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9443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复习,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与代表人物理解社会系统的三种理论视角: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第二讲社会与文化,第一节 社会,威廉戈的小说:当一群小孩落到了孤岛上小规模社会的形成:劳动分工和社会结构的兴起;社会冲突和结构瓦解所带来的混乱和战争状态,一、什么是社会,1、“社会”的词源考察:本意为集会、聚会2、唯实论与唯名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独立于个体之外且对个体构成实实在在的限制只有个体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概念,是人们的主观想像或抽象,3、马克思主义社会观3.1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3.2社会是人与

2、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3.3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特点,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是由文化、有组织的系统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二、社会的类型,1、按生计方式来分1.1伦斯基的分类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耕社会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1.2马克思的“五阶段论”与“亚细亚生产方式”,2、按社会关联的方式来分2.1滕尼斯(Tnnies):礼俗社会(Gemeischaft)与法理社会(Gessellschaf)2.2迪尔凯姆(Durkheim):机械团结(m

3、echanical solidarity)与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2.3费孝通: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家庭、人伦团体格局: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团体的界限。,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示意,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三、考察社会的几种视角,微观-宏观-中层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社会制度血缘、地缘、业缘,四、社会结构,一、什么是社会结构二、社会结构的要素三、社会结构分析,(一)什么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三种使用方式:与“社会个体”相对,强调不可还原性和强

4、制性与“社会过程”相对,强调相对稳定性 与“社会功能”相对,强调本质性,(二)社会结构的要素,1、地位(status)某一社会个体或群体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占有的位置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与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报酬、声望与权力多种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或冲突首要地位(master status),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是人们对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期待;把握好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的“规范”是关于特定社会地位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规范角色期待和角色扮演之间的差距角色集角色与自我认同角色冲突-角色混同-角色中断-角色失败,2、角色(role)

5、,3、群体与组织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组织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群体,4、社区(community)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集体认同的社会群体社区的要素:区域、人群、社会互动、集体认同,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而按照一定规则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要素组合。,(三)社会结构分析,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地位结构观”把社会结构看成社会地位、角色的特定分布状态“网络结构观”把社会结构看作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结成的一种现实的、生动的关系网络。,(1)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

6、他个体的关系(诸如亲属、朋友或熟人等)来认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地位结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来规定个体的社会位置;(2)网络结构观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分成不同的网络,而地位结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对其进行分类;(3)网络结构观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面、社会行为的“嵌入性”,而地位结构观注重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归属感;(4)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而地位结构观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5)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否处于中心位置,其网络资源多寡、优劣的重要意义,而地位结构观则将一切都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如阶级阶层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社会网络是一套分析

7、社会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观点是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个“网络”,并认为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 社会网络研究:关系社会;强关系、弱关系(潜规则、显规则);社会资本桥()。比如:性的社会网络理论。,性产业网络图,老板,妈咪、鸡头 吧哥、吧姐,小姐Trans.,客人,房主、帮工、避孕套销售者,三陪:(坐台、素台、平台;表演),按摩:(打飞机、吹箫),性交:(出台、荤台;打炮/快餐、包夜),公安、,男朋友、老公,什么是文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第二节文化,一、什么是文化,一、文化的含义二、文化的构成三、文化的功能四、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一)文化的含义,两种基本

8、看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和习惯。,特点:,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复合性象征性:黑白;菊与刀传递性:横向交流、纵向传递,(二)文化的构成,1、符号1.1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1.2文化的存在取决于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1、符号1.3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一种语言通过其独特的语法和词汇,能够影响到人们观察、掌握和解释世界的方式,2、价值观2.1价值观一个文化关于好坏、对错

9、、是非的观念体系2.2价值观一般是情感性的,难以分析和推理的2.3一般认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为社会提供普遍的、深层的理想和目标,为个人行为提供正当性,3、规范民俗道德法律,4、物质文化体现于特定物质实体之中的人类精神和观念,(三)文化的功能,1、教化功能2、规范功能3、界分功能4、整合功能,(四)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1、功能论特定文化特质的存在,是由于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运动和发展履行了某种重要的功能布朗:安达曼岛居民孩子出生时的习俗的解释:称呼、忌食。-满足社会需求,2、冲突论一个社会中的文化,从根本上说,它是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 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

10、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斯旺森(Guy Swanson):宗教与政体,3、生态学文化特性是由周边环境和资源所决定的,并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斯图尔特(steward):社会规模与狩猎,二、文化多样性,一、文化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二、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三、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四、种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一)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差异性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共同性生理过程的普遍性基本生活需要的普遍性自然环境的限制文化普适性与文化差异性米德: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理决定论?文化决定论?Nature vs nurture?生理-文化的争论比如:青春期-绝经期比如:异性恋-同性恋

11、,(二)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仅仅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理论分析单位,2、文化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文化丛”也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理论分析单位,3、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进行文化比较,发现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菊与刀,“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菊”本是

12、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把找出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通过对等级制度、忠、“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得出了日本的社会组织 原理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集团主义”,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的结论。,(三)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1、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

13、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主流文化,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但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当代社会中两种重要的亚文化: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3、反文化直接对主流文化的中心因素如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构成挑战的文化,称为反文化反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机制反文化往往产生于青年群体中,(四)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1、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种族中心主义常常敌视和怀疑自

14、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种族中心主义的功能与批判,2、文化相对主义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否认了文化的普遍性。相关讨论,结合社会现象的讨论:,文化:主流与边缘(权力、资源)文化:一元、二元到多元比如:性与社会性别文化比如:唱红歌,三、文化变迁,一、文化变迁二、文化震惊三、文化冲突四、文化堕距,(一)文化变迁,内部的变革创新文化传播相结合 比如:五四;改革开放,(二)文化震惊,文化接触和交流是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力。在文化交流中经常发生“文化震惊”(cultural shock)现象。

15、“刘姥姥进大观园”所谓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对文化震惊的不同处理方式。,(三)文化冲突,同一文化内部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冲突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严重的文化冲突会导致文化失调,甚至可能导致战争 马葛尔尼使团访华:三跪九叩礼节之争-鸦片战争,(四)文化堕距,威廉奥格本:“文化堕距”(Cultural Lag)文化的各部分在发生变迁时,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断裂、失衡与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30年来,反思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堕距,什么是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你指哪一个文化?什么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