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5759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4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儿3 周岁后至67 岁入小学前称为学龄前期。与婴幼儿期相比,此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而与成人相比,此期儿童仍然处于迅速生长发育之中,加上活泼好动,需要更多的营养。由于学龄前期儿童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欢模仿等特点而使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影响此期儿童良好营养的因素较多,如挑食,贪玩,不吃好正餐而乱吃零食,咀嚼不充分,食欲不振,喜欢饮料而不喜欢食物等。因此,供给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将为其一生建立健康膳食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体格发育特点,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

2、发育是连续的过程,但各阶段速度不同,一般而言,年龄越小发育越快。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此期体重增长约55kg(年增长约2kg),身高增长约21cm(年增长约5cm)。体重、身高增长的粗略估计公式为,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生长发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儿童身高、体重的平。在评价个体儿童生长时需考虑影响其生长的多种因素,如遗传、性别等内在因素,以及包括营养、教育、训练在内的环境因素等。此外,儿童在生长发育

3、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或腹泻等,常引起营养素消耗增加,也影儿童的食欲和营养素摄入,患病儿童的体重、身高可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出现明显或不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当疾病等障碍其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克服后,会出现加速生长,即“赶上生长”(catch growth),也称“生长追赶”。要实现“赶上生长”需要在疾病恢复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儿童做好营养准备,即供给富含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生长发育评价,Z 评分法 Z 分=(体格指标实际测量值体格指标参考值中为数)/体格指标参考值标准差,生长发育评价,z评分法(Z scores)评价年龄别体重,

4、年龄别体重z分(weight for age Z scoresWAZ),以2界定为超重和肥胖。在用z 分评价体格发育状况时,多采用WHO 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NSWHO)的参考值。,生长发育评价,年龄别BMI法 WHO 专家委员会认为,年龄别体质指数(BMI)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最好的指标,既能反应年龄特征,又能反应体质构成,还能与成人体格评价相连贯,但目前尚未建立其正常参考值,生长发育评价,其他方法包括百分位法、中位数法,指数法、生长曲线图评价法。体格发育状况评价可参考我国1995 年9 市城区体格发育测量值(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187191)。,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

5、点,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先于其他各系统。新生儿脑重370g 已达成人脑重的25,1 岁时达900g,为成人脑重的60,46 岁时,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成人脑重的8690。3 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随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完成,运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加快,从而改变了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疲劳而进入睡眠的状况。,消化功能发育特点,3 岁儿童20 颗乳牙已出齐。6 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以免导

6、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3 岁小儿,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1)行为受情绪支配: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3岁幼儿情绪

7、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2)爱模仿: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要因势利导,还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依靠动作和视觉进行思维,是3岁前孩子的典型特点。3岁幼儿仍保留着这个特点。例如让他们说穿手中小汽车的个数,他们只会用手指点着小汽车才能数,而不能心理默数。,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45岁幼儿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跃好动。(1)爱玩

8、、会玩:幼儿都喜欢游戏。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2)活泼好动:正常的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总是手脚不停地变化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安静地坐一会,很快就会有倦意的表现,如果此时让他们自由活动,一个个立即又生龙活虎一般。活泼好动的特点在4、5岁幼儿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甚至表现为顽皮、淘气。,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3)思维具体形象: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1)好学、好问、好探究(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

9、象概括的萌芽。(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56 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 分钟。但注意力分散仍然是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表现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在饮食行为上的反应是不专心进餐,吃饭时边吃边玩,使进餐时间延长,食物摄人不足而致营养素缺乏。,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学龄前儿童个性有明显的发展,生活基本能自理,主动性强,好奇心强。在行为方面表现为独立性和主动性。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在饮食行为上的反应是自我做主,对父母要求其进食的食物产生反感甚至厌恶,久之导致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和营养不良。36 岁小儿模仿能力极强,家庭成员,尤

10、其是父母的行为常是其模仿的主要对象。家庭成员应有良好的膳食习惯,为小儿树立良好榜样。,应注意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的重要活动形式。孩子在游戏中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还了解了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儿童的游戏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才能发挥游戏的作用。儿童在游戏中,能反映出他自身的生活情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游戏来发泄被压抑的情绪,应注意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到了学前期,幼儿园的教师不断向儿童提出要求,加上受到集体生活的影响和父母不断的引导,这时的孩子开始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成人和集体的要求。这样,儿童的个性就逐渐培养起来。在孩子5岁以前,父母和家庭的影

11、响是主要的,如教育正确和引导得当,儿童从爱父母、爱小朋友和爱幼儿园老师,逐渐培养起爱祖国、爱学习和爱劳动的初步的个性倾向。学龄前培养的个性倾向虽然尚属雏型,但对于今后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应注意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可见学前期儿童的身心发育、尤其是智力发展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根据上海地区的调查,学前儿童由于营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日益改善,身体情况一般良好,但心理问题却较严重。有14的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异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焦虑和抑郁;少数儿童有精神病倾向。另一个地区45岁儿童的调查,发现30的儿童有行为问题,如说谎、智力发育低下。可见加强

12、学前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至关重要。,应注意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学前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方面主要是预防各阶段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积极方面主要是加强儿童的早期教育,加强精神锻炼,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3-6岁的孩子属于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长发育较婴幼儿稍慢,但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性格品质的形成、学习情况等等,都将是为进入青春期打基础的时期。3岁以前的孩子以养为主,36岁的孩子要养教结合,并应将其重点逐渐由以养为主过渡到以教为主。从3岁开始,孩子进入智力发展以及道德品质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智力发展得怎样,道德品质如何,都将为孩子一生产生

13、非常重要的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学前期儿童受环境特别是受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人们发现,孩子在过分赞扬声中生活,他将学会自负;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忍耐中生活,将学会容忍;在争吵中生活,将学会诡辨;在埋怨声中生活,将学会嫉妒;在缺乏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他将学会冷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应该鼓励孩子学会自尊,让他们学会自信,给予适当的表扬;给孩子平等的生活,让他们学会公道。调查证明,对孩子教育不良,溺爱或态度粗暴,或教育者情绪严重不稳定等,都会使孩子出现心理偏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学前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他们脑细

14、胞数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脑重、脑体积也接近于成人;神经纤维分枝多,神经通路比成人更容易接通;脑的代谢活动旺盛(能量需要是成人的一倍);第二信号系统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加强刺激,实施各种教育和训练,有利于建立各种神经反应经络,保持脑活动的活跃状态,开发智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也有些科学家指出:2至3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期;3岁开始进入学习数学的最佳期;3至5岁是培养音乐天才的最佳年龄;4至5岁则是学习书写绘画的最好时光。根据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实施相应的早期教育对充分开发儿童智力至关重要。早期阶段可以利用孩子“模式识别”能力,增加语言、音乐、棋艺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让孩子从小就在这些

15、方面形成“模式”而深刻在脑海中,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这一时期父母或幼教人员示范作用很重要,对孩子影响较大。在“模式”学习阶段以后,可以增加各种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内容,以直观的形象学习为主要形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这一时期儿童经受一些精神锻炼也很必要,适度增加一些困难的环境,锻炼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放手让孩子交朋友,与同龄的孩子玩,参与孩子间的纠纷等,以锻炼孩子的人际适应能力;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一些需要胆量、耐受力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锻炼,积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怎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卫生习惯?,搞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偏

16、食、不边吃边玩、不吃不清洁的东西,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母亲喂奶前要洗净手和乳头。幼儿的衣服应注意宽松,使四肢活动不受限制,不穿开档裤。衣服不可穿得太多,应按气温随时增减。春秋气候多变,更应特别注意。,怎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卫生习惯?,保证儿童的足够睡眠。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幼儿健康的条件之一。如果睡眠不足,幼儿就会烦躁、易怒、食欲降低、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必须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睡觉时,避免固定一个姿势,以防形成不良条件反射,盖被不易过厚,以两脚暖和为宜,过厚可使睡眠不安。睡前不要做紧张的游戏或听紧张的故事,以免过分兴奋。岁幼儿每日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极大,一般平均时间:岁小时

17、;岁小时;岁小时。,怎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卫生习惯?,做好婴幼儿的清洁卫生,定期给儿童洗头、洗澡,以清除灰尘、污垢。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用儿童牙刷沿牙缝上下刷,切不可横刷,以免破坏牙釉质。培养幼儿的正确姿势。骨骼的成长是随着年龄逐渐发育的。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可塑性很大,年龄愈小,全身软骨的比重愈大,弹性也愈强,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时,就容易变形。幼儿如果经常弯腰,歪头写字、读书,站立时歪肩,走路时低头、驼背等,都可影响胸部的正常发育,长久下去形成习惯,就会造成驼背、脊柱异常弯曲等。因此,应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走等姿势。,怎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卫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促

18、进儿童体内的新陈代谢,增进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幼儿的体格锻炼要简易可行,内容要丰富,方法要灵活,做到既能提高儿童的兴趣,又适应各年龄的生理机能的发展特点,应充分采用广播操、体育课、游戏、劳动、运动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儿童的体格锻炼。,怎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卫生习惯?,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给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一般来说,3岁以前儿童的大脑内抑制过程的发展是很慢的。约从4岁起,内抑制发展很快,为儿童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生理条件。但这时的抑制过程还比较弱,而兴奋仍占优势。所以,这时期的儿童容易兴奋、激动和喧闹,不能要求他们过久地坐。“爱动”似乎是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要求他们从事过分细致的作业,常不能胜任。因此,安排他们的学习活动时要照顾他们的年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