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的保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8748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生动物的保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水生动物的保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水生动物的保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水生动物的保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水生动物的保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生动物的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动物的保护.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讲 水生动物的保护,水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水环境包括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水生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江河阻隔、围湖或围海造田、水体污染等使水生动物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1 水生动物与水生生态系统,水生动物指生活于自然界中各种水环境中的动物,包含了极为庞大的生物类群。从低等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到高等的哺乳类动物。水生动物生活于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保护水生动物必须了解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生态关系。一个典型的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物质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几个部分。,2 水生动物保

2、护的意义与内容,水生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水生动物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工业原料,如鱼鳞胶、鳄鱼皮革等常见的水生动物产品。水生动物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药用产品,如龙涎香、鱼肝油等。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水生动物有重要作用的生态功能。,水生动物保护的对象大致可分三类:野生的水生动物、养殖的经济水生动物(水产动物)和饲养的观赏型水生动物。保护野生水生动物的主要内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动物健康是水产动物保护的主要方面。对于家庭或动物园观赏型水生动物,保护其免受疾病的折磨,使其得到精心呵护。,3 水生动物多样性的保护,3.1 水生动物所面临的多样性危机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PFU法规

3、定,把水体中的原生动物的多样性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其多样性的高低即反映了水体中污染程度的高低。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原生生物物种的不断消亡。据估计,每年绝灭的原生生物高达700种。淡水水生动物约有1/3的种类日趋减少或濒临灭绝,而湖泊鱼类的濒危物种高达2/3。,3.2 影响水生动物多样性的因素,酷渔滥捕我国的大宗渔业资源中的真鲷、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凤尾鱼、刀鲚、鲟等数十种重要经济鱼类已严重枯竭;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等名贵海产品资源亦严重衰减;黄唇鱼、儒艮、红珊瑚、鹦鹉螺等已成为濒危物种。酷渔滥捕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数量,还影响了鱼类的生物学特征。许多大型海洋哺乳动物因捕捉过度而濒于灭绝

4、。,鹦鹉螺,玳瑁,宝贝,对虾,江湖阻隔与围垦造田,江湖阻隔对内陆水域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江湖阻隔阻隔了鱼类的洄游。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毁灭了沿岸带植物,同时也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围海造田也对海洋动物的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鱼类的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的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经一段时间后又重返原地,这种习性和行为叫洄游(migration)。依据鱼类洄游的不同类型,可分为生殖洄游(breeding migration)、索饵洄游(f

5、eeding migration)和越冬洄游(overwintering migration)。,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产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如小黄鱼、大黄鱼、带鱼等其生殖洄游由远洋游向浅海,进行近海洄游。青鱼、草鱼、鲢鱼等终生生活在江河中,它们的生殖洄游从长江下游及其支流上溯到中、上游产卵,行程可长达1 000-2 000km;大麻哈鱼、鲟鱼等海鱼,在生殖季节成群溯河进入我国的黑龙江、长江产卵;而鳗鲡和松江鲈鱼是从淡水游向海洋去繁殖的。,索饵洄游:鱼类为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越冬洄游:当气温下

6、降影响水温时,鱼类为寻求适宜水温常集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中分别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这种洄游叫越冬洄游。,产卵场,育肥场,越冬场,索饵洄游,生殖洄游,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鱼类洄游的周期,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水生动物所面临的又一场灾难。由于富营养化,水体中一些生物如某些藻类和原生动物常大量繁殖,产生“水花”,大量地消耗水体中的溶氧,引起其它生物的缺氧死亡,并使水质发臭。海水的富营养化则引起“赤潮”,导致鱼虾贝类特别是一些底栖动物的大量死亡,甚至危害人类健康。,水体理化性质的改变,水域盐碱化:降水较少或入湖河水被拦截,导致许多不耐盐碱的水生动物消失。水体酸化;由于大气

7、污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增大,带来酸雨。酸化除使水生动物直接死亡,还促使其繁殖力丧失,毒害其卵和幼体,使其骨骼脱钙和畸变,同时还促进水体中沉积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元素的溶解,进一步毒害水生动物。,水利工程兴建与航运业发展,拦河筑坝的修建阻断了其洄游路线,使它们不能正常洄游产卵繁殖。水利工程还完全改变了水域环境的生态特点,变流水为静水,使习于流水生活的水生动物群落消失,而为喜居静水的鰕虎、鳑鮍、鲫等种类取代。河道航运业的发展,来往船只的增加不仅挤占了动物的有限生存空间,同时机动船的巨大噪声干扰了动物的声纳系统,螺旋桨也可直接将水生动物击毙。,植被破坏与生境恶化,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水生

8、动物的生存。(黄河因含砂量过大曾出现大群鱼窒息而漂浮水面,形成“流鱼”现象。)珊瑚礁亦是很多鱼类等水生动物栖息与觅食的场所,有的地方取珊瑚烧制石灰,珊瑚礁一旦破坏,需要数十年方能恢复,后果严重。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林构造了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各种鱼类和鸟类繁殖与觅食的场所,同时对于防止风浪对海岸的冲蚀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中国现在红树林面积约1.31.5万hm2,仅为历史上的1/2,大大影响了沿海的渔业资源。,盲目引种和生态入侵,非土著种(nonindigenous species)亦称外来种,是相对于土著种或地方种而言。生态入侵是指非土著种在新领地扩大种群并威胁土著物种生存的现象。外来种对于水生动物的

9、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很大的。生态位相近所引起的竞争亦使土著种受到外来种危害。由于水生生态系统的高度复杂性,非土著种的生态入侵有时产生难以预测的深远影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水葫芦繁殖快,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作为猪饲料推广。水体的富营养化促使水葫芦疯狂繁殖,成片聚集的“绿岛”。不仅堵塞河道,还破坏江河生态平衡。,食人鲳又称“食人鱼”,示锋利的牙齿,3.3 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关机构,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建立保护区等。实行人工繁殖和放流对保护水生动物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2004年1月6日2000尾,每尾重约5公斤

10、的中华鲟被投放入长江南京段。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个体大,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作为白垩纪残存的孑遗物种,素有“活化石”之称。中华鲟同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4 水生动物的保健,由于水体环境的特点,生物流动性强,病原传播快,水生动物的健康问题比陆生动物更为严重。应立足防,防重于治。应尽可能让水生动物生活舒适,减轻乃至消除其痛苦。,4.1 生态环境与生活条件,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追求更高的产量,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往往密度高,水质易变差,水生动物会面临一种长期的压迫,这对其健康生长是不利的。水质是水生生态环境中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水中溶氧不足是水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改善生

11、态环境是健康养殖的基础,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养殖场,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提倡生态养殖,保持良好的水质。,4.2 日常管理,养殖水生动物一般需人工投喂饵料,投饵应注意“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位、定时。保证饵料的质量,应新鲜、有营养、无病菌污染。投喂饵料应根据饲养的对象及其发育阶段确定合适的数量。投喂饵料应固定在食场,在固定的时间投喂,让吃饵的水生动物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有利于观察其行为及健康状况。,水生动物的疾病重点在预防。在引种时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对水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一些重要疫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各种方法选育培育抗病力强的水生动物品种,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之一。水生动物发病后,需要

12、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积极治疗。,4.3 疾病防治,5 水生动物的痛苦,减少动物的痛苦是动物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评价水生动物的痛苦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原因它们处在水环境之中,不利于人们观察和测定生理指标的操作。此外水生动物类群复杂,无脊椎动物和低等的脊椎动物鱼类与高等的水生哺乳类相比,其痛苦的感受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水生动物的痛苦,可分为应激(stress)和疼痛(pain)两类。对于高等脊椎动物,其疼痛感已从生理上被证实为神经传导的不平衡,但鱼类目前还缺乏类似的神经信号指标。一般认为直接损伤机体的刺激会产生疼痛,可包括不良的机械、热、电及化学刺激。造成水生动物应激的原因很多,如生活空间小、拥挤、水

13、质差、敌害危险、疼痛、疾病等。一切让水生动物感到不舒适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造成应激。,对于飞鱼(Euthynnus pelamis)的延时捕捉综合征已有深入的研究。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病、虚弱、弱视及运动失调、游泳速度加快,而不出现正常的“先溜行后滑翔”的模式,呈“8”字形运动,常以体侧磨擦容器壁。,一些水生哺乳动物如鲸豚类,视力弱,主要利用声纳定位和觅食,但大量船只发出的噪声常干扰这一过程,并损害其声纳系统,不仅增加了它们觅食和其它正常行动的困难,而且可能使这些动物逐渐失去对环境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容易游到海滩搁浅死亡。人类的发展经常是以增加其它动物的痛苦为代价的,应探索此类矛盾的解决途

14、径。,6 镇静与麻醉,很多情况下需要对水生动物进行操作,如动手术、实验、人工繁殖、运输等。这时水生动物往往会作激烈的挣扎,这种挣扎一方面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同时还造成损伤及生理上的变化,并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操作中需要使用镇静(sedation)或麻醉(anaesthesia)手段。镇静是麻醉的预备阶段,这时机体出现一定的睡意,感觉迟钝,也可能伴随一定程度的痛觉丧失,但整体的感觉和平衡能力只有在完全麻醉后才失去。根据需要,麻醉可使用麻醉剂、低温、电击、甚至敲击鱼头等手段。,7 水生动物的安乐死,安乐死是采用可迅速引起意识丧失而死亡的方法,毫无痛苦或疼痛。天然捕捞或养殖收获的水生动物,往往是任其自然死亡,或因缺氧而死,或因干渴而亡,死亡过程较长,痛苦程度高。从动物保护的角度,为减少其死亡的痛苦,采取一定的措施,用最熟练的方法迅速可靠地杀死它。,7 水生动物的安乐死,如电杀、机械震昏、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使之昏迷、直接放血、在空气中窒息等处死方法在捕获养殖的鲑鳟鱼类中使用。用脑脊髓刺毁法,即以长针刺入脊髓和颅腔中,以垂直和侧向动作快速破坏其中枢神经系统。总之,处死水生动物应以缩短死亡时间和降低痛苦程度为原则。,保护我们惟一的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