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区肿瘤影像学特点-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小脑角区肿瘤影像学特点-课程.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CT和MRI表现,概述,桥小脑角区多为脑外肿瘤,以听神经瘤最常见,其次为脑膜瘤,三叉神经瘤,另外可见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以及发生于小脑及脑干的脑内肿瘤突入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是颅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良性肿瘤,占桥脑小脑区肿瘤的80,起源于第对脑神经,好发于神经鞘膜的许旺氏细胞,分为管内和管外型,开始多局限于内听道,以后沿神经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及桥脑小脑角生长。听神经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听神经瘤,CT平扫呈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影,边界欠清晰,增强后边界较清晰,实质部分明显均
2、匀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在所有CT征象中。内听道扩大最具特征性,为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听神经瘤MRI表现,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常有一蒂与内听道相连,T1WI呈低信号,T2Wl呈高信号,信号可稍不均匀。肿瘤以第、第神经束生长,病侧神经束较健侧增粗,与肿瘤无明确分界,两者信号一致,这是诊断听神经瘤的关键。肿瘤的囊变表现为长Tl、长T2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呈环形强化。肿瘤可有薄层包膜,T1Wl呈低信号。,脑膜瘤,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的帽状细胞,亦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多见于中年女性。CT平扫多呈椭圆形,与岩骨宽基底相贴,中心不在内听道,岩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肿瘤为等或
3、高密度,瘤内可见沙砾样钙化,增强后呈显著均匀强化。,脑膜瘤,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多伴有流空血管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显著一致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这一征象对诊断脑膜瘤很有帮助,但不是脑膜瘤特有征象,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胆脂瘤,胆脂瘤是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以中、后颅窝多见。好发年龄3035岁,男性多于女性。胆脂瘤脂瘤又称表皮样囊肿,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向邻近脑池、脑沟蔓延。CT密度主要取决于肿瘤内胆固醇与角化物含量以及出血钙化等情况。CT值常低于脑脊液,包膜可发生弧形或壳状钙化,无强化。,胆脂瘤,MRI表现特点:病
4、变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楚,沿蛛网膜下腔发展、蔓延,T1WI信号低而不均匀,内可见比脑脊液信号高的分隔,T2Wl呈高信号与脑脊液相仿,无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成人女性,多发于天幕下,90%发生于小脑半球,其次为脑干,也可发生天幕上和脊髓,常呈大囊和小的壁结节,幕上多为实性。血管母细胞瘤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的肿块,典型的表现为大囊和小的壁结节。MRI征象因其类型不同有差异,大囊小结节和单纯囊肿型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囊壁和壁结节明显强化。实质型病例如果没有血管流空现象时,难与胶质瘤鉴别。,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为一种局限性星形细胞瘤,青 少年多见,颅后窝为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以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最常见。边界一般清楚,无包膜,常伴囊变,一般无瘤周水胂,占位明显。T1WI呈低信号,少数有等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多位于幕上,半数为多发。CT平扫多为圆形或类圆形略高密度影,多不均匀,可伴有钙化、出血及囊变,一般无占位效应或有轻度占位效应。MRI伴亚急性或(和)慢性出血为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特征,所以在T1WI和T2WI信号不均匀信号,病灶周边常有一圈低信号,常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