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9452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 理 会 计 学,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第一节 管理会计 的定义,从20世纪二十年代到20世纪七十年代,认为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计划与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计。如: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基本会计理论认为:“所谓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 概念,对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数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 经济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一、国外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狭义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成果是:(1)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的;(3)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二)广义管理会计研究阶段 美国全

2、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对管理会计的基本定义如下:管理会计是 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管责任的 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 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在上述 定义中,财务信息从广义上说,包括用于解释实际和计划的商业活动、经济环境以及资产和 负债的估价的因果关系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广义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成果是:(1)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

3、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3)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用来解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4)从内容看,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我国学者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研究管理会计的。汪家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大利润的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收集、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合理地计划和有效地控制经济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三个中心,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一个会计分支。”,二、国内对管理会计定义的研究,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

4、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各种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温坤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 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三、管理会计的定义,第一、从属性看,管理

5、会计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第二、从范围看,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甚至国家行政机构等非管理集团服务。也就是说,其研究范围并不局限于企业,从目前看有扩大研究范围的倾向。,第三、从内容看,管理会计既要研究传统管理会计所要研究的问题,也要研究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新方法,并且应把成本管理纳入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第四、从目的看,管理会计要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第二节 经济环境、经济

6、理论与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实践及经济理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另一方面,经济理论的形成又使这种要求得以实现。,1、近代会计的形成 2、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取决于成本的高低。3、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古典组织理论对管理会计形成的影响最大。(一)官僚学派 强调企业是一个正式的、机械性的组织结构,并由组织中的统治集团实行控制。这种控制的实现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劳动分工;规范化的权力体制;经营过程的规

7、划与标准;工作责任的详细说明。,二、经济理论的发展,(二)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由泰勒(F.Taylor)创立,他所倡导的组织形式与官僚学派一样,也是正式的和机械性的,但其重点在于对工作任务的适当说明。他认为,对于完成每项工作来说,总存在着一个“最佳途径”,管理的职责在于为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选拔最适合于该项工作的工人来完成该项工作,并用最有效的方法对这些工人进行培训。同时,工人们被假设只受经济奖励的激励。,泰罗在诸如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等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认为可以实现并且最有效率的标准操作方法,并以此方法训练全体工人。,标准制定后,要求严格按标准进行,不允许浪费的存在

8、。为了使工人完成较高的标准,除了使工人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外,还对工人使用的工具、机械、材料以及作业环境加以标准化,从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三)行政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的重点不是经营水平的最大效率问题,而是注重组织内较高一级的管理问题。20世纪20年代,法约尔发展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强调劳动分工、个人权责的明确划分、命令与纪律、集权以及个人的首创精神与集体团结精神。,到20世纪60年代,该学派又进一步发展了包括金字塔组织结构学说、管理控制跨度的限制、平行协调与工人参与,以及权力的上下分派以保证下属人员愿意接受管理权威,等等。斯隆将协调分权的概念加以公式化,说明经营活动的分权化与政策决策的集中

9、权是组织管理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三、管理会计的形成,1、标准成本,是指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人工、材料消耗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产品标准成本中的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等标准。标准成本的制定,使成本计算由事后的计算和利用转为事前的计算和利用,是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重大体现。,2、预算控制,是指将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标准材料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标准以预算形式表现出来,并据以控制料、工、费的发生,使之符合预算的要求。,3、差异分析,即在一定期间终了时,对料、工、费脱离标准的差异进行

10、计算和分析,查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借以评价和考核各有关方面的工作业绩,促使其改进工作。,1、广泛推行职能管理,利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改善人际关系。2、从重视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转到按顾客要求进行多品种的小批量生产,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3、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开始重视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借助最新研究成果,加强生产经营的预测和决策工作。4、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定量化管理提供了保障。,可见,企业再简单地依靠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及内部标准化管理已显得不从心了。于是,将企业管理的重心转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已经水到渠成了。,研究演示 随着竞争愈演愈烈,更需要运用

11、管理会计信息,在研究了几个激烈竞争的实例以后,一些世界级的公司注意到会计研究者罗宾库珀(Robin Cooper)的研究发现:,“随着弱势企业的产生以及全球性竞争的愈演愈烈,公司必须学会在管理成本方面如何更具竞争力。对许多公司而言,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他们运用复杂的成本 管理系统的能力,而这种成本管理系统,能产生内在动力来促使企业成本的下降。”,他进一步说:随着成本管理对公司的生存越来越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所以出现了两种倾向:第一,要求有新的成本管理形式出现;第二,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人与成本管理过程密切相关。,库珀建议,由于大量非会计人员涉及到成本管理过程,这将增强对管理会计信息的 需求(对知道如何

12、使用信息的人而言),并且将减少对传统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一)行为科学 旨在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确定如下行为准则:每一个成员只有依靠组织才能有所作为,脱离组织则一事无成,从而在组织与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关系;,二、经济理论的迅速发展,每一个成员只有在组织整体目标实现的同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目标;,组织应以组织整体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的协调一致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凝结力,才能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行为科学以新古典组织理论为基础,其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管理界日益增长的“应该注重组织内人的因

13、素”的需要。其侧重点在于人际关系和人力资源,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群体动态、非正式组织、管理监督风格、参与管理和自我实现等几个概念。,(二)系统理论,组织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要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并通过交换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状态。,部分1,部分4,部分2,部分3,部分5,其他企业,系统理论将组织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组织对其所处环境的依赖性;对组织的研究不是组织的目的,而是帮助织织适应环境的手段;由于环境影响所产生的组织业绩水平的不规则性是组织实现其功能不可分割的因素,应认真研究。,总之,对于不同的环境而言,没有一个最佳的组织结

14、构可以被通用。,(三)决策理论,(1)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2)由于个人能力所限,只能在某时间内处理较少数量的信息,因而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有限理性,当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只寻求解决该问题的第一方式,而不会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最优的解决方式,这就是著名的“以满意代替最优”的思想。,(3)由于决策者可能同时面对几个目标,有时这些目标之间还会相互冲突。这时就应找出该期间的最主要的目标,并设法予以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目标的重要性也会显现出来,这时,就要再排一个顺序,依次予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目标排列”思想。,1、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了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责任

15、会计产生了!,三、管理会计的发展,责任会计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管理控制的理论结合起来,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控制(不仅仅是成本控制),而且将责任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考核、评价责任者的工作业绩,从而极大地焕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管理会计在强化控制职能的同时,开始行使预测、决策职能。随着各种预测、决策理论和方法广泛引入管理会计,逐步形成了以预测、决策为主要特征并与管理现代化要求相行之有效应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1、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顾客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战

16、略管理是管理者确立企业长期目标,在综合分析所有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并执行和控制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二、经济理论的整合与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战略的评价和控制。,为了制定企业战略,高层管理者必须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明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战略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在不断审视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寻求一个能够利用优势,抓住机会,弱化劣势和避免、缓和威胁的战略。,战略制定,管理者根据对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比较,明确企业的宗旨,树立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的战略,制定企业的政策,这就是企业战略制定阶段的主要内容。

17、,企业战略确定以后,首先要建立一个战略实施的计划体系,其中包括各种行动方案、预算、程序,目的是将企业战略具体化,使之在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上有所保障。,战略实施,然后,根据新战略来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安排、领导方式、财务政策、生产管理制度、研究与发展的政策、企业文化等,目的是通过这些战略措施使企业战略的实施更有效率。,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要及时地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所得到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地反馈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去,以便企业的各级领导者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战略评价,造成战略实施的结果与原计划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者在发现这些偏差之后,首先应重新检查或调整战略实施的计划体系或

18、实施措施;其次是检查企业的政策、战略、目标是否正确;最后是重新考虑企业的宗旨。,“推倒围墙、走向市场、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体现了对什么问题的思考?,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SMA)是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管理会计与战略的结合,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从全局出发,着眼于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内部信息、外部市场信息和竞争者信息。,三、基于企业战略的管理会计,(一)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 西蒙于1981年在战略管理会计中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一词。当时定义为“用于构建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

19、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他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该侧重于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收集竞争对手关于市场份额、定价、成本、产量等方面的信息。,观点1,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份额的评估;战略预算的编制;竞争地位的变化研究(以企业现状为起点,改变资本结构或定价策略将会给企业竞争地位造成的影响)等等。,Bromwich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不只是收集企业及竞争对手的信息,更应该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研究在其生命周期中,本身产品或劳务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对这些产品及劳务的营销能给企业带来的长期收益。,观点2,之后,Willson等人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

20、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观点3,经过其他许多学者和会计学家们的补充与完善,初步形成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即“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并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成本以及成本结构的信息,并在一定时期内监察企业和竞争对手的战略的管理会计”。,共识,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会计界人士提出,既然战略管理会计源于企业战略管理,那么,不同的企业战略所要求的战略管理会计的侧重点也就不同。,1987年,西蒙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访问了防卫者(低成本战略)和开拓者(高差异战略)。他发现在持防

21、卫者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并不十分注重对预算的编制和控制,而是侧重于研究影响战略的不确定因素,如产品或技术的变化对企业现行低成本的影响;,调查1,在持开拓者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极为重视预测数据、设立严格预算目标以及控制产品产量,对成本的控制则比较疏松。,1989年,杉克调查的显示:在持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侧重于使用传统管理会计,用标准成本评价部门业绩,用产品成本作为定价和编制弹性预算的基础,力求完成预算目标,并重视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调查2,当然,随着适时制生产系统(JIT)的建立,作业成本得以广泛应用于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从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持高差

22、异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市场营销部门的成本效益分析,认为市场营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则放在次要位置。,(二)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1、成本计算 传统管理会计以成本性态作为研究的起点,推崇变动成本法,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下,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使利润的实现建立在产品销售实现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现实性。,现代企业是建立在高度自动化基础上的技术密集型生产:技术含量越高,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越大,而制造费用的发生在“顾客化生产”方式下是由多因素驱动,与产品产量关系不大;自动化程度越高,必然由多技能的工人操作,直接人工与间接人工的

23、界限逐渐模糊,人工成本大部分转化为固定成本;但变动成本法只把直接材料计入产品成本,而这是实际产品成本中很小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作业成本法则可以弥补变动成本法的不足之处。,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有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2、存货控制,传统管理会计采用“经济订货量”对存货进行控制。管理人员通过平衡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等来追求最优存货,竭力寻求一个理想的经济存货量的数学模型。实际上,企业追求的目标应是企业的整体效益,而非存货的局部效益。,不断追求经济批量,会使管理人

24、员错误地认为:只要按经济批量采购、生产,企业就可以取得效益。这一模型本身只考虑了成本因素,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忽略了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存货购入、发出的时间减少存货。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此时存货对企业来说就形成一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对决策错误及无效率的默许。,“经济订货量”模型极易导致存货积压。因此,企业应了解导致存货占用的原因,并通过消除这些因素,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数量。在生产管理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的质量;协调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在产品存货;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让供应商直接按企业生产所需时间供应零部件,以降低存货水平,使储存

25、成本大大下降等。,总之,尽量实现“零存货”,每日订货的到达与每日生产需要量基本相等,从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和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考虑降低整体成本。,3、投资决策,对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通过对项目在整个建设和生产经营期内的全部现金流入量、流出量,按“资本成本”统一换算为现值后进行比较研究。这种方法主要考虑的是财务效益,把重点放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省上,这是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和低技术密集的生产条件相适应的。,但是,企业为提高其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对投资项目的评价与取舍,不能仅仅考虑财务效益,还要考虑多样化的非财务效益。如投资项目的结果对生产的灵活性、质量的适当性、对顾客需求反映的及时性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26、整体协调性的影响等。由此可见,投资项目的评价与取舍不能采用僵化的模式,而必须充分注意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4、业绩评价,传统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主要使用财务指标,信息来源也主要取自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提供及时、有用的管理决策信息,因此,使用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的依据,不仅时效性较差,而且与决策的相关性也较低。,随着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向“顾客化生产”转变,管理者的目光开始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以衡量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财务指标作为管理会计业绩评价

27、的依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者的要求。引入与战略决策相关性高的其他非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三)战略管理会计 研究的主要问题,1、制定战略管理目标 公司战略目标是关于经营思想、经营方向、业务范围等方面的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的目标问题;,职能战略目标主要明确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应达到的目标。,2、成本管理 企业生产战略的制定需要以产品价格、性能、质量三个方面为坐标进行综合考虑,确立自己的产品生存空间,并注意顾客对这三方面的接受程度,即在适当的价位,生产出适当性能与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制

28、定一套质量、性能、成本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对顾客群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日本的这套成本管理体系包括以下三部分。,(1)确定现在产品与未来产品的产品组合。确定这一组合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企业应该明确成本管理在竞争中的关键程度。产品技术的成熟性。产品生命周期。,(2)未来产品的成本管理。企业对未来产品的成本管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目标成本法 价值工程,(3)现在产品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生产过程控制 完善成本计划,3、投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对投资方案的评价除了使用传统管理会计中的定量分析模型以外,还应用了大量的定性分析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竞争优势分析等。,4、人力资源管理

29、 在当今社会,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所以必须注重发挥人的价值和知识创新能力。人力资源既是重要的产权要素,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收益、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帮助企业构建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人的行为问题研究,人力资源的价值、成本的确定以及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和一年一度的员工绩效评价等。,5、战略性绩效评价 传统管理会计绩效评价指标通常只看“结果”而不重视“过程”。战略性绩效评价是将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

30、战略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战略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并将业绩评价由财务指标系统扩展到了非财务指标系统。,如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则既注重新产品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率等财务指标,又注重新产品上市时间、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产品创新率、技术进步率等非财务指标。,除了以上几个问题以外,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还包括:战略管理会计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关系;战略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管理会计人员在战略管理中的地位和任务等。,第三节 管理会计 的基本理论,管理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和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事项,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和趋势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和解释,它对于构架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具有重

31、要意义。,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空间范围和活动立场所作的限定。由于管理会计 是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选择的、特定的或部分管理信息的内部会计,因此管理会计主 体更具有层次性。管理会计主体可以是整个企业,但更多的是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会计实体假设,正是因为会计实体假设区別于财务会计学的会计主体假设,才使得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得以深入到责任单位,深入到作业层面。,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基本方式的规定,即企业以及各级责任单位的生产经 营和筹资、投资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各项工作所使用的方法保持稳定、有效。,持续运作

32、假设,否则,就沒有必要用现金流量取代利润、用贴现的方法确定投资项目的优劣、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贴现率了。,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时间范围规定,既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和筹资、投资活动,划分为一定期间的活动,以便及时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会计分期假设,由于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为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服务,因此,会计分期的时期跨度不局限于对外报告的月、季、年,而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地分期(可以短到1天、1周、1旬,也可以长到10年、20年)并编制内部报告,用于控制和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等量货币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管理会计的许多决策就是在此假设基础上作出的。

33、1、它是管理会计预测、决策的基础。2、它是管理会计控制的基础。3、它是管理会计预算编制的重要基础。,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其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管理会计运用的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可分假设之上的;当然成本性态的可分是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这个假设条件下才成立的,超出这个限制,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动。,成本性态可分假设,此外,实务中广泛存在的混合成本,在决策时往往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分解,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因此,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带有一定的假定性。,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决策中,以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为最优方

34、案,并假定在实施最优方案时能够实现目标利润。当然,目标利润并不等于现实利润,能否实现目标利润最大化,还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况且,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假设还要受所掌握信息的限制和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影响,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假定性。,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是指所有的不确定性决策都可以转化为风险性决策,不仅风险具有价值,而且风险价值可以计量。由于对未来的结果及其出现的概率无法把握,不确定性决策往往采用非数学计量方法进行。尽管投资决策中的风险价值只是一种虚拟的报酬,并不存在一定的客体可以直接计量,但是这一假设却为管理会计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能。,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会计实体假设 持续运作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基本

35、假设 货币时间价值假设 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管理会计 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 假设 成本性态可分假设 具体假设 本量利分析的假设 未来现金流量可确知假设,管理会计假设的基本分类,围绕什么是管理会计的对象,国内理论界基本形成以下几种观点。,二、管理会计的对象,通过现金流动,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成本、利润等几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 统一评价,为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现金流动表现为现 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差别,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 效益。,现金流动论,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临界点 与本量利分析、经营决

36、策的分析与评价、资本支出决策的分析与评价、标准成本系统、责任会计等方面,而价值差量是对每一项内容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贯彻始终。,价值差量论,价值差量具有很大的综合性,管理会计研究的“差量”问题,既有价值差量,又包括实 物差量和劳动差量,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综合表现。,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企业及所属各级机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金总运 动.,资金总运动论,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会计的对象进行了论证,各自各的道理,但都不能将管理会计的对象始终贯彻在管理会计的活动之中。我们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因为:,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1、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

37、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管理学各门课程共同研究的对象,各门课程之所以能够相互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基于不同目的、从不同角度、釆用不同方法、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研究。,如财务会计主要是从外部报表使用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凭证、账簿、报表,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循环工作,对己经发生或己经完成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以提供其所需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主要是以内部使用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等工作,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动进行规划和控制,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2、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38、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管理会计是以生产经营活动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为对象,通过对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的优化,提供信息并参与决策,以实现价值最大增值的目的。,3、从实践角度上看,管理会计的对象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一方面,管理会计致力于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过程的优化,强调加强作业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因此,作业管理必然强调有用作业和无用作业的区分,并致力于消除无用作业。为此,必须按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设计作业环节和作业链,为作业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实施奠定基础。,可以说,作业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

39、架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管理会计强调加强价值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因此价值管理必然强调价值转移、价值增值与价值损耗之间的关系:价值转移是价值增值的前提,减少价值损耗是增加价值增值的手段。为此,必须按照价值转移和增值的环节,设计价值环节和价值链。可以说,价值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现实。,正是因为管理会计对象具有的复合性,才使得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得以统一,并构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对象,并得以与其他课程区别开来。一方面,价值环节和价值链与作业环节和作业链密切联系,基本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另一方面,价值的增值取决于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

40、(当然,整个纵向价值链的优化也是价值增值的重要方面),因为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将减少资源的耗费,在整个纵向价值链的价值增值额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企业的价值增值额。可以说,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是管理会计的两个轮子。,第一、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设定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三、管理会计的目标,第二、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管理会计应实现以下两个分目标:(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第三、管理会计应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以下经选择和加工的信息

41、,这种信息既包括各个来源形成的货币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反映价值的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也包括各种非货币信息(如与作业、竞争等有关的信息,主要反映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一)计划(二)评价(三)控制(四)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五)报告,四、管理会计的职能,(一)报告(二)解释(三)资源管理,五、实现职能应完成 的管理会计工作,(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五)完善管理技术(六)鉴定(七)管理,六、管理会计信息 的质量特征,(一)相关性(二)准确性(三)一贯性(四)客观性,(五)灵活性(六)及时性(七)简明性(八)成本效益平衡性,第四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一、管理会

42、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职能不同 服务对象不同 约束条件不同 报告期间不同 会计主体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信息精确程度不同 计量尺度不同,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起源相同 目标相同 基本信息同源 服务对象交叉 某些概念相同,附录,背景知识-管理会计的含义,国际管理师联合会1998 年修订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文件中指出,企业管理会计活动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其重心在于通过预算和成本会计方法确定成本和实施财务控制。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1965 年,其重心在于通过决策分析和成本会计等方法为管理的计划和控制提供信息支持。,第三阶段:1965年到1985年之间,

43、其重心在于通过应用流程分析和成本管理手段减少资源浪费。第四阶段:1985到1995年之间,其重心转移到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利用检查顾客价值、股东价值和组织创新等发生的动因来创造价值。,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以前的重心和方法进行吸收、改进和补充而形成的。每个阶段都融合立新老管理会计方法。而且管理会计还将继续发展。,管理会计在第二至第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其重心从第二阶段的提供信息,第三阶段的资源管理(采采的是削减废物)的形式,到第四阶段则为价值的创造。,在转变过程中,第二阶段的提供信息作用并没有消失而是融合在第三和第四阶段了。信息已经表现为组织的资源之一。其重心表现

44、成减少以财务或实物形态表示的此类资源浪费,或者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均衡其使用。,此外,在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在组织里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在第一阶段,管理会计被当作实现组主运目标所必须的一种技术性方法。在第二阶段,管理会计被当作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但属于企业的服务职能,通过为计划和控制提供信息而为生产职能的管理者提供支持。,到了第三和第四个阶段,此时,管理会计已成为管理流程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时信息可以直接为管理者主所用,生产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区别逐渐模糊。,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会计指的是关注组织资源使用的那部分管理流程,即通过在动态和竞争性的环境下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增加组织价值的管理流程和方法。,管理会计作为管理流程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持续地探索组织的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而为股东、顾客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增加价值。,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包含了财务形式的资源,也包括组织动用财务资源 而创造或使用的其他资源。例如,业务流程和系统,经过培训的人员、创造性能力、士气、弹性的文化,甚至忠诚的顾客,企业的战略能力、核心竞争力或者人力资本等都是组织的资源。,谢谢诸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