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6933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三章-城市主次干道与支路(三).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三)第三节纵断面设计 一 简述 二 纵坡及坡长设计 三 竖曲线 四 合成坡度 五 视觉分析及平纵线型组合设计 六 纵断面设计图,基本概念 1)纵断面(vertical)-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2)路线纵断面图(vertical profile map)-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叫路线纵断面图,一 简述,3)地面线:中线上各桩点的地面高程点汇的不规则 折线。,4)设计线:经过技术经济美学多方面比较后确定的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曲线。5)竖曲线:直线的坡度转折处平顺过渡。凸形竖曲线;凹形竖曲线 曲线半径;曲线长6)与公路设计的不同点:a

2、与城市竖向规划密切相关;b 需考虑非机动车的行驶能力。,纵坡度表示方法:纵坡度的表示方式不用角度,而用百分数()道路上的纵坡对汽车行驶不造成困难。,二 纵坡及坡长设计设计 1.纵坡度(longitudinal gradient),2.纵断面设计一般要求:,1)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2)具有一定的平顺性;3)综合考虑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等因素,处理其高程关系,保证路基稳定性和强度;4)尽量做到填挖平衡,节约用地,降低造价;5)连接路段纵坡应放缓;6)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管线综合及沿街建筑标高。,最大纵坡(maximum longitudinal gradient)1)概念道路纵坡设

3、计的极限值,重要指标。其大小将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行车安全以及运营成本和工程的经济性。2)制定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V);自然条件(地形、气候);车辆行驶安全;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城市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取值见表3-12-,最小纵坡(minimum longitudinal gradient)长路堑地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否则,采取措施。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设置锯齿形街沟或采取其它排水措施来处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城市道路最小纵坡为0.5%,困难地方为0.3%。机动车道最大纵坡详见表,非机动车最大纵坡城市道路设计规

4、范规定为3.5%。,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理想的最大纵坡是指设计车型即载重汽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V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坡度。V的规定为:低速路为计算行车速度,高速路为设计车型的最高速度。在这种纵坡的道路上,机动车(快慢、轻重)的干扰最小。,平均纵坡(average gradient)1)平均纵坡-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2)相关规定 相对高差200500m 不应大于 5.5 相对高差500m 不应大于 5 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不应大于5.5。,坡长限制(grade length limitation),坡

5、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1)最大坡长限制 1)限制理由:2)标准规定 表44和表45。计算法 调查法(2)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位置、大小、长度。,坡长,不 同 纵 坡 最 大 坡 长(m),最小坡长限制1)理由:过短,则变坡点个数增加,行车时颠簸频繁,影响行车平顺性;过短,则不能满足设置最短竖曲线这一几何条件的要求。2)标准规定: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s的行程作为规定值。,坡长限制(grade length limitation),标准规定值见表。,(4)组合坡长 当连续陡坡是由几个不

6、同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应按不同坡度的坡长限制折算确定。如三级公路 8%-300m 6%-700m 8%(120)+6%(?m)?=(1-120/300)*700=420,三.合成坡度(resultant gradient),(1)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2)对合成坡度的限制 为了保证路面排水,合成坡度的最小值不宜小于0.5。,(1)基本概念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交点称为变坡点(grade change point)。SJD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而在变坡处设置的纵向曲

7、线,即为竖曲线(vertical curve)。坡度角=i2-i1 为“+”,凹形竖曲线(concave vertical curve)为“-”,凸形竖曲线(convex vertical curve),四 竖曲线设计,1.竖曲线的计算,2.竖曲线设计标准,(1)竖曲线最小半径 1)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3)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竖曲线最小长度 以汽车在竖曲线上行程3s控制曲线长度,2.竖曲线设计标准,2.竖曲线设计标准,2.竖曲线设计标准,2.竖曲线设计标准,3.竖曲线设计,(1)竖曲线设计的一般要求1)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视觉良好,可参照表413。2)同

8、向竖曲线应避免“断背曲线”。3)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接,也可径相连接。4)竖曲线设置应满足排水需要。,3.竖曲线设计,(2)半径的选择1)应符合标准规定。2)在不过分增加土石方工程量的情况下,为使行车舒适,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3)按外距控制选择半径:(4-18),竖曲线设计 3.竖曲线设计,4)按切线长度选择半径。(4-19)5)选择竖曲线半径不宜过大,否则将使竖曲线过长而不利于施工和排水。6)夜间行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选择半径时应适当加大。,五 视觉分析及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五 视觉分析及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一)视觉分析定义:从驾驶人员的视觉及心理反应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

9、形及其与周围自然环境和沿线建筑物的协调进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视觉连续性和舒畅性,使行车具有足够的心理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意义:将道路的线形、周边环境质量与驾驶员的动态视觉及其心理反应联系起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2 视觉的车速动态规律,1)注意力和心理紧张程度随车速增加而增加;2)注意力随车速增加而向远处移动;3)随车速增加,前景细节变得模糊直至消失;4)周界感随车速增加而减少;5)中速下需要1/16秒才能集中到目标。,车速动态规律总结:对较快车速的道路,主要集中点是较远路幅的线形与环境状况,设计的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判断失误而导致的失误。,3视觉评价方法,一般通过道路透视图分析判断:1

10、)线形是否顺适;2)有否产生判断错误或茫然的地方;3)路旁障碍物是否有碍视线;4)与临街建筑物的协调情况。,五 视觉分析及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二).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1.组合设计(design of fit together)的原则,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3)合成坡度应组合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1)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包竖”。2)平曲线与竖

11、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R平:R竖=1:1020 3)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4)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2)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1)设计车速40km/h的公路,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2)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3)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互重叠。4)平面转角小于7的平曲线不宜与坡度角较大的凹形竖曲线组合在一起。5)在完全通视的条件下,应极力避免长上(下)坡路段的平面线形多次转向形成蛇形的组合线形。,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3)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较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

12、以包括一个凸形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形线次之。,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应避免:1)长直线配长坡。2)直线上短距离内多次变坡。3)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4)在长直线上设置坡陡及曲线长度短、半径小的凹形竖曲线。5)直线上的纵断面线形应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者视觉中断的线形。,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平、纵线形合理的组合设计,应使线形保持视觉上的连续性,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应避免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茫然、迷惑或判断失误的线形。路线的组合设计要求平曲线与竖曲线最好相互对应,并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如图2.3a所示,平曲线与竖曲线一一相对应

13、,透视图将如图2.4a所示,其立体线形连续而顺畅美观,汽车在到达竖曲线顶点之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线形的弯曲,起到了对驾驶员视线的诱导作用。如果把平曲线和竖曲线错开设计,如图2.3b,其透视图为图2.4b,汽车在上坡道行驶时不能预见到前面的平面线形,极易造成驾驶的失误,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还会看到前方扭曲的不良线形,处理弯道错觉的措施,速度错觉的治理 当路线不可避免地采用长直线时,必须考虑消除单调性。如果直线路段可以很好地看到远处的地物目标(高地、建筑、树丛)时,就能获得好的效果。这些目标物会使驾驶员加强注意力,消除长直线段给人的单调印象。如果没有可利用的目标,可以采用强调栽植。在路侧某些地段

14、人为地种植高树,或者每隔5-8Km,通过改变路侧绿化带栽植的方式,创造不一样的视觉环境。同时,在一定的距离内设置一定的诱导设施,让驾驶员能够掌握自己目前所驾驶的速度。,长坡配长直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波浪形,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长直线内多次变坡,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锯齿形路段,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暗凹路段,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蛇形路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3)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1)应在道路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全过程中重视景观要求。尤

15、其在规划和选线阶段。2)在选定路线时,应充分地利用自然风景,尽量作到路线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产生生硬感和隔断大自然。特别是在长直线路段上,应使驾驶者能看到前方显著的景物。3)对道路本身不能仅把它当作技术对象,还应把它作为景观来看待,修建时要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尽量避免高填深挖。,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4)横面设计要使边坡造型和绿化与现有景观相适应,弥补填挖对自然景观的破坏。5)应进行综合绿化处理,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化,应将绿化作为诱导视线、点缀风景以及改造环境的一种措施而进行专门设计。6)应根据技术和景观要求合理选定构造物的造型、色彩,使道路构造物成为对自然景观的补充

16、。,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景观路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景观路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景观路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景观路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景观路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景观路线,2.线形(alignment)组合设计要点,六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设计图 纵断面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内容:根据道路类(级),沿线自然条件构造(建筑)物控制标高,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基本要求: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平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

17、当,平纵组合设计协调,土石方挖填平衡。,六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设计图 1.纵断面设计要求,除满足一般道路的基本要求外: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地面水的排除;2)起伏不宜频繁;3)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和汽车运营经济效等;4)机动、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宜优先考虑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5)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综合考虑:a 地质不良地段,应提高标高保证路基稳定;b 旧路改造不得影响沿路范围排水;c 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d 妥善处理地下管线的覆土要求;e 纵坡应大于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等于0.3%;f 应与

18、相交道路、街坊、广场、河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平顺衔接。6)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六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设计图 2.纵断面设计(profile design)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绘出 地面线 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 桩号 地面标高 沿线土壤地质熟悉和掌握 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 领会 设计意图和要求。,(2)标注控制点1)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下方通过。2)参考性的“控制点”叫经济点。考虑各横断面上横向填挖基本平衡的经济点。,2.纵断面设计(profile design)方法与步骤,控制点控制性的“控制点参考性的“控制点,(3)试坡试坡应以“控制点”为

19、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要点为:“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2.纵断面设计(profile design)方法与步骤,(4)调坡1)结合选线意图2)对照技术标准或规范 调整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等。,2.纵断面设计(profile design)方法与步骤,(5)核对 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上进行。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2.纵断面设计(profile design)方法与步骤,(6)定坡 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i SJD H坡度值取值到0.1%。变坡点桩号调到整

20、10米桩上。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2 纵断面设计(profile design)方法与步骤,(7)设计竖曲线 根据道路等级和情况,确定竖曲线半径,并计算竖曲线要素。(8)高程计算 路基施工高度=设计标高地面标高“”,填方“”,挖方。,.纵断面设计(profile design)方法与步骤,3.纵断面设计图(vertical profile map),(1)公路纵断面设计图直角坐标 横坐标(里程及桩号)1:2000 或 1:5000 纵坐标(水准高程)1:200 或 1:500图的上半部包括:图的下部各栏应示出:,(2)城市道路纵断面图 比例尺:水

21、平方向1:5001:1000,垂直方向1:501:100。一般包括的内容:当设计纵坡小于0.3%时,道路两侧街沟应作锯齿形街沟设计,以满足排水要求,并分别算出雨水进水口和分水点的设计标高,注在相应的图栏内。,3.纵断面设计图(vertical profile map),4.6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设计图 2.纵断面设计图(vertical profile map),七 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2)城市道路1)快速路及行车速度为60Km/的主干道,纵坡度大于的路段。2)80 50 Km/60 40 Km/。3)由于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路段通行能力时。4)经综合分析认为设置爬坡车道比降低纵坡经济合理时。,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1.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2.爬坡车道的设计,(1)横断面组成 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主线行车道右侧,宽度一般为3.5m,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的宽度0.5m。,(2)横坡度1)因为爬坡车道的V比主线小,超高坡度较小,超高坡度的旋转轴为爬坡车道内侧边缘线。2)位于直线路段时,其横坡度的大小同于主线路拱坡度,均采用直线式横坡。,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2.爬坡车道的设计,(3)平面布置与长度 总长度由起点处渐变段长度1、爬坡车道的长度L和终点处附加长度2(见表4.16)组成。,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2.爬坡车道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