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108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1,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19,-,2,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的斗争风暴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2019,-,3,本章课时:2学时教学方式:讲授、辩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本章重点: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失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本章难点:三次早期探索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及历史启示 。,2019,-,4,各阶级的表演与探索,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斗争和社会改革方案改造中国。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

2、维新,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2019,-,5,第一节,农民群众的斗争风暴,2019,-,6,一、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一,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第二,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最高峰:具有新特点、新水平,(一)爆发原因,2019,-,7,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受聘为本村的私塾教师,从此一面教书,一面继续读书。从16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屡试不第。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受劝世良言这本宣传基督教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 外国传教士传授了“一个侵略的上帝”,洪秀全“要制造的是一个造反的上帝”。(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3、上册,P97),洪秀全,2019,-,8,金田起义,2019,-,9,金田起义 (1851),永安建制,建都天京 (1853),全盛时期 (1856),2019,-,10,艺术家笔下的天京事变(素描局部) 作者:施大畏,天京事变(1856年),2019,-,11,北京城里的歌谣: 天父杀天兄, 江山行不通;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天 京 事 变 (1856),2019,-,12,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将土地分为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制度;选官制度;宗教、教育制度。 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2019,-,13,要求在小生

4、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行社会财富的绝对平均,具有空想性。,空想性:,如 何 评 价?,进步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2019,-,14,落后性:,这种方案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小农经济水平上,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如 何 评 价?,2019,-,15,时 间:,颁布者:,内 容:,1859年,干王 洪仁玕,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资政新篇,2019,-,16,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在进入近代以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局限性:明显超越

5、了农民战争的范畴和实际,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也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未能在天朝内部得到响应和实施。并且当时社会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条件。,资政新篇,2019,-,17,(二)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2019,-,18,(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的原因: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固有的阶级局

6、限性。第二,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第三,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2019,-,19,(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表明: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019,-,20,“农民阶级无法通过自身来解放自己。 ” 这句话对吗?,辩论,?,2019,-,21,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2019,-,22,一、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一) 原 因 内忧农民起义; 外患列强侵略加剧。,2019,-,2

7、3,外患:(主权、领土的丧失),内忧:(剿“发捻”),清政府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洋 务 运 动,2019,-,24,19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清王朝为自救,一些洋务派官僚以“求强”和“求富” 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又称“自强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2019,-,25,学习西方,结果必然是:“用夷变夏”(毁弃了封建伦理道德)代表:倭仁、徐桐、李鸿藻,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2019,-,26,洋务派,“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李鸿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

8、: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2019,-,2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一主张为洋务派引进西学提供了合法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减少保守派的攻击。但这一思想在根本上否认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与落后性,只承认在器物层面上需要加以改变。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发展起来的。,中体西用,2019,-,28,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奕,清末洋务派首领。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2019,-,29,地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2019,-,30,洋务运动代表人物,2019,-,31,(1)维护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 ; (2)“师夷

9、长技以自强”。,(二)洋务运动的目的,2019,-,32,1.中体西用为理论基础; 2.慈禧的暂时支持; 3.地方实力派的积极执行; 4.总理衙门的推动; 5.中外的暂时“和好”。,(三)推行的条件,2019,-,33,自强,求富,(一)内容,二、洋务运动的内容、作用,2019,-,34,1.建立军事工业“求强”,2019,-,35,江南制造总局,2019,-,36,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A 资金 原料 燃料 运输,2.建立民用工业“求富”,B 获利 稍分洋人之利,天津电报局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2019,-,37,3.创建新式海军,70-90年

10、代,分别建成北洋水师(海军主力)、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 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25艘军舰,在威海卫、旅顺有海军基地)。,2019,-,38,洋务派创建的新式海军,停泊在威海卫港的北洋舰队,1895年,就在中日马关条约签字时期,慈禧太后却在忙着过60岁生日。她说:谁也不能向她谈论国事,扫了她的兴。,2019,-,39,1862年兴办京师同文馆(外语学堂); 1863年兴办上海广方言馆; 1866年兴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学堂); 1879年兴办天津电报学堂(实业学堂)。,4.创建新式学堂,2019,-,40,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120名,1881年撤回。 18751894

11、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学习造船、驾驶。(北洋海军的指挥骨干多为留学生)。,5. 派遣留学生,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2019,-,41,6. 翻译西方科技、法律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以自然科学为主 ); 京师同文馆;,2019,-,42,洋务运动视频,2019,-,43,辩论,?,甲方观点:洋务运动包含许多积极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步 。,乙方观点:洋务运动目的消极,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2019,-,44,洋务运动的作用,军事民用工业新式海军 培养新式人才,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为军事近代化奠定了

12、基础。,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目的,消极方面,维护反动统治,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经营,经营管理腐败 。,思想,“中体西用” 的指导思想不能使国家富强。,2019,-,45,(一)外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二)内因: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三)具有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四)“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未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是根本原因。,教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三、洋务运动的破产,原因:,2019,-,46,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几乎同时展开,但却成败有别。,案 例 分析,2019,-,47,洋务运动虽然引

13、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是第一步近代化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改革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如何评价?,2019,-,48,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2019,-,49,(一)兴起的原因,1.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2.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 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19,-,50,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2019,-,51,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同各省举人云集北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起草了上皇帝 “万言书” ,联合十八省在京会试的举人1

14、300多人签名,提出“拒和”、 “迁都”、 “变法”,请求都察院将上书代呈光绪皇帝。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2019,-,52,维新派的活动方式,向皇帝上书; 著书立说(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等); 翻译西方政治学说(天演论、俄彼得变政记与日本变政考); 办学会(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 兴办新式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办报纸(时务报、国闻报、湘报)。,2019,-,5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要不要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变

15、者,古今中外之公理”) 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民权兴,国家乱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应给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政治权利,主张“绅权”)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开民智),2019,-,54,(二)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898.6.11光绪帝颁布由他起草的“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到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反动政变为止,共天,故称百日维新。,2019,-,55,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提倡西法垦殖;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广办邮政;改革财政。,2019,-,56,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设学校、译书

16、局;充许自由创立报馆、学会,派人留学。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改,裁汰冗员,准许“旗 人”自谋生计,广开言路,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2019,-,57,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反动政变,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戊戌政变,2019,-,58,(三)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1.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 2.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运动。3.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2019,-,59,客观原因:维新派力量弱小。 守旧势力的力量强大,纷纷要求“杀康梁以谢天下”。 维新势力主要是维新派知识分子、帝党官员以及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变法失败

17、的原因分析,?,2019,-,60,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1.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妥协。 2.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急于求成和策略失误。,2019,-,61,戊戌运动的失败尤其是“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如章太炎、吴玉章等人。,2019,-,62,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解放自己。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肯改革封建专制制度,也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的改良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历史启示。,小结,201

18、9,-,63,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2.试分析“中体西用”思想。3.戊戌维新运动为什么会失败?说明了什么?,2019,-,64,参考书目,1.天朝田亩制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1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第321页。2.资政新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2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第531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八章“自强运动现代化延误的制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2019,-,67,4.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5.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6.美列文森(Levenson, J.R):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