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660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胡 啸,铜陵市立医院,女性生殖系统大体解剖,一般影像学表现,T1WI:主要显示盆腔的结构以及淋巴结,T2WI:显示子宫的结构(三层:子宫内膜、结合带、子宫肌层),FS-T2WI:脂肪呈低信号,排除脂肪信号干扰,膀胱,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直接侵入相邻子宫肌层,良性病变病理特征:子宫肌层内存在内膜组织、继发性平滑肌增生症状:下腹痛、经血过多和子宫增大,弥漫增厚的子宫肌层,由随意分布的肥大性肌小梁及周围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所构成,HE染色: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以及周围肥厚的平滑肌,子宫体的组织结构及影像表现,子宫体组织结构: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浆膜层

2、一般影像学表现:三层结构(结合带),子宫体组织结构,内膜层:表面2/3为功能层,内1/3为基底层,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肌层:粘膜下肌层(纵行平滑肌)、血管肌层、血管上肌层、浆膜下肌层(纵行平滑肌),一般影像学表现,子宫内膜:高信号结合带:(JZ)低信号,子宫肌层的内1/3外部肌层:中等信号,外部肌层,子宫内膜,结合带,结合带低信号的原因,含水量:JZ肌细胞(79.2%),子宫内膜(82.8%),外部肌层(81.2%)肌细胞特征: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增多,质核比例低肌纤维排列方式:排列紧密,细胞外间隙小,间质少肌纤维走向:平行于内膜基底层的纵行平滑肌,结合带与激素水平的关系,JZ厚度的变化在育龄女性

3、月经周期各个阶段中与内膜的变化类似,随着月经周期或外源性激素刺激而改变口服避孕药、年龄、绝经等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JZ也随着产生变化,结合带在生理周期中不同表现,增殖期(滤泡期)和排卵期:JZ厚度明显增加,分泌期(黄体期):内膜和肌层增厚,肌层信号强度增加,JZ厚度明显下降,变化不规律,月经期: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子宫体积变小,各区解剖不易分辨,且不规则增厚,结合带在生理周期中不同表现,绝经后,服用避孕药,注:月经初潮前的女孩和绝经后相似,结合带不清,子宫腺肌病分型,弥漫型局限型(腺肌瘤),弥漫型(一),典型表现是T2WI有一界限不清的低信号区域,这是由于丰富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弥漫型(二)

4、,结合带弥漫性增厚12mm,高度提示子宫腺肌症结合带厚度8-12mm之间,需要借助其他的影像学表现,如(1)在T2WI低信号的子宫肌层内见到局灶性高信号,提示基层内存在异位内膜组织和囊状扩张的腺体;(2)如T1WI见到局灶性高信号,提示异位内膜组织内发生小的点状出血等等结合带厚度8mm能较准确的排除该疾病,弥漫型(三),在T2WI低信号的子宫肌层内见到局灶性高信号,提示基层内存在异位内膜组织和囊状扩张的腺体,弥漫型(四),T1WI见到局灶性高信号,提示异位内膜组织内发生小的点状出血,值得注意的是:腺肌症的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基底层一样,对于激素的刺激很少做出反应,与其他异位症相比,变性、出血、再

5、生的周期性变化比较少见。,弥漫型(五),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主要症状是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腺肌病,子宫内膜癌I期,局限型(一),结合带局限增厚,T2WI见斑点状或圆形高信号,散在分布,若出血较多,则在T1WI也呈高信号,局限型(二),局限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发生部位(任何部位)、形状(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比较清晰)、信号相比于结合带略低,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子宫腺肌症可能显示为不同程度的强化,所以关于其对比增强的研究对于诊断腺肌症的准确性帮助不大,子宫腺肌病不常见MRI影像学表现,(一)腺肌症信号的加强或局部加强,生理或病理状态可能会影响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6、:功能性子宫内膜组织的量,月经周期的阶段,内源激素的异常,外源激素的刺激,腺肌症子宫内膜的分泌转化会导致T2WI上信号强度不均质的提高(例如:怀孕期间),复诊对诊断有所帮助,(二)激素治疗后面积缩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子宫腺肌症,激素治疗或在绝经后期,子宫腺肌症的面积可能会萎缩,并伴随着T2WI上信号强度的降低,复诊对诊断有所帮助,(三)月经周期对腺肌症的影响,增殖早期肌层信号降低,子宫肌层与浆膜下子宫腺肌样病变分界模糊不清,分泌晚期肌层信号增高,结合带、肌层与浆膜下腺肌样病变分界清楚,(四)子宫浆膜下腺肌样病变,一些腺肌样病变也会位于浆膜区,可能是由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入侵到肌层所

7、致,由于粘连的原因,患者会感到严重的经期疼痛,(五)子宫正常收缩状态,子宫瞬态肌层收缩类似于子宫腺肌症,这种外观可能会在随后的图像中消失,而局灶性子宫腺肌症会持续存在于随后的图像,(六)LGESS,ESS(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ESS(LGESS)很罕见,浸润肌层很深,肿瘤信号类似于子宫腺肌症,术前诊断困难,PET/CT对于ESS诊断率几乎达100%,小结,MR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在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熟悉子宫结合带在不同生理时期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一般MRI影像学表现,对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注意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一些陷阱:子宫的收缩状态,子宫生理周期的变化,类似于子宫腺肌症的一些良性和恶性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