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1613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8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冯青来 2009-10-19,与各位老师真诚交流,问题一,现在我们大家作为一线教师压力感觉普遍很大,事务性工作很多,职业倦怠现象比较多,如何避免职业倦怠?,问题二的引子,“比如厌学,这是教师最讨厌的事情。然而细想起来,厌学对于有些学生,有某种保护作用,他们如果不厌学,不逃避学习,会崩溃的。我曾经分析过一些这样的案例。我不是支持厌学,我是说,我们一定要具体分析某个学生为何厌学,如何厌学,厌学对他具体起了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减少厌学。现在很多教师只是生硬盲目地与厌学对着干,其实这样反而会助长厌学之风。”(摘自王晓春博客http:/,问题二,

2、感觉有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自觉,甚至有厌学情绪,作为一线教学老师,如何对厌学的现象进行理论和有效地分析?,问题三的引出,“今日我们许多校长老师动辄要求教师培训的内容“拿来就能用”,动辄指责讲课者“理论脱离实际”,对理论工作者采取抵制轻蔑的态度,看见理论书籍就头疼,这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在起作用。这种态度很“孔子”,很“儒家”。其实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理论必须脱离实际,完全不脱离实际,它就不是理论了。理论本来就不是让你“拿来就用”的,它是指导你思考的。许多老师不懂得这个基本的道理,盲目排斥理论,结果就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停留在最肤浅的“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上。(摘自王晓春博客http:/,

3、问题三,对这段话该如何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什么指导意义?一线教师如何将个人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养成一种理论态度?,问题四的由来,阿莫纳什维利曾说道:“具体的计划本身并不存在,就像在教育儿童的工作中不该有现成的处方一样!这些具体的教育计划是在具体的教育立场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你们把我的教育实践中的这种讨论会当作一种处方,搬用到你们自己的基于另一种教育立场的实践中去,那你们就一事无成。到那时,你们就会说,我的实践毫无用处,不现实!你们瞧,把一个教育之家赖以建立的基础是:以个性观点和人道态度对待儿童。如果你们的教育之家是建筑在一棵至高无上的橡树的枝头上的,我的经验在你们的居高临

4、下的教育之家里就可能是一只臭蛋,这如同某些教育和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在我的教育之家里腐烂发臭一样”,问题四,这是杨剑琴老师个人很喜欢的一段话,乐于与我们大家分享,但觉其中意味可意会却不能言传。或许我们能够用另外的更形象的方式或更明晰的语言来直白这段话的意思以明确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到底何在?,对问题一的追问及感概,一、教师压力源自何处?二、何谓“事务性工作”?三、如何界定职业倦怠?四、职业倦怠何需消解!欲其所能为,能为其所欲!卢梭,对问题二的反诘及感想,一、学生“厌”的真的是“学”吗?二、若非,学生“厌”的是什么?三、若是,学生怎能不“厌学”!四、有些学生又为何不“厌学”?,与问题二相关的

5、若干教育理念(I),“Education is the kindling of a flame,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Socrates“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Yeats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炬。苏格拉底;叶芝,与问题二相关的若干教育理念(II),博尔诺夫:“人是一种需要这样一种外力推动的屡教不改的有惰性的生物”。施普朗格:“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

6、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与问题二相关的若干教育理念(III),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其“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问题二相关的若干教育理念(IV),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

7、正当途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对问题三的立场及感言(I),目前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关注更多是的是行动及其结果而非理论,是“如何”去做而非“为何”去做。但是,理论指导实践并非空话,康德哲学也认为,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失去了理论,对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应对策略则难免主观随意同时缺乏远识。认识教育需要合乎逻辑并且显明的理论来指导。理论的导向功能不仅体现在其确立了教育目的,同时也规划

8、出最根本的教育途径。理论不可或缺,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但并非在任何场景和时间都会具有普适性。,对问题三的 立场及感言(II),实践对理论而言可谓相互影响。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够“检验”一种理论,理论层面的教育观念或提案能否行之有效也完全由实践决定。借用康德哲学的表述亦可谓: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是空洞的。,对问题四的个人理解汇报,阿莫纳什维利作为合作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造了一套以师生独特的交往方式为基础的合作教学模式,被称做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他认为在知识探索中,教师有时应当扮演与学生一样的求知者的角色,有时“健忘”,有时“犯错误”,提出与学生答案相反的论证,激起学生与教师辩论的愿望。在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中,教师以这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感到自己是与教师平等的伙伴,并从这种积极参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交往的快乐。,致谢,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欢迎批评、指正、交流!联系方式:QQ:235272905 MSN:MP:130171573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