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7513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看看我们的地球整本书阅读文本导读其一地质学家带你一起探索地球的奥秘与神奇,让我们走近地球,走 进看看我们的地球,看看我们的地球又名穿过地平线,这是 写给孩子的地理科普的入门读物。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采用文 学随笔的形式,讲述了地壳的形成、冰川的起源、地震的形成与预防、 地球的年龄等问题,行文严谨,语言生动,将枯燥的科学知识饶有趣 味地娓娓道来,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学普及类 读物。全书生动有趣,不是死板的知识堆砌,字里行间展露出其才华 横溢,文情并茂,兼具学术性、趣味性以及可读性。引导学生读懂这 本经典著作并爱上阅读,老师首先要自己将文本解读到位,我们做了 以下尝试:一、通读全

2、文理文脉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快速地进入书中的世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了解有多少呢?从文中你了解到哪些有 关地球的知识?地球有哪些部分组成?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石圈上可利用的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又该怎样开发利用地 热资源?怎样才能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这本书分别从天文、地理、地质、地热方面分析了地球的年龄, 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壳、地质等地球的基本信息,讲述了冰川、陆 地的变化以及人类的出现,解释了地震的形成与学说,探讨了地热、 燃料、石油和地质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且阐述了煤炭与现代人类生活 的关系。本书是致力于介绍地质知识,引导读者多了

3、解自然,多阅读 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书籍。全书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带着问题去阅读No. 1地球OOl地球年龄“官司”047从地球看宇宙你知道关于地球的年龄有多少种说法吗?你知道地球的形状是 什么吗?你知道人类是怎样发展的吗?No. 2地壳050地壳一一071现代繁华与碳控制地壳形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地球表层到底有多厚?地震 能不能预报?地震与地壳构造有着怎么样的关系?No. 3地质092启蒙时代的地质论战一一162地质力学发展的过程和当前的 任务地质时代是如何划分的?地质构造运动的时期存在的问题是什 么?为什么说寒武纪以前的动物没有钙质骨骼呢?二、知人论世晓作者每一个人的生平经历都不可避免的打上时代的

4、烙印,了解了作者 生平经历更能理解其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李四光(1889年1971 年)原名李仲揆,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 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等, 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 人和奠基人之一,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感动中国人 物”之一。他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将各种构造形迹看 作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 “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为探索地质自然现象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 径,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理论为 我国石油勘

5、探作出巨大贡献,早在20年代初,实地考察了我国太行 山麓、大同盆地、庐山和黄山等地,先后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推翻 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于本世 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三、聚焦人物见主题好的文学作品不但在文字运用、谋篇布局等方面给人以艺术的享 受,更应该让读者从中汲取力量,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其成长。让我 们学习到了作者李四光那些美好的品质。他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面 对困难从不退缩,勇于挑战,热爱祖国。这些品质在我们的学习和生 活中都非常重要。作者李四光教授对中国地质科学与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他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遇到不懂

6、的问题还经常打破沙窝问 到底,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对待困难从不退缩,从 不低头,勇于挑战,这种精神同样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四、品文学写法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举例子:“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放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针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利用,例如用来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 疗难治的疾病等等。”运用举例子具体说明了 “最近几十年来,从石 圈中不断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2、列数字:“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通过数 字准确地说明了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增高。3、作比较:”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 顶多也不过十几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却有着120

7、00多公里呢! ”通过 列数字、作比较说明当时我们对地球的了解非常有限。五、阅读方法巧引航亲爱的孩子,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什么呢?你一定会大声 地说:“是地球!”地球长什么样子呢?是怎么形成的呢?年龄又有多 大了呢相信你的脑瓜里一定有许多小问号接连不断地冒出来。你 一定特别想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过程,也特别想知道人类是怎么一 步一步解开地球神秘的面纱。那请你读一读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看看我们的地球这本地质学科普书,书里头的内容包罗万象,为 你展现了人类的探索历程、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许许多多关于地 球的知识。为学之道,取法乎上。同学们可以借助以下方法进行阅读:1、借助阅读向导的提示和

8、问题,看看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地 质学家对地球年龄展开的激烈讨论吧!相信书中的内容定会让你大饱 眼福的。2、通过品读精彩片段,在阅科普作品的时候,能提出不懂的问题。3、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请教别人。4、借助相关的图书、做批注、看地球仪等。5、同时抓住重点句感受作者语言的通俗易懂、亲切自然、生动 有趣。6、地质知识丰富有趣,请你边读边与自己的生活对接,看看哪 些内容、哪些现象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 带着问题去阅读,你就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引导一:(第1T8页)亲爱的孩子,如果有人问: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什么呢? 你一定会大声地

9、说:“是地球!”地球长什么样子呢?是怎么形成的呢? 年龄又有多大了呢相信你的脑瓜里一定有许多小问号接连不断 地冒出来。那你又知道多少关于地球的知识呢?读读下面的一段话吧!1、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本书作者李四光。2、读书之前,我们还需了解一下什么是科普书,阅读它有什么 益处。3、如何开启这本科普书的阅读呢?请你快快开启探寻之旅,阅读本书第1至18页的内容,借助阅 读向导的提示和问题,看看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对地球年 龄展开的激烈讨论吧!相信书中的内容定会让你大饱眼福的。教师导读二:(第22-50页)亲爱的孩子,在这一段时间的阅读中,也许你欣喜的发现地球真是太奇妙了,也许科学家的探索与想法令你

10、太意想不到了,也许你为 李四光爷爷的独特语言所深深吸引但是,你一定也有些发愁,因 为里头的一些内容因为你的知识水平有限而无法读懂,还因为这里的 内容太丰富,以致你记不过来或容易忘记。别着急,老师常说“好记 性不如烂笔头”。读这类书籍,做批注,抄笔记,把你感兴趣的知识 摘录进你的笔记本里,并用记号标注这些知识的等级,还可以把这些 知识分分类别,帮助记忆。对于读不懂的地方,你不必烦恼。其实阅读这类科普书籍可以允 许自己有部分内容阅读时处于半懂的状态,关键是要从这些不懂的内 容中找到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如果遇到完全无法读懂的内容,你可 以绕过去,不必理会;或者暂时搁置,等你读到后面能得到更好的启 示

11、与解答时再回头读读这部分内容。如果遇到专业术语,你可以上网 查找资料,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解释帮助我们理解。例如在天文理论 说地球年龄一文中介绍了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一些科学知识时, 你可以借助书中的插图帮助理解,也可和家人、伙伴一起合作画示意 图来理解。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接下来,第22-50页的阅读,将让我们看到中外科学家们围绕中 国的地势和人类起源等展开的艰苦卓绝的调查和研究。请带上你获得 的阅读小法宝,继续走进科学世界探寻更多的奥秘吧。教师导读三:(第54-72页)亲爱的孩子,在上阶段的阅读中,你又有了更多的收获吧。从人 类对自然、对宇宙的探索中,你一定发现科学家们不断地用新建立的

12、 学说、观点推翻旧学说、旧观点,使人类步步接近真理。正如李四光 爷爷在书中说到的“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种可贵的求真的科学精 神自古以来在一代代的科学家身上“薪火相传”。如果你有了这样的 感受和体验,那么你在阅读中就能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有人感 慨:茫茫宇宙中,站在别的星球上遥望地球,它只不过是一叶扁舟, 而在地球上的我们呢?相对这片浩瀚的宇宙,人类就好比汪洋大海中 的一粒砂砾。为此我们不得不敬畏宇宙,敬畏自然。然而敬畏不等于 恐惧。我们要用自己的聪慧的大脑去了解我们之所敬,去认识我们之 所畏。这部分的阅读能我们更全面的掌握地壳、地热、地震等方面的科 学知识。请你阅读本书第54-72页。教师

13、导读四:(第77-107页)亲爱的孩子,考考你一个问题:地热、地壳、地震属于哪类 科学的研究领域?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地质学?没错,属于地 质学!地球表层和深部的探索工作属于地质工作的范围。地质学家利 用手中所掌握的研究资料,认真严谨地展开地球年龄的探究。在人类 科学发展史上,为了揭晓答案,地质学家们曾经分成了几个学派,他 们各抒己见,争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学派“斗争:请你阅读第四 部分内容,看看这场“火”与“水”的较量吧。阅读第77至107页时,请你边读边与自己的生活对接,看看哪 些内容、哪些现象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 带着问题去阅读,你就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著名

14、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 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让我们站在地质学家肩膀上去进一步 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吧!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朱家珑2、窦桂梅的阅读课堂窦桂梅3、方法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冀雯其二看看我们的地球又名穿过地平线,是李四光写的一本兼 具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科普小品。一般来说科普类的作品学术性较强, 比较难懂,作者却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地 理学常识和地理学细分知识。有冷门的如中国北部之纺锤虫,侏罗纪 与中国地势等,也有吸引普罗大众的热点问题,比如地震,燃料的问 题。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我们可以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

15、阅读这本书 呢?我们可以做以下尝试:一、查看目录知梗概这本书的书名是看看我们的地球,从书名我们可以猜测这是 一本介绍地球相关听书籍,那么书中介绍了哪些和地球相关的知识呢? 这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书籍的目录。全书共有31个小篇,分别涉及 到地球的年龄、地震原理、地势与大地结构、三大冰期、人类起源等 诸多方面的内容。由题目、目录初识本书,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二、知人论世晓作者每一个人的生平经历都不可避免的打上时代的烙印,了解了作者 生平经历更能理解其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是中 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和伟大的爱 国主义者。他一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以及地质力

16、学的研究和教学 工作,写下了大量的地质学方面的著作。李四光作为大科学家也积极 投入到普及公众科学知识的工作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是传诵广泛的 名篇,至今仍有着生命力,真正显示出名篇的魅力,看看我们的地 球就是写给少年儿童读的一篇力作。这本书力求更换一个新的角度, 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合反映李四光的治学、做人的品质及高雅的 文化艺术素养。三、我的阅读我做主在初步了解书本的相关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对照目录做一个阅 读计划,比如多少天读完,第天读多少,先读哪个内容,后读哪个内 容等。也可以把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四、语言特色1、语言生动、有趣。这虽然是一本科普小品,但是却没有知识 内容的堆砌,它的

17、语言把而生动有趣,体现了李四光的才华横溢。比 如在写地质学、天文学和地热学三家在探讨地球年龄,书中的标题是 地球年龄的“官司”;书中还用了一些俗语和生活中的例子,让 文章更有趣。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的科学术语,文中用了不少 说明方法,比如:随着科学不断的发达,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 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 顶多也还不过十几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却有着12, OOO多公里呢!通 过作比较和列数字,让读者感受到我们对地球的了解还太少太少,等 待我们去探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再如:就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 球那么大,那末,我们的眼睛所能直接和间接看到的一层就只

18、有一张 纸那么厚。文章能过打比方,让我们知道我们能看到的石圈的深度非 常有限。再如:这样说来,石圈最上层能够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好东西 是不是永远采取不尽的呢?不是的。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 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地少下去,而且总有一天要用完的。这样的设 问句随处可见,能起到引起读者注意的效果。2、语言准确。这是科普类作品,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文中“大 约”、“最多”、“顶多”等词语出现的频率比较大。比如:在这层 下面,就是有些地方是由岩石造成的大陆,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 之三,也就是石圈的表面。再如: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 度越加增高,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1 C (应该指

19、出,地 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是靠太阳送来的热)。“大致”、“大约”这样的 词语就体现了用词的严谨。文中出现了很多的数字,这些都是用词准 确的表现。3、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国情怀。如:就是说,地下的大量 热量,正闲得发闷,焦急地盼望着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沾到一份 为人类服务的光荣。浓浓的爱国情怀溢于言表。五、阅读方法指导1、带着问题去读。这是一本说明性较强的书,如果能带着问题 有目的地读,阅读伴随着思考,阅读的效率定能有所提高。2、查资料。科学术语对学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 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联系之前阅读的相关书籍等方 法来理解。3、多交流。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引导学生

20、进行多种方式阅读, 比如组一个阅读小组,有问题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4、借助多种工具。比如在阅读这本书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 地球仪,让学生先认识地轴、地心等一些和地球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5、做思维导图。读完书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思维导图,对 这本书的内容和相关知识做一个梳理,从面加深对本书的理解。总之,学生第一次比较正式地接触这类的比较正规的科普作品, 我们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获得相应的阅读方法,从而对科 学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其三看看我们的地球又名穿过地平线,作者李四光。这是一 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以“科普文”为主题的 第二单元中,快乐读书

21、吧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一、了解作者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于湖北黄冈,因为他在家中排 行老二,所以父亲给他取名李仲揆。他生命中最初的13年,都在 农村中度过。5岁时,他开始进私塾读书,每天午后放学回家,就和 长兄一起为家里劳动,晚上又和哥哥一起在油灯下背书、习字。家境 艰难,让小小年纪的李四光就懂得了生活之不易。当同龄的孩子还在 四处调皮的时候,他已经懂得了将两段油灯芯分开来用,以延长读书 时间。自小他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祖国争气。怀揣着报国之志,李仲揆离开家乡,来到湖北省的省城武昌,考 入西路高等小学堂。在湖北省学务处填写报名表。可能是太紧张了, 他误将年龄十四填在了姓名栏里

22、。发现写错后,他因为家里穷,舍 不得花钱再买一张表格,正在犯难,抬头看见前面大厅正中挂的横匾 上有光被四表这四个字。仲揆眼前一亮,将姓名栏里十添了几笔 写成李,而在四后边加了个光字,改过之后,他满意地说:四 光,四面光明,前途是有希望的。从此他改名为李四光。15岁时,李四光官费赴日本留学,学习造船机械。23岁时,远 渡重洋,去英国留学,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 硕士毕业后,他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 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开拓者,是地质力学学说的创始人。 他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痕迹,从而有力地回击了中华文明由西方 传入的论文

23、;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不仅圆满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型 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作。在他的理论指引下,我 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为祖国的 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是这样评价李四光的:“李四光在旧社会走过的道路,尽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 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科技界、知识界, 的确是一面旗帜J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不移报国 之情。李四光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 为祖国富强繁荣奉献一生。二、解读作品看看我们的地球是一本介绍包罗万象的地质学科普书。全书 有十万余字,

24、主要内容一是地理学常识。书里李四光生动形象有趣地 解释了一些地理常识,比如说给地球的年龄“打官司”,从天文、地 质、地球热的历史的角度分别对地球年龄进行了解释。二是地理学细 分知识。有冷门的如中国北部之纺锤虫,侏罗纪与中国地势等,也有 吸引普罗大众的热点问题,比如地震,燃料的问题。这部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语言严谨。李四光做为一名科学家,他笔下的文字严谨细致。 如在地球年龄“官司”一文中:波斯的琐罗亚斯德一派的学者说 世界的存在,只限于L 2万年。中国俗传世界有12万年的寿命。从 “只限于” “俗传世界”这些文字,就可见他文字的准确与严谨。而 文中这样的描述比比皆是。每个观点只要有出处的,都具

25、体到了哪一 年,是谁的观点。各种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灵活穿插 运用其中,字里行间,足见科学家的认真。2、条理清晰。整部作品由浅入深,条理分明。从地球的年龄官 司说起,分别一章一章地罗列天文学、天文理论、地质事实、地球热 的历史四个角度,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人类对地球年龄的探索来展 现,让人读起来一目了然。从地球历史到中国地势,再从地壳、地热 到地震,由表入里,结构清晰。哪怕是对科学知识了解不多的小学生 读起来也不会太茫然,读完后心里有了对地球的整体认识。3、专业与通俗兼具。书中大部分都是专业的知识介绍,为了让 普通读者能更好接受,李四光也融入了很多通俗化的语言,更不乏一 些调侃。比

26、如这一段:地质家看太阳如同蔷薇看养花的老头儿似的。 蔷薇说道,养我们的那一位老头儿必定是很老的一位先生,因为在我 们蔷薇记忆之中,他总是那样子。看到这,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拉 近了科学与凡人的距离。4、实事求是,观点中肯。在书中罗列的很多观点中,李四光以 事实为依据,对其中很多人的观点进行了评价,有肯定的,也有否定 的,还有不确定的,因为至今没有研究成果,都是站在科学的立场, 有理有据论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博大的心胸。三、阅读方法这是一本科普文,里面的知识都是不常见的,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较远。刚开始阅读起来对一些学生可能还有难度,甚至提不起兴趣, 会出现读一两页就不读的现象

27、。毕竟科学知识没有游戏好玩,也没有 零食好吃。那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加以引导。1、在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与第二单元的语文 要素相结合,秉承着不懂就问的原则,根据之前学过的语文阅读策略: 提问和作批注,让学生在阅读时将所看、所学、所思相结合。试着去 解决问题,解决后就会有收获感,成就感。2、运用多种途径,辅助阅读,丰富积累。书中有许多地质、天 文、地理等方面的专有名词,也有不少未展开的探究细节,对于此, 鼓励告诉孩子,借助一些工具书或是利用网络、报刊等途径搜索一些 相关信息,来辅助阅读。此外,还可以借助地图册、地球仪等,来理 解相关的概念。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阅读积累。3

28、、绘制地质图册。在阅读的同时,如果能鼓励孩子结合书上的 内容和自己搜集的信息,来画一画地层、地球形状等,对书中的信息 进行整合、记录,这样不仅可以帮孩子理解书本内容,还能够积累地 质学的相关知识。日积月累下来,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都得到了发 展。4、引导孩子感悟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家们的科研精神。作者 在开头,并未直接介绍科学家们对地球年龄的探索,而是先陈述了上 古、中古时代的人们,对于地球年龄的迷信猜想,这也直接说明了科 学的重要性。而在科学家们在探索地球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严谨、创 新、凡事以事实为依据的精神,亦很值得引导孩子关注。阅读一本科普文,能让学生认真读完,读后有收获,心里悄悄播 撒下崇尚科学的种子,就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