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1512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管理的基本背景.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主讲教师:陈静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Email:,主要参考书目,1 管理学,(美)斯蒂芬.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经济科学出版社3 动荡时代的管理,德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4 管理思想的演变,(美)丹尼尔.A.雷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 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孙耀君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6 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上课,平时要求,讲授讨论、游戏、模拟3.影像资料,1.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认真准备、大胆发言2.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小组讨论沟通),考试,闭卷考试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管理学原理课程体系,第一

2、篇 管理思想与理论演变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背景 第二章 管理与管理学性质与特征 第三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第二篇 管理与环境 第四章 组织与环境 第五章 管理社会责任与伦理规范 第三篇 管理的对象 第六章 企业与非盈利性组织 第四篇 管理的基本活动 第七章 战略与计划 第八章 组织与组织设计 第九章 人员配备与开发 第十章 领导与激励 第十一章 控制与控制系统 第五篇 管理创新与发展规律 第十二章 管理创新规律 第十三章 当代重大管理创新理论简介,管理创新,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理论,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管理与环境,问题导引,什么是管理?为什么学习本课程?学习什么?如何学

3、习?,管理名言:德鲁克论管理,管理,从根本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改造后食堂售饭、售菜窗口有很大问题:1、售饭窗口:因为电子秤低于窗台,打饭之前和饭打好后都要师傅接饭盒和递送饭盒,不能像原来一样自己放和取,降低了售饭效率,每天售饭窗口前长龙就是最好的说明,这还没开学呢,要是开学了,赶上午餐高峰,简直不敢想象是怎么个情况!2、售菜窗口:不明白安装个斜面玻璃是何用意(售饭窗口也一样)。第一,搁个饭盒的地方都没有,很不方便打饭、打菜;第二,热菜往下边

4、一放,热气升腾,斜顶玻璃上全是雾气,下边是什么菜也看不清楚,随便打出来一看,都是啥玩意啊!这还是夏天,要到了冬天!,管理小故事分粥,有七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平均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大家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形成以下几种方法:(1)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3)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4)选择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方法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

5、顿勋爵作的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方法四:选择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种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

6、多。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分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要敢于跳出传统的思维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套好的管理机制对领导者来说比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有效得多。就像分粥一样,很多事情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我们一时还没有想到。,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背景,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第二节 知识经济背景第三节 管理的哲学背景,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1.第一阶段。1492年到1800年是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它是在国家层面上发生的西班牙发现美洲,英国殖民印度等,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2.第二阶段。1820年

7、或182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0年 是全球化第二阶段。这是在公司的层面上,市场和劳动力造就了全球化。3.第三阶段。开始于2000年的为第三个阶段,世界变成“迷你型”的了。这一阶段全球化的主要元素是个人。个人拥有着各自的机会进行全球化,与其他个人进行竞争。需要强调的是,个人 不单指西方人,是指世界各种肤色的个人。,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全球化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综合起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

8、、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国际化。其指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主要是在国际层面展开,形成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如波音747飞机有400 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个国家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生产。(2)产品国际化。是指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同时,国际贸易

9、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几乎无所不包。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索尼”电视,“奔驰”汽车等。,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迅速,国际资本输出输入更加自由,金融资本与商品资本相分、脱离生产发展而迅速膨胀。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4)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同时企业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

10、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而且,由于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很多企业为规避风险,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如IBM、西门子公司和日本东芝电气公司间研发战略联盟等。,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形成了以区域为基础的国家间的经济联盟。如欧洲共同体等。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一、经济发展阶段(一)农业经济阶段(二)工业经济阶段(三)知识经济阶段

11、,第二节 知识经济背景,(一)农业经济阶段,自人类文明起,农业经济阶段持续几千年,直到19世纪。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中,人们采用的是原始技术,以简陋的锄、刀斧等为主要的生产工具;生产劳动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和生产多集中在土壤和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马车、木船等。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规模很小,仅处于从属地位。在农业经济阶段,生产的分配主要按劳动力资源的占有来进行。尽管在少数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地的占有起重要作用,但就整个世界而言,生产的分配主要按劳动力资源的占有或通过土地占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得。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弱,生活十分

12、贫困。教育很不发达,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人才基本上固定在一处,很少流动。,(二)工业经济阶段,自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发展。工业革命使机器设备代替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手工工具,生产以工业为主,交通工具发展成为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多,自然资源从土地扩展到铁矿石、煤、石油等多种资源。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发展机器生产所必需的资源很快成为短缺资源,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该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三)知识经济阶段,知识经济是在20世纪最后1/4

13、时间内萌芽并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生产主要以高技术为主,知识代替资源(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形态生产力的物化使人类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能力和开发利用新型富有资源的能力都大大增强。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属于智力资源消耗型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时代,它既不同于以手工工具推动社会发展的个体经济时代,也不同于以机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模经济时代,而是以知识为主导、与载体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时代。,一、知识经济的定义(一)知识经济的内涵知识经济就是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以信息经济为核心产业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生

14、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产业升级。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我们有必要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以及由此给管理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知识经济的概念有多种,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的“科学、技术和产生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概念。这意味着,知识经济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综合表述:知识经济就是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生产(产生)、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第二节 知识经济背景,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1)传统的企业职能发生了变化在传统企业的管理

15、中,企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的职能不断增加并更迭新的内容。但无论如何,传统的企业管理仍然是只注重有形资本。在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创造、培育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2)企业管理呈现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信产业的兴起,使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产生了第二次革命。如芯片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速度,光纤和数字化技术也极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虚拟现实可创造出自然本身很少有机会产生的状态,从而提高了人们学习的机会和效率,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和成本。

16、网络化消除了人们应用知识所受到的空间、时间限制,如互联网的出现。,第二节 知识经济背景,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3)资产管理和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其企业管理是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当今,在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例正在大大增加。无形资产的升值也将带来企业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效管理无形资产,进一步增加无形资产投入,是多数传统企业没有的或不重要的工作内容。(4)管理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出现传统企业中的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其特征是官僚结构、层层负责、人浮于事;组织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失真,工作效率较低;营销网络环节多,管理难度较大。在知识

17、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高度发达,信息化导致最高决策层能同最基层的执行单位直接联系,使多数中间组织失去存在的必要。,第二节 知识经济背景,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5)以知识和人才管理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被看成是“学习型组织”。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以物质资源和资本的管理为中心,而是更强调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6)人本管理的实施“人本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现代企业根据知识经济竞争化的要求,应突出“人才激励管理”。,第二节 知识

18、经济背景,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7)网络营销使传统营销面临根本性挑战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引起市场营销活动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一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上的数据库营销;二是市场营销从新媒体中找到了增进绩效的途径和机遇。如互联的在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等、这些媒体比普通大众媒体向更具细分化的顾客传递信息。(8)集体领导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要求传统企业管理转型的同时,领导方式也要随之转变。要把众多部门整合为一体,即保持员工个人和团体的高效率,又重整对外关系和创造新机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新的领导方式,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领导的机会,需要领导组织进行学习,扩展其成员的能力。因此,领导应当是集体领导,集中

19、公众智慧的领导。,第二节 知识经济背景,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9)民主决策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管理决策必须知识化、民主化。首先是企业管理层的文化程度空前提高,因而知识决策素质大大提高;其次是重视专家集团和智囊机构提供的决策意见和建议;第三是高素质员工对知识决策的民主参与等。(10)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在追求企业自身经济目标的同时,注重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应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资源再生等看得十分重要。企业战略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规划自己,主动承担它对社会进步应承担的责任。传统企业管理强调通过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来实现经济利润的快速增长,其严

20、重的消极后果就是对现有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生态失衡、污染严重、环境破坏,进而导致社会、经济难以持续协调发展。,第二节 知识经济背景,第三节 管理的基本哲学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阶段,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基本哲学观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农业经济的循环增长观、工业经济的无限增长观、以及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等。这些思想的变迁反应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中对人类发展方式、对人类与其其周围世界关系认识的提高。寻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的和谐、协调、持续发展是现代发展的主题,也是管理的核心主题。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发展方面 第三世界

21、不发达状况日益恶化:(1)受饿人数为历史任何时期都高,其绝对为数在增长;(2)全球文盲的人数,没有安全饮用水、无家可归及缺乏燃料的人数在增加。环境问题的恶化(1)自然资源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坏(2)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3)生态系统平衡破坏,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一)已有可持续概念的分析(二)可持续发展概念(三)可持续发展观特征,(一)已有可持续概念的分析,1.从自然属性定义较早的时候,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它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协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

22、不仅发展而且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2.从社会属性定义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简称生存战略)。生存战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出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一)已有可持续概念的分析,3.从经济属性定义这类定义有不少表达方式。不管哪一种表达方式,都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

23、发展。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作者Edward B.Barbier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然,定义中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4.着重于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除了政策和管理国家之外,科技进步起着重大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因此,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

24、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他们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技术差、效益低的表现。,(二)可持续发展概念,1988年以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或概念并未正式引入联合国的“发展业务领域”。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发展需要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地、生态的等各方面综合平衡的发展。,(三)可持续

25、发展观特征,可持续发展观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本质特征也非常鲜明。第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国家实力和财富。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变废为宝,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第二,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哲学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第三,可持续发

26、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历史发展中的“客体”指的对象,“主体”指的是社会的人。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主体”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面向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总结为三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 所谓的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出人类赖以

27、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都占全球的80%以上。,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这一原则从某一侧面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28、原则。,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共同性原则 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应该是共同遵从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布伦特兰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和里约宣言均强调了“共同性”原则思想,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方能实现。,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需求性原则 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柱,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反映)。它忽视了资源的代际配置,根据市场信息来刺激当代人的生产活动。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人类的一些基本物质需要自然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