发育地表的侧移模式。如图中的(b)。当含金属的地下水流经植物根区的下伏矿体时,沿着地下水流方向上可形成生物成因的分散流。当植物的根系直接长在下伏矿床上方时,也可以生成较强的晕。,2.土壤中次生异常的形成,(五)与金属矿床无关的异常 有三种主要类型:1与某些岩石背景金属含量较高有关。2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结果造成的异常。如废矿堆、老硐、冶炼厂、富含金属的化学农药、路面碎石、废水废物。3采样或分析误差造成的异常。(六)有意义异常的弱化 一些有意义的异

10、常由于某种原因被弱化,其结果可能使有意义的异常被遗漏。例如,在成壤过程中,天然水渗入地下时,由于A层遭受强烈淋滤,致使在该土层内发现不了异常,而强异常往往出现在下伏某个层位中。所以,在采样时,须注意采样层位,不要一味按一种规定的采样深度去取样,可能会漏掉有意义的异常;又如,在运积物覆盖区工作时,将运积黄土、冲积土误认为残积土,往往会错误地解释在其下方没有金属矿化。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采样时必须要辨认介质的性质,即是原地的还是搬来的覆盖物。,3.土壤异常与矿体的关系,基岩中的矿化与原生异常模式在残积土中,特别是山地的新成土中得到最好的保留。但残积土中的异常一般比基岩中异常更宽且更均匀。异常与隐

11、伏矿化之间更可能由于种种因素(主要是坡度)而发生位移,位移距离自数米至数百米。残积土内异常的各种理想模型如图3-2-10所示。,3.土壤异常与矿体的关系,1在厚层比较成熟(分层明显)的土壤中、特别在潮湿地区,残积土中的金属元素(特别是比较活动的元素)往往自表层被淋滤,并固定于下层富含粘土质或含水氧化物的层位中。在这种情况下,采样就需要考虑合适的深度与层位。2在砂质土壤中这种淋滤作用比粘土质土壤更易发生。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同等规模与品位的矿化在砂质覆盖层中的异常就会比粘土质覆盖层中的弱得多。3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的土壤中,由于风化过程中Ca2+和(HCO3)2-的淋失造成金属的相对富集,再加上碱性

12、的环境,使得土壤中的异常可以比基岩中的高出几倍以上。4在残坡积土中也可以发育异地侧移的异常。地下水淋滤过矿体,在山坡转折处的渗湿带出露。由于环境改变(富氧、有机作用活跃),水中溶解的金属将从水中析出、沉淀在渗湿带的土壤内。,4.工作设计 一、收集资料,土壤测量的工作设计前,般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料:a测区的地理和交通、生活情况以及测地资料;b测区及外围地质特征,矿产、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矿床氧化淋失程度等特点;c测区及外围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的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d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第四纪覆盖物(尤其是土壤)的类型,植被特征,人工污染情况等有关资料;e表生作用对指示元素的影响

13、及表生赋存状态。,4.工作设计 二、野外踏勘,编写设计前应对测区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了解所收集资料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其内容包括:a检查核对所搜集资料的可靠程度;b确定试验地点和测区的有效范围;c实地考察工区的交通、生活及工作条件。,4.工作设计 二、方法技术试验,有前人工作过的测区或邻区,设计时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方案可参照前人的工作成果。如果认为资料不足,可补作部分技术试验。前人未工作过的地区、特殊景观、为寻找特殊矿种、特殊矿产类型为目的的地区,必须开展技术试验。试验内容包括:采样层位(深度),采样介质,样品加工方案,指示元素及指标,采样布局,采样网度和方法等。,4.工作设

14、计 三、方法技术试验,方法技术试验的一般要求 a试验剖面应布置在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矿床和覆盖物地段。每条剖面的两端必须各有3-5个点落在背景地段上。b采样层位(深度)和加工方案试验,一般选择在揭露过矿体的探槽或浅井上。如果地表工程不理想或没有工程,可以用一般剖面方法,按不同深度采样。指示元素和测网试验一般与层位和粒度试验在同一剖面进行。剖面数量不得少于三条。c土壤测量的指示元素及指标,可根据矿床的元素共生组合关系,通过试验择优选择。,4.工作设计 四、设计书内容,设计书应包括的内容:a.工作的目的及任务要求;b地质、地形、地貌、第四纪覆盖物类型以及地表地球化学环境和可能干扰的因素;c样品的自然

15、富集层位和颗粒度。工作比例尺和采样网度、深度及重量,d取样介质及样品加工方案;e指示元素和指标,分析方法及方法检出限的要求,质量监控方案;f方法技术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管理要求;g设计附图;h预期提交的成果和资料。,不同勘查阶段有不同的工作比例尺和测网密度,详查工作中若以土壤测量资料确定的测区,线距与点距可根据资料中的异常大小而定,选择表1中合适的比例尺和网度。一般情况下,线距应小于有意义异常长度的1/2,点距应小于异常宽度的1/3。由其他资料确定的详查区可参照表1执行,应保证最少有3条测线控制探测物。,5.野外工作方法 一、测网密度,线距小于目的物长度的1/2,目的物短轴方向有三个以上点

16、控制,目的物长度的1/2,5.野外工作方法 一、测网密度,土壤测量工作比例尺与测网密度,测地及采样点的定位工作按ZBD0002物化探测地规范要求执行。1-可利用大于或等于工作比例尺的地形图、航片定点2-采用GPS测量敷设。一般采用三级布网,干线、基线使用经纬仪、GPS布设;测线用罗盘定向,测点采用测绳量距。,5.野外工作方法 二、定点,5.野外工作方法 三、采样位置,一个地区的工作应尽量采自同一介质、同一层位物质,样品一般采集在距地表20一50cm深处土壤的B层(淋积层)或C层(母质层)中的细粒级物质。在土壤成层不完善的山区。应采集植物根以下的残、坡积土,尽量不要带入腐植质和碎石;在发育有较厚

17、层残积土壤,当金属硫化物在地表可能遭到强烈淋失时,应在距地表50cm以下深处土壤中取样。,5.野外工作方法 四、采样物质,采样物质一般以细粒物质为主,一般要求取-0.216mm(60目)或-0.172mm(80目)筛孔粒径的物质。也可根据找矿目的、矿种另行试验确定;有明显风成沙干扰的地区,土壤测量应在残积层截取-4+20目的粒级或-4目的混合粒级。取样重量根据测试项目多少而确定,以保证过筛后送测试的单个样品重量满足分析要求为准。做多元素分析时,一般过筛后送化验室单个样品不少于120g,进行痕金测定的单个样品,过筛后的重量应不少于150g。,微量元素在表生环境中的存在形式,1、原生矿物及其中的原

18、生混入物;2、次生矿物及其中的混入物:各种粘土矿物、碳酸盐、硫酸盐、砷酸盐、磷酸盐、各种氧化物与氢氧化物;,3、被吸附的离子及分子;4、呈有机分子状态存在;5、自由离子或自由分子,存在于土壤水分、孔隙中的气体分子。,5.野外工作方法 五、标志和记录,为便于质量检查和异常检查,按测线进行的土壤测量可每5个点做1个标志,端点、拐点必须做标志。在通视条件差的地段,最好每个点都做标志。标志材料:红油漆、红布条、红纸签等,均需写明样品编号,编录格式可以使用标准的野外记录卡或记录本。用中硬强度的铅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准重抄和涂改。,5.野外工作方法 五、标志和记录,5.野外工作方法 五、标志和记录,

19、参考件,F2 地球化学土壤采样记录卡的内容说明:a 图幅名称、工作地区的内容与水系沉积物采样记录卡的内容要求相似。b 采样位置:指土壤样品具体采样位置,例如:山坡;山脊;梯田埂下方等。c 采样深度:指土壤样品采样坑的总深度,用cm表示。d 采样层位;指采集的样品所处的层位,例如:残积层;坡积层等。e 样品成分:指样品的物质成分。例如:粘土、岩石风化碎屑;粉砂土等。f 地质、地貌特征描述:与水系沉积物采样记录卡的内容要求相同。,5.野外工作方法 六、样品保管和加工,采集样品要防止沾污。装样品的布袋,无论是新的或是已使用过的旧样品袋都要经过洗涤后才能使用。如果样品是在水中采集的水系沉积物,则当样品

20、装入布袋后,应用手挤干,以避免样品中元素以液相相互渗透造成样品污染。,装在布袋中的样品一般应在野外驻地晒干,有条件的也可在自动温度控制的电烘箱内烘干。但箱内温度不能超过60,不论哪一种干燥方法,在干燥过程中要不时揉搓样品,以免土质结块。干燥后的样品要用木锤轻轻敲打以使粘土胶结物中的颗粒解体。,5.野外工作方法 六、样品保管和加工,样品干燥后,按设计规定的粒度在野外驻地进行过筛。过筛处理后的样品应采用对角线折叠法混均,然后放入塑料瓶或纸袋中,其重量应不小于120g。如果需要测定金或被测元素较多时,重量应不小于150g。,5.野外工作方法 六、样品保管和加工,六样品保管和加工,在野外加工处理样品时

21、,防止样品间的相互污染。因此,每处理完一个样品后,凡是和上一个样品接触过的筛子、台秤等物都要清理干净,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样品的加工处理。每一个样品的编号、登记、填写送样单等工作要做得准确无误。应明确,野外样品加工工作是整个化探野外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化探成果反映。因此,应和采样工作一样,每天工作完毕后要有专人进行质量检查,其质量评定标准由公司制定。,5.野外工作方法 六、样品保管和加工,5.野外工作方法 七、野外质量检查,1、采样小组的日常自检。小组长应对当天所采的样品、采样记录卡(本)和采样点位图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应作阶段性检查,全面检查本阶

22、段所采样品、记录卡(本)、点位图是否符合质量要求。,2、大组(或工区)检查。大组(或工区)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应分阶段到各采样组和样品加工组进行方法技术和质量检查。a 方法技术检查: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应随同采样小组深入工作现场,全面观察野外采样工作过程,检查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工作设计。还应深入样品加工组,全面考查样品加工过程,了解样品有无沾污和编号混乱现象;,5.野外工作方法 七、野外质量检查,b 工作质量检查:包括室内与野外检查。室内检查的工作量应大于总工作量的10,主要是核对采样点位图、记录卡(本)和样品成分,野外检查包括重复取样在内应占总工作量的5,抽取一些采样点实地核对取样

23、部位、定点误差、记录内容等。上述室内、野外检查结果,要用文字和表格的形式记载下来供资料验收时参考。,5.野外工作方法 七、野外质量检查,3、分队(所)要定期抽查大组(或工区)的野外工作质量,其中包括对大组检查的内容作适量(10)的抽查。检查的内容同大组检查。4、大队(院)负责技术质量的核实性检查和原始资料的审查验收。,5.野外工作方法 七、野外质量检查,5.野外工作方法 八、样品分析,样品分析一般按单点样分析,采样密度较大时,可按组合样分析,化探分析元素的选择应根据调查区1:20万区域化探反映的异常元素组分和区域已知成矿元素、伴生元素的种类综合确定,一般选择分析12-15种元素。,5.野外工作

24、方法 八、样品分析,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应有足够的灵敏度和检出限,主要元素的报出率应达90%以上,次要元素报出率最低达到80%以上。化探样品测试的各项监控指标应作全面的质量分析和评价。以下介绍一个实例,化探找矿实例,建瓯生元坪、节山多金属矿的发现,节山生元坪,根据1:20万区域化探资料,在建瓯石洲一带出现CuPbZnAg为主的多金属异常带,长100km,宽2030km,地质成矿条件好,为建瓯八外洋铅锌矿床外围绿片岩层位(中上元古界马面山岩群东岩组)分布区。2003年开展普查化探(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150km2,采样密度为4个样/km2。,石洲化探普查结果,发现了节山和生元坪等多金属元素

25、异常。节山Cu异常长10 km,宽1.0 km,一般含量40-80(10-6),极大值1000,伴生Zn Ag异常,并与Bi相套合,沿东岩组变质岩一侧分布。2004年 进行1:1万土壤测量5km2。,节山异常区2004年布置1:1万土壤测量5km2,生元坪异常区2003年下半年开展 1:1万土壤测量5.6km2,建瓯节山异常:位于建瓯八外洋铅锌矿北东方向。1:20万区域化探主要有Cu、Pb、Zn、Ag,异常,呈北东向沿东岩组、龙北溪组地层分布。Cu一般含量25-5010-6,极大值61.610-6,Zn一般含量100-15010-6,极大值167.210-6,Pb Ag含量较低,本区异常以Cu

26、 Zn为主的特征与该地区层控矿床以锌铜矿化为主相吻合。,百丈溪异常,百丈溪,节山,八外洋,三、节山铜多金属矿 位于北东向政和大埔断裂带与南北向浦城永泰嵩口断裂带的交汇地带,成矿位置处在浦城德化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北部,该成矿带是福建铅锌多金属最为富集地区之一。,上厂,大林坑,金竹坑,节山工作区,地质特征:出露地层为元古界东岩组、龙北溪组的绿片岩 和变粒岩等,中生代侏罗纪的火山岩及少量火山碎屑沉积岩。北北东、北东、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次活动。,J3n2,Pt1-3d,Pt1-3l,节山铜多金属矿综合异常图,地球化学特征:本区1:1万土壤异常区内出现PbZnAg五处综合异常,其中JSHT-

27、、JSHT-、JSHT-三处在地表见矿体和矿化体。异常值:Pb一般含量100-30010-6,极大值680010-6,Zn一般含量150-60010-6,极大值363010-6,Ag一般含量0.25-0.510-6,极大值34.610-6。异常极大值均落矿化带上,显然PbZnAg为主的异常是由银、铅多金属矿化引起。,JSHT-,矿化带,JSHT-,矿化带,JSHT-,矿体,矿(化)体特征 本区经前期工作,已见有2个矿体(、)和1个矿化体(),其中:号矿体位于矿区南部(JSHT-异常内),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长约260m,推测有1500m,厚大于3m。PD801硐内厚7.88m,平均品位:Pb

28、2.62%、最高4.61%;Zn 7.13%、最高9.96%;Ag 99.6g/t、最高147.0g/t。围岩为中生代火山岩。,J3n2,Pt1-3d,Pt1-3l,号矿体,号矿体,25线,PD801,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绿片岩与火山岩断裂接触带上(JSHT-异常内),控制长800m,宽58m,倾向南东,倾角75,地表仅见氧化矿,Pb 0.26-1.37%,平均0.66%,Zn 0.10-0.39%,平均0.16%,Ag 2-158 g/t,平均23.6 g/t。在25线施工PD2501平硐控制。,J3n2,Pt1-3d,Pt1-3l,号矿体,号矿体,25线,PD2501,在25线PD2501

29、平硐(控制垂深50见矿,水平厚3.1m,Pb 1.28-9.79%,平均4.72%,Zn 1.86-2.71%,平均2.43%,Ag 13.5-121 g/t,平均55 g/t。,矿体,Pb0.66、Zn0.16、Ag23.6、厚7m,PD2501平均 Pb 4.72%,Zn 2.43%,Ag 55 g/t。,号矿化体:位于查证区西段JSHT-异常内),北北东走向倾向SE,倾角4560,已揭露矿化体长300m,厚1.90m。地表含Pb 0.37%、Zn 0.14%、Ag 27g/t。另外在矿区中部还见有一处含铅锌磁铁矿透闪阳起片岩残积物,地表含Pb0.26%;Zn0.047%;估计是另一个含矿

30、层位。,J3n2,Pt1-3d,Pt1-3l,号矿体,号矿体,号矿体,中部铅锌矿化,地质地化异常特征评价:异常以Pb、Zn、Ag为主,极大值含量较高,梯度变化明显异常所处地质背景对成矿有利,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地表和硐内己见铅锌矿(化)体。主要工作任务及方法:对已发现的矿(化)体或可能存在矿(化)体的有利地段,进行适量的槽探、硐探工程控制。探求(333)资源量,力争提交1处中型铅锌矿产地。主要工作量:槽探约 2000 m3、硐探约200 m、样品 200件。,J3n2,Pt1-3d,Pt1-3l,号矿体,号矿体,25线,PD2501,中部铅锌矿化,设计PD1101,11线,金竹坑,上厂,大林坑,

31、普查区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与浦城永泰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处在尤溪政和铜铅锌银成矿带中部,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生元坪工作区,1:20万、1:5万区域化探在该地区发现以Cu为主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带,并在生元坪一带形成浓集中心区,Cu一般含量4020010-6,极大值100010-6,并伴生W、Mo、Pb、Zn等元素异常。,14.建瓯市生元坪铜多金属矿普查(续作),节山,CuMo异常,铜矿体,CuMo异常,花岗岩,花岗斑岩,Pt1d,1/1万土壤异常以Cu、Mo、W为主,伴生Bi、Pb、Zn等,Cu异常中心约0.4km2,主要位于矿区中部,呈NE向分布,长800米,宽150-300米。此外,南北侧还分布三

32、处局部浓集中心,极大值237010-6。Mo异常面积约4.0km2,一般含量20-8010-6,极大值21010-6。上述异常规模大,含量值高,浓度分带明显,Cu、Mo主要分布测区中及中北部,与矿化较吻合。W、Bi、Pb、Zn等异常分布在中部及中南部。,区内大面积分布元古代大金山岩组和东岩岩组、龙北溪岩组变质岩(钻孔内见到)。岩浆活动频繁,发育有志留纪、二叠纪及晚侏罗世侵入岩。小规模的北东、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次活动,切割了变质地层和岩体。,铜矿体,0线,铜矿体,ZK02,ZK01,地表已发现13条铜、铜钼、钼矿化蚀变带,长200-400m,宽2-10m,主要呈NE及NEE走向,含Cu

33、 0.056-0.22%、Mo 0.01-0.036%。在ZK01和 ZK02孔中均发现有铜矿(化)脉、铜钼矿(化)脉和钼矿脉。其中在ZK01孔见6条,ZK02孔见5条。,CuMo异常,铜矿体,CuMo异常,花岗岩,花岗斑岩,Pt1d,ZK01(301.2m)见铜矿化脉6条,Cu 0.10.2%,真厚度0.82.3m;Mo矿化脉2条,Mo 0.0110.056%,真厚度0.71.8m;钼矿体1个,真厚度0.6m,Mo0.14%、Cu0.31%。,铜矿体,0线,铜矿体,ZK02,ZK01,ZK02(201.39m)见Cu矿化体1条,真厚度1.94m,Cu0.12%;铜钼矿化体2条,真厚度35m,

34、Cu 0.10.33%,Mo 0.010.044%;钼矿化体4条,真厚度3.363.71m/,Mo0.010.056%;钼矿体1个,真厚度0.94m,Mo0.082%。,0线,0线,物探综合剖面测量结果激电异常,物探综合剖面测量结果磁异常,ZK01,ZK02,根据工程控制情况:本区铜、钼矿化在剖面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在100m标高以上至地表(地表标高约为240m410m)以铜矿化为主,局部伴生钼矿化,在100m标高以下,则以钼矿化为主,局部伴生铜矿化。,物探综合剖面成果,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1:1万地质填图7 km2、槽探1000m3、钻探300 m 预期成果:力争提交一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普查基地。,谢谢!,请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