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9474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3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居民急诊急救知识讲座.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区常见的急诊急救,家庭版,社区常见的急诊自救,心绞痛中风低血糖症发热中暑咯血,一、心绞痛急救,什么是冠心病?,心脏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泵,通过复杂的动脉及静脉网将血液输送到所有重要的器官。心脏、动脉和静脉处于良好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输送血液去心脏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即称为“冠心病”,心绞痛定义,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最常见类型,是一过性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是由于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心肌缺血而致痛。,心绞痛临床表现1、2,1)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 2)疼痛部位:主要:胸骨后、前胸、上 腹部 放射:左上肢、肩背部、,心绞痛临床表现3、4、5,3)疼痛

2、性质:压榨、憋闷、紧缩、烧灼感4)持续时间:数分钟5)缓解:休息、含硝酸甘油后部分可 缓解。,心绞痛分型,(1)稳定型(2)不稳定型:初发劳力型 恶化劳力型 静息型 梗死后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心绞痛急救,三步曲:休息 含药 叫车,心绞痛急救-1,1.休息:立即休息,终止活动。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休息,切忌活动,以免加重病情。疼痛缓解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轻微活动。,心绞痛急救-2,2.含药:立即舌下含服(1)硝酸甘油1片。(前提:血压不低于平时水平)(2)速效救心丸10粒。(3)复方丹参滴丸10粒(4)银盏心脉滴丸10粒,心绞痛急救-3,3.叫车: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呼叫

3、急救车。提供:(1)病人大致情况:姓名 年龄 症状等(2)联系人电话,畅通(3)具体地点,明显标志,二、中风急救,中风定义,中风也叫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症状相似,紧急处理方法一样。,中风常见临床表现,患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患者(1)突然头晕、头痛或晕倒,(2)随后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含混不清或呕吐,(3)一侧肢体瘫痪等症状,很可能是中风。,中风的紧急处理(一),不要摇晃患者,尽量少移动,尽快呼叫急救车不要给患者喝水、进食清醒者,让患者平卧或半卧休息,中风的紧急处理(二),意识丧失者,侧卧稍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出患者假牙,及时清理口腔内呕吐物,防止吸入肺中。密切注意患者的

4、意识、血压、呼吸、脉搏,三、低血糖症急救,低血糖症,1、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体 征)2、血糖(1)血糖2.8mmol/L(2)血糖3.9mmol/L(糖尿 病患者),低血糖反应,1、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2、血糖:(1)血糖不低(2)血糖2.8mmol/L(见于血糖迅速下降时),低血糖的症状-轻度低血糖,头晕、头痛、眩晕、难以集中精力出虚汗手、脚、唇、舌发麻,发抖视力模糊心悸饥饿,低血糖的症状中度低血糖,行为奇怪像喝醉了有暴力倾向意识模糊,低血糖的症状重度低血糖,昏迷!死亡!,低血糖的原因,吃:少、延误、漏餐动:多、错时药:多(尤其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其它:应激、生病、酒精、酷热

5、,轻度低血糖处理,吃!糖块 一勺糖 含糖饮料 其它含糖食品走!120或999,重度低血糖处理,走!立即叫急救车(120或999),由医生处理不要口服任何东西,昏迷者可能会窒息,中度低血糖处理,无昏迷,能配合者吃!(同 轻度低血糖)意识模糊,不能配合者走!(同重度低血糖),低血糖的预防(一),加强糖尿病健康宣教,熟知低血糖症状和自我处理方法,了解低血糖的原因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糖果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经常监测血糖尽量按时吃饭,低血糖的预防(一),规律用药,不要过量老年糖尿病降糖目标放宽: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掌握正确的运动时间、运动量,不要独自游泳等大运动量

6、的运动,四、发热紧急处理,发热定义,正常人:腋下体温3637 发热:腋下体温37就是发热。高热:成人体温39,小儿体温 40。小儿持续性高热可能引起抽搐。,发热处理低热处理,降低环境温度,脱去部分衣服等多喝水,多排尿物理降温(1)温水擦浴(2)冷敷:冰袋或冷湿毛巾放在额头、腋窝、腹股沟处冷敷,每3 5分钟更换一次,发热处理38.5度以上发热,体温38.5,上述方法不能降温,就应服用退热药。解衣扣,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呕吐物排出。迅速叫急救车或送往医院就诊。,五、中暑急救,中暑定义,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

7、的诱因,高温烈日曝晒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 睡眠过少 过劳,中暑的分型,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关系是渐进的。,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重症中暑分型,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

8、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重症中暑症状热痉挛,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性疼痛。,重症中暑症状热衰竭,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重症中暑症状日射病,日射病症状特点: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

9、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重症中暑症状热射病,热射病症状特点: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中暑对策中暑后怎么办?,首先,迅速撤离高温环境,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或躺下,宽松衣服,安静休息;迅速降温,可用冷水擦身,在前额、腋下、腹股沟处冷敷;给患者饮用加糖的淡盐水或含盐分的清凉饮料。,中暑对策中暑后怎么办?,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10、患者病情严重时,如出现血压降低、高热、昏迷等,应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尽快呼叫急救车送往医院。,中暑的预防-出行躲避烈日(一),最好不要在10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中暑的预防-出行躲避烈日(二),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11、。,中暑的预防-别等口渴了才喝水(一),口渴 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中暑的预防-别等口渴了才喝(二),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中暑的预防-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

12、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六、咯血急救,咯血概述,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咯出。分类:小咯血指每次咯血量少于100ml;中咯血指每次咯血量为100200ml;大咯血为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400ml或1次超过200ml。,咯血处理要点-一般紧急处理,1、镇静:必要进给予地西泮(安定)2.5mg口服。2、体位:侧卧位,便于引流,防窒息。3、镇咳:给予可待因30mg口服。4、叫车:呼叫急救车,迅速送往医院。,咯血处理要点-窒息紧急处理,窒息的识别:咯血时突然胸闷、惊恐、气促、紫绀;突然咯血停止,呼吸困难;突然咯血停止,张口瞪目,面色灰白、紫绀,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咯血处理要点-窒息紧急处理,就地抢救:迅速平卧,头偏向一侧,撬开口腔,清除血块,拍击胸、背;尽快呼叫急救车,转送医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