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0070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与技术(空间数据建设),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2008年6月,综述,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理念的提出者:陈平理念的实践者:东城区人民政府、信息中心(运作),北京数字政通有限公司(平台),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数据)技术空间数据建设理念的内涵与延伸内涵: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态结合提高城市管理集约化水平 延伸:不仅可以用于狭义的城市管理,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搭建的技术平台,同样适用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防火、地下空间)、社会保障、学生课外活动等领域,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汇报内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介绍空间数据建设过程的介绍社会经济数据的普查基础数据、框架数

2、据整合城市部件、兴趣点等的普查,网格划分新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简析,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概述,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推广,东城管理新模式构成,万米网格管理城市部件管理“城管通”-信息采集器城市管理流程再造城市管理体制“双轴化”(监督中心、指挥中心)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多种技术集成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新技术支撑:“城管通”-信息采集器;多种技术继承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空间数据的精细化:地理框架数据、网格数据、城市部件等管理方式的变革:城市管理流程再造;城市管理体制“双轴化”(监督、处置);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新模式特点,示意图,基本结构,网格化城市

3、管理新模式的产生,模式产生于: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2004年10月):模式的主要特征数字化城市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主要特点,以政府和市民为主体基于有线和无线网络、无线数据通讯、GIS、地理编码等信息化技术手段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源在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之间实现全覆盖、全时段、跨部门协同工作、精细化城市管理,作用与效益,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精确型和实时化的转变,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了对城市市政、公用、园林、环卫、建筑、房产等城市基础设施,乃至摆摊、烧烤、乞讨、非法小广告等的高效、全时段

4、、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具有防范和协助处理突发事件之功能,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2005年):全国25个省市,51个城市(区)管理职能:城市市政综合、执法、园林管理范围:市级、区级、乡镇地域范围:深圳、成都、杭州、武汉、上海卢湾区、南京、新疆等。,空间数据建设过程的介绍,第一阶段(基础信息储备)(2003.412)专题信息普查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构建专题信息的空间化第二阶段(基础数据库建设与运营)(2004.710)城市部件现状调查市政综合监管数据库,空间数据建设阶段的划分,专题信息普查通过对区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街道办事处等政府机构所涉及的各类空间、社会、经济、

5、人文、地理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类综合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普查,推进各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内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第一阶段工作内容,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构建基于1:500地形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图,通过野外调查、测量、专题信息收集等方式建立以院落和建筑物为最小图形单元的地理空间数据和门牌地址等基本属性信息。专题信息的空间化通过地址挂接建立各类专题属性数据。如医疗卫生、学校等。,第一阶段工作内容,第一阶段成果内容框架数据有:建筑物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城市道路数据、城市用地数据、地名数据、门牌地址数据、基础地形图和影像图等。整合后的专题信息有:房屋质量和产权数据、建筑高度分布数据、规划

6、和现状道路数据、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和审批、人口数据、园林绿化和树木、基本教育、医疗卫生、环卫和环保、文物古迹、招商引资、企事业单位、其它数据。,第一阶段成果,第一阶段实施概要实施时间为2003年4月至12月;完成了各类专题地理信息野外调查、普查资料整理、图形数据处理和属性数据录入建库工作,包括18大类,53小类,40个专题,143个物理图层,数据总量约为15 GB。,第一阶段成果,城市部件现状调查全面掌握东城区辖区内的城市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的分布和现状情况,以满足城市市政公共设施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要通过野外调查,实现城市部件的准确空间定位,建立各城市部件的基本属性信息。,第二阶段工作内

7、容,市政综合监管数据库 万米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兴趣点数据(空间位置参考信息)。,第二阶段成果,第二阶段成果实施时间为2004年7月至10月;完成了56种、近17万个城市部件的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工作,万米单元管理网格数据建立,24000多个地址数据采集。,第二阶段成果,执行或形成的标准,执行的主要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 103-2004)基于本项目成果制定的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 106-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8、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 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 215-2005),贯彻“权威数据来自权威单位”的思想所利用的基础测绘数据来自测绘院各专业数据分别由专业主管部门牵头采集数据加工、集成及项目技术支持由工程与科研经验较丰富的单位承担,数据建设特点,新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简析,综述,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城市管理的需求东城经验分析全国推广成功经验的分析有待解决的问题发展趋势简析,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城市化的世界:城市文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远影响城市发展将影响国家政策的内容和重点新型城市管理模式的需求(新技术

9、、新模式),城市管理的需求,现代城市管理特征主体多元化制度民主化方式精细化手段信息化目标人性化,城市管理的需求,城市管理职能基础功能,包括城市整体规划、公共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保障功能,通过制度等多种手段协调城市的多元利益;服务功能,服务于党政机关、国际交往、文教事业、市民;展示文化。,北京东城经验的分析,管理方式的变革监督中心和指挥(处置)中心的设立,绩效评估的推行,量化了管理工作。定点精细化管理:网格、兴趣点等空间信息的支持,能确保快速、准确的空间定位;城市部件、事件的数据管理确保管理的精细化。新技术支持:多技术平台、“城管通”等新技术的使用确保多部门高

10、效地协同工作。,全国推广成功经验的分析,统一标准标准先行,统一了城市管理的总体模式与数据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区管理现状和特点确立管理目标,如市级的综合市政监管、执法管理,区级的小广告、小摊贩管理,村镇的农户与村务管理等。不同地域城市特点的结合,如南方城市对防蚊井盖、防洪堤等的管理。,全国推广成功经验的分析,城市管理的新创意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网格划分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已有系统的综合利用:如视频监控系统与监管系统的结合。专业管理的利用:绿地的管理与维护,有待解决的问题,条块分割与市区联动管理职能的交叉与限制数据共享数据标准共享范围安全保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应用推广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方面的应用提升城市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应用展示城市文化方面的应用,发展趋势简析,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城市精细化和高效管理的需求新技术的充分利用和综合利用城市管理新理念的丰富与完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及和谐社会的理念,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