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934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矩阵相关计算.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章),第二章 量子力学的理论构架2-1表象理论2-2二次量子化2-3密度矩阵2-4路径积分与格林函数,2-3密度矩阵(算符)1、纯态与混合态迄今为止,研究的对象基本上是一个粒子,它的状态总是用希尔伯特空间的一个态矢量来表示,这些态矢量满足叠加原理,把这些状态称之为纯态。例如:,(1),其中,为纯态,也是纯态。总之,凡是能用希尔伯特空间的一个矢量描述的状态都是纯态。在一个纯态 之上,力学量 F 的取值是以概率的形式表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单个粒子的预言是与大量粒子构成的系综的统计平均相联系的,或者说,量子力学具有统计的性质。从统计规律性的角度看,由纯态所描述的统计系综称为纯粹系综

2、。例如,在 Stern-Gerlach 实验中,当原子束通过磁场后,每个原子的自旋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即束流的完全被极化的,此时,可以把体系理解为纯粹系综。,以上纯态和本征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本征态一定是纯态,但纯态一般不是本征态,而是多个本征态的线性组合,Stern-Gerlach实验证明电子有自旋角动量的实验,使电中性银原子在电炉内蒸发射出,通过狭缝S1、S2形成细束,经过一个抽成真空的不均匀的磁场区域(磁场垂直于射束方向),最后到达照相底片上。显像后的底片上出现了两条黑斑,表示银原子经过不均匀磁场区域时分成了两束。当时测得银、铜、金和碱金属的原子磁矩分量的大小都等于一个玻尔磁子,它们的原子

3、束都只分裂为对称的两束。,斯特恩革拉赫实验说明,原子磁矩取值和自旋磁矩取值无法同时确定。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实际上,有时候会遇到更为复杂的情况,假设许多原子刚从一个热炉子中蒸发出来,它们的自旋取向是无规律的,如何描述这种非极化的束流呢?为了使问题更具有普遍意义,上述问题可概括为,当体系以 的概率(或权重)处于状态,以 的概率处于状态,.以 的概率处于状态 时,称其中的每一个 为 参与态。这样的状态是无法用希尔伯特空间的一个态矢量来描述的,而需要用一组态矢量及其相应的概率来描述,则称之为混合态,相应的统计系综为混合系综。为了说明纯态和混合态的区别,让我们来考察力学量 F 在两种状态上的取值概率

4、。设算符 满足:,(2),在纯态(1)上,取 fi 值的概率为(投影获得系数,概率为系数平方),(3),而在混合态上,根据混合态的定义可知,取 fi 值的概率为,(4),显然,上面两式完全不同。若再具体到坐标表象(坐标为自变量),则(1)式为,(5),在纯态(5)上,坐标 取 x0 值 的概率密度为,(6),而在混合态上,坐标取 x0 值 的概率密度为,(7),由上述两式可以看出,在纯态下,两个态之间发生干涉,而在混合态下,无干涉现象发生。前者为概率幅的叠加,称为相干叠加,叠加的结果形成一个新的状态,后者为概率的叠加,称为不相干叠加。,2、密度算符的定义,为了能够统一地描述纯粹系综和混合系综,

5、1927年 Neumann 给出密度算符的演算方法。(1)纯态下的密度算符的定义 首先,在纯态之下引入密度算符。设 是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归一化的态矢(纯态),F 为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对应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分别为fi 与,算符 在状态上的平均值为,(8),选任意一组正交归一完备基底,于是有,(9),选任意一组正交归一完备基底,于是有,(9),注意(9)式中含有西格玛,n的变化范围假设为1到N,表示完备基底是N维的。假设正交归一完备基由N个独立的正交归一函数(矢量)组成,则 表示一个N行N列的单位矩阵。左侧表示列矢,右侧表示行矢量;左侧表示行矢,右侧表示列矢。波函数本身是一个叠加态矢量,可以

6、被任意一个完备的空间基底展开,也可以被一个N维的空间基底展开。上式(9)表示原式左侧和右侧矢量分别被N维空间的完备基矢量展开。,选任意一组正交归一完备基底,于是有(注意:在一个1*n和一个n*1两个矢量间插入一个单位n*n的矩阵,结果不变),(9),说明,若引入纯态之下的密度算符(此算符为方阵,方阵对角元为构成纯态的任意子态出现的概率,对角元加和为1。若右侧左右两矢量交换位置,则显然也等于1,即为密度为1(而非密度算符),相当于做西格玛和求阵迹。),(10),则(9)式可以写为,(11),上式说明算符 在一个归一化的纯态 上的平均值等于该算符与密度算符之积的阵迹。显然,密度算符是一个投影算符。

7、力学量 F 在状态 上的取值 fi 概率,(12),它是密度算符在算符 的第 i 个本征态上的平均值。总之,利用状态 定义的密度算符可以给出任意力学量 F 在该状态上取值概率与平均值,因此,纯态下的密度算符是可以代替态矢来描述纯态的一个算符。,(2)混合态下的密度算符的定义 对于前面定义的混合态而言,一个物理量 F 的平均值要通过两次求平均来实现。首先,进行量子力学平均,即求出力学量 F 在每个参与态 上的平均值,然后,在对其进行统计平均,即求出以各自概率出现的量子力学平均的平均,称为加权平均,用公式表示为:,(13),类似纯态的做法,得到:,(14),若定义混合态下的密度算符(备注:矩阵乘以

8、常数,则每个矩阵元都乘以常数),(15),则(14)式可以写成,(16),力学量 F 的取值概率为,(17),上述两式与纯态有同样的形式,只不过两种的密度算符的定义不同而己。至此,我们找到了一个密度算符,它可以代替波函数来描述纯态与混合态,由于密度算符是在希尔伯特空间中定义的算符,它比混合态的原始定义要方便多了。类似于其它算符,密度算符在具体表象中的表示称为密度矩阵。,3、密度算符的性质,设力学量算符 满足,(18),当本征值无简并时,则 构成正交归一完备系,而当本征值简并时,本征矢未必正交,但可以要求它是归一和完备的。性质1 对于密度算符,有,(对于纯态),(对于混合态),证明,选取一组正交

9、归一完备基,对于纯态,有(下式是求阵迹的常用方法:用正交归一完备基对应的左矢与右矢作用于方阵两边求西格玛),(19),而,(20),于是,(21),对混合态而言:,(22),而,(23),其中,(24),由于,只有当 时,上式中等号才成立,而此时体系处于纯态,所以,对混合态而言,有,(25),性质2 密度算符是厄米算符,若混合态是由一系列相互正交的态构成的,则密度算符的本征矢就是参与混合的那些态,相应的本征值就是权重,即,(26),证明,(27),笔误:(27)中最后一个j应矫正为i,4、约化密度算符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大的量子体系而言,我们感兴趣的物理量只与体系

10、的一部分有关。例如,在粒子1与粒子2构成的体系中,只需要求出粒子1的某力学量 F(1)的平均值。这时,问题可以进一步得到简化。设粒子1和粒子2的基矢分别为 与,则两粒子体系的态矢的一般形式为,(28),为了保证 是归一化的态矢,要求展开系数满足:,(29),若 为纯态时,体系的密度算符为,(30),如果求粒子1的某力学量F(1)的平均值,由(11)式可知,(31),第三个等号后插入了一个单位矩阵。第四个等号后利用了上式:两粒子态函数可以重新排序。并矢。,如果求粒子1的某力学量F(1)的平均值,由(11)式可知,(31),第三个等号后插入了关于第一个粒子的单位矩阵,第四个等号成立是因为常数项可以

11、移动(不插入粒子1的单位阵不可以移动!因为算符F要作用于第一个粒子)。第五个等号后的n表示第二个粒子的函数序号,上页比较难理解,现将上页PPT修改为如下:,令,(32),其中,表示只对粒子2取迹,取迹之后的 仍为粒子1空间中的算符,称之为粒子1的约化密度算符。于是,F(1)的平均值可写为:,(33),最后一个等号成立是因为去除了前边的关于第一个粒子的单位矩阵。此时后边的m表示第一个粒子的波,所以可以直接去除这个单位矩阵。上式可修改如下:,5、应用举例,例1 自旋为 的粒子,分别处于如下的纯态与混合态上:,纯态为,混合态为,(34),(35),利用密度算符方法在此两种状态上分别计算 的平均值。,

12、解,对于纯态而言,在sz表象中,其矩阵形式为:,(36),相应的密度矩阵为:,(37),利用公式(11)可以求出自旋个分量的平均值为:,(38),(39),利用公式(12)可以计算自旋各分量算符的取各本征值的概率为:,(40),(41),(42),下式表明:由上述取值概率求出的平均值与由(11)式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问题:为什么=(1 1),=(1-1)。答:这两个矢量是 矩阵的归一化本征矢量,其本征值分别为1和-1。此矩阵有且仅有2个归一化本征矢量。,(45),(44),(43),(46),对于混合态而言,根据密度算符的定义,(47),密度矩阵可写为(问题:如何得知自旋向上矢量为(1 0)

13、和自旋向下矢量为(0 1)的呢?答:二者并矢组成一个单位矩阵,说明二者正交。同时发现二者归一。两个自旋矢量符合正交归一),(48),用类似于纯态的计算手段,得到自旋各分量的平均值为:,(49),(38),(39),解析以下三个自旋算法和Pauli矩阵关系,验证以上三个矩阵满足反对易关系,试求出以上三个矩阵的本征矢量表达式验证以下关系式:,例2 关于混合态中的参与态的正交化问题,以如下的混合态为例:,(50),找出与其等价的正交的混合态。,解,首先,求出该混合态的密度矩阵。,(51),(52),其次,求解密度矩阵满足的本征方程(结合矢量归一化条件求出a,b,p;已验证,结果无误):,它的本征解为

14、(同时进行矢量归一化):,(53),此混合态亦为密度矩阵的本征态,由于它与给定的混合态对应同一个密度矩阵,故它与给定的混合态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参与态已经正交化,相应的权重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依据(51)式思路计算(53)式密度矩阵,发现果然等于(51)式结果。另外,容易验证新获得的两个矢量内积为0,即为正交)。,例3 关于约化密度矩阵问题的例题。设由粒子1(电子)与粒子2(质子)构成的双粒子体系,在其自旋空间中,非偶合表象下的二体基矢为,(54),在如下纯态下,(55),求电子自旋的平均值。,解,密度算符为:,(56),依据(11)式,电子的约化密度算符为:,(57),式中:,(58),(58),如何解析下边等式:,回答:左右两边第二个粒子同时为“+”的都需要提取出来,(59),于是,得到在粒子1(电子)空间中的约化密度矩阵(注意:“+”矢量为(1 0),“-”矢量为(0 1),二者均为归一化矢量且相互正交。可得出下列密度),(60),利用它计算电子自旋各分量的平均值,(61),其中,(62),(63),于是有,同理可知:,(64),(65),谢谢,孙慧斌 物理学院核技术研究所 Dec.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