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1871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0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负债表解读要点.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务报告分析,李桂荣 主 编张志英 副主编张旭蕾 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2编 财务报表解读,第3章 资产负债表解读第4章 利润表解读第5章 现金流量表解读第6章 会计报表附注及合并财务报表解读,第3章 资产负债表解读,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基本财务报表之一,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对资产负债表的解读和分析历来是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尤其是对债权人和投资者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和资本保值分析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对资产结构的考察也有助于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3.1 资产负债表概述,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作用资产负债表亦称平衡表(Balance Sheet)、财务状况表,是总括反映

2、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能够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所掌握的各种经济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分布与结构。能够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构成,即债权人和投资者各自的权益。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结构,报告式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1资产负债表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注意: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2资产负债表遗漏了很多无法用货币表示的重要经济资源和义务信息 3资产负债表中许多信息是人为估计的结果,因而未必可靠 4正确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必须依赖报表使用者的判断,

3、3.2 资产项目的解读与分析,资产项目的分析程序 首先,对资产总额进行分析。其次,对资产的流动性进行分析。最后,对资产的质量及其获利性进行分析。资产的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或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的质量。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在资产的帐面价值与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可以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之间的差异上。是资产的实际质量而不是账面价值决定了企业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贡献。,资产按照其质量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帐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2、按照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3、按照高于帐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1、按照帐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按照

4、帐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这是因为,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企业的货币资金会自动地与任一时点的货币购买力相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在任一时点的货币资产,均会按照帐面等金额实现其价值。,2、按照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1)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由于存在发生坏帐的可能性,因此,短期债权有可能要以低于帐面的价值量进行回收。企业计提的坏帐准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短期债权的贬值因素,但是,企业计提坏帐准备方法,仍然难以恰当地反映债权资产的质量。这是因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需确定计提坏帐准备的百分比。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企业对坏帐准

5、备计提的百分比的确定不一定能够反映债权的贬值程度。所以,对债权质量的分析,仅仅靠坏账准备披露的数字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企业债务人的情况进一步分析。,2、按照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2)部分存货存货存在一定的贬值风险,因此,其实现的价值有可能小于账面价值。当然,存货可以计提跌价准备,但即便如此,出售存货时实际获得的货币量仍有可能比资产负债表中按扣减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即预计的可实现净值)要小。,2、按照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3)部分长期股权投资 为了揭示企业长期投资的贬值因素,企业可以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反映了企业对其长期投资贬值

6、程度的认识水平和企业可接受的贬值水平。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长期投资质量进行分析时,必须结合报表附注中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说明、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2、按照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4)部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企业一般不会将其正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售。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被企业进一步利用的质量上。但是,在历史成本原则下,持续经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通常将提供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固定资产

7、净值。受企业折旧政策的制约,企业披露的固定资产净值不可能反映资产负债日相应固定资产对企业的实际“价值”。实际上,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增值,如企业的房地产等。但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正在快速贬值,如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高科技资产。尽管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是,正在贬值的资产的贬值量与正在增值的资产的增值量不存在恰好相等的关系。因此,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进步分析时,应当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的构成进行综合分析。,2、按照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5)纯摊销性的“资产”纯摊销性的“资产”,是指那些由于应计制原则的要求而暂作“资产”处理的有关项目

8、,包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这些项目并不能为企业未来提供实质性帮助,没有实际利用价值。因此,上述各项“资产”的实际价值趋近于零。,3.按照高于帐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1)大部分存货。对于制造业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企业的存货。因此,企业的大部分存货应该按照高于帐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但是,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这部分存货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对外披露。(2)部分对外投资。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实现增值。同样,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对外投资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3)部分固定资产。企业

9、的部分固定资产可以增值。而财务会计的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固定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3.按照高于帐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4)帐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指那些会计处理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在未来作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由于其历史成本与累计折旧相等而未能体现出净值。企业的建筑物以及设备、生产线等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类资产由于其对企业有未来利用价值,因而是企业实实在在的资产。,3.按照高于帐

10、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与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一样,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由于其对企业有未来利用价值,因而也是企业实实在在的资产。人力资源。毋庸置疑,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遗憾的是,目前财务会计还难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来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的分析。上述分析表明,对企业资产质量的整体把握,应当结合表内因素与表外因素综合分析。,3.2.2 流动资产项目的

11、解读与分析,流动资产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4)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对流动资产项目进行解读分析时,首先应当对流动资产总额进行数量判断,即将流动资产与资产总额进行比较。当然,这种分析应当结合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以及企业经营生命周期来开展。一般而言,这一比重,成长型企业较高,成熟型企业较低;工业企业较高,为40%左右,服务企业则为30%左右。在基本确认了流动资产的数额后,还须对流动资产各个项目进行具体的质量

12、分析,即分析各项资产为企业带来的实际贡献力有多大。,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状态的那部分资产。它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简称“现金”。企业保持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是为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若货币资金过少,表明企业“血液”滞涩,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若货币资金过多,则表明资金沉淀,或企业发生非正常的业务活动。,在判断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是否合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的资产规模、业务收支规模。2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3企业对货币资金的应用能力。4企业的行业特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

13、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以公允价值为基本计量属性,无论是在其取得时的初始计量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后续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利润表上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所以,解读该项目时,首先应当关注其期末的公允价值,注意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规模是否适度。,应收票据,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商业信用行为,其本身亦是一种有价证券。企业如果需要资金,可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后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贴现,取得现金

14、。,注意问题: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贴现具有追索权,即如果票据承兑人到期不能兑付,背书人负有连带的付款责任。对企业而言,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就是一种“或有负债”,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若已贴现的应收汇票数额过大,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可将前后期“应收票据”的数额比较,防止异常波动。并且对于这种“或有负债”可通过“应收票据备查簿”和会计报表附注进行确认和验证。,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而收取的款项。1应收账款的规模。应收账款的规模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应结合企业的经营方式及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的信用政策来分析。,2应收账款的质量

15、。应收账款的质量,是指债权转化为货币的能力。对于应收账款的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债权的账龄进行分析。在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时,还要特别注意企业是否存在潜在亏损风险,如将已无望收回的账款长期挂账,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另外,还要注意关联方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总额中占的比重,若关联方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比重和规模过大,有可能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虚增企业资产和利润之嫌。,3坏账准备政策的影响。由于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是应收账款净额,因此,在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时要特别关注企业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尤其是注意比较企业前后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是否改变。案例3-2国电南自(600268)2001年报显示

16、,将1年以内的坏账计提比例由5%调整为1%,1-2年的坏账比例由6%调整为3%,其结果使国电南自在2001年直接减少1436万元的费用,对当年利润有很大影响。,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从资产的流动性来看,预付账款是一种特殊的流动资产,由于款项已经支付,除一些特殊情况外(如预收货款的企业未能按约提供产品、预付保险单被提前注销等),在未来不会导致现金流入,即在这种债权收回时,流入的不是货币资金,而是存货,因此,该项目的变现性极差。,判断预付账款的规模是否合适,主要应考虑采购特定存货的市场供求状况。一般而言,预付账款不构成流动资产的主体部分。若企业预付账款较

17、高,则可能预示着企业有非法转移资金、非法向有关单位提供贷款以及抽逃资金等不法行为。,案例3-32004年年初,天津磁卡(600800)应收款项从2003年年初时的12.44亿元,下降至7.27亿元,表面上看,天津磁卡确实收回了大量的应收款项,但是公司预付账款却从2003年年初时的3.84亿元上升至9.72亿元。截至2005年中报,公司的预付账款11.7亿元。主要的两笔一是将出售和兴大厦的5.3亿元用于预付材料及设备款,但是此设备实际价值只有4.3亿元。二是预付给兄弟公司天津印刷厂6.38亿元。可见,该公司大股东一边还款,一边却利用子公司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占用公司的资金。,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

18、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其他应收款属于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债权,如应收的各项赔款、罚款、存出的保证金,应向职工个人收取的垫付款项等。其他应收款既为“其他”,则与主营业务产生的债权(应收账款等)比较其数额不应过大。如果其数额过高,则属于不正常现象,容易产生一些不明原因的占用。为此,要借助会计报表附注仔细分析其具体构成的内容和发生时间,特别是其中金额较大、时间较长、来自关联方的应收款项。要警惕企业利用该项目粉饰利润、让大股东无偿占用资金以及转移销售收入偷逃税款等。,案例3-4界龙实业(600836)2001年报披露,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应收款为

19、17614万元,其中拖欠3年以上的高达8584万元,甚至有3021万元拖欠在5年以上。分析发现,绝大部分是大股东所欠。由于较大金额的长期拖欠款,致使公司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只有0.95元,低于股票面值,仅是其每股净资产的52%。为此,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意见。年报同时披露,公司董事会已与大股东达成协议,后者承诺归还欠款,但直到2005年才能归还所有欠款。如此,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公司的生产经营将受到一定影响。,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而

20、且本期期末的存货,即为下期期初的存货,如果存货计算不当,不仅影响本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还会影响下期的收益。,对存货项目,应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存货的规模。2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3存货的期末计价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4分析存货的具体项目构成。5存货的库存周期。,案例3-62002年4月11日,深康佳(000016)向市场披露了其2001年年报,其面目可谓惨不忍睹:连续两年盈利的良好形象陡然间成为历史,2001年巨亏6.99亿元,较2000年减少了9亿元,较1999年减少近12亿元,其下降几乎呈自由落体之势。然而,如此绩差的年报一亮相,此股票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却反而不断创出新高,年报披露当日一

21、度触及涨停板,最后尾盘上涨了6.36%,之后几个交易日也是连续摸高。,何谓会计的奥妙,深康佳2001年年报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招“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招数,会计上就是所谓的“洗大澡”(Big Bath),意思是说,亏了就索性让他亏个够,今年业绩虽然难看一点,不过来年就可以轻轻松松、清清爽爽地上阵,要有个漂亮的业绩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近些年,由于家电行业严重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低级的价格战导致全行业整体亏损,不仅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扫地出门,而且像长虹、TCL、海信这样的家电巨头经营业绩也遭受重创。深康佳也不例外,2001年仅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比2000年同比下降25%,年度亏损6.99

22、亿元。问题是,6.99亿元是不是公司正常经营产生的亏损呢?从公司披露的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亏损来源于2001年进行的彻底的“残被冷次”存货的处理和跌价准备的计提,该公司在2001年末低价清理了150多万台老型号库存产品,仅此项损失就占到全年亏损总额的56%左右,留下来的机型70%以上都是市场上颇有影响力的畅销机型。,通过2001年存货处理,本来应当以后年度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都提前在2001年确认了,去除的是劣品,留下的是盈利能力强的精品,来年的利润何愁不会增加呢?果不其然,2002年4月24日(距披露上年年报仅过了13天),深康佳披露了其2002年第一季度的季报,实现盈利160

23、0万元。不难看出,2001年底的“洗大澡”为其迅速“扭亏为盈”立下了汗马功劳。,非流动资产项目的解读与分析,(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的金融资产,应当在活跃的市场上有报价。因此,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4、的分析,首先是判断其分类是否恰当,是否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的确认标准。然后再看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另外,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二)持有至到期投资,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项目构成及债

25、务人分析。2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的分析。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三)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1长期股权投资构成分析。,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分为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分别进行确定;其中企业合并取得又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具体来说:(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

26、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这一会计处理方法的实质是按购买法核算合并业务。,(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投资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即以付出的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这一会计处理方法的实质是按权益结合法核算企业合并业务。(3)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结合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形式,按照取得投资时对价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投资

27、成本。,3关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当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日常核算应当采用成本法,待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再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另外,对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应当采用权益法。,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随被投资企业当期发生盈利或亏损上下浮动;而采用成本法,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随被投资企业当期发生盈利或亏损上下浮动。个别企业正是利用成本法核算的这个“空间”,选择其他股权

28、投资来转移企业的资产,或将经营失误在此长期挂账。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案例3-8某企业对外投资180万元,与其他单位合资进行矿泉水经营,占被投资企业19%的股份,采用成本法核算,预期3年收回投资。但该企业经营后,连续发生亏损。3年后,投资企业准备收回投资时,发现被投资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被投资企业账面价值尚余60万元。不得已破产清算,180万元所剩无几。对此,投资企业的股东毫无办法,因为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随被投资企业当期发生盈利或亏损上下浮动,信息不通,无法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经营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被投资企业破产,则投资方会血本无归。,

29、(四)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即企业持有这类房地产的目的不是自用,而是用于投资。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是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资产负债表中新增加的一个项目,对该项目的分析,首先应注意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分类是否恰当,即企业是否将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界限作了正确的区分。,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分析还要重点关注其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与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较为接近,但其后续计量则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当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

30、够持续可靠取得时,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否则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并且,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原来按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后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条件,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但是,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五)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

31、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一般而言,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劳动资料,代表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固定资产具有占用资金数额大、资金周转时间长的特点,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1固定资产规模分析。2固定资产更新情况分析。3固定资产会计政策分析。固定资产的会计政策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方面。在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时,应关注以下3个方面:(1)分析企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确定的合理性。(2)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性。(3)观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前后各期是否保持一致。,案例3-9韶能股份(0601)从1996年6月1日起

32、采用了经董事会批准的变更后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将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由20年改为40年,将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10年改为20年,将运输工具的折旧年限由5年改为10年。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为1067万元,而该公司当期利润总额为1024万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该公司为何要将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全部延长1倍了。,在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分析时,首先应注意企业是否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准确。其次,由于固定资产一旦发生减值,往往意味着发生了永久性减值,其价值很难在以后会计期间恢复,因此,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33、4在建工程的竣工结转。在建工程本质上是正在形成中的固定资产,它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建工程占用的资金属于长期资金,但是投入前属于流动资金。如果工程管理出现问题,会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甚至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因此,在分析该项目时,应深入了解工程的工期长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在建工程的分析还要注意其转为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谨防企业利用在建工程完工虚增资产和收入的造假行为。,(六)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1无形资产的规模和构成。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控制的无形资产越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就越强,因此企业应

34、重视对无形资产的培育。另外,还要注意考察无形资产的类别比重,借以判断无形资产的质量。具体来说,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价值质量较高,且其价值易于鉴定;而一旦企业的无形资产以非专利技术等不受法律保护的项目为主,则容易产生资产的“泡沫”。,2研究与开发支出确认的正确性。新会计准则要求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符合条件,就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处理;其他费用仍旧费用化。这一变化的潜在影响是:企业执行此项新准则将增加企业资产价值,增加开发期企业的收益。但是,也要注意某些企业将一些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资本化,从而达到虚增利润和资产的目

35、的。,3无形资产摊销政策分析。企业应当正确地分析判断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对于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该类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则应当考虑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采用适当的摊销方法,将其应摊销金额在使用寿命期内系统合理地摊销。分析时应仔细审核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尤其是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是正确,有无将本能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摊销方法的确定是否考虑了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有无变更、变更是否合理等。,4无形资产减值。无形资产是

36、一种技术性含量很高的特殊资源,它的价值确认存在着高风险。因此,无形资产发生减值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分析时一方面要注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也不得任意转回。此分析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分析类似。,(七)商誉,商誉是指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付出的合并成本超出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是一项特殊的资产,它只有在企业合并中才有可能产生并确认,代表了被购买企业的一种超额获利能力。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初始确认后的商誉,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对该项目的分析,主要

37、是结合企业会计政策的说明,判断商誉确认和商誉减值测试的正确性,从而分析商誉价值的真实性。,(八)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长期待摊费用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它实质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费用的资本化,该项目根本没有变现性,其数额较大,表明资产的质量越低。因此,对企业而言,这类资产数额应当越少越好,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越低越好。,在分析长期待摊费用时,应注意企业是否存在根据自身需要将长期待摊费用当作利润的调节器。即在不能完成利润目标或者相差很远的情况下,将一些影响

38、利润的本不属于长期待摊费用核算范围的费用转入;而在利润完成情况超目标时,又会出于“以丰养欠”的考虑,加快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速度,将长期待摊费用大量提前转入摊销,以达到降低和隐匿利润的目的,为以后各期经营业绩的提高奠定基础。,案例3-111998年中期报告中,厦新电子(600057)公司中期净利润78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比1997年全年的利润还多95%,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高成长。但是,当投资者仔细阅读财务报表时就会发现,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中,仅广告待摊费用就高达8807万元,而这种广告费用的长期摊销在1997年是没有的。公司在1998年中报中指出:“集中发生的大额广

39、告费用按3年摊销”。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和巨额长期待摊费用的挂帐形成了鲜明对比。加上中期报告中该公司推出了10配3,每股配股价18-20元的配股预案,引起了广大投资者和各类中介机构的广泛关注。,3.3 负债项目的解读与分析,3.3.1 负债项目的分析程序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对负债的分析程序一般如下:首先,应当结合企业的资产规模,判断企业负债率的高低,这一分析应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生命周期等进行。其次,应分析负债的结构,即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分别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并结合企业资产结构的分析,重点考察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最后,在对负债的各个项目

40、逐项进行考察,结合该项目的偿还特征判断负债的合理性和偿还性。,解读负债项目时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负债率过高会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因负债而产生的利息会减少利润,因而有些公司会采取隐瞒负债的做法。对此,会计报表使用者应当引起重视,具体应结合对公司生产经营以及现金流量的分析,判断企业负债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流动负债项目的解读与分析,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解读流动负债,首先应对其总额进行数量判断,即将流动负债与负债总额及资产总额进行比较。在

41、此基础上,还须对流动负债各个项目进行具体分析。,(一)短期借款,分析短期借款的规模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与流动资产规模相适应。第二,与企业当期收益相适应。,(二)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我国票据法规定,商业汇票的偿付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则此项负债在付款时间上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企业一种到期必须偿付的“刚性”债务。企业的应付票据如果到期不能支付,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影响企业以后资金的筹集,而且还会遭致银行的处罚。,(三)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属于企业的一种短期资金来源,是企业最常见、最普遍的流动负债,信用期一般都在30

42、60天之间,而且一般不用支付利息,有的供货单位为刺激客户及时付款还规定了现金折扣条件。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大量赊购,推迟付款,有“借鸡生蛋”之利,但隐含的代价是增大了企业的信誉成本,如果不能按期偿还应付账款,可能导致企业信誉殆尽,以后无法再利用这种资金来源,影响企业未来发展。一旦引起法律诉讼,则会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在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时,应注意观察其中有无异常情况,测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对应付账款的偿还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四)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是一种特殊的债务,其在偿付时不是以现金支付,而要以实物(存货)支付,所以,预收账款的偿还一般不会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预收账款是

43、一种“良性”债务,对企业来说,预收账款越多越好。因为预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短期资金来源,在企业发送商品或提供劳务前,可以无偿使用;同时,也预示着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很好,供不应求。预收账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由于预收账款一般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预交的,通过预收账款的变化可以预测企业未来营业收入的变动。,(五)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应付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

44、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在分析应付职工薪酬时,应注意企业是否通过该项目来调节利润,即要清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为企业真正的负债。要警惕企业利用不合理的预提方式提前确认费用和负债,从而达到隐瞒利润、少缴税款的目的。当然,如果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余额过大,尤其是期末数比期初数增加多大,则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拖欠职工工资行为,而这有可能是企业资金紧张、经营陷入困境的表现。,(六)应付股利(利润),应付股利(利润)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股份有限公司可采用的股利分配形式有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而股票股利实质是股东权益结构调整的重大财务决策,不

45、涉及现实负债问题,所以,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应付股利(利润)指的是企业应付未付的现金股利。,(七)应交税费,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应向国家税务机关交纳而尚未交纳的各种税金和专项收费。应交税费是企业应向国家和社会承担的义务,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由于应缴税费涉及的税种和收费项目较多,在分析此项目时,应当首先了解欠税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欠税的原因。如该项目为负数,则表示企业多交的应当退回给企业或由以后年度抵交的税金。,(八)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等。其他应

46、付款既为“其他”,则在资产负债表中该项目的数额与主营业务的债务相比不应过大,且时间也不易过长。否则,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就可能隐含企业之间的非法资金拆借、转移营业收入等违规挂账行为。,非流动负债项目的解读与分析,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非流动负债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投资建设,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因而具有债务金额大、偿还期限长、分期偿还的特征。解读非流动负债,首先应对其总额进行数量判断,即将非流动负债与负债总额进行比较。一般来说,非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成长型企业较高,成熟型企业较低。在基本确认了非流动负债的数额后,还需对非流动负债的各个具体项目进

47、行分析。,(一)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长期借款主要适用于补充长期资产需要。相对于长期债券而言,长期借款具有以下优点:(1)融资速度快。手续比发行债券简单得多。(2)借款弹性大。借款时企业与银行直接交涉,有关条件可以谈判确定;用款期间发生变动,亦可与银行再协商。而债券融资所面对的是社会广大投资者,协商改善融资条件的可能性很小。(3)借款成本相对较低。长期借款利率一般低于债券利率,且由于借款属直接融资,融资费用也较少。缺点:有较多的限制和约束,企业必须严格按借款协议规定的用途、进度等使用借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约束企业的生产经

48、营和借款的作用。,有一定数量的长期借款,表明企业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拥有较好的商业信用和比较稳定的融资渠道。但其规模也应适当。分析长期借款的规模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规模相适应。第二,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必须关注会计报表附注中关于借款费用的会计政策,分析长期借款利息费用会计处理(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合理性。,(二)应付债券,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资金而发行的债券。相对于长期借款而言,发行债券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定手续,但对款项的使用没有过多的限制。能够发行企业债券的单位只能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上市公司或特大型企业,往往经过金融机构严格的信用等级评估。所以,持有一定

49、数额的应付债券,尤其是可转换公司债券,表明企业商业信用较高。另外,某些可转换债券可在一定时期后转换为股票而不需偿还,反而减轻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以上都是应付债券的优点。但也要注意应付债券的规模应当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规模相适应。,(三)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等。与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相比,融资租赁和分期付款方式在获得固定资产的同时借到一笔资金,然后分期偿还资金及其利息,有利于减轻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负担,但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一定期间内企业每年都会发生一笔固定的现金流出。

50、因此,在进行报表分析时,应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对长期应付款具体项目的披露,对长期应付款的数额、增减变动及其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予以足够的关注。,(四)专项应付款,专项应付款是企业取得的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企业在收到该款项时将其作为负债,企业将该款项用于特定的工程项目,待工程项目完工形成长期资产时,专项应付款应转入资本公积。可见,专项应付款不仅一般无需偿还,还会在将来增加所有者权益,再加上能够获得国家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往往意味着企业获得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因此,专项应付款也可以看作一项良性债务,其数额越大,意味着未来净资产会有较大增加。,(五)预计负债,预计负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