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0645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国际收支理论.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八章 国际收支理论,2,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西方经典国际收支理论,特别是掌握弹性论,能从理论角度对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内容,第一节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概述第二节 弹性论第三节 吸收论第四节 货币论,4,第一节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概述,研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理论最早可追溯到1752年的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5,第一节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概述,价格铸币流动机制(1752年)弹性说(20世纪30年代)乘数说(20世纪40-50年代)国际收支理论体系 吸收说(20世纪50年代)货币论(20世纪60年代)新

2、剑桥学派(70年代),6,第二节 弹性论,1、基本思路分析特定条件下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汇率变动 相对价格变动 进出口数量的变动 贸易收支变化,7,第二节 弹性论,2、基本假设局部均衡分析,不考虑贬值的收入效应(充分就业)和货币效应;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贸易最初是平衡的。,8,第二节 弹性论,3、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B以外币表示的贸易收支X、PX出口数量以及出口的本币价格M、PM进口数量以及进口的外币价格e汇率(以本币表示的单位外币价格)出口需求弹性 进口需求弹性,9,第二节 弹性论,10,第二节 弹性论,4、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含义在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

3、求价格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的状况。,11,第二节 弹性论,5、J曲线效应即使进出口商品的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在短期内也可能一开始造成国际收支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后,国际收支才开始得到逐步改善,这一过程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其变化过程用曲线表示貌似英文字母“J”。因此,人们把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称为“J曲线效应”。,12,第二节 弹性论,J曲线效应图示,13,第二节 弹性论,解释货币合同阶段:国际收支取决于合同货币。传导阶段:认识、决策、传递和生产等导致数量粘性

4、。数量调整阶段:国际收支开始得以改善。,14,第三节 吸收论,1、基本公式思路GDP+NFP=C+I+G+(X-M)+NFPCA(经常账户差额)=GNP-(C+I+G)B=Y-A(吸收)设A=A0+aY,A0为自发性吸收,a为边际吸收倾向,则有:B=Y-A=Y-A0-aY=(1-a)Y-A0,15,2、贬值效应 收入效应 吸收效应 闲置资源效应 现金余额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其他效应 假设自发性吸收不变,即A0=0;假设不存在收入效应,即Y=0。,16,第三节 吸收论,3、分析闲置资源效应:如果存在闲置资源,贬值会通过刺激出口,国民收入倍数扩张。但是只有当a1时,贬

5、值才能使收入增加量大于收入增加引致的吸收增加量,即保证(1-a)Y0,从而国际收支改善。,17,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恶化对国民收入、吸收和国际收支的影响(a1),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下降t,引致吸收下降at,国际收支恶化(1-a)t,18,第三节 吸收论,资源配置效应:如果在贬值的过程中,资源从国内生产率相对较低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出口部门移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抵消贸易条件的恶化,净结果是提高实际收入;但这要以贬值前的资源配置不是最优为条件。?,19,第三节 吸收论,现金余额效应:现金余额是指人们愿意以实际货币余额形式持有固定比例的实际收入。如果实际余额因价格上涨而受损失,人们就会通过减少实

6、际收入之下的支出来积累更多的名义余额。,20,贬值,提高进出口品国内价格,提高进口替代品、潜在出口品、为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价格,价格上升,现金余额的实际价值减少,减少支出,出售资产、证券,货币供给不变,利率提高,投资、消费减少,自主性吸收减少,21,第三节 吸收论,收入再分配效应:与贬值相联系的价格水平提高,有可能通过收入从有较高边际支出倾向的一组,转向有较低边际支出倾向的一组,进行再分配。就固定货币收入者来说,收入从有较高边际吸收倾向的集团向有较低边际吸收倾向的集团的转移,将改善国际收支。,22,第三节 吸收论,货币幻觉效应:短期存在的货币幻觉,也有可能导致实际支出的下降。也就是,当价格水平

7、因贬值而上升时,人们将减少消费,增加储蓄。,23,第三节 吸收论,4、主要结论: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总量失衡是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通过改变收入或吸收水平来改善。提出政策搭配思想。逆差的原因是D大于S或A大于Y 紧缩性货币财政政策 贸易品(进口)需求下降但同时Y和非贸易品需求也下降 因此需要汇率政策 Y=A,即内外均衡。,24,第四节 货币论,1、基本思路从货币供求的角度研究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问题。,25,第四节 货币论,2、基本假设实行钉住汇率;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货币需求是收入的稳定的函数;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从长期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钉住

8、在世界水平上;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水平同向变化。,26,第四节 货币论,3、分析货币需求,27,第四节 货币论,货币供给,28,货币供求与国际收支货币供求失衡主要依靠货币供给的变化来消除。,D=Md,DMd,D Md,现金余额不足,现金余额过量,增加对外支出购买外国证券,减少对外支出出售外国证券,国际收支盈余,国际收支赤字,储备增加,储备增减,29,第四节 货币论,4、主要结论对于小国而言,在钉住汇率制度下,无法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只能改变货币供给国内外来源的结构;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对策是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速度;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并

9、不否认实际因素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只不过它需经由货币需求来产生影响。,30,对贬值的基本观点,e贬值,Md上升,Ms不变,国际收支赤字(Md D),国际收支平衡(Md=D),国际收支盈余(Md D),赤字改善,盈余加重,出现盈余,31,第四节 货币论,政策主张所有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都是货币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必然是暂时的。所有国际收支失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而不需要改变汇率。货币贬值只是国内信贷紧缩的替代,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可能是国内存在货币幻觉。只有当贸易和金融管制提高货币需求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较快的经济增长率往往通过增加对货币的需求而改变一国国际收支。,3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