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0720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8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腺癌和壶腹周围.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治疗与护理,概论,胰腺癌是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男女发病比例为1.5:1,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早期诊断率不高,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胰腺癌中,胰头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胰腺癌的70%80%,其次为胰腺体、尾部癌。壶腹周围癌系指发生于胆总管末端、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癌肿,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癌。在临床上与胰腺癌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壶腹周围癌恶性程度低于胰头癌,若能较早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胰头癌。,解剖生理,胰腺是人体的第二大腺体,分为胰头、颈、体、尾4部分。,十二指肠乳头,主胰管,胰头癌,病因和病理

2、生理,病因尚不清楚。吸烟、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病理生理 胰腺癌的组织类型以导管细胞腺癌多见,其次为粘液性囊和腺泡细胞癌等。胰头癌可经淋巴转移至胰头前后、幽门上下、肝十二指肠韧带、肝总动脉、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胰头癌亦可直接浸润邻近脏器,如胆总管的胰内段、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部分经血行转移至肝、肺、骨、脑等处。此外,还可经腹腔种植。壶腹周围癌的组织类型以腺癌最多见,其次为乳头状癌、粘液癌等。淋巴转移比胰头癌出现晚;远处转移多至肝。,临床表现,1、腹痛 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早期由于胰管或胆管部分梗阻,造成胰管及胆

3、道压力增高,出现持续且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钝痛、胀痛,可放射至腰背部;晚期疼痛症状加剧。常因癌肿侵犯胆总管下段,压迫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累及十二指肠及腹腔神经丛所致,夜间尤甚,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2、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由癌肿侵及或压迫胆总管所致。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茶色尿,大便可呈陶土色。3、消化道症状 由于胰液和胆汁排出受阻,病人常有食欲不振、上腹饱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部分病人可有恶性、呕吐。晚期癌症侵及十二指肠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4、消瘦和乏力 同时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症状。5其他 癌肿致胆道梗阻一般无胆道感染,若继发感染,病人

4、则出现反复发热,常被误诊为胆石症。黄疸明显的病人,大多能扪及腹部肿大的肝脏和胆囊。晚期病人偶可扪及上腹肿块,质硬,固定,可有腹水或远处转移症状。,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生化检查:胆道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高,转氨酶可轻度升高。少数病人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2)血、尿淀粉酶:可有一过性升高;尿胆红素阳性。(3)血清学标记物:血清癌胚抗原(CEA)、胰胚抗原(PO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可升高,其中CA19-9是常用的輔助诊断和随访项目。,辅助检查,2.影像学检查(1)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曲扩大,局部粘膜邹襞异常、充盈缺损、不规则、僵直等;低张

5、十二指肠造影或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确诊率。(2)B超;可以发现2cm以上的胰腺及壶腹部肿块、胆囊肿大、胆管扩张。同时可观察有无肝脏及腹腔淋巴结肿大。(3)CT、MRI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及与之毗邻器官的关系。(4)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部的病变,造影可显示胆管或胰管的狭窄或扩张,并能进行活检。检查的同时可在胆管内植入支撑管,达到术前减轻黄疸的目的。(5)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可显示胆道的变化,了解胆总管下段的狭窄程度。造影后置管引流胆汁可减轻黄疸。其缺点是可能并发胆漏、出血等。(6)选择性动脉造影:腹腔动脉造影可显示胰腺癌所造成的血管改变,对判断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有一定意义。3。

6、细胞学检查 收集胰液查找癌细胞,或在B超或CT指引下,经皮细针穿刺胰腺病变组织,涂片行细胞学检查。,处理原则,争取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能切除者行姑息性手术,辅以放疗或化疗。1.根治性手术(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无远处转移的壶腹周围癌。切除范围:胰头、远端胃、十二指肠、下段胆总管及部分空肠,同时清除周围淋巴结,再将胰、胆管和胃与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2)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无幽门上下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的壶腹周围癌,可行此手术。(3)左半胰切除术:对胰体尾部癌,原则上作胰体尾部及脾切除。2.姑息性手术 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可行内引流术,

7、如胃空肠或胆管空肠吻合术,以解除胆道梗阻;伴有十二指肠梗阻者可作胃空肠吻合,以保证消化道通畅;腹腔神经丛封闭有助于减轻疼痛。3.辅助治疗 可在术前作区域性介入治疗、放疗,争取手术的机会。常用化疗药物有5-FU、丝裂霉素等。此外,可选用免疫疗法、中药等。,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含钩突)、远端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胆囊和胆总管,切除后将胰、胆和胃与空肠重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 与对癌症的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有关。2.疼痛 与胰胆管梗阻、癌肿侵犯腹膜后神经丛及手术创伤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与食欲下降、呕吐及癌肿消耗有关。4.潜在

8、并发症:出血、感染、胰瘘、胆瘘、血糖异常。,护理目标,1.病人焦虑减轻。2.病人疼痛缓解或消失。3.营养状况得到改善。4.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多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满足病人的精神需要。同时根据病人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地介绍与疾病和手术相关的知识,使病人能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2.疼痛的护理 对于疼痛剧烈的胰腺癌病人,及时给予有效的镇痛,评估镇痛药效果。3.改善营养状态 营养状况较差的胰腺癌病人,术前需要进行营养支持。通过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低脂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肠内、外营养或输注入白蛋白等改善营养状况。有黄疸者,静脉补充维生素K

9、.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病人与营养相关的检测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如血清蛋白水平、皮肤弹性、体重等,以了解治疗效果。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静脉补充营养。肠蠕动恢复并拔除胃管后可给予少量流质,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胰腺切除后,胰外分泌功能严重减退应根据胰腺功能给予消化酶制剂或止泻剂。,4.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术后出血: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渗血及引流液,准确记录出入量。有出血倾向者,根据医嘱补充维生素K和C,防止出血。术后12天和12周时均可发生出血;表现为经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呕血、便血等,病人同时有出汗、脉速、血压下降等现象。出血量少者可予静脉补液,应用止血药、输血等治疗

10、出血量大者需手术止血。(2)防治感染:术前3天口服抗菌药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术前2天给予流质饮食。术前晚清洁灌肠,以减少术后腹胀和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合理使用抗菌药控制感染。及时更换伤口敷料,注意无菌操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一般放置T管、腹腔引流管、烟卷引流、胰腺端面引流管、尿管等。除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外,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状和量,若为混浊或脓性液体,需考虑吻合口瘘或继发感染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包括取液体作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等。(3)胰瘘:术后一周左右,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持续腹胀、发热、腹腔引流管或伤口流出清亮液体,引流液测得淀粉

11、酶。应予以持续负压引流,保持引流装置有效。注意用氧化锌软膏或造口粉、皮肤保护膜保护周围皮肤,多数胰瘘可自愈。(4)胆瘘:多发生于术后510天。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腹肌紧张及腹膜刺征;T型管引流量突然减少,但可见沿腹腔引流管或腹壁伤口溢出胆汁样液体。此时应保持T型管通畅,做好观察和记录;予以腹腔引流,加强支持治疗;同时做好手术处理的准备。(5)控制血糖: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对合并高血糖者,应按医嘱调节胰岛素用量,控制血糖在适当水平。若有低血糖表现,适当补充葡萄糖。,健康教育,1.年龄在40岁以上,短期内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腹胀、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时,应注意对胰腺作进一步检查。2饮食宜少量多餐,以均衡饮食为主。3.按计划放疗或化疗。放、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血白细胞计数小于4X109/L应暂停放、化疗。4.术后36个月复查一次,若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发热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