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759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抒怀、咏史抒怀)借典抒情,抒情方式:,常见提问方式:1、说说下面的诗歌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2、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诗歌。3、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折通幽”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直接抒情,判断直接抒情的方法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句。,如:杜甫:“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相思之苦。,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答题规范:本诗歌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诗中的“独怆然而涕下”直接表现了诗人想着天地之浩大,人之渺小,而感时伤事的情怀。,请简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答题规范:诗歌采用方式,诗中句表达了诗人感情。,间接抒情,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借春天到来的景物描写抒发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秦观的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写的是寂寞孤馆,料峭春寒,杜鹃啼血,日暮斜阳,而这些景致里无不透着强烈的落寞和凄婉,在这重重的凄厉中,诗人贬官失意,所不堪忍受的悲苦和无奈虽不着一字,却通过此情此景泄露,让人读来倍觉心酸。,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以乐景写哀情,王维送元二使安

4、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借“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借“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2、托物言志,答题格式:采用了手法,借物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志向(追求),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答:这首诗主要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5、,非是藉秋风。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抒情特点。,例:,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中的一、二两句的作用。答:一二两句采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练习巩固:,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

6、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区别,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径。,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阅读下面的诗歌,说说它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台 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参考答案: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台城曾经的繁华奢靡景象与现在的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的鲜明对比,告诫当朝统治者要

7、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奢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感慨。,例:,课外练习6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抒情技巧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参考答案:本诗的抒情方式为怀古伤今。以今昔对比的手法着重渲染昔日的繁华,而衬托出今日的凄凉,以此表达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感慨。,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说这首诗在抒情上的特点。,答: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练习:,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

8、唐以前诗歌 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 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借典抒情,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化用王孙典故,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8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

9、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5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直接抒情,6寓情于景,2借景抒情(哀景哀情),7托物言志,3触景生情,4直接抒情,8直接抒情,5借事抒情,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

10、衰。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2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1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1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13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14托物言志,10 用典抒情,18借景抒情(乐景写征人离乡之哀/以哀景写哀),15乐景哀景写哀情,16 直接抒情,17 借史抒情,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

11、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2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以苍凉的秋景写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和沦落他乡的凄苦。,19托物言志,20 借史抒情,2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答题要点:,(1)该诗采用了抒情方式,(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了氛围,抒发了感情,(3)起到了效果或有好处,条理清晰 表述严密,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明确:借景抒情(步骤一)。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步骤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步骤三)。,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例题分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