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0721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腺癌的术后护理.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教学查房,-胰腺癌术后的护理 2015-7-20,病史介绍,患者 孙万富 男 67岁 主因上腹部不适、纳差1月,皮肤黄染、发热1周于7月1日收入消化内科,经抗炎、保肝、退黄、改善循环后对症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患者腹痛、腹胀加重,伴发热,皮肤黄染加重,梗阻性黄疸明确,伴有胆管炎,行腹部B超示:胆总管囊性扩张,胰头占位性病变,多考虑胰腺癌,为求进一步治疗,于7月4日转入我科。,入科查体:T:38,P:96次/分,R:22次/分,BP:120/80mmHg,体重:70kg,身高:180cm,患者神志清楚,格拉斯评分:17分,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营养良好,无明显水肿,慢性病容,全

2、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听力、视力正常,口腔正常,牙齿正常,舌苔正常,自动体位,皮肤正常,无压疮。过敏史:无既往史:无,辅助检查:腹部彩超示:胆总管囊性扩张,胰头占位性病变,多考虑胰腺癌。肿瘤五项:癌胚抗原1.59ng/ml,糖类抗原199 221.20Iu/ml。白细胞数目:10.8 10*9/L。心脏彩超示:左心房扩大,左心室后壁节段性活动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多考虑为冠心病。,7月5日患者持续高热,最高体温为39.5,即给予备皮、放置胃管、尿管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于9:30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顺利,返回病房,术后留置胃管、尿管、两根腹腔引流管接床旁,于7月9日患者伤口渗出液明

3、显增多,通知医生立即给予清创缝合,放置皮下引流管。,病史介绍,目前情况:患者现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观察伤口无渗出液,左侧腹腔引流管内无引流液于7月12日拔除,右侧腹腔引流管于7月15日拔除,皮下引流管通畅,引流液量少,继续给予消炎、补液静脉高营养等,对症治疗。,概 述,、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胰腺癌中,胰头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胰头

4、癌carcinoma of head of pancreas是指发生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约占胰腺癌的2/3。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偏低,预后很差.90%的病人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1%3%。,胰腺解剖位置,1胰形态细长,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2胰头部宽大被十二指肠包绕。胰体为胰的中间大部分,横跨下腔静脉和主动脉的前面。胰尾较细,伸向左上,至脾门后下方。3胰管位于胰腺内与胰的长轴平行。它起自胰尾部,向右行过程中收集胰小叶的导管,最后胰管离开胰头与胆总管合并,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胰腺解剖图,胆囊解剖位置,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

5、060ml。,十二指肠解剖位置,病因病理,胰头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病因:吸烟:香烟的烟雾中含有亚硝胺,能诱发胰腺癌发生。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遗传,转移途径,转移途径:淋巴转移和癌浸润最常见淋巴转移:胰头前后、幽门上下、肝总动脉、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晚期可至锁骨上淋巴结。直接浸润:邻接的脏器如胰腺内的胆总管、胃、十二指肠,浸润或压迫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等。癌肿远端的胰管内转移腹腔内种植血行转移:肝、肺、骨、脑等。,临床表现,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 无痛性黄疸消化道症状腹痛 出血 消瘦,临床表现,1.4070岁的病

6、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2:早期无特异症状,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隐痛、钝痛、胀痛和上腹部不适,可长期存在,夜间更明显。3晚期因侵犯腹腔神经丛,腹痛可加剧,呈顽固性,可伴背痛,止痛药往往效果不明显。4.腹痛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早起出现持续且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钝痛,胀痛,可放射至腰背部,晚期疼痛症状加剧。5.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茶色尿,大便可呈陶土色。6.消化道症状 病人常有食欲不振,上腹饱胀,消化不良,便秘和腹泻;部分病人可有恶心,呕吐。,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1)生化检查(2)血,尿淀粉酶(3)肿瘤五项,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1)X线(2)B超(3

7、)CT 一旦怀疑胰腺癌,CT检查是必要的。病人有黄疸而且比较严重(4)对已确诊为胰腺癌但又无法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选择血管造影和(或)腹腔镜检查是有临床意义的。,治疗方法,根治性手术:(尚无远处转移者)(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为胰头癌的标准术)(2)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性手术:(高龄病人、已有肝转移、肿瘤已不能切除或 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1)用胆肠旁路手术解除胆道梗阻。(2)用胃空肠吻合术解除或预防十二指肠梗阻。辅助治疗:术后外放射治疗与以5-FU为主的化疗联合应用,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基本都有恐惧的心理,对手术和

8、麻醉十分不利。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术前访视患者,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家属耐心介绍手术应当注意的事项,并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解除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指导,让患者熟悉病区的环境,交代手术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以达到增强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术前护理,术前指导:指导患者进流质饮食,做好肠道准备。术晨留置胃管、尿管。讲解留置导尿、留置胃管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操作时的配合要点,讲解麻醉方式、术后回病房的治疗及护理等。术前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咯痰、床上排便法及怎样保护伤口。,术后护理-一般护理,1.术后回病房给去枕平卧6 h

9、,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高流量面罩吸氧,待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用半卧位,并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勤换体位,以利引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血压、脉搏、心率变化。准确记录各项指征及出入。2.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注意有无渗血、红肿及渗出,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换药。3.口腔护理:由于患者长期禁食,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引起细菌迅速繁殖而发生口腔炎性反应,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干燥4.尿道护理:每日清洁尿道口,一般术后2472 h可拔出尿管,拔管前先夹管,锻炼患者的膀胱功能,待患者有尿意时再拔管。,术后护理-一般护理,活动: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在病人清醒、麻醉消失

10、后,鼓励其适当的做四肢被动活动,同时协助病人间歇翻身,被动按摩肢体及骶尾部,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深呼吸,适当咳嗽,以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疼痛的护理: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向病人解释术后伤口疼痛的原因,协助取舒适的卧位,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镇痛泵,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心理护理:由于手术创伤大,各种引流管比较多,造成患者躯体不适,容易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情绪,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应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留置引流管的重要性,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使其能更好地耐受各引流管带来的不适,配合术后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施行。,术后护理-引流管,术后了解各引流管放

11、置的部位、目的、意义,标记明确,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折叠、扭曲、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该手术范围广,引流管也多,首先要正确识别每天引流管,并用标签纸标明,同时对每条引流管的具体放置部位及其作用做到心中有数。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顺向挤压引流管,避免被血凝块、引流物阻塞,每3日更换引流管,详细记录引流量、色及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术后护理-胃管,1.胃肠减压目的:术前有利于胃肠道准备,术后可减轻吻合口的张力,促进愈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还有利于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胃管可以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减轻腹胀。机

12、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可引流胃液和肠液,减轻胃肠道的张力,减轻腹胀。2.胃肠减压的护理:熟悉胃管插入的深度代表胃管所在的部位。胃管插入4045cm表示已达喷门,5060cm已达胃内,6065cm已达幽门,保持胃管通畅,若有阻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胃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打折、受压,以免影响减压效果,若从胃管注入药物,应用温开水冲洗胃管后夹管1小时,以免药物被吸出,使用胃肠减压者,每日应给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引流物量。3.拔管方法:拔管时先将减压装置与胃管分离,反折胃管末端,嘱病人深呼吸。在病人呼气时拔管,先缓慢向外拉,估计胃管接近咽喉部时,迅速拔出。然后擦净

13、鼻孔,清除面颊部胶布痕迹。,术后护理-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 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腹腔引流管的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

14、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做好健康宣教。,术后护理-腹腔引流管,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

15、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3天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实心的情况),消毒引流管口,连接无菌引流袋,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术后护理-腹腔引流管,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

16、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正常堵管可能、加强引流管观察,从而达到有效的腹腔引流管护理的目的。,术后护理-皮肤护理,皮肤护理:1.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加之能量消耗,营养缺乏,易造成受压部位皮肤缺血、缺氧致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压疮,术后使用体位垫,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屑外,每小时翻身1次,经常更换体位,给予局部按摩,促进

17、血液循环。2.使用Braden评分表作为压疮发生危险性评估工具。,术后护理-皮肤护理,3.每小时翻身一次,有压红时翻身时间应明显缩短。必须注意压力越大,或皮肤血液循环已经有障碍的情况下,产生压疮所需的时间会明显缩短,在一段时间之后,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可逐渐增强,翻身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剪切力造成的皮肤损害,因而必须避免在床上直接拖拉患者,翻身时使臀部皮肤受到过度牵拉会造成臀沟(肛门后上侧)皮肤受剪力损伤而形成压疮(有裂口,长时间难以愈合)。4.注意保持床面平整、干燥,保护骨突部位,要采用适当的卧位姿势,并加软垫,贴一次性压疮敷料贴,但要注意局部过分衬垫反而会增加皮肤压力,必须避免。侧卧位时大转子的

18、压力最大,也最容易形成压疮。因此,要注意将下面的腿屈髋屈膝20度,上面的腿屈髋屈膝35度,确保两脚位于身体中线前或适当缩短侧卧位的时间。仰卧位时脚跟和骶部压力最大,可以在脚跟处加一衬垫,对于骶部要注意在抬高或降低床头时,骶部与床产生磨力(剪力),亦容易形成压疮。,术后护理-皮肤护理,5补充足够的营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治疗贫血等。注意蛋白的摄入,可以预防压疮性损伤,并可以保证病人获足够的热量。有助于提高皮肤对缺血的耐受性。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6转移和放置患者时要注意避免剪力。剪力对皮肤血液循环的影响垂直压力,应该尽可能避免。7注意患者的心理治疗,避免情绪对皮肤

19、的不良影响。8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皮肤过度暴露,增加活动、运动。勤换内衣、床单,服装宜宽松肥大,避免过紧,也要注意防止皮肤过于干燥,寒冷时注意皮肤保暧,以改善皮肤代谢。,术后护理-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术后15min/次,连续3次,平稳后改1h/次。体温:术后会出现手术热,38.5C,若高,则怀疑有感染、腹腔脓肿以及吻合口瘘等情况的发生。创面敷料:观察术后伤口有无渗出及活动性出血、吻合口瘘的情况发生。并发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术后并发症。,营养与饮食,饮食指导:术后严格按医嘱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遵医嘱进食,少量多餐,进

20、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少渣半流质饮食,注意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并观察患者的食欲情况。保持大便通畅。,营养与饮食,1、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食物:稀藕粉、蛋汤等。2、抗感染作用的食物:野鸭肉、绿豆芽、橄榄、乌梅、绿豆等。3、抗癌止痛作用的食物:鲈鱼、核桃、苦瓜等。4、增强免疫、抗胰腺癌作用的食物:甲鱼、鲟、山药、大枣等。5、谷类及瘦猪肉、鸡、鱼、虾、蛋和豆制品、蔬菜、水果等。,营养与饮食,五种食物禁忌类型1、油腻性食物及高动物脂肪食物:肥肉、花生、核桃等。2、坚硬、粘滞不易消化的食物。3、粗糙纤维多、对肠道刺激的食物:韭菜、芹菜等。4、霉

21、变、油煎炒炸、烟熏、腌制食物:咸鱼、核桃、油炸食物等。5、酸、麻、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姜、花椒、辣椒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易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胰 瘘、胆瘘、腹腔内出血、胃瘫、应激性溃疡等。这些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和治疗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甚至会使患者死亡。,胰 瘘,胰漏:胰瘘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的57天。患者本身因素:年龄、黄疸程度及持续时间、病灶的部位、是否合并内科疾病(如糖尿病等)、术后残胰外分泌功能。医源性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抑酶药物。吻合技术及经验是预防胰瘘发生的最重要因素:1.胰肠吻合技术存在缺陷,胰液经胰肠吻合两针之间的

22、间隙渗出2.钩突残留,胰腺组织缝针撕裂;3.胰腺断面处理粗糙;胰肠吻合缝得太密,影响吻合口血运,发生胰瘘。,胰瘘-观察及护理,1.病人在术后1周左右右上腹突然剧烈疼痛或持续性胀痛,继而发热或黄疸加重,腹腔引流增多,查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若漏出液体弥漫腹腔,则可出现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2.胰瘘可致腹内感染和腹内腐蚀性出血,危害性大,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应仔细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量、色的变化,一旦引流液内排出白色液体,疑有胰漏可能的患者,立即做引流液淀粉酶测定,确诊后持续负压吸引,充分引流,使外溢的胰液不积留于腹腔,减少胰液的分泌,防止胰液积存或者腐蚀皮肤。充分、通

23、畅的腹腔引流,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加强营养支持,控制胃酸、减少胰液、肠液分泌。给予病人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胆 瘘,2、胆瘘:一般是发生在术后2-7天,发生原因大多是胆肠吻合口径不一致,吻合口不严密或胆管游离过长缺血,坏死所致。通常情况下,只要引流充分都可以逐渐愈合。,胆瘘-观察及护理,胆漏观察:患者常有轻微至中等程度的腹胀 腹腔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 严重者胆汁可经手术切口渗出 腹部体征,腹膜刺激征。护理:胆漏患者应加强腹腔冲洗 寒战者对症处理,警惕发生感染性休克 B超观察腹腔内有无积液,是否需要行穿刺引流 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营养支持,本组2例胆瘘患者 均得以治愈。,出 血,出血

24、:术后早期出血多发生在术后36h内,多由于凝血机制障碍、创面渗血、血管结扎不牢滑脱造成。术后晚期出血多发生于212天,多为应激性溃疡。,出血-观察及护理,临床表现:引流管内流出血性液体、呕血或便血,伴有血压脉搏的变化。术后出血多为腹腔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可观察腹腔引流管、胃管引流液的情况,如果引流管内每小时引出50ml以上的血性液或脉压差缩小,血压下降等情况,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该及时报告医生。迅速建立好静脉通道,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压,神志,脉搏,面色,开通双重静脉通道,加快补液速度,维持循环稳定,紧急配血,急查血常规,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血压持

25、续下降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尽早处理;按医嘱给予止血药,输血,调整补液速度,遵医嘱输注升压药物。,腹腔感染,腹腔内感染:腹腔内感染主要是由于术中胃肠、胆道细菌感染所致。另外,患者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也是另一因素。除手术时严格无菌操作外,术后护理人员各项操作也都要按无菌操作技能完成。,腹腔感染-观察及护理,腹腔感染的发生多由胰瘘,胆瘘,腹腔出血等引流不畅引起。如:高热、营养障碍、低蛋白血症等,护理要点:协助患者取半卧以利于引流,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伤口如若有渗出液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胃 瘫,胃瘫(Gastroparesis):又称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26、emptying,DGE)定义:胃瘫为术后7天以上患者仍不能耐受常规饮食或术后胃潴留需要胃肠减压7天或10天。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在7%41之间。据多数学者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首位。,胃 瘫-原因,手术损伤 手术后交感神经兴奋,兴奋的交感神经纤维可通过多种神经反射抑制胃肠动力胃肠蠕动起搏点的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被切除,胃的节律性活动消失。手术过程中导致胃内吸入过多的空气或氧气,使胃过度膨胀,胃壁肌肉麻痹。术后未作胃肠减压处理而发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 营养状况不佳,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进而导致DGE术后胰瘘、胆瘘、肠瘘、腹腔脓肿、腹腔出血以及再次手术者,其

27、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胃 瘫-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控制血糖 胃肠减压,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气味、颜色,准确记录引流量胃动力药物:甲氧氯普安、甲氨酰甲基胆碱、西沙比利、吗丁啉等都能改善PD术后胃排空。饮食护理:营养支持治疗,注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全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措施。针灸:针灸疗法或合并应用皮肤电刺激,可促进胃肠动力心理护理,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P1: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麻醉有关,与无效的咳嗽方式有关,与机体无力有关。I1:1.清除口腔分泌物,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2.训练病人深呼吸,按压创口

28、咳嗽。3.翻身扣背,以利于清除痰液。4.遵医嘱雾化吸入。5.吸痰 6.向患者解释咳嗽的重要性。,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2.潜在并发症:出血-与手术有关I2:1.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通知医生。2.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4.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对症治疗。5.观察切口有无渗出。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指导卧床患者休息,减少搬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3.疼痛-与手术有关,与活动度有关I3:1.向患者家属说明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2.指导病人采取减轻疼痛的方法,如何按压伤口进行有效咳嗽。3.家属及其医务

29、人员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鼓励其战胜疼痛。4.药物止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后长期禁食卧床有关。I4:1.每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局部长期受压。2.遵医嘱补液营养支持治疗。3.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加强生活护理。4.按摩受压、骨隆突处。5.6.搬动病人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5.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有关,与机体抵抗力有关。I5: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皮肤弹性、尿量及各引流管的量、性质。2.全胃肠外营养护理,补充足够的维生素。3.密切观察血压、脉搏。4.胃管拔除后口

30、服补液。,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年龄有关,与电解质紊乱有关,与长期卧床有关。I6: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4次/天并记录。3.密切观察手术伤口和引流管附件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和恶臭味的分泌物。4.治疗、护理、处置时严格无菌操作。5.告诉患者不随意揭开敷料或用手触碰伤口。,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7.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局部炎症和毒素吸收有关。I7: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4次/天,遵医嘱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按时应用抗生素。2.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如乙醇擦浴,药物降温。3.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温水擦浴,注意保护切

31、口敷料干燥,加强生活护理。4.指导有效咳嗽,鼓励自主咳痰,按时雾化吸入 5.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8.活动无耐力-与术后卧床有关、切口疼痛,体弱有关。I8:1.补充病人禁食期间所需的液体和电解质治疗。2.遵医嘱输入白蛋白,加强营养支持治疗。3.协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4.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9.焦虑-与恐惧癌症,手术及术后康复有关 I9: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相关疾病的知识。2.举例治疗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治疗信心。3.寻求支持系统,嘱病人家属多陪伴并给予心理支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10.知识缺乏:与患者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I10:1.向病人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2.向患者病人家属讲解诊断性检查、治疗的知识。,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