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布特勒一封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布特勒一封信.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布特勒的一封信,雨果,大水法遗址,原园中建有石、砖、木结构的程式园林桥梁一百余座,现仅存上图单孔石拱残桥,圆明园,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全,盛时占地5200多亩,周长十多公里。,最盛时,大水法,会心桥,鑑碧亭,圆明园图景,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
2、官家庭。早期诗作短歌集。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写出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离开法国。先后发表反对路易波拿巴的作品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0年回国。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其他作品有诗作历史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罪恶统治者的斗争
3、。还写有政论和演说稿,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
4、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媾和。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奕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罗马大角斗场亦称“科洛西姆”。古罗马最大的角斗场。著名的罗马建筑文化古迹。建于公元7082年。在意大利罗马。古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此以驱使奴隶相互搏斗或同猛兽搏斗为娱乐。平面呈椭圆形,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四周为看台,外墙高485米,分为四层
5、,下三层均为券廊(用拱券支撑的廊),可容观众约5万人。今仅存残迹。,巴黎圣母院一译“巴黎圣母大教堂”。巴黎著名的天主教堂。1163年兴建,1250年完成。教堂平面宽约47米,深约125米,可容近万人。中厅很高,为侧廊高(9米多)的35倍,圣坛上部当中的尖塔高90米。正面一对塔楼高约60米。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堂内藏有13至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巴特农”原意为“处女宫”,因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故又称“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神
6、庙的雕刻都为菲狄亚斯和他的弟子所创作。巴特农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布特勒作为一个法国上尉为什么要问雨果这样一个作家对这一次远征中国的看法?,作者从几个方面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阐明自己的看法?,1.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给予高度的赞誉。,2.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表示极大的愤慨与憎恶。,一.总评:世界的奇迹。,阅读第三段,理清结构及内容,二.分说:,1.比较,2.具体讲述园中之物。,3.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三.总述:亚洲文明的杰作。,这一段采用的手法?,1.中国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失去了圆明园,我们教训惨痛,对于身边的文化遗产该拿出哪些行动来保护?3.我们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历史?,共同探究,朗读课文,体会大作家语言的艺术特色(反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