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许 慧,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活动特点。2.掌握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3.了解小学儿童思维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及品德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三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四节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小学时期(6、7岁12、13岁),又称童年期或学龄初期,相当于欧美发展心理学中的Middle Childhood。该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机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的最基础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小学
2、时期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作用(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水平的过程。,(二)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1.一种社会义务2.心理活动的自觉性和有意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思维活动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3.提高社会认知的水平;有助于小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
3、规范,形成并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三)小学生的学习特点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2.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3.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4.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1.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可分为四类:(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2)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了个人的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2.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 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1)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
4、的作业内容更感兴趣。(2)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3)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3.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1)对教师的态度(2)对集体的态度(3)对作业的态度(4)对评分的态度,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一般而言,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知觉缺陷、脑损伤、轻度脑功能失调等原因造成的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出现明显困难、学业成就与潜在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学习障碍儿童的诊断是根据儿童的智力水平,学习成绩,行为问题和儿童生活的背景情况等综合因素来作出诊断的。,学习障碍的主要症状与次级症状,主要症状是原发性的听说读写
5、算落后。次要症状是继发性的厌学、低自尊、网络成瘾、早恋、品行障碍机能是可转换的,在青春期开始。,有关学习障碍的基本事实,男生比女生多三倍一般在2-4年级被发现发病率在5-10%平均智商在95-100之间涉及文字与阅读的障碍人数多于数学障碍人数中学后辍学率比正常人高,学习障碍可与其他心理障碍共发,30-50%的学习障碍儿童同时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一些学习障碍儿童同时患有抽动症还有一些学习障碍儿童患有品行障碍,具有学习障碍的名人,列夫.托尔斯泰是前苏联的举世闻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林娜享誉全世界。他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对人类的同情心,可以近乎完美地描写人们经历爱、恐惧、恨
6、时的心理体验。可这个世界项级的大文豪却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被迫从大学退学。他行为的组织性特差,并且很难在一个主题上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直到3岁还不会讲话,在学校时因有朗读障碍而学习倍感吃力,因此他显得格外的笨拙孤僻。上中学时被老师断言为“你将一事无成”。,汤姆克鲁斯,克鲁斯承认,“朗读障碍症”曾让他在孩提时期饱受欺凌。他说:“我的童年时光是在极其孤独中度过的。我患有朗读障碍症,许多小伙伴以此来取笑我。这一经历使我的内心变得极为坚强。”,巴顿,具有严重的阅读障碍,上西点军校必须由别人读给听才能完成考试,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1)差异性:实际行动与所期望之间的差异。(2)缺陷性:特
7、殊的行动障碍。(3)集中性:集中在语言、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4)排除性: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引起的。(5)可逆性:可逆的,依靠合适的教育训练可以改变。(6)贯穿性:可以贯穿于毕生发展过程中,成人的学习障碍开始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学习障碍的分类:(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3)算术方面的障碍。,美国联邦教育署特殊教育处将学习障碍 归为三类:(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柯克(1983)则将学习障碍分为:发育性学习障碍学业性学习障碍。,书写障碍,视知觉学习能力
8、与学习障碍上个世纪60-70年代,学习障碍运动中,视知觉理论模式占据主导。它与儿童学习中的马虎、粗心和作业 拖拉有一定的关系。原因:视觉记忆受损、空间定向障碍、信息加工障碍等。,视知觉学习障碍的行为表现,精细动作差,不善于手工和美术仿绘能力差动作不协调视觉追踪能力落后写字经常将左右偏旁颠倒经常将数字写反,经常将加号看成是减号忘记计算中进位,竖式计算困难写字慢,需要看一下,写一下经常搞混形近字经常漏题,诊断与训练,一般通过视动统合测验来确定儿童易从事的活动有:练习画画儿、剪纸、手工等精细动作练习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练习视觉记忆练习眼动,阅读障碍的行为表现,记字困难,学过的字不会读不会写拼音困难(
9、大部分),不熟练阅读速度慢,逐字阅读听知觉与记忆困难读后不知意思不爱朗读同音字和形近字经常搞混原因:听觉辨别能力差、语音意识方面有缺陷等。,诊断与训练,诊断:识字量阅读理解测验朗读测验,训练:听语音:绕口令、听故事、听数字字的结构意识多重感觉通道训练听助读训练精加工大字书 同伴分享阅读,算术障碍,计算障碍:计算过程中常忘记进位和错位,忽略小数点或不理解运算符号,书写常常多一笔、少一划,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数学障碍的矫正,1提高儿童的计划性2建立语言与空间的联系与转换:具有数学才能的儿童把语言转换成空间图象,能操作这些图象,再把结果转换成语言形式。3重视低级的准备水平的训练,数学学不好的名
10、人,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著名作家琼瑶,(三)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关于产生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目前有这样几方面的假设:第一,在胎儿期或出生时有轻度脑损伤。第二,遗传基因所导致。第三,生物学上的原因,如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间某种神经介质不足或偏多所导致。第四,后天的不良生长环境所造成。,(四)学习障碍的预防和矫治第一,避免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出现各种脑损伤。第二,及时提供帮助。第三,提供特殊教育。第四,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难度适当,提高自我效能感尊重儿童的差异和权利从慢性病的角度来看待学习障碍早发现,早矫正去专业机构,个别化的教育方案几种错误的方法:饮食,按摩,感觉统合,吃药,补课,降级,
11、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的测量是学习障碍儿童在诊断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内容,是对儿童的一个总体评价。智力测量必须使用标准化的智力量表,通常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排除弱智、低能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商(IQ)在70以上。,学习障碍儿童有些行为问题,是否坚持上学?是否经常跑出教室?是否经常大声说话,干扰课堂正常教学?是否经常提一些不合适或不合理的问题?是否经常发脾气?是否经常破坏自己的东西或公共财物?有些学习障碍儿童是由于行为问题所造成,而有些学习障碍儿童却由于学习障碍而表现出一定的行为问题。,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三、概念的发
12、展四、推理的发展五、思维品质的发展,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时期是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1、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2、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3、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4、小学儿童思维结构的逐渐完整。,为什么会产生思维的“过渡”?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知识)为主思维发展的中介结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思维活动小学儿童的思维是如何“逐步过渡”或思维发展的质变?小学儿童
13、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升高以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发展变化。,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但也离不开直接的和感知的经验。小学儿童的思维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中的质变。它是通过新素质的逐渐积累和旧素质的逐渐“衰亡”与改变而实现的。,小学儿童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采用“选择定义”的研究结果,2、小学儿童的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1)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四年级(约10-11岁);有的认为五年级;也有的教育研究认
14、为三年级。(2)如何看待这个“关键年龄”?林崇德等研究表明“关键年龄”思维的“转折点”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效果。,纵向研究追踪班结果:着重抓了思维的智力品质的训练,三年级下学期,平均有86.7的小学生已经达到小学数学运算思维的最高级水平,也就是说,这个追踪班在三年级实现了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然而,有一个控制班。由于教学不甚得法,五年级才有75的被试达到这个最高级水平,也就是说,这个对比控制班,在五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可见,“这个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性,是可以变化的。以辩证的,发展的或“动态”的观点加以分析,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或挪后,可以加快或延缓。,3、小学儿
15、童思维“过渡”的不平衡性,(1)不同思维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2)不同思维对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的不平衡性。小学教学实验中发现的这种不平衡性。同样标准和要求:算术教材的学习,有的学生已达到了较高的概括水平,而在语文、历史教材的学习中,学生仍旧停留在比较具体的形象水平。小学儿童的思维研究发现的这种不平衡性。,图7-2,注:I 直观概括 II 具体形象概括 III 形象抽象概括 IV 初步的本质概括 V 抽象本质概括,图7-3,小学儿童对漫画认知发展曲线,4、小学儿童逐步具备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这个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思维结构包括的各因素思维的目的性人类思维的根本特点思维的过程
16、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思维结果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2)小学的思维是属于初步抽象逻辑思维,但它却有包括逻辑思维萌芽的一切思维形式。7-8岁辨证思维已开始萌芽;10-11岁能进行初步的辨证思维,但还没形成系统的辨证思维结构,小结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整个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中,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和不平衡性及思维结构的逐渐完整性。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
17、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正确认识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是作好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有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强调小学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可能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这种“理论”往往导致教育内容简单、教学进度缓慢,影响了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反之,那些不恰当地强调小学儿童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而忽视“过渡”性特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脱离儿童思维发展实际的后果,教育内容过难,教育要求过高,不但会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也会使教育和教学工作不能收到实效。,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小学教育和
18、教学工作的进行,需要强调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承认儿童思维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特点的同时,应该重视儿童抽象思维的不断成长;在重视儿童思维过渡到以抽象级逻辑惟为主要形式的特点的同时,应该承认小学儿童的抽象逻逻辑思维就整个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进程说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的阶段,是一个很不成熟且待发展的阶段。,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一)概括能力的发展(二)比较能力的发展(二)分类能力的发展,(一)概括能力的发展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儿童的概括特征和属性,是事物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和属性。2、形象抽象水平中年级儿童的概括处于从形
19、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的、外部的特征和属性的成分逐渐减少,形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逐渐增多。3、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概括为主。但还只是初步接近科学的概括,对那些非常抽象的事物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概括,(二)比较能力的发展 一是从正确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二是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三是从在直观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比较。,(三)分类能力的发展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童年期儿童分类能 力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小学二年级儿童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关于具体事物的字词分类,三四
20、年级是从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分类向根据本质特征分类的转折年龄。,三、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1、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童年期概念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能逐步从事物的直观属性中解放出来,而以本质的、一般的属性为概念形成的基础,因而在概念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有很大的提高。2、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 童年期儿童已能掌握的概念种类越来越多 如数概念、空间方位概念、自然概念、社会概念、时间概念、科学概念、自我概念、艺术概念等。3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 小学儿童掌握的概念逐渐加深、充实、区分本质 非本质;逐渐掌握概念的区别于联系。,四、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表现在不同的推理形式中(一)直接推理
21、(二)演绎推理(三)归纳推理(一)直接推理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第一,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年级为第三阶段。发展的加速期在四五年级之间。第二,童年期儿童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的。,四、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二)演绎推理小学儿童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第一,二年级儿童能运用演绎推理来解释个别现象,但如果其解释与事实在表面上不相似时,判断中的逻辑关系就会受到破坏。第二,三四年级儿童不仅能对直观感知的事实,而且能对通过言语提供的事实,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解释。只要所解释的概念所根据的那些事实有某些相似,儿
22、童就能比较容易地进行演绎推理,但如果完全缺乏相似性,他们会感到困难。第三,三四年级儿童已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演绎推理,但他们所进行的演绎推理是不完全的、不展开的。,四、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三)归纳推理与前两种推理形式一样,童年期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也经历了多级水平.最初儿童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常被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所吸引,常常孤立地看待个别事实和现象,所以他们虽然可以解释个别现象,却不能用归纳推理来确定一般规律和定理,以致得出不正确的结论;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及教学的作用,到小学高年级时,儿童则开始能在许多个别现象中概括出本质的因果关系,并用归纳法得出结论。,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品质主要
23、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一)思维敏捷性的发展解题的技能技巧和整体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都获得了相应的提高。,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二)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题多解的解题数在增加,说明小学儿童在面对问题时,思维的起点增多了,分析和综合问题的思路更开阔了。(三)思维深刻性的发展三四年级是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发展的重要年龄。(四)思维独创性的发展发展表现在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上。,第四节 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社会认知三、社会交往的发展特点,第四节 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小学儿童自我意
24、识的发展趋势(一)自我概念(二)自我评价,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第一,从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第二,从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第三,从小五到小六,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叉开始第二个上升期。,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概念儿童对自我的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如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低年级儿童往往从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和活动特征方面进行描述;小学高年级,儿童则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比较内在的特征对自己进行描述;但是
25、,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特点: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对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具体的评价;第三,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第四,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总的发展趋势是从评价的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二、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一)社会认知的概念概念: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
26、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社会认知内容,二、社会认知,(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1)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发展(2)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3)儿童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二、社会认知,(1)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发展A、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发展表现:,(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发展阶段:,识别表情,开始使用情绪名词,对社会性情绪的理解,1y-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2y-对他人情绪的认知是自我中心的,3y-能识别他人情绪体验,但一般在同一情境,4y-真正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能摆脱情境,C、对他人的
27、整体认知描述他人的发展阶段,阶段1(5-8y):外部、具体,年龄差异的原因,阶段2(8-10y):内在、心理品质,阶段3(青少年+):深刻、完整,思维,经验,言语,(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定义: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D、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分类:,依据他人观点所反映客体的性质,依据判断者和被判断者观点差异产生的原因,空间观点采择,社会观点采择,认知,情感,情景的观点采择,个人的观点采择,塞尔曼人际关系的两难故事情景(Selman,1990),霍莉,爸爸,肖恩,1、霍莉知不知道肖恩对猫的感受?,2、如
28、果霍莉的爸爸发现了她又爬树,他会怎样想?,3、霍莉认为她爸爸看到她爬树后会怎样?,4、如果是你,你碰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提问:,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0(3-6岁)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1(6-8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2(8-10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儿童认识到别人可以由于自己不同的观点,但这是由于别人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的不同。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预测他人的行动,儿童知道,即使接受了相同的信息,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冲突。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也能预测他人对自己行为的
29、反应,但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4(12-15岁+)社会与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3(10-12岁)相互的观点采择,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且认识到别人也能这么做,互动的双方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还能考虑第三者的观点并预测自己与他人对第三者的反应。,儿童试图通过与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观点的比较来理解他人的观点。即期望他人能考虑和采纳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趋势,(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趋势(Shanta,1983),(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儿童
30、友谊认知的发展阶段,Selman(1981):324页,B、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第一,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品质特征的注意第二,从简单到复杂;即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第三,从对事物呆板的认识到灵活的认识;第四,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第五,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抽象的思考;第六,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想法。,(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一)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二)同伴的关系(三)师生关系,三、儿童社会交往的特点,教师,同伴,家庭,邻里,小环境,中环境,外环境,大环境,家庭-
31、邻里,家庭-学校,学校-社区,亲戚朋友,学校管理层,父母工作单位,文化亚文化,传统习俗,民族特征,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U.Bronfenbrenner,1989),(一)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及与儿童交往时间都会明显减少,儿童逐渐摆脱对父母、教师的依赖而走向独立。进人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表现在:第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了变化;第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第三,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论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做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二)同伴交往小学生的同伴交往有如下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它儿童的活动;(4)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