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8456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活与环境条.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条件第一节 概 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生物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并建造自身;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也隨时产生各种不同的反映和多种多样的适应。隨时间推移,某种环境条件的特殊影响,通过新陈代谢和自然选择,就形成了该生物对某种生态因素的特殊需要,这也就是生物的生态习性。,一、几个概念,1、生态因子:能对植物产生显著作用的环境中的各种要素。2、植物生境:指一个植物体或其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指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总和。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有一些是植物必须的,植物没有这些因素便不能生存,而且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因子。4、最低量:就

2、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他一些条件都适合,就是缺少一些微量元素,使植物不能生长。5、最低量定律:植物生长依赖那些表现为最低量的化学元素。6、限制因子:指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且阻止其生长、繁殖或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生 理 光合作用强度曲线 过 B2(叶绿素)程 强 度 B1(CO2)因子强度(光照强度),二、生态因子分类1、一般的分类:非生物因子_温、湿、光、风、气、水、土地、海 拔、坡向、坡度等生物因子_ 植物因子:机械作用、共生、寄生、附 生等 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 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2、另一种划分:能量因子_温、光等物质因子_土、植物、动

3、物、人等,三、生态因子作用的三基点,生 降 降 命 低 低 活 死 生 最 生 死 动 亡 命 适 命 生 强 区 活 区 活 亡 度 动 动 生 态 因 子 梯 度1、生命活动的最适点:在一定生态背景条件下,各生态因子最适宜的强度,它能使植物的生命活动获得最佳状态。最适点实际中一般是一个最适区。2、生命活动的最低点:当某生态因子强度降低到接近最低点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受该因子强烈不足的影响,呈现极端衰弱的状况,该强度范围称极衰区或半致死区,超过此区限度以外的部分称致死区。3、生命活动的最高点:当某生态因子强度升高到接近最高点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受该因子强烈过剩的影响,呈现极端衰弱的状况,该强度范

4、围称极衰区或半致死区,超过此区限度以外的部分称致死区。,限制因子在最适区表现不明显,在最低点和最高点附近表现明显,说明限制因子在数量上,既不能超过最高点,也不能降于最低点,受最高点和最低点限制。四、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可调剂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益。比如:光合作用时,光照不足,可以由增加CO2量来补充;光合作用时,CO2量不足,可以由增加光照强度来补充;再如,荒漠地区的植物需降水时,可以由大气湿度因子来作部分补偿。,五、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1、适应:适宜生长于某种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具有一些特殊性能或者它能更充分利用有益条件或

5、者增加抗御不利条件。生物适应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需求性:指生物完成个体生活史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能量和条件。3、忍耐力:各种生物抗御外界不利生存的极端条件及不受或减轻危害的能力。忍耐力反映生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和数值。荒漠植物可忍耐50-60的高温;寒带植物可忍耐-73低温;萍果七月均温需小于26;淡水动物可忍耐40高温;海水动物可忍耐30;鸟类、爬行类动物45以下可活动;哺乳类42以上难生存;蜜蜂可忍耐-5左右;玉米螟幼虫可忍耐-30。,4、趋异:起源相同,亲缘相近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境中,产生程度不等的性状分化和种分化,具有不同的适应特征。5、趋同:许多类

6、群彼此亲缘关系极远,只是由于在相似的生境中进化,从而具有相似的外貌和其他特征。趋同是表象,趋异是本质。,第二节 光照条件,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一)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关系 光照强度是生物光合作用能量来源,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以及有机物的产量。CO2 吸 收 光饱和点 量 光补偿点 CO2 光照强度 放 出 量,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不再使净光合作用增长时的光照强度。,光能利用率:植物生产有机物质所消砂的光能与照射在叶面上的总光能之比。植物利用一般只:几到几%。光能结构表:反射5%可见光50%透射2.5%太阳能100%吸收42.5%蒸藤52.3%-53.9%吸收12.5%55%散热

7、0-1.7%红外线50%透射15%光合作用0.55-1.1%反射22.5%,原因:1、虽被吸收的可达55%,但因蒸藤、散热耗去绝大部分,被光合作用的很少。2、外界因素影响:温度不适合、水分亏缺、CO2量不足、生长季节短促等,3、植物内部因影响:催化光合作用反应的酶系统,因受数量和运输限制,来不及充分利用光能,使多余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了。,(二)光强的生态作用1、影响植物各器官组织正常生长:它可使细胞增大和分化,增加体重,制约生长发育速度等,2、对植物发育阶段的影响:花蕾期、性细胞分化等3、对果实着色和品质影响:苹果、梨、桃等强光,可增加含糖量,增加香味。4、光照强度的植物生态类型 了解植物对光

8、照强度生态类型,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非常重要。,植物的光强生态类型,二、光性质与光周期的生态作用(一)植物光谱成分的生态作用 植物体内各种色素吸收的光能波长不同,因此,植物含有的色素组成影响它对不同波长光能利用。如叶绿素a对蓝光吸收是对红光吸收的1.5倍;叶绿素b对蓝光吸收是对红光吸收的3倍;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只对蓝紫光吸收;红光促使叶绿素形成,利于植物伸长生长和碳水化合物形成;紫光则抑制植物高生长。,(二)植物光照长度的生态作用 根据植物开花早晚对光周期的不同反映,将植物分为三大类,光照长度的生态类型,动物光周期的生态影响:生活习惯、行为和分布(光周期只是一个信号而已),动物光周期的生态类型,第

9、三节 水分条件,一、陆生植物的水分平衡 二、植物水分的生态作用 每一种植物都是生长在一定的湿度界限的生境中,不同生境的供水条件特点,不仅反应在植物生理特点上,而且也反映在植物的外部形态和解剖构造上,生长在不同水份条件下的植物,这些特点是很不同的,依据环境中水分的多少和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分以下几种生态类型。,水份生态类型,(一)旱生植物1、肉质旱生植物特点:茎、叶肉质化,气孔内陷,且夜间开放、白天紧闭。叶小,以降低相对表面积,薄壁组织储存大量水分。如仙人掌科植物。2、硬叶旱生植物特点:机械组织、栅栏组织发达,叶厚且呈褶曲状,叶脉较紧密,根系庞大,茎叶不成肉质化。如草原上的禾本科植物的针茅、弧

10、茅、菊科的蒿等。3、软叶旱生植物特点:叶较柔软,当土壤水分较多时,蒸藤作用强烈,甚至超过中生植物;严重缺水时,常落叶。如淡红半日花属、旋花属、山扁豆属中的一些植物。4、小叶型和无叶型超旱生植物特点:叶子强烈缩小或退化,但系特别发达。如沙拐枣、麻黄属植物。,(二)湿生植物特点:抗旱能力低,根系不发达,保护组织、栅栏组织、机械组织都不发达,海棉组织发达,叶薄而软,细胞间隙大,叶表面光滑无毛。1、阴生湿生植物:海芋、观音莲座蕨等2、阳生湿生植物:如水稻、灯心草、半边莲等(三)中生植物 中生植物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上介于旱生与湿生植物之间,需水中等。如一般的陆生植物。还可细分为:旱中生(如油松、侧伯、

11、牡荆等)、湿中生植物(如桑树、旱柳、乌桕、紫穗槐等)等类。,(四)水生植物1、沉水植物:如竹叶眼子菜、金鱼藻、水毛茛、黑藻、水筛、水车前、苦草、黄花狸藻等,黄花狸藻Utricularia aurea 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2、浮水植物:如水鳖、浮萍、大藻、凤眼莲、睡莲等,芡Euryale ferox 凤眼莲Eichoimia crassips,芡Euryale ferox 凤眼莲Eichoimia crassips,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浮萍Lemna minor,3、挻水植物:如芦苇、慈菇、水葱、莲、千屈菜等。,白睡莲Nymphaea alba 红睡莲N

12、ymphaea rubra 黄睡莲Nymphaea mexicana,莲Nelumbo nucifera 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3、挻水植物:如芦苇、慈菇、水葱、莲、千屈菜等。,第四节 空气条件,一、空气成分及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一)空气的化学成分及其组成成分:N78%,O220.95%,Ar(氩)0.93%,CO2 0.03%,很少量气体:Ne(氖),He(氦),O3,H2,H2O,SO2。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1、CO2的生态作用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O2 增多,光合作用增强;但CO2浓度大于10%

13、时,又会抑制呼吸作用,可能引起死亡。若空气中无CO2,植物就不能生存。据估计,植物消耗CO2总量/年是空气中的3%,若大气中CO2含量没有补充,则空气中CO2只够用35年。空气中CO2补充来自(1)动物(2)植物呼吸(3)可燃物燃烧(4)火山喷发(5)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2、CO2如何进入叶子?1)从大气到叶子周围。通过湍流和对流的交替变化2)从叶子周围进入气孔到叶肉细胞。通过气相扩散进入3)从叶肉细胞进入叶绿体。通过液相扩散。3、一天中CO2的变化 太阳升起前,CO2浓度最大;正午太阳辐射最强,CO2浓度最小。,二、大气污染与植物,(一)植物的抗性和净化作用 植物抗性是植物对有害气体的耐性

14、。不同植物由于叶片结构、叶细胞生理特性的差异抗性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针叶树 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即对大气有净化作用,但不同植物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SO2的植物:柳杉、夹竹桃、丁香、银杏、枫香、梧桐、玉米、黄瓜、香瓜、葫芦、芹菜、冬青、女贞、棕榈、罗汉松、侧柏、白腊树、臭椿、柽柳、垂柳、大叶黄杨、无花果、山茶、刺槐等;尤其柳杉、臭椿、夹竹桃更强。吸收Cl,HCl的植物:槐树、紫藤、合欢、桑、朴树、栋树等吸收F,HF植物:丁香、女贞、刺槐、泡桐、大叶黄杨等 因此,可种植这些植物,进行美化绿化城市、工厂。,(二)植物监测 有些植物对大气污染反映敏感,主要根据叶片伤斑面积表指示

15、大气中有害物浓度,因此这些植物可监测大气有害成分。监测SO2植物:葫萝卜、地衣、红松、杉木、大麦、棉花、菠菜、紫花苜蓿、菜豆等监测F2,HF植物:葡萄、唐松草、郁金香、杏、大蒜等监测Cl,HCl植物:复叶槭、落叶松、油松等监测光化学烟雾植物:早熟禾、矮牵牛、美洲五针松等监测O3植物:烟草、番茄、牡丹等监测NH3植物:向日葵监测CH2=CH2(乙烯)植物:棉花,三、风的生态作用,(一)有利方面1、可调节叶面蒸藤作用2、使分布不均的CO2循环流动3、传播花粉,迁移种子(二)有害方面1、形成畸形树冠2、破坏植物,树干折断、倒伏3、损害庄稼,带来减产4、抑制树木生长,使植物变得粗矮5、带来大气污染,第

16、五节 土壤条件,一、土壤营养条件(一)N素营养来源:施肥、空气中的气态N。重要性:N是植物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必要元素。没有N的代谢、C代谢就无法进行,N营养对蛋白质、各种酶、叶绿素、生长素等含N化合物合成有利,使植株高大,叶片多,寿命长,色暗,光合作用强,有机物产量提高。但N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不利于纤维素等多糖化合物的合成和营养器官过旺生长,影响产量;不足,植物生长缓慢,叶变黄绿缩小,有机物产量低,种子早熟。(二)矿质营养元素(灰分元素)S、P、K、Mg、Fe、Ca、Na、Co(钴)、Al、Si等,微量元素:B、Cu、Zn、Mn、Mo(钼)。,(三)矿质元素需要量的分析 按植物对土壤肥力的

17、需要,将植物分为两类生态型1、富养植物: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厚层肥沃土壤中,需要较多的矿质营养的植物。如小麦、烟草、胡桃楸等。2、贫养植物:生长在浅薄的土层,甚至基岩裸露的生境或土层,虽厚,但缺有机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环境下的植物。如芒萁、白羊草、蒿草等。二、土壤酸碱度的生态作用据各种植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将植物分为三类。1、酸性土植物:茶、油茶、咖啡、橡胶、马尾松、芒萁、狗脊蕨等2、碱性土植物:柏木、铁线蕨、南天竹、蜈蚣草、落叶松等3、中性土植物:粮食类作物、经济类作物、果树等,三、沙生植物和石生植物1、沙生植物:适生于松沙土上的植物。如籽蒿、沙竹、泡泡刺、沙拐枣等特征:旱生性、贫养型、耐沙埋、

18、耐风蚀、果实轻巧、富弹性。2、石生植物:适生于裸露基岩的植物。如棘豆四、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影响1、土壤污染来源:三废、化肥、农药等2、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影响:一是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变板结,导致土壤贫瘠化,使植物生长不良;二是污染物中许多毒物,使植物含毒,间接影响人和生畜。,第六节 温度条件,生物生长都有自已一定的温度范围。如橡胶、椰子需月均温18以上;亚热带柑桔15-16;温带苹果10等.一、温度对植物的生理生态作用(一)温度和植物生理过程 植物生理过程:如吸收、有机质合成和运输、呼吸等都包含许多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综合反应,反应速度陏温度变化而变化。对任一种植物,这种反应对温度的要求都有三基点,

19、而任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理阶段(萌发、生长、发育等)对温度要求也有差异。比如植物吸水过程受温度影响:菜豆在0-30范围内,水温上升,吸水率增大,低温和过高温不利吸水。又如植物光合作用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区中,陏温度升高,合成量增大(原因是在这区间中,温度加快了酶促作用),过高,光合作用就停止(因为破坏了叶绿素,降低了酶的活性等);过低,同样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同植物的最适温度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要求也不同。,(二)温度和植物的生长发育1、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热带植物,橡胶、可可、椰子等要求月均温18以上,才开始生长;亚热带植物,柑桔要求月均温15-16,才开始生长;

20、温带植物梨、苹果等要求月均温10,才开始生长。2、植物各部分器官所需的温度不同 如根与树冠在不同季节,即在不同温度,发育不同。根在地温20左右的春秋季节,生长迅速,在炎热夏天则较慢;树冠相反。,3、温周期: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的同步现象。如小麦在日25,夜温10条件下,比在日25,夜温20时生长好,在前一种条件下,种子产量比后者可提高42%,所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赿大,则生物产量赿高。这是因为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低温可减弱呼吸作用的缘故。4、春化阶段:某些植物开花结果需要一定时间、一定温度的刺激,才能开花发育。需经春化的一般是冬性作物,如冬小麦、春小麦等。1)低温春化:冬性愈

21、强的作物,春化需要的温度愈低,持继低温的时间也要求愈长。2)高温春化:一些夏季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高梁等,可用20或更高温度进行春化处理。,二、植物对温度条件的适应 各种植物生长发育都需要热量,不同植物需热量不同,所以,各种植物在自然界分布都限于一定地区。需热量常用积温来表示:积温:是在某一限度温度上的日平均气温的累加数。有效积温:累加生物学下限温度以上的温度值。总积温:有效积温与下限温度之和乖以生长天数。如小麦1000-1600;玉米2000-4000;柑桔4000-4600等。,温度生态型,据植物需热量划分植物温度生态类型,我国提出的温度生态类型有 10积温 最冷月均温 极端最低温度

22、冰缘植物_高山冰雪带 8000 15 5 植物需热量由高海拔到低海拔、由高纬到低纬逐浙增多。,(一)低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适应1、低温对植物的有害作用 温度突变对植物的影响非常大。植物受低温影响后,温度急剧回升比缓慢回升时受害更为严重。低温对植物的伤害,据其原因可分为寒害、霜害和冻害三种。1)寒害:打乱了植物代谢的谐调性,引起各生理过程间的关系混乱,抑制原生质的活动能力。2)霜害和冻害:是因为细胞间隙与细胞壁上的自由水结冰,使水从细胞质内逸出,产生脱水或冰晶压追细胞质造成机械损害。如树皮破裂、冻拔现象等。,2、植物对低温的适应植物在生长期受低温影响后,能产生种种适应。1)形态生态适应(1

23、)以葡蔔、垫状、莲座状躲避寒害(2)植物芽及叶片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有鳞片保护,器官表面有腊粉和密毛(3)一年生的以种子赿冬;多年生的以块茎、根状茎赿冬;木本植物以落叶赿冬。2)生理生态适应(1)原生质特性改变(在细胞液中增加糖、盐、有机酸、蛋白质等浓度)(2)极地和高山植物能吸收更多红外线,在可见光中吸收带也较宽(极地和高山植物中的细胞色素a、b、c,在冬季比在夏季吸收红外线更多)(3)植物在低温季节来临时及时转入休眠。这样植物体内不易形成冰晶、细胞不脱水,可免于蛋白质变性沉淀,增强抗低温能力。,(二)高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适应1、高温对植物的有害作用1)破坏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

24、,使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用.2)促进蒸藤作用的加强,破坏水分平衡。3)使蛋白质凝固和酶活性的丧失。2、植物对高温的适应1)形态生态上的适应(1)植物体有密生的绒毛、鳞片;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以过滤和反射光。(2)叶片垂直排列,叶缘向光,有的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3)有的植物树干、根茎附近有很厚的木栓层。2)生理生态上的适应(1)具旺盛的蒸藤作用(2)某些植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3)耐热型植物体温高于气温,第七节 生物条件,一、动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一)直接影响1、植食动物啮草动物_家畜、野生羊、獐等食树苗动物_鹿、野羊等食果实和种子动物_鸟、猴、兔等2、食虫植物 世界上约500种

25、左右,如猪笼草、茅膏菜、瓶子草、狸藻等。见图3、受粉作用4、传播作用 种子被带走。(二)间接影响 动物的践踏作用,使土壤变紧实,因而改变土壤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状况,牲畜的排泄物、可使土壤养分增加,有利植物生长。,捕蝇草正在将一只昆虫封闭起来,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 挖耳草Utricularia bifida 黄花狸藻Utricularia aurea,宽苞茅膏菜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var.loureirii 锦地罗Drosera burmannii,二、植物间的生态作用(一)营养关系1、寄生植物:指某一物种个体,靠另一物种个体的体内或体表而

26、生活的现象。寄生植物都是异养型植物,低等植物中有几万种,高等植物中数量较少。如真菌、细菌、大花草、莬丝子等。寄生高等植物的特殊适应1)寄生植物体简化,全寄生植物叶绿素官器全部退化。如莬丝子、列当属植物等。2)有些为半寄生植物。如小米草、山萝花等3)一般具有专性固定器官。如吸盘、吸器、小钩等4)有强大的繁殖力和生命力5)某些寄生植物只寄生于某种植物上。如列当属植物的种子,只寄生于向日葵根部,因为其种子只有接触向日葵根端的浸出液,才能萌发。,大花草(又称大王花):世界上最大的花,生长于印尼的苏门塔腊热带雨林中。属于大花草科植物,它可算得上花中之王了。1822年由新加坡港的奠基人Stamford R

27、affles爵士最早是在印度尼亚、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被发现的。英国人莱佛斯在任苏门答腊的副总督时,携带妻子和一名植物学家亚诺尔德博士一同出游去考察植物,刚刚进入热带雨林不久,就被眼前的一种植物震惊了。,特征:无根、茎、叶,生长在青紫葛属植物根上,有五片肉红色大花被,每片长30-40cm,有恶臭,一杂花重达6-7kg,花直径1m左右。整个花看上去就好像家里吃饭的圆桌一样。花的中心部分就好似一个大坛子,里面可以盛下78升的水。花开的前两天散发出淡淡的花香,但是三四天过后,散发出如同腐尸一样难闻的臭气!专门吸引甲虫、苍蝇等小型昆虫来为它传粉,再过上几个星期后,美丽的影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花朵会腐烂

28、成一堆黑色的浆状物。花虽然很大,种子却很小,能钻到寄主身体的裂缝当中去生长,芽从寄主的茎皮里膨胀出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长得好似卷心菜大小。大花草是热带雨林中的一种珍惜植物,不但花朵本身有补肾健体的疗效。从芽体中提取的汁液,还有助于产妇恢复体形。但是,由于人们近年来大量砍伐热带雨林,破坏了环境,大花草的生存正受到严重威胁。,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2、共生植物:一种植物完全依赖于另一种植物获得食物,而后者又依赖于前者得到矿质或其他的生命必须物质。实际上,二种植物在它们共同生活中,相互取得利益,即表现为异种之间营养的相互交流和补充。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同构成的一类特

29、殊植物。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真菌和高等植物根共生,形成菌根。,(二)机械性相互关系1、附生植物:一种植物的个别部分作为另一种较小植物的居住地,与其附主之间没有任何的生理联系,只是生长在这些植物的表面上,没有营养关系,属自养型植物,这种植物有根,但不能接触土壤,所需的水来自雨水、露水、气态水,无机营养物质来自雨水、尘土、腐烂的植物表层。如藻类、地衣、苔藓、高等植物中的蕨类植物、兰科植物。2、藤本植物:茎扎根土壤,茎不能直立,必须攀援或缠绕在它种植物体上才能上升的植物。热带雨林中最多,占全部藤本植物的90%以上,需光强,属阳生植物。3、绞杀植物:开始附生于支柱植物,长出网状根,紧紧包围树干向下扩

30、展,直到伸入地面下,变成正常根系,网根彭大愈合变成网茎,支柱植物在里面被绞杀致死。分布热带雨林中,以桑科的榕属植物为主,称“林中霸王”。,落葵Basella rubra 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Bl.,槲蕨(骨碎补、石岩姜)Drynaria fortunei 丝瓜Luffa cylindrica,(三)化学性相互关系植物间常分泌挥发性物质,彼此产生影响。相融:苦楝、蓖麻、百部、葱、蒜等植物和许多作物混合种植有防治病虫害功效。相冲:栋属与榆属;白桦与松树;苹果与玉米不能种植在一起。,(四)竞争性关系:竞争决定于植物的生理域和生态域1、生理域_植物单独生长时生态最适范围。2、生态域_

31、植物实际生长分布的范围。弧茅 看麦娘 弧茅 移栽 水淹 山 山 山 看麦娘 弧茅 看麦娘弧茅的生理域为湿润肥沃的环境条件,但抗旱力强看麦娘的生理域为中等湿润,但耐湿力强,德国埃仑伯格研究得出:生态域与生理域两种在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a b a b c d a b c注:红线表示生理域;黑线表示生态域A图生理和生态域重合,而生态域变狭:a欧山毛榉 b林地千里光 B图向一侧偏离:a发草 b草地看麦娘 c燕麦草 d款冬C图为两个最适区:a红狐茅 b欧洲赤松 c铃兰,第八节 火和地形条件,一、火(Fire)的生态作用1、自然界火的来源:人为原因、闪电、火山活动和崩岩火花等2、火类型:地表火和地

32、下火3、火的生态意义:1)促进物质循环 2)病虫害控制 3)群落更新、平衡 4)森林防火(地面火可减少有机质;减少地面层易燃灌木)5)酸性土PH上升,微生物活跃,从而促进种子植物对N、P等养分的吸收 6)土壤结构变松,畜水能力和通气条件改善 4、火的生态适应:1)特殊果实或种子,如休眠种子、芽火烧后才得以萌发,或才得以释放种子。如桉树种子、木球茎的休眠芽,火后发茅;2)耐火树种通过火稳定结构,减少竞争;3)防火,二、地形条件的生态意义 地形改变光、热、水、土和风等自然条件,形成不同生境,从而影响植物。地形与大气、土壤、水分、光、热和风等共同创造了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限制了植物分布,另一方面

33、又促使了生态类群分异。,第九节 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破坏作用1、人类开壁土地,采伐原始森林、放牧、烧荒等消灭了大片森林。2、人类经济活动,使许多珍贵树种趋于消灭,不少植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同时由于人类对森林破坏,使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变得窄小,食物减少,加之人类的捕杀,使得许多动物种类趋于灭绝。3、人类活动给植物带来污染,大气、土地、水源污染,使许多植物、作物、果树直接受害,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延伸影响人类和牲畜。,二、建设作用1、人类经选种、育种、培育出具有新的生物特征、新的生态习性的丰富品种,给人类需要。2、人类不仅把野生植物改变成栽培植物,扩大它们的分布,而且通过引种、培育、创造大量的品种。3、人

34、类的活动,除了改变植物的性状以外,还对植物的地理分布起了巨大的影响。,第十节 植物生活型和适应策略,一、植物的生活型(一)生活型(life form)概念 植物对当地的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它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分类单位。在确定植物生活型时,只考虑它们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而不考虑它们的亲缘关系,所以在分类上彼此亲缘关系极远,但在某种特征上彼此相似的植物联合成一个类型。,(二)生活型系统1、拉恩基尔生活型(丹麦学者)_休眠型 据植物芽生长高低位置为标准,划分为五大类即1)高位芽植物(25以上,P)2)地上芽植物(25以下,Ch)3)地面芽植物(贴近地面,H)4)隐芽植物(在地

35、下,Cr)5)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赿冬,T)2、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1980年)_生长型(growth form)生长型_以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形态为依据,所划分的类型。植物营养器官包括茎的形态、分枝、木质化程度,叶形大小、质地、换叶方式、着生特点等。1)木本植物(1)灌木(2)半灌木 2)草本植物 3)叶状体植物 4)附生植物 5)藤本植物 6)水生植物等,二、植物生活史和适应策略(一)生活史类型1、生活史(life history)_植物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2、生活史类型(Form of life history)1)一年生植物2)多年生草本植物3)乔木和乔木状植物,(二)生殖策略(生态对策

36、bionomic strategy):就是植物生活史的差异。(包括身体大小、生长速率、繁殖能力、个体寿命等)1、r_选择(r_对策)生活期短、个体小、死亡率高、无规律、终生仅繁殖一次,种群可突然爆发增长。低级生物(病菌、虫、草)或移殖早期的植物。2、k_选择(r_对策)生活期长、个体大、死亡率受密度制约、有规律、多次繁殖,种群大小常在K值上下波动,因而种间竞争相当激烈。高级生物或移殖晚期植物,(三)综合适应生境策略 格莱姆(J.R.Grime,1979)认为,限制植物生存与数量的外界条件有二,即胁迫和干扰,组成四种适应方式,其中强胁迫和强干扰组合植物不能生存,故该类型不存在。,1、竞争者(C型

37、,Competitors)低胁迫+低干扰生境2、耐胁迫者(S型,stress-tolerators)强胁迫+低干扰生境1)极地_高山环境:主要植物光合率低,生存依靠长期缓慢生长活动,多靠营养繁殖,种子繁殖不稳定。2)干旱生境:植物耐旱或避旱适应发达,生长较慢。3)荫蔽生境:植物或提高对光的竞争力,或具耐荫性特征。4)贫瘠生境:植物能忍耐强酸性以及缺乏有效氮和矿质元素的土壤,或忍受毒害物质。3、杂草型(R型,Ruderales)低胁迫+强干扰生境,练 习 与 思 考 题,1、什么是植物生境、生态因子和生存条件?2、生态因子可分哪几类,各类间有何联系?3、什么叫限制因子和最低量定律?4、简述光的生

38、态作用。5、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举若干代表植物。6、什么叫长日植物、短日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各举若干代表植物。7、根握植物的抗旱能力可以划分哪些生态类型?并简述每一类型的生态和形态特征。8、水生植物包括哪些类型,各个类型分别有何适应特征?并各举常见代表植物2-3种。9、简述空气中CO2、O、N和植物的关系,如何保持空气中CO2和O的平衡?,10、风对植物体有何有利和有害的作用?11、为什么说土壤条件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12、何谓酸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有哪些生态特征和适应特征?13、何谓沙生植物和石生植物,依靠哪些生态特点和适应特征,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长发

39、育?14、试述温度的生态作用?15、极端温度对植物有何危害,植物体如何适应低温和高温的变化?16、动物对植物如何发生生态作用?17、何谓共生植物、寄生植物、附生植物、藤本植物以及绞杀植物?请各举若干代表植物说明。18、能净化空气的植物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19、人类因素与其他生态因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并简述其建设和破坏二方面的作用。20、什么是生理域和生态域?举例说明。21、什么是趋同进化和趋异进化?22、什么叫生活型和生长型?按拉恩基尔生活型的分类,可划分为哪几类?23、什么是生态对策、植物生活史?生态对策有哪些类型?24、植物与环境有哪些综合适应类型?各类型与生态对策(r_选择,k_选择)有何对应关系?,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