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0109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变法学习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 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A.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D.帝国主义的破坏2. 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A. 编练新军B.京师大学堂C.农工商总局D.官民上书3.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A. 民族危机严重B.国内阶级目睹尖锐C.资产阶级软弱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 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 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 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5. “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

2、图存的上策是A. “迁都定天下之本”B.“下诏鼓天下之气”C “变法成天下之治”D “练兵强天下之势”6. 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A. 论战最先打破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B. 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 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 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7.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的出路8. 19

3、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产生了当时最进步的思想是A.洋务思想 B.早期维新思想C.维新思想 D.马克思主义9.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B.C.D.10. 下列著作与严复有关的是A.盛世危言B.变法通议C.仁学D.天演论)11. 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进化论和自由平等的观念与中国传统今文经学相结合()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12. “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主要是模仿西方的()A .经济模式B.议会政治C教育制度D统治制度13. 梁启超在变

4、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根本措施是()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C.变科举、开学校D.办报刊、立学会14. 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保国会成立C.强学会的成立D.创办(万国公报15、 谭嗣同、杨深秀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此。六君子中除谭、杨之外,还应有()康有为康广仁梁启超林旭 杨锐刘光第A .B .C.D .16、 揭示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创办强学会B创办时务报)C.维新思潮兴起 D公车上书17、 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 B.C.D .18

5、、 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诏令()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服B.设立议院C.定宪法D实行君主立宪制19、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B、甲午战败的震撼C、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变法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2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是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

6、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2、19世纪末,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关键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23、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定宪法,是他们A、不敢出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以减少变法阻力24、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这是因为变法规定A、提出官民上书言事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C、废除八股取士D、改革财政,

7、编制国家预算决算25、戊戌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了民族危亡 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推进了思想启蒙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材料二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材料三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材料四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 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 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

8、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请回答;(1) 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四位思想家的哪本著作(或译著)A. 新学伪经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B. 仁学变法通议天演论孔子改制考C. 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D. 变法通议仁学孔子改制考天演论(2) 上述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又各有什么特点?27、32.(18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一日本使节出访团康有为与孔子改制考材料二外国商品输往日本德国军队在胶州湾登陆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日两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2) 材料二表明了中日两国有什么共同遭遇?两国命运后来有什么不同? (6分)(3) 康有为发起的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历

9、史意义。(10)第九单元戊戌变法1-5BBDDC 6-10DABDD 11-15CBAAC 16-20DDADD 21-25DCDBD26题,答:共同点:都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权威,托古改制;梁启超:力倡“民权”,认识到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谭嗣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严复:宜传西方思想,介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32、(1)明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运动。(2) 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日本明治维新获得成功,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并崛起为东方强国, 成为世界列强中的一员;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 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双方力量悬殊。 维新运动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进 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意义:变法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