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0026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版-波兹坦广场案例分析-详细.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柏林波茨坦广场,石钰 20100220114,一、城市设计背景 1、城市背景 2、城市区位 3、波兹坦广场历史变迁二、总体设计方案 1、周边功能 2、重建方案 3、功能定位 4、功能分区 5、空间体系 6、四大广场 6.1、索尼广场 6.2、芳汀广场 6.3、剧院广场 6.4、波兹坦广场三、区块设计方案 1、戴比斯群体 2、索尼中心区块 3、A+T综合建筑群四、总结,目 录,柏林位于中欧平原,有750年历史,2000年成为德国的新首都。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是德国主要的工业城市,还是国际交通枢纽。从空中俯瞰柏林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市像一

2、片绿色的海洋。柏林周围布满了河流湖泊和森林。,目 录,1、城市背景,2、城市区位,目 录,公共广场,重要的“东西轴线”,联系东西柏林。,波茨坦广场,巴黎广场,亚历山大广场,柏林中央车站,恩斯特罗伊特广场,柏林城市中心分布图图片来源:根据2009年图底平面图(柏林城市发展部)整理,波茨坦广场位于原东西柏林中心交接处,担负着弥合裂痕的重任。,目 录,2、城市区位,波茨坦广场位于柏林市,广场位于东边的柏林行政中心与西边的商业中心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900年前后,该地区交通发达,是高档宾馆、饭店和赌场云集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波茨坦莱比锡广场是欧洲最大的广场,是德国柏林乃至欧洲最活跃的文化和商

3、务中心。,3、历史变迁,3、历史变迁,目 录,二战中,波茨坦广场遭到严重毁坏。二战结束后,由于地处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并有柏林墙横穿广场,区域内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繁华的一时的城市中心沦为没有人烟的隔离区。,19世纪以前,波茨坦广场只是弗里德里希大帝(King Frederick the Great)规划下的柏林内城西南面的入口广场之一,是位于城墙外一片荒僻的场所。从1824年老城城墙拆除起,它便和与之相邻的莱比锡广场组成了相连的广场综合体。,1778年波茨坦广场地区平面图,波茨坦广场的起源,目 录,3、历史变迁,1838年柏林在当时的市郊波茨坦广场建起了火车站,带动了波茨坦地区发展

4、。19世纪下半叶,波茨坦广场被誉为繁华的“欧洲交叉口”。,1929年弗朗获-汗索这样描述:“这不是一个广场,而是巴黎人所说的交叉口路的交汇点、相交口或十字路口,可德语中没有这样的词。”,波茨坦广场的兴盛,目 录,3、历史变迁,20世纪中期,二战摧毁了波茨坦广场地区80以上的建筑。1961年,贯穿于此的柏林墙的建造,更使得波茨坦连同莱比锡广场成为了东西柏林间的一片雷区。,1972年波茨坦广场地区的柏林墙两侧,波茨坦广场的毁灭,目 录,3、历史变迁,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德国将首都迁回柏林后,柏林政府决定将波茨坦广场的空地进行开发。,波茨坦广场的重建,目 录,3、历史变迁,1989年

5、东西德合并,柏林的重新统一给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东西两部分城区带来了建设的契机。德国政府决定迁都柏林,并进行城市的重新规划和大规模的建筑修建工作。1991年,德国政府将这块城市中心空地重设为市中心,把土地拍卖给了奔驰克莱斯勒、日本索尼、阿西亚布朗波威利等跨国公司并采取了国际招标方式规划建设。作为德国二战最大的项目,波茨坦广场的总建筑面积为120万平方米。,目 录,波茨坦广场位于东边的柏林行政中心与西边的商业中心之间,位于德国柏林市繁华地段布赖特沙伊德广场。,波茨坦广场位置示意图,1、周边功能,目 录,波茨坦广场总体规划获奖方案,思路:先总体规划再分区开发总规方案:无大型综合体或摩天大厦土地被化分

6、成小块用地带有柏林传统建筑肌理特征,2、重建方案,目 录,波茨坦广场总平面配置图,分区规划 将基地分成三大片区进行进一步规划:波茨坦广场主区戴比斯群体(奔驰公司投资)、索尼中心(索尼公司投资)以及A+T综合建筑群(ABB公司投资)。,波茨坦广场是一个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建设、实行综合开发的整体,其功能定位为一个重续文化娱乐特色的城市新中心,同时也是一个以文化娱乐为特色、多种功能高度复合的新型CBD。,目 录,3、功能定位,波茨坦广场功能分区示意图,居住办公商业文娱,戴比斯群体与索尼中心功能相对混合,集居住、办公、商业与文娱为一体,A+T综合建筑群功能相对单一,均为办公性质建筑。,4、功能分区,

7、目 录,广场内街道:主要分为三个等级,戴比斯群体和Sony区块之间的新波茨坦大街是城市级干道,道路中央设林荫道;戴比斯群体内的老波茨坦大街是区域级道路;第三级指戴比斯群体内的其它小型街道。,5、空间体系,目 录,广场内绿地:包括北端与城市绿地Tier公园相邻的H-HERZ-公园、戴比斯群体和A+T之间的克罗那登公园以及南端的水景空间。景观绿地虽然集中,但规模维持在中等水平,故仍能够适应用地条件,同时保证与建筑的对话与融合。,目 录,5、空间体系,目 录,广场内庭院:街坊式布局的建筑通常设有内向庭院,波茨坦广场的庭院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公众开放的,如ABB&T区块的四个小街坊;另一类则仅服务于建筑

8、使用者,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区块的大部分街坊式建筑。,目 录,5、空间体系,波茨坦广场项目中的四个广场空间有着不同的围合特性。从围合程度来看,从强到弱依次为索尼广场、芳汀广场、剧院广场和波茨坦广场。,目 录,6、四大广场,索尼广场是一个被地面、侧面和顶面三种元素共同限定的椭圆形广场,侧向由一组连续性较强的弧形和折线形建筑界面围合而成,在底层形成五个入口空间。巨伞形的顶棚限定了广场的高度,加强了广场的内向性。作为一个被明确定义的空间,论坛广场不仅是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与转换空间,同时也成为盛纳公共生活的容器和吸引公共活动的磁石。,6.1、索尼广场,目 录,芳汀广场由三栋建筑三面围合而成,一侧向科罗

9、拉登公园绿地敞开,其间设有水池小品,作为一个面积较小的广场,这种做法既减少了空间的封闭感,又增加了空间的景观层次。中间与两翼的建筑物之间形成两个狭长通道,成为从老波茨坦大街进入方形广场的入口空间,通过入口所看到的广场中的情景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作用。适宜的围合感和良好的视野使芳汀广场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交往场所。,6.2、芳汀广场,目 录,剧院广场作为老波茨坦大街的收头,可视为街道空间的扩大。它背靠着音乐剧院和娱乐场两栋建筑,面向老波茨坦大街敞开,广场空间本身的围合感和形体感很弱,并不着意于自身独立性的塑造,反而与街道空间融为一体,使得街道具有了带状广场的意味。,6.3、剧院广场,目 录,广场空

10、间,莱比锡广场,重建后的波茨坦广场作为一个具体的空间节点,恢复历史上曾经扮演的角色:一个交通疏散广场。其围合感来自于各街角建筑,空间界定依赖于连续的点而非真实的面,再加以空间和建筑单体的尺度巨大,故围合感较弱。,6.4、波茨坦广场,目 录,目 录,在波茨坦广场城市设计总体方案确定后,根据各开发商的用地划分,进行了个区块的城市设计方案招标,奔驰克莱斯勒财团拥有区块的中标方案出自伦佐.皮亚诺,索尼的由赫尔穆特.杨设计,而ABB和特伦诺公司区块由格拉西中标。,一个多功能商贸区,其功能主要有办公、居住、购物、餐饮、剧院、旅游住宿等。负责这一区域的设计师伦佐.皮亚诺 遵循了希尔默和萨特勒的总体方案构想,

11、并且与地块西南角的现状建筑一国家图书馆形成了良好的对话。它不仅延续了原有的波茨坦大街,而且新老步行街把地块分为几个部分并在老波茨坦大街的尽头形成了一个广场。,1、戴比斯群体,目 录,转角广场,国家图书馆,奔驰公司在原本规划为“公共性街道”的三条道路上方加盖了玻璃顶棚,连接起了六个先前规划“传统欧洲城市风格”的街区。,阿卡丹位置示意图,建筑配置示意图,目 录,1、戴比斯群体,从而使其变成柏林最大的私有化的零售间阿卡丹,,戴比斯周边的景观庭院,目 录,1、戴比斯群体,赫尔穆特.杨负责规划。包括索尼欧洲中心、办公楼、电影中心、宾馆等等。所有建筑围绕一个4000平方米的内向广场展开,建筑群紧凑鲜明,富

12、于现代感和技术感。其中的建筑以其纯净透明的玻璃立面和“漂浮”在内部广场上的“富士山屋顶”。,2、索尼中心,目 录,虽然总体方案规定了该地块未来发展的空间形态,但由于作为该区块唯一开发商的sony公司强大和迅速的资金注入,这一区允许建造最高的建筑物,并在平面格局上也与总体方案有了很大的出入。规划建筑都由一家事务所包办,目 录,2、索尼中心,杨将索尼中心设计为一个大型综合体,索尼中心包含了索尼在欧洲的总部、办公楼、公寓住宅、“日耳曼影院”、一个多功能剧场,以及复杂的、容纳有大量的休闲活动及零售商业的大空间 这个具有可拉伸顶棚的广场是这项开发中一个极好的中心技术创新,这个巨大的顶棚不仅提供了一个大的

13、、可避风雨的、11层楼高的公共空间,内向广场。它也同样使得周围的建筑物不再受风雨的限制,因此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益。,目 录,2、索尼中心,格拉西担任主要设计者,面向波茨坦广场的建筑有进入广场地铁站的独立入口,与之毗邻的四个小街坊均为八层建筑且都有向附近开放空间敞开的院落。该规划充分体现了对德国建筑传统的尊重。建筑师用了五个u形、H形和水滴形的块体来组织全局,这些建筑体量除了在街角的水滴形办公楼高一些外形象统一、色彩一致,连开窗方式也均衡划一。,3、A+T综合建筑群,目 录,建筑配置示意图,1、一号楼(施韦格)2、二号楼(格拉西)3、三号楼(格拉西)4、四号楼(扎瓦德)5、五号楼(迪纳),目 录

14、,3、A+T综合建筑群,1、综合功能的中心 成功开发后的波兹坦广场目前已经是柏林乃至整个欧洲最具活力的综合中心,它的影响力可以覆盖到全球范围。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添加了很多综合性的商业于其中,混有餐饮、娱乐、影视、展示、会议等多种功能。波兹坦广场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不同功能之间可以产生外部正效应,相互促进。2、新兴功能的引入 传统的商业对波兹坦广场来说没有优势可言,把目标投向城市新兴产业就有更高的发展潜力,其SONY中心就是一个集高科技展示、品牌推广等新兴功能的混合体,同时也是SONY公司的欧洲总部。3、街坊尺度的划小 波兹坦广场的街道都是宜人的小尺度,这种划小街坊尺度可以增加道路密度,会有更多的临街界面,使得波兹坦广场里面的商业可以很繁荣。4、大胆尝试新的开发模式 波兹坦广场的城市设计最成功的就是,德国政府敢于把整个城市中心的开发承包给私人公司(当然这些公司非常的有实力),与政府牵头的开发相比,私人开发往往更加灵活、更容易成功。政府指导下的私人开发如果合理,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目 录,一、城市设计 背景,四、总结,三、区块设计 方案,二、总体设计 方案,反思:柏林波兹坦广场的城市设计成功的原因,end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