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0918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更法呼唤,1、群体:鸦片战争期间具有改革倾向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 代表人物: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2、主要思想龚自珍:“修礼仪、变科考、重臣威”魏源:除“法外之弊”(人才受压抑)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群体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动摇了“天朝上国”的传统政治观念,“天下”这一概念被重新思考;认识到与西方“番夷”相比,帝国在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上处于劣势;明确提出“师夷”,打破了思想上的固步自封;因所处历史时代的原因,“师夷”的范围有限;为后世的一系列变革思想创造了成长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空间。,二、“地上天国”农民阶级的探索,1、群体:农民阶级 领袖:洪秀

2、全,洪秀全,拜上帝教特点:(1)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普天之下皆兄弟”;“天下一家,共享天平”。(2)“地上天国”的社会理想:“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3)宗教与政治相结合:“阎罗妖”。,2、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发展演变:拜上帝教(1843)金田起义(1851.1)永安封王(1851.9)定都天京(1853.3)天京事变(1856.6)天京陷落(1864.7),太平形势图,3、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1)平均分配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2)平均分配产品:圣库制度(“先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太平军创兴之时,圣库制度对保障部队供结、吸引贫民参加革命和

3、保证军事纪律等方面,都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定都天京后,洪杨等人又把城市市民的经济生活也纳入圣库的供给范围。而且一度要求以“人无私财”的原则施之于民间,其消极作用便逐渐暴露出来。传统的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资政新篇:(1)政治: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2)经济:发展近代工商业;(3)思想文化:兴办现代学校、医院、福利事业,设立新闻官等;(4)外交: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具有资本主义改革的色彩,但未能实行。,4、从“地上天国”走向封建政权太平天国的失败 确立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 大兴土木,追求腐朽生活方式 争权夺利导致“自毁长城”的内讧 任人唯亲,滥封王爵 严厉批判传统文化,激起知识分子反目“他们贬

4、黜国内文人,所表现出来的政策极为恶劣。结果可能使帝国分裂:清王朝完全覆灭似不可能”。赫德日记(1854),5、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其倡导的社会改革,对日后的中国有一定的影响;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它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已经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自此汉人势力上升,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削弱清廷根基-太平天国是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持续十四年(1851-1864),波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歭的政权,一度动摇清朝的统治,使清廷元气大伤。,

5、三、君民共主,1、群体: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王韬,薛福成,郑观应,代表人物:,2、基本观点:王韬:“变之道奈何?其一曰取士之法宜变矣其一曰练兵之法宜变矣其一曰学校之虚文宜变矣其一曰律例之繁宜变矣。”;君民共主使“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郑观应:中国“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德以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何启、胡礼垣:“人人有权其国必兴议院者合人人之权,以为兴国之用者也”3、历史作用:为后来的洋务及维新变法运动做了舆论准备,四、洋务运动:中体西用,1、群体: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朝廷:奕、文祥、桂良等地方督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奕,2.洋务运动的发起,曾国

6、藩(18111872),“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李鸿章(18231901),“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情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1)世界资本主义潮流(2)太平天国对清权贵势力的打击后果(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对中国自然经济破坏(4)思想上的准备。,3、思想核心:“中体西用”“以中国之伦

7、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本来是指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的学术。但在这儿使用更着重强调的是封建的统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西学”在这里则主要是指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包括西方的人文科学。“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基本思想体系。在中国向西方学习初期有积极作用,但消极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来维护封建主义的体制,本身存在着目的和手段的双重矛盾。,4、主要内容“求强”“求富”,北洋海军,北洋陆军,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军事工业(纯属封建工业)民用工业(具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开平矿务局,天津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8、,上海机器织布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军械所,汉阳铁厂,洋务运动A,湖北枪炮厂,金陵机器局,天津电报局,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特征一览表,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官 办,政府拨款,绅商入股(主),不计利润,追求利润,封建性质,与市场联系密切,封建衙门式,以雇佣为主,配给军队,基本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近代海军近代教育,京师同文馆,天津武备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福州船政学堂,福州电气学塾,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洋务运动B,兴办教育,却只着眼于实用、局部需要,派幼童留学,但对西方教育体系缺乏实际了解;建设海军、军事工业,却最终变成增强个人势力的砝码,以致地方势力

9、膨胀;设立工厂,却始终未能制定出一套社会工业化计划,所谓工厂往往成为位置私人之地,封建色彩浓厚:官利、报效等。,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没有彻底变革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未能摆脱封建性的羁绊;反对力量强大;改革不成系统启示: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历史地位(如何看待“中体西用”?)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改革,影响深远;现代技术、教育、资本的引入,意义重大;,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政治方面:日本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首先,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逐渐剥夺了旧统治阶级的特权,取消了对下层人

10、民的一些限制,允许不同阶层的人民之间通婚,实现形式上的平等。19世纪70至80年代,政府还颁布了其他一些律令和法典,引进欧洲刑法、民法和商法。1889年日本颁布了以普鲁士军国主义宪法为蓝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日本国家制度和统治机构的合法化。宪法标志着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济方面:日本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先是由政府投资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发展。后来,政府又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甚至无偿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期间,日本制定法规,禁止行会垄断、废关卡,整顿币制,统一汇兑,奖掖贸易,发展运输和通讯事业。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文化、教

11、育方面: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不顾农民的激烈反对,以处罚为手段,强迫家长送年满6周岁的子女上学,奠定了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基础。,五、戊戌维新,1、兴起背景甲午战败之刺激 明治维新之启发维新思潮之促进,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康有为,2、群体: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关于康有为,素有大志:“小圣人”读书刻苦:日以寸进 不媚世俗:中举时,不事宗师,“时论大哗,谤言四起”。入京会试时,文太奇,降第五名。在家乡第一个倡议放足,第一个办中文报刊,第一个创办学会。热心西学学有本原:今文经学大师孔子改

12、制考新学伪经考,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教材第46页)政治方面:裁汰庸官及研磨,鼓励臣民批评时政,编算预案等;军事方面:变通武科,停试骑射,改试枪炮,整顿水师,裁减绿营,改用西法训练兵将等;教育方面:废八股,改策论,设经济特科,兴办学校,兼习中西科学,鼓励官绅士民办报等;商业方面:奖励创造发明,设立农工商总局、矿务局,开办银行等;交通方面:设铁路总局,兴办铁路等。,4、戊戍维新失败过于激进(非指内容),改革树敌太多(得罪了保守派、洋务派甚至知识分子):“开制度局,尽废军机处、翰林院、都察院、卿、寺、督、抚、藩、臬、司、道,内外震撼”废除八股“势必触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忌”。缺乏组织,仅依靠光绪皇帝“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康广仁,资产阶级不成熟 资本主义不发达,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意识还未进一步形成仅依靠上层知识分子,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和支持。“改良乎,革命乎,皆肉食者谋之”,参考书,张玉法: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美汪荣祖:康有为论,中华书局;美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岳麓书社;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