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8654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设计.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10章 制动系设计,2,10.1 概 述,分类:(1)行车制动装置(2)驻车制动装置(3)应急制动装置(4)辅助制动装置2.制动系统设计的主要要求 足够的制动能力 行车制动至少要有两套独立的驱动制动器的管路 在任何速度下制动,汽车都不应当丧失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 要求制动能力的水稳定性好 要求制动能力的热稳定性好 操纵轻便,并具有良好的随动性 作用滞后时间应尽可能短 一旦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连接制动管路损坏,牵引车应有防止压缩空气进一步漏失的装置列车各轴应有正确的制动力分配,还应使主、挂车之间各轴制动开始起作用的时间相协调 摩擦副磨损后应有能消除因磨损而产生的间隙的机构 当制动驱动装置的任何

2、元件发生故障时,应有报警装置 减少公害,3,10.2 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10.2.1 制动器效能制动器效能的含义是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输出的力或力矩。制动器效能因数定义为在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上所得到的摩擦力与输入力之比。,制动器效能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效能因数 对摩擦因数的敏感 性,即。大,稳定性变差,即摩擦因数的改变,对效能因数影响较大;小,稳定性较好,即摩擦因数的改变,对效能因数影响较小。,。,4,10.2.2 鼓式制动器1鼓式制动器的分类鼓式制动器可分为领从蹄式、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单向增力式、双向增力式等,其结构形式如图10.1所示。,5,2鼓式制动器的

3、特点领蹄的效能因数为从蹄的效能因数为,6,2鼓式制动器的特点制动器效能因数K与摩擦因数 f的关系曲线如图10.5所示,这些制动器的基本尺寸比例相同。,图10.5 鼓式制动器性能因数与摩擦因数的关系1-双向增力式 2-双领蹄式 3-领从蹄式 4-双从蹄式,7,10.2.3 盘式制动器1盘式制动器的分类固定钳式浮动钳式浮动钳式又有滑动钳式和摆动钳式两种结构。,8,10.2.3 盘式制动器2盘式制动器的特点与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有如下优点:热稳定性好。水稳定性好。制动力矩与汽车行驶方向无关。易于构成双回路制动系,使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动盘的热膨胀不会造成制动踏板的行程损失。衬块比制动

4、蹄上的摩擦衬片更容易更换 衬块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小 易于实现间隙自动调整。盘式制动器的缺点如下:(1)难以完全防止尘污和锈蚀。(2)兼作驻车制动器时,所需要的手驱动机构比较复杂。(3)在制动驱动机构中必须装用助力器。(4)因衬块工作面积小,所以磨损快,使用寿命低,需用高材质的衬块。,9,10.2.3 盘式制动器3制动钳的安装与轮毂轴承载荷,10,10.3 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10.3.1 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制动鼓直径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摩擦衬片起始角0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F0作用线的距离e制动蹄支承点位置坐标a和c,10.3.2 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制动盘直径D制动盘厚度 摩擦衬

5、块外半径 与内半径 制动衬块工作面积A,11,10.4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1压力沿衬片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1)计算有两个自由度的紧蹄,(a)有两个自由度的紧蹄(b)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12,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1压力沿衬片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1)计算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a)有两个自由度的紧蹄(b)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13,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2计算蹄片上的制动力矩(一个自由度的蹄片),14,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3制动力矩与张开力的关系,紧蹄上,松蹄,15,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3制动力矩与张开力的关系,制

6、动器有两块蹄片,鼓上的制动力矩等于它们的摩擦力矩之和,在用液力驱动时,用凸轮张开机构时,蹄自锁的条件是,自锁,16,10.4.2 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10.4.3 衬片磨损特性的计算,17,10.4.4 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矩,1应急制动,2驻车制动,下坡路倾角,18,10.5 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10.5.1 制动驱动机构的形式1简单制动2动力制动3伺服制动10.5.2 分路系统一轴对一轴(II)型 交叉(X)型(3)一轴半对半轴(HI)型(4)半轴一轮对半轴一轮(LL)型(5)双半轴对双半轴(HH)型,19,10.5.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1制动轮缸直径与工作容积

7、,2制动主缸直径与工作容积,3制动踏板力与踏板行程,20,4真空助力器,10.5.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21,10.6 制动力调节机构,10.6.1 限压阀,22,10.6.2 比例阀,23,10.6.3 惯性阀,1惯性限压阀,2惯性比例阀,24,10.7 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应达到下述要求:(1)在所有的制动、载荷和路面条件下,均能防止车轮抱死。(2)使汽车具有最小的制动距离。(3)保持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以及转向能力和可操纵性。,10.7.1 ABS基本原理和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1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特性,2汽车制动与车轮的旋转,25,汽车作应急制动时,车轮的运动状态

8、和抱死过程如图10.28所示。,10.7.1 ABS基本原理和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3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26,10.7.2 ABS的结构组成,1轮速传感器2电子控制器3电磁调节阀,27,ABS的工作过程,(a)ABS不工作,(b)减压过程,(d)增压过程,(c)保压过程,28,10.7.3 ABS在汽车上的配置,1四传感器四通道式/四轮独立控制系统,2四传感器四通道式/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择控制系统,3四传感器三通道式/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择控制系统,4三传感器三通道式/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择控制系统,29,10.7.3 ABS在汽车上的配置,5四传感器二通道式/前轮独立控制系统,6四传感器二通道式/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择控制系统,7一传感器一通道式后轮近似低选择控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