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8684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球公转知识点一地球的公转1. 公转的概念、方向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2. 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 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由于所选取的参考 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恒星年地球公转的恒星周期就是恒星年。这个周期单位是以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在一个恒星年 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从以恒星为背景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然后 回到天空中的同一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从黄道上某点出发,

2、这一点相对于恒星是 固定的,运行一周,然后回到黄道上的同一点。因此,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恒星年 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恒星年是以恒定不动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是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回归年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得到的。在一个 回归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连 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 续两次通过春分

3、点的时间间隔。春分点是黄道和天赤道的一个交点,它在黄道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年西移 50。29,也就是说春分点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里,是个动点,移动的方向是自东向 西的,即顺时针方向。而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即逆时针的。这两个方 向是相反的,所以,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春分点所走的角度不足360,而是36050 .29 即359 59 9 .71,这就是在一个回归年期间地球公转的角度。因此,回归年不是地球公 转的真正周期,只表示地球公转了359 59 9 .71的角度所需要的时间,用日的单位表示, 其长度为365.2422日,即365日5小时48分46秒。3. 地球公转的轨道

4、球是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 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 质点 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 的公转轨道。4. 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 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 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 8。地球轨 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 经过365.2564

5、日地球公转了 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 =940,000,000KM/365 天=940,000,000 秒/ (365X24X3600)秒=29.8 千米(近似为 30 千 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 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 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即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慢。5. 黄赤交角及其意义轴两面三角度”“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地球的运动方向

6、基本不变地球公转的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夏至动日因为地轴与黄道 就会在一年中3(3.2前后3),所以在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直射点 向南移动。秋分日.(9.2前后春分日(3.2前后分日日(12.2前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北极太赤道春分秋分阳而回归我冬至阳北回归线上一年之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 象。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是夏至日,最低的时候是冬 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12月22日前后,正午 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回归线上一年之

7、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 象。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是夏至日,最低的时候是冬 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12月22日前后,正午 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3. 昼夜长短的变化极圈内则在夏至日时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时出现极夜现象。极点大约是半年极昼,半年极 夜。极点是春分后出现极昼,秋分后出现极夜。北半球夏半年(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 越高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

8、年中最大值,极昼范 围也达最大;北半球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 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极夜范围也达最大。南半球情况与上述相反。4. 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1) 从天文含义看是如何划分四季的呢?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2) 考虑到气候的变化,北温带的国家怎样划分的四季呢?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 冬季:12、1

9、、2月155.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I 1.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2.夏全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3.冬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V5. 两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分布,则这两纬线 正午太阳高度相等6. 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 差=两地的纬度差6昼 夜 长 短 的 变 化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时间北半球南半球6.22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为极(昼)琴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12, 22置最(短),夜最(长) 化极圈以内为极(夜)昼最(长),夜最(短)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3

10、. 219. 23全球昼夜(等长)j: 勺7.规律:1、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2、同 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纬同长), 南北半球同纬度,同一天昼夜长短相反,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口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时间段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极昼极夜范围 变化情况春分至夏至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长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夏至至秋分白昼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缩小秋分至冬至昼短夜长白昼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扩大冬至至春分白昼逐渐变长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缩小规律:4、二分H,全球昼夜平分口5、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另一半球则相反曰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太阳 直射点向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7、越接近二分H,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反之 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