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579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4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制作 民治中学周千红,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案例】夫妻浴室晕倒,4岁孩子救父母 2007年1月13日上午,佛山市禅城区魁奇路某大型楼盘一住宅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一对年轻夫妻洗澡昏倒在浴室里,幸亏巡警及医护人员抢救及时,夫妻都安然无恙。早上时许,夫妻俩一起床,就双双进入浴室洗澡,由于天气比较寒冷,丈夫将浴室窗户关闭。两人边聊天边洗浴,不知不觉过了20多分钟,他们忘了时间,也忘了打开排气扇,浴室内氧气越来越稀薄,而一氧化碳却不断增多,两人迷迷糊糊倒在浴室地板上。岁的孩子起床发现后,赶紧告知另一间房的奶奶,奶奶立即打电话到110求救,110指挥中心马上调派路面巡警、医护人员赶往现场

2、救助。经过个多小时抢救,二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启发思考:,在我们庆幸这对夫妻安全获救时,我们是不是该思考,如果没有小孩子的及时发现并告知奶奶,那又会是怎样一种后果?如果你的小孩万一遇上这种情况,他能安全自救吗?,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消除安全隐患,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和让自己和孩子懂得必要的安全自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1年至2002年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

3、体育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而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惨痛的安全事故,溺水事故 从2000年各地上报给教育部的安全事故来看,各种溺水事故占上报事故总数的19.58%。【案例】北京三名学生在沙坑内游野泳溺水身亡 2006年6月4日16时左右,房山区窦店镇交道一街村4名学生一起到陈家房村东小清河旁一个偷沙遗留的大沙坑内游野泳,其中有3名学生突然溺水身亡。附近村民及当地派出所知情后迅速组织营救,17时30分左右,3名溺水学生尸体被打捞上岸。,惨痛的

4、安全事故,家庭火灾事故 公安部消防局发布,2007年2月17日至24日(农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全国共发生火灾9100起,死亡42人,伤7人,直接财产损失1351.2万元。据消防部门的统计显示,在所有的火灾比例中,家庭火灾已经占到了全国火灾的30%左右。家庭起火的原因林林种种,可能在我们注意得到的地方,也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根本就注意不到的地方。【案例】2005年6月21日晚上7点多,海口市青年路美舍下村一栋5层楼高宿舍楼发生较大火灾,其中2楼的8间房子起火,2名小孩在大火中被烧死,4名妇女被烧伤送往医院抢救。【案例】广西一小孩放鞭炮闯大祸5人被烧死1人受重伤2006年2月3日广西横县县城因小孩

5、燃放鞭炮,引发了一条百米长街的连锁爆炸事故,5人被烧死,1人受重伤。,惨痛的安全事故,家庭煤气中毒事故 2004年广东深圳煤气中毒7天279起.2004年深圳市春节期间发生已报案的煤气中毒事件达279起,这个数字比2003年全年煤气中毒事件总数的三成还多。交通事故【案例】三小学生斑马线上被撞死 2006年4月5日上午时分左右,惠州市惠城区发生一起特大车祸,名小学生和一位老太太遇难。当时,一辆行经大岭路的五十铃货车,撞上正在横过斑马线的光彩小学名小学生和名家长。,启发思考,面对一起起惨痛的死亡事故,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的消逝,我们又能对孩子做些什么呢?事实上有些安全事故是可以消除和防范的

6、,只是我们受害者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消除和防范这些安全事故的常用措施有哪些呢?,消除安全隐患之对策,溺水事故的防范与自救炎热的夏天来临,游泳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除了室内外游泳池,还有迷人的海滨、河流和水库,但是享受欢乐之余,也请特别注意潜在的危机,事前多一分思量和准备,就可以避免不幸和灾难。【案例】三个孩子抱团溺水2006年11月18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翰香村委会翰香小学三年级3名男生蔡某某(11岁),五年级学生蔡某某(12岁),六年级学生蔡某某(14岁),相约到附近的大连水库钓鱼。期间一名学生不慎落水,其他两人先后下水相救,由于施救方法不对,3人抱团溺水死亡。,溺水事故的防范与

7、自救,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很多,应从多方面来考量,在此简单介绍:1饭后、饮酒不宜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分的开玩笑。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水浅、人多不可跳水。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露营、钓

8、鱼、野外活动如靠近水边时,应严防小孩意外落水。海边或户外游泳要防止晒伤及脚底刺伤,火灾的防范与自救,儿童玩火。有些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知任何对他来说新奇的事物。比如,在床上玩打火机,学大人用煤气做饭,抽烟等等,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就很可能引发火灾。孩子不懂怎么样来扑灭火,在火灾现场也会感到害怕,导致家庭财产损失,甚至导致玩火者受伤。吸烟。有些人吸烟不把烟头彻底弄熄,就随手一丢。这样都到易燃物体旁边,就会产生火灾,更严重的甚至会有爆炸的可能。用电不规范。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日益增多,不少家庭不懂得规范用电,电线布置混乱,乱拉乱接现象严重,导致火灾隐患。忽视可能存在的火

9、灾隐患。有的人出门,但家里烧着水,考虑到马上就回家,所以不关火。或者有时候在煨汤,却睡着了。这些都有可能会引发火灾。家用电器的起火如电冰箱、空调等。家庭发生火灾一般开始比较小,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就不会引起大火,若一味地等消防车、消防人员、尤其有的居民区道路复杂,不能通车,就会丧失宝贵的时间,损失将更大,救火的难度也更大。家庭发生火灾时,报警后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邻居们主动帮助,将火情、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火灾的防范与自救,自己救火要讲究方式、方法。若是油锅起火,可以用锅盖盖住油锅,将火窒息或用待炒的蔬菜倒入锅,也可用湿抹布捂盖灭火。若是汽油着火,切忌手忙脚乱,弄翻油桶。切不可用水

10、扑救。液化气罐着火,要想尽办法关闭角阀。如果阀门火焰较大,可以用温手巾、抹布等猛力抽打火焰根部,将火扑灭,然事关紧阀门。如果角阀失灵,可以将火焰扑灭后,先用温毛巾、肥皂、黄泥等将漏气处堵住,把液化气罐迅速搬到室外空旷处,让它泄掉余气或交液化气公司处理。若是家用电器设备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用灭火器进行补救,或用湿棉被将火熄灭。如没有专用灭火器,用水扑救世主时,一定要先断电、后灭火。如果室内火灾一时难以扑来,就要及时撤离房间,切不可先救东西、寻找钱物,而贻误逃生良机。,火灾的防范与自救,【案例】某学校的校办工厂生产学生用本,严禁烟火。有一次,一个临时工不小心引燃了挂在门外的下角料,纸张一下就

11、烧了起来。王老师和一个同学在校门口看到了学校的平房里浓烟滚滚,赶快到旁边的收发室拨发火警“119”。过去以后发现看门的李大爷已经拔了“119”,只听李大爷减了一声:“我们这儿着火了!”就慌慌张张地挂上了电话。王老师又赶紧拿起了电话,重新拨通“119”然后详细地告诉了消防部门学校所在的位置。不 一会儿,消防车迅速赶到,及时扑灭了火,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那位同学站在上边,感到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安全提示 如果你发现有地方发生火灾,一定要照以下方法去做:快速找到最近的电话报警告诉消防部门起火的详细地址平时不可随意拨打“119”。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遇见火灾要冷静,快拨电话报火警,匆忙之中莫忘记,详

12、细地址要说清。,交通事故的防范,路上行走要注意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交通事故的防范,骑车路上莫大意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骑自行车上学的以初、高中生最多,因此教育孩子骑车要注意以下事项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要闯红灯,或推行、绕行闯越红灯;不要在禁行道路、段或机动车道内骑车;不要在人行道上骑车;不要在市区或城镇道路上骑车带人 不要离把或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不要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不要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行使;不要争道抢行,急转猛弯;不要酒醉后骑车;不要擅自在非机动车上安装电动机等。,温馨提示:,消除安全隐患是个严峻的课题,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坏境,是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消除安全隐患,人人有责!时时处处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