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2193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人类没有道德就活不下去吗?,网上流传的小实验: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

2、没有拿到香蕉,小实验:道德的起源(续),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一)伦理学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争论1、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1)认为神明直接颁布、启示道德诫条,安排社会伦理秩序。,摩西十诫,“摩西十诫”,我

3、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不可亵渎上帝之名;谨守圣安息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天人感应论:天不仅制定了道德准则,还通过“天人感应”来赏善罚恶。,斯宾诺莎:道德源于“自然法”。,神是必然存在的,惟一的。神是万物的自由原因,万物都在神之内,都依靠神,没有神就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理解,我们的心灵都是由神决定的。,2、先验论(天赋说),把道德说成是人与生俱来,内心固有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范。孟子:“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右外铄

4、我也,我固有之也”。柏拉图的“回忆说”:“善”的理念是神把“善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灵魂在物质的尘世生活中又一次看见这些同类的有形事物时,便能回忆起那些已被遗忘的形式。,3、生物进化论(动物本能说),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和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们认为动物界存在的同种相互扶持的现象,就是动物合群性道德情感的表露。同种之间互相扶持的事实(狼群、大象、企鹅),马克比科夫:动物们也有道德感,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生态学家“人类拥有道德感、动物没有道德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信奉,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件事远非这么简朴。就像人类一样,不同的动物中也存

5、在着道德感。但各种动物间的道德标准都有其生物特别性,所以很难互相进行比较或和人类进行比较。”咬伤同伙的狼和山狗会被“放逐”,4、人性论(情感欲望说),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韩非子:中国性恶论的代表伊壁鸠鲁:“要把情感作为判断一切善的准则”,幸福是“身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纷扰”。亚当斯密: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感情,即对同胞的同情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爱尔维修:道德是人们这种自爱感情的产物和反映。费尔巴哈:没有快乐感的地方,也就不会有善与恶的区别。,5、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

6、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管子:“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探索:人类第一个道德规范是什么?,不准偷盗;禁止乱伦;互相帮助;不得亵渎图腾;不得私自占有猎物。,(二)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生的;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

7、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免对经济决定道德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1.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1)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2)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也是是道德发生的前提。(3)社会意识是道德起源的第三个历史前提。道德就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在社会关系中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自觉意识。,2.原始道德的发生原始先民的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猿人”(约300万至200万年前):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合群本能,人本身的生产,与动物无异,他们甚至不知道交媾与生殖的必然关系。古人(大约20万到5万年前):进行劳动分

8、工协作,团结互助。两性关系上有了血缘家庭,排除了集团内部的辈份婚,原始道德意识的开端。新人(大约4、5万年前):劳动按辈份、性别、年龄来组织。氏族公社产生,“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人类最早的道德规范之一。这时候的道德规范通过图腾、风俗、礼仪、禁忌、巫术等表现出来。道德规范独立表现出来。,二、道德的本质,【学生关于道德本质的看法】: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潜在发展 内化是人们对各类行为所追求的,认为是正确的、理应遵守的准则,是良知引导的一种约束。作用知道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塑造真善美。真善美化作行动。(多人这样认为)内化符合人们追求集体美好而存在的潜在的约束。规范道德是人类的进化。起源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力

9、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一面。作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规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规范复杂庞大的准则体系。规范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在人的一生中没被意识到并发掘而已。本体摩西十诫。规范人的精神行为准则。内化的规范心灵的底线,凭自己的良心。内化的规范社会运转的隐性维持元素。从作用来说为人类社会保持正常秩序的规范。从作用来说道德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标尺,而这个标尺以舆论为准则、何谓道德的底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真是无法判断。我们究竟是求同存异还是随大流?,(一)关于道德本质的争论,请做一道选择题:A、道德重于我的生命,如果必要,我会舍生取义B、道德是为实现我的需

10、要的手段与工具C、道德要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生活和谐D、道德的目的在于保证每个人的自我肯定和发展,道德本体论,道德工具论,道德规范说,道德主体说,1.道德本体论,在道德的本质的问题上,确立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至上性和超越性,将人视为道德的载体和工具。柏拉图:至善是一切存在的终极原因和目的,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达到至善,而要达到至善就需要摒弃一切欲望和现实要求。孟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儒家的本体论伦理思想,我们现在的现实中还可以经常见到。,丢脸?,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当我没生你这个女儿!,2.道德工具论,在道德本质的问题上,确立

11、人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把道德视为实现人的需要服务的手段与工具。不同于道德的工具主义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伊壁鸠鲁:“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霍布斯:人们的自我保存,利己需要是目的,而自然法的一切条文,都是为此目的服务的工具,不得与之相悖。当代的实用主义:善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工具,道德就是达到成功的工具性手段。,3.道德规范说,道德的本质在于规范性,是一种意识形态学界的主流观点。罗国杰:“道德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它的特殊的规范性。”道德调节的突出特点是要求个人作出必要的节制和牺牲,或多或少都要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

12、4.道德主体说,道德的目的在于保证每个人的自我肯定和发展,不带有反个人的性质。道德的约束性只有从属的性质,道德作为人肯定、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才是道德的本质方面。首先,从道德发生的历史来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其次,健康的道德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的个性发展、个人权利等深刻的肯定,它并不外在于人,更不排斥个人利益。再次,道德又引导个人超越自己的利益,是为了更多的个人利益得到保障。,四种观点的评价,5.道德的本质在于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统一,1、从道德特性来看:接受社会约束心甘情愿地接受2、从道德实践活动来看:外在制约性内在要求3、从道德本质的规范性

13、和主体性相互关系来看:社会制约性人体现和践履。,(二)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本质的观点,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就是指道德与经济基础、与社会物质生活的区别。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设施(政权机关、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国家机器)和政治法律制度 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与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的不同之处(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政治

14、、法律:制度化,宪法、章程、司法机构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意志,是特殊的社会制度。比如国家的法律、党章、政策这些都是制度。,道德规范:没有制度化,人们长期共同生活过程逐渐积累形成,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人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法律、政治:警察、监狱、法庭、免职、开除等道德: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教育、宣传(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道德:良心、动机但是如果某个人没有某种良心、没有某种耻感,他也没有什么压力,也不会感觉到强制,比如说台湾的陈水扁、四川的范美忠。法律:一般不管人们是否有遵守的动

15、机,主要看行动。法律面前是讲人人平等!道德面前是讲人人平等?因此道德更具稳定性,可以超越时代和阶级。,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把握世界的四种方式:道德、哲学、宗教、艺术首先,道德实践过程是实际活动与精神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求真:主体与客体相对立,主体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求美:主体以自身的意识为对象,自身精神升华。道德:道德活动则受精神境界、意识状态所支配、决定。善的活动受善的意识支配,恶的活动受恶的意识支配。,其次,用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就是实践者自身完善的过程。道德活动直接提高自身的道德觉悟、道德意识求真、求美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往往是间接的据说爱因斯坦不能操作悠悠球。最后,道德

16、实践活动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非自愿的活动都不构成道德活动。在求真活动中,人们可能迫于某种任务或者命令去进行学习和研究。,三、道德的社会功能,道德的功能:社会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一)道德的基本社会功能,两个基本功能:认识功能: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具有反映(认识)现实社会经济基础,调节现实社会经济基础。调节功能:道德与政治和法一样,是社会控制的力量。社会控制的三个系统:一是整个社会、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约束或制裁;二是社会成员之间自发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和相互批评;三是社会成员自己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道德,道德,(二)道德认识功能的特殊性,(三)道德调节功能的特殊性,(四)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万能论”与“道德无用论”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要结合起来 1加强德治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2超越传统文化,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3当代中国的“德治”要重点解决道德教育和官德问题。,思考与实践,1如何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诱因2为什么说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