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8654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点归纳.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 展和活动规律。普通心理学的内容:4个方面:认知;情绪、 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 程和人格。人的心理的本质:1.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 官。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 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3.心理是以活动的 形式存在的。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冯特于1879年在 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室,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学派的纷争1.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2.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3. 格式塔心理

2、学派:魏特海墨等4.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5.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2.辨证发展原则3.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2.调查.3.个案法4.实验法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脑的基本结构 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传递和整合信息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自主神经 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支配,包 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与情

3、绪反应有关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 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 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 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包括脑干、间脑和端脑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醒和神经结构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 是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 的中枢大脑皮层感觉中枢 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 枢和躯体感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在中央后回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 位于中央前回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 称,表现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割裂脑”实验(罗杰。斯佩里)证明, 对右利手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

4、势,右半球 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单侧化:大脑两半球基本对称的,但其功 能又是不对称的。想象是对巳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 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 意想象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 的想象。反射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 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夕卜抑制、超限抑制; 消退抑制;分化抑制;条件反射的泛化现 象。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在强烈刺激作用 下出现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是:超限抑 制;保护性抑制相互诱导是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 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相互诱导 包括:正诱导和负诱导;同时性诱导和相 继性诱导

5、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 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它受自主神经 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 系。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的概念1. 兴奋和抑制兴奋: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的或较弱的活动 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或较强的活动 状态转为静息的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有:1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2神经过程的 扩散和集中规律;3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 律;4动力定型。2. 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 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它由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

6、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 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 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 程。3.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例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 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 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谈虎色变等4.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 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 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 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属于第二信号信统,它是人

7、所独有的。5.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 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种类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 内部感觉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感受性是用感 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 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 最小变化量,或叫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 感觉现象:1.感觉适应2.感觉后象:正后 象,负后象(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色)3. 感觉对比4.联觉感觉适应的定义: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 感受性发生变化

8、的现象。1. 暗适应:从亮到暗,开始看不到东西, 后来看到。保护对暗适应:戴红色的眼镜2. 光适应:暗到亮睁不开,很快就习惯。 联觉是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 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视觉神经细胞(视网膜视细胞层)包括锥 体细胞和杆体细胞。位于中央窝上的视觉 神经细胞是锥体细胞(强光明视觉) 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异常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 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鼓 和内耳组成。听觉的特性: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 种性质。1. 音调:频率决定,频率高音调越高。2. 响度:振幅决定,振幅大声音越响。3. 音色:由波形决定的。老年人听

9、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首先丧失 对高频声音的听觉其它感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 觉、运动觉、内脏感觉、痛觉1.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 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受纳 器。2. 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分布 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痛觉对机体具有保 护的作用,痛觉最难于适应。嗅觉适宜刺激的特性:它的分子能散布于 空气当中、具有挥发性、有气味嗅觉的感 受器: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嗅觉器官:位于鼻腔上膜基本的味觉有咸、甜、苦、酸因为味觉的感受器味蕾位于舌面和上颚等 处,所以它的适宜刺激必须是能溶于液体 的、有味道的生理零度:是指皮肤表面的温度,和生理 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

10、会引起热和 冷的感觉。运动觉(动觉),动觉的感受器分布在肌肉、 筋腱、关节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 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窒息、疲劳、 便意和性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 脏感觉内脏痛特点: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内脏 痛具有放射的性质。痛觉感受性有很大差别:源于一个人对疼 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系。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的基本特性1. 整体性2.选择性3.恒常性4.理解性 知觉的种类1. 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知 觉。判断远近主要依靠双眼视差。2. 时间知觉:钟表、自然昼夜更替、人体 生理和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来估计

11、时间。3. 运动知觉:4. 错觉:特定条件下产对客事的歪曲知觉。 错觉种类:1线条长短的错觉2线条方向3 面积大小的4不同感觉道之间的相互作用 也会产生错觉,如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倒飞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具备 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错 觉所产生的歪曲带固定倾向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 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凡 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 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 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输入,储存, 提取的过程、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 回忆和再认记忆按

12、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 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5种 划分三个记忆系统的标准:指信息的编码、 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来 划分的。瞬时记忆是以刺激物的形象、瞬时记忆的 信息首先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 加以登记,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 容量很大,但保留时间很短。图象记忆保 持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1- 4 秒。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对识记 的材料加以注意;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 就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及短的时间一 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可以被意识到的,语 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听觉

13、的编 码,有少量形象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机械复 述;精细复述。记忆广度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 7+2,即5-9个项目。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保持时间1分 钟以上。语义编码和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 原因是自然衰退或干扰。为长时记忆遗忘 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系列位置效应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 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表现为两头 的材料比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 再现的过程、头脑中出现的过去感知的事 物的形象表象的特征:1直观形象性、2不稳定性、 3可操作

14、性、4概括性。表象的作用:具有积累感性知识、从感知 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为想象提供素材。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 再认的现象叫遗忘。保持曲线:1885年德国艾宾浩斯创始呈 负加速型的曲线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 映,能识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1. 分析与综合2.抽象与概括3.比较与分类 思维的种类1. 据思维形态分:动作、思维、抽象思维。2. 按探答案的方向,分辐合、发散思维。3. 按否具有创造性:再造性和创造性思维。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 过程,其活动形式有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 支思维活动进行不出声的言语。布洛卡中枢是言

15、语运动中枢,受损得表达 性失语症,威尔尼克中枢听觉性接受性失 语症;视觉性失读症;书写性失写症。问题解决策略有: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 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 事物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 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 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的形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因为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而且 一般的意识形态也会转化为其他的形态, 如睡眠、梦和幻觉等。潜意识是指在当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 但它却保持在记忆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 式把它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个体没有 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 睡眠。

16、对睡眠脑电波四阶段的变化的理 解可参阅下图2. 梦: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 为4个阶段。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 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 一阶段A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 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 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实验证 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 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 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 情绪低沉,进而会影响到健康。生物节律: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 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而只是伴

17、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 理活动或意志选择了某个对象,舍弃另一 些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 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 的紧张度和强度上。注意的动摇: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 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又称注 意的起伏。注意的分散: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 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种类1. 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3. 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注意的特征1. 注意的广度:5-9个。2. 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 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3. 注意的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从 一个对

18、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注意的分散 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4.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 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 的现象。需要的定义:是推动有机体内部一种不平 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 的欲求。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的种类1.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层次理论:美国马斯洛1968年提出。 人的需要分5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爱 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1. 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性 和休息的需要;2. 安全的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 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

19、要;3. 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 情感联系,如交友,追爱的需要,隶属于 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4.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 得满足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 强信心。得不到 产自卑和失信心;5.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 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 己理想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但各人达到的途径和方式可各不相同。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 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 的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激发活动的动机:除需要之外,内驱力、 诱因和情绪也都可。动机的种类1.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

20、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3.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4.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1. 驱力或内驱力: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 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如吃饭、穿衣、 休息、性欲等的动机。2. 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 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如交往的需要引起 交往动机,成就的需要产生成就动机,权 利的需要产生权利动机,以及人的兴趣、 爱好等都是社会性动机。3.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 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 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 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当人的兴趣不是指 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 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兴

21、趣和 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 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 作的有效途径。有意识的动机: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 的动机。无意识动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 识到的动机。无意识动机在自我意识没有 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存在着,在成人身 上也存在着,例如定势的作用人们是往往 意识不到的。定势: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 态,它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 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外在动机: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 动机。内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 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 要之间关系的反映。1. 情绪和情感是

22、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 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 体需要之间的关系。2. 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 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3. 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 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 语表情。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 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4. 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 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 的变化。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 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 慢等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 的活动过程。2.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 社会意义的感情。3. 情感

23、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 验和感受。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 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 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2. 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 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 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3. 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它心理活动 具有组织的作用。4. 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 沟通思想的功能。情绪理论1. 情绪的外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 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后人称为 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2. 情绪的丘脑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坎农认 为,情绪的

24、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 神经系统的丘脑。3. 情绪的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 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 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 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4. 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汤姆金斯和伊 扎德认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 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 理过程。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 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 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 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 量。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 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绪具有了多种 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

25、绪在生存 和适应中才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情绪和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1.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情感 所固有的特征的度量,这种度量可以从情 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 度这几方面来进行。2. 而每一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 特性,也就是说,每一种特征都存在着两 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 性。情绪、情感的维度1. 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 极。2. 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3. 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4. 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情绪的种类1. 从情绪的内容来分一一基本情绪和复合 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 的基本形式。2. 从情绪的状态来分一一

26、,心境、激情和应 激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 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 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 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 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 态。人的高级情感的种类1. 道德感2.美感3.理智感4. 宗教情感5 .母爱意志的定义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 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 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1. 准备阶段2.执行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在思想上要确立行动的目 的,选择行动的方案并要做出决策。确立 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但在确

27、立目的的 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动机的冲突。动机的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1. 双趋式冲突2. 双避式冲突3. 趋避式冲突4. 双重趋避式冲突意志的品质1. 意志的自觉性,与之相反的是受暗示性 和武断从事。2. 意志的果断性,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 和卤莽草率。3. 意志的坚韧性,与之相反的是虎头蛇尾、 墨守成规和执拗。4. 意志的自制性,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和怯 懦。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 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 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 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 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性1. 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 功能性5.自然性和社会

28、性的统一人格的结构1.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 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 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 和选择。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 格。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 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 特征。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 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 件,例如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 力、想象力等,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 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能力的分类1. 能力、才能和天才。按照能力发展的高 低程度划分。2.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能力的构造划 分。3. 认

29、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划分。4.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按创 造程度划分。能力结构理论1.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由一般因素G和 特殊因素S构成,由G的质值的大小决定。2. 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3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将一般智力活 动分为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的产品 三个维度。操作方式又包括认知、记忆、 分散思维、辐合思维、评价5种;操作内 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种;操 作的产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 转换、含蓄6种。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类型的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和教育的因素。遗传决

30、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 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 展的具体程度。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 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观 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的支 柱和核心是思维力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为:能力是 掌握知识的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了掌握知 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和巩固的程度;能 力决定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达到的水平在 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 力的发展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 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 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学说1.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提出,血液、黏液、 黄胆汁

31、和黑胆汁。2. 体型说:克雷奇米尔提出,躁狂抑郁多 矮胖型;精神分裂症多瘦弱型或强壮型、 发育异常型。3. 血型说:A型温和老实,消极保守,焦 虑多虑,冷静但缺乏果断,富于情感;B型 积极进取,灵活好动,善于交际,爱说寡 信,多管闲事;。型胆大好胜,自信,意志 坚强,爱支配人。AB型外表象B,内在却 象A。4. 激素说:伯曼把人分为4种内分泌腺的 类型,即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 和性腺型。气质特性的感受性和耐受性一般表现为: 感受性强耐受性弱;感受性弱耐受性强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秉性 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 较稳定的。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32、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 影响工作的效率。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性格: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直接 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更多体现了人 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 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它们的不 同侧面构成态度的基本因素是:认知情感;行为 倾向性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对应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 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 征。性格的结构:(一)静态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

33、格的意志特征、3 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二)性格的动态结构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 我等层次。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 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指的是人的 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 能量系统;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 则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荣格把兴趣和关注指向于内部的人格类型 是内向型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 特质,奥尔波特把人格个人特质分为首要 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 质卡特尔找出了 16种互相独立的人格根源特 质,编制了“ 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艾森克的人格理

34、论属于人格的特质理论, 认为人格的维度包括内外倾、神经质和精 神质。第二章社会心理学1. 学科独立标志:1908罗斯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2. 心理学定义侧重心里: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研究 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侧重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 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3. 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 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 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 体的决策行为等。勒温公式B=f(P,E)。B一行为,P一个体, E一个体所处的情境f一函数关系。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4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

35、中介过程,是 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 用的心理活动。5社会心理研究的范围。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 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的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 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6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古希腊19世 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 会行为。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 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19世纪中叶 20世纪初。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 要在欧洲进行。要

36、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 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b.谢夫勒以现代 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c.冯 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 之父”(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 律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c. 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 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顶峰(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 理学导论(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一 其理论基础是潜意识(也称“无意识”)、 性本能和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人格理论。 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 析、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 等。3)实证分析阶段(确

37、立期)20世纪20年 代开始。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 研究转向定量、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 究。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 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2)实验方法:a. 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 会心理学b.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 学(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社会 心理学实验:瑟斯顿、李科特,谢里夫, 莫里诺,勒温(德国)。(4)一战后的特征:a. 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 面b.理论向多元化发展,并提出新的理论 解释与预测行为c.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5)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跨文 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并出版了六卷本的跨文化心理学手册(19

38、801987)。社会心理学新的的研究取向和途径:有文 化人类学背景的“跨文化社会心理学” 人物:勒温一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7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A自然观察: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自然观 察试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B参与观察: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 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 用的负面影响。2)调查法(亦称询问法)(1)访谈法A特点a. 访谈者必须在双方人际沟通中取得信 任,使被访者积极配合b. 具有特点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 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B分类:a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b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39、C访谈过程与技巧:a. 准备工作b.接近被访谈者c.应对拒绝的 技巧d.谈话与提问技巧e追问技巧(2)问卷法A特点:a.标准化程度较高b.收效快B类型:a.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b. 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C问卷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计算机编码、调查实施记录、 结束语3. )档案研究法(1)优点: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 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 势研究(2)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8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价值中立原则。实事求是,客观描述。无 论资料与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他人或者 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2)系 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

40、9主要伦理守则:1制定时评估其道德可接 受性2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 并征得被试者同意。特殊时,欺瞒须经严 格程序核准,事后说明。3采取保护被试者 的措施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5对被 试者的资料保密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 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10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论: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 们行为的学说。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 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A简史:a.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 甫洛夫,美国的沃森b. 发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c. 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米勒、 多拉德d. 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B学习机制:a.联想:古典条件反射b. 强

41、化:行为后的奖赏(正强化)与惩罚(负 强化)作为强化,能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 并反复出现c. 模仿:人的言语习得过程是通过模仿进 行社会学习的典型事例C观察学习:a.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b.包括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 作再现、动机过程(2)社会交换论:创始人霍曼斯。趋利避害 是人类行为的准则,企图获取最大收益, 减少代价。布劳发展了交换论:交换关系 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 五个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 值命题;剥夺一满足命题;侵犯一赞同命(3)符号互动论:20世纪30年代 詹姆斯, 米德。最早使用者:布鲁诺(4)精神分析论(深层心理学)强调意识过 程对人的行为

42、有决定作用弗洛伊德的主要概念和观点A意识与潜意识意识:个体能察觉的心理 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前意识: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潜意识: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 他们受法律道德及风俗的控制而被压抑, 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 足。B力比多假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C快了原则与现实原则 快了原则:顺从冲 动,追求快乐。现实原则:社会生活中的 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 动,适应现实,否者不但得不到快了,反 而会痛苦。D生本能与死本能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 和建设的力量;后者指向毁灭,是体现恨 与破坏的力量E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分析心理学

43、的创立者。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A霍妮的“文化因素论”B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 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 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 型。个体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个结点。11社会化概念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 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 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 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过程。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 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 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12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 重新

44、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 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 的个体的再教化。13社会化的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 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 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类遗传 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14社会化的载体(1)家庭: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 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 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 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 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 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 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

45、社 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3)大众传播媒介:影视、音像、广播、 报纸、杂志、互联网(4)参照群体: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 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 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 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空间。 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 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 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15道德社会化(1)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 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2)三个方面: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 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b.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 形式是直觉的体验

46、,形象的体验,深层次 的体验。内容是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 体荣誉感、正义感等。c. 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 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 惯的养成。16、语言社会化(1)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 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2)语言包括词、语音、其他意义符号, 是一种取得共识和符号系统,是人们思维 和相互交流的手段。(3)语言是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纽 带,其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 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17、社会角色的概念(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 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 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 会群体得以

47、形成的基础(2)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 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 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 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3)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18、社会角色的分类按获得方式分: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分: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按功能分:功力型角色、表现型角 按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角色、 不自觉角色19、角色扮演过程(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 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 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 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 议或反对(2)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 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 造自己来进行的(3)角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