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2870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16.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患查找现场图片及参照规范.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培训课件,隐患查找,参考答案,1、设备设施及附件不全(缺人孔盖、温度、压力、液位指示等)2、现场化学品摆放凌乱无消防和操作通道;3、储罐无位号、介质、容量等标识和危险告知;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4条4、无防火堤;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5、无防雷、静电接地设施;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2 3.3 及GB1251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6、未按照GB50016、GB50140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7、地面无防止渗漏处理(应设置围堰、收集池)GB503518、储罐爬梯无防护笼,顶部无围栏;GB405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9、储罐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

2、;GB50016-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0、现场无洗眼器、淋浴器(服务半径要求小于15m),未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HG20571-9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11、现场露天堆放的化学品不符合存储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列第十六条,参考答案,1.转动设备电机皮带无防护罩;不符合GB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2.作业人员未佩带安全帽;作业人员衣着不符合安全要求,需纯棉衣服,不能穿短裤。不符合HG20571-953.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配电箱及电线裸露不防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4.职工坐在物料桶上,不符合GBZ1-2010有关职业卫生要求;5.

3、物料桶蓝色桶无标识,乱堆放,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五条;6.现场未发现任何消防设施;7.图右边的平台应设置防护栏,不符合GB405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8.现场无警示标示和安全操作规程(应贴墙上);9.现场6S管理很差,电机周围有油污,易发生火灾;10.水杯不应放在电气操作柜上;,参考答案,1、塑料管卸车不符合要求,甲醇属于甲B 类易燃液体,根据GB50160-20082、卸车地点不符合要求,应设置专门的卸车站及卸车泵,装卸车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10 m;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3、图下方有一塑料桶用于装可能泄露的物料,摆放位置不对,

4、且材质不符合要求,塑料容易起静电;4、车辆上的标示不清,品名、种类均无标识,不符合GB 13392-2005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有关要求5、卸车现场无专人监护,按要求应有站台人员专人操作,押运人员配合操作。6、卸车促无车辆无限位及防撞装置;7、未见静电消除及报警装置;8、罐区为水泥混泥土围堰,不具备放渗漏功能,不符合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议做环氧树脂涂层;此外,消防设置、洗眼冲淋设施、危险告知牌、警示标志等图中也未能反应出来。,参考答案,一、GB/T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4.25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5、4.11移动使用的配电箱(板)应采用完整的、带保护线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作电源线,同时应装设漏电保护器。4.16在使用移动式的I类设备时,应先确认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已可靠接地,使用带保护接地极的插座,同时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禁止使用无保护线插头插座。二、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3、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杠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

6、设在箱体的下底面。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具有个回路以上的配电箱应设总刀闸及分路刀闸。每一分路刀闸不应接台或台以上电气设备,不应供个或个以上作业组使用。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四、其他不规范之处:1、离施工场地过近,未采取密闭、隔离措施;2、未一电一闸;3、多余电缆不能缠绕在配电箱上;4、开关箱不应设在钢筋上;5、母线电缆绕在配电箱上,易发热;6、箱内有未用的闸刀;,参考答案,1.未分区、分类、分库贮存不符合|+S)v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7、 6.6.1.3.化学品应按其化学物理特性分类储存,当物料性质不允许同库储存时,应用实体墙隔开,并各设出入口;2.地面无防泄露应急设施(防渗漏地面、收集池)GB503513.易燃液体卸车及铁通应设置静电接地及报警仪,不符合GB1251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4.作业人员未佩带安全帽、衣着不符合安全要求,需防静电服,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或防毒面具。不符合HG20571-955.现场无消防通道及灭火器材;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第二十条6、现场未发现通信、报警装置、可燃或有毒气体检测仪。不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一条7、卸车管采用塑料管达不到防静电要求,管口径与物料桶不匹配;充装的时候进料管应该深

8、入物料桶底部;8.库房未见强制通风、排风设施;9、现场未见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牌、毒物周知卡、危害告知等;10、无专用卸车站台,卸车与仓储不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11、卸车人员注意力不集中;12、地面为非防静电地板。,参考答案,1、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2、在受限空间外未发现安全警示标志。3、作业现场未见应急用品,如消防器材。4、挖出的泥土堆放处离坑边沿很近,不到80cm。5、觉应该系安全带或安全绳,一旦发生问题应该及时将作业人员拉出来。6、如果地面有积水,作业人员应该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还要检查照明是否使用安全电压。0 r;n&f:c7、监护人站的位置不能很好的观察井下动火

9、作业情况,不能尽到监护职责;8、没有安全通道。9、作业区没有用安全带警戒。10、焊接作业的连线不规范。,参考答案,1、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5.1.12 s+A5 Q6 l0*Y%t:b3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2、乙炔气瓶无防震胶圈,未固定,不能确认有防回火装置;3、气管颜色不对,不符合GB/T 2550-2007 气体焊接设备,r!8 V6 B7 r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7.2条之规定,乙炔气管应为红色,氧气管应为蓝色。4、焊机的回路线没有

10、接到最的近的焊点处,接在了地线上;5、配电柜门未关闭、上锁,并设置警示标示。不符合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6、电焊机二次侧输出端裸露,无绝缘保护。不符合GB50484-200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7、作业现场未见警示标识;8、现场未见消防灭火器材;9、气瓶与焊机、配电箱应保持10m以上的距离。,参考答案,1、氧气瓶、乙炔瓶未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同车混放,间距不足,且未用非燃隔板隔开;其违反如下规定: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7款: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隔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

11、00年修订版)第76条 第4款:瓶内气体相互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得同车(厢)运输;2、氧气瓶、乙炔瓶上没有防震圈、没有瓶帽;其违反如下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版)第44条: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修订版)第76条 第2款:必须配戴好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2条 第6款:应戴好瓶帽。3、氧气瓶、乙炔瓶同车混放时捆绑不牢靠,不能有效的防滑、碰;其违反如下规定: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2条 第4款

12、: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和倒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修订版)第76条 第2款:必须配戴好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参考答案,4、推车无防滑动、防倾倒措施,且无人员看护;5、未设专用仓库存放危险化学品,且将危化品堆放场所设置在管廊下方;其违反如下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22条: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6、堆场处未装设周知卡,也没有相应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警示标识;其违反如下规定: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

13、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第11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及各省关于“设置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的相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23条: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不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规定。,参考答案,7、危化品包装上没有加贴或栓挂安全标签;其违反如下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4条: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安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

14、安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8、危化品堆场处没有配备适量的干粉灭火器(图外边上设有室外消火栓);其违反如下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6条: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参考答案,9、液相危化品堆场处没有设置防液体流畅的围堤或斜坡;其违反如下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6条规定10、危化品堆场没

15、有设置警戒隔离用的围栏,没有划定堆放区;11、不同的危化品没有分类、分区堆放,且有部分超限堆放;其违反如下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第6条贮存安排及贮存量限制12、危化品堆放场所内堆放紧密,未预留必要的通道(巡检或紧急处理时用);其违反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版)第14条第6款: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13、危化品堆放场所的简易棚腐蚀严重,且有部分已被大雪压塌;其违反如下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23条: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参考答案,1、

16、液碱罐体没有中文标识、容积;2、管道物料中文标识和流向欠缺;(不符合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2003版)、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第6条安全标志和报警信号、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第71 条: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图形、符号、文字、颜色等均必须符合GB2893、GB2894、GB6527.2、GB15052等标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22条: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硫酸属于强致癌物质)3、操作阀门处未挂牌;4、没有看到罐体的防雷防静电接地;

17、5、现场没有看到复合式洗眼器;(不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参考答案,6、浓硫酸储罐区没有看到踏步通道;(不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第条第6款: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应设置人行台阶或坡道,同一方位上两相邻人行台阶或坡道之间距离不宜大于60m;隔堤应设置人行台阶。)7、浓硫酸罐与液碱罐间的隔堤高度不够、且未形成密闭区间,区间内的容积也不够;(不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第条第2款:隔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隔堤

18、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10%。第条第3款立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卧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3m。)8、酸碱罐区围堰穿管处没有严密封闭,有缺口及未堵孔洞;(不符合(不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第条第4款:管道穿堤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封闭。这里随可对不燃材料不作要求,但也应进行严密封闭且做好防腐措施。),参考答案,9、罐区围堰防腐不全(围堰上半部分未做防腐处理);(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6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

19、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10、现场未看到消防设施和报警设施。(p9 i*V-Q7 6 _s)(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第18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11、第二图中仪表、硫酸、碱液管

20、线位置太低,位于围堰内,事故状态下将被淹没腐蚀。,12、部分法兰未做放喷溅罩,说明:1)此图中地面已做了防腐处理(环氧树脂+玻纤布)并铺耐酸碱瓷砖,不存在裂纹问题;2)酸碱储槽位于同一大罐区内,并不违反现有规范,但存在之间隔离不完全,隔离堤高度不够的问题;3)好多人说碱罐腐蚀问题,这是视觉问题,碱罐外有蒸汽管,并做了保温处理,腐蚀部门为保温铝皮外壳;,H0 q!X6 K2 L7 p3 9 q*G6 b3 x4)围堰外有危害告知牌和洗眼淋浴器,只是图片未能反应出,防雷静电情况也是类似的未能有效反应。,参考答案,一、无扫地杆: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32 脚

21、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二、立杆无底座;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3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733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三、设置剪刀撑不规范: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 P9 L(d+r!C(w?#a/V.N1 q/C 661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

22、脚手架应设剪刀撑。四、无安全网;不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第条五、脚手架附近没有警示标志、警示语:,六、脚手板不符要求:未铺满及固定 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23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七、尺寸不符合要求:不符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1 常用脚手架设计尺寸(略)7、633 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8 1 L1 m6 z#9 F3 F6 x*K5 y G&八、脚手架没有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缺少连墙件;5!d3 U6 w$

23、v!W-s l*D$i 不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第条、条;九、顶层的脚手架护栏应形成封闭结构。其他:脚手架上挂有桶,易坠落。,图一:1.现场脏乱差;木工锯没有防护罩,导板、分离刀等安全装备2、不同锯材混放;3、锯屑未及时清理,影响电机散热,易引起火灾;4、现场无消防器材或设施。5.没有设置安全警示6.木工锯加工厂所应该单独设置一个房子,挂好灭火器,设置专门操作人员,及时清理。图二:1.安装漏电保护器,一次线不能超过5m,二次线不能超过30ml2、电焊机禁止放在有易燃、易爆气体、雨淋和潮湿的地方。3、电焊机的配电线必须用胶皮线4、电焊机的电源线应架高或者埋

24、地。5、在焊接工作场所内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6.电焊放在钢筋上,容易造成短路。7.焊机上面不应有重物压着8.电焊机放置直接放置在模板上面,有滚动隐患,须对轮子做固定。放置在通风平稳的地方9.现场应该设置安全警示标识10.现场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临时用电电缆裸露,还有一段压在物料桶下,且未架空或套管使用;2、物料桶上没有黏贴安全标签;3、插入物料桶内的的抽料管随意套接,没有采用关卡抱紧;4、抽送易燃易爆性危化品的塑料管线不是防静电塑料管,也没有采用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5、物料实桶和空桶没有分类分区摆放,且堆放数量过多,超过了一天的使用量;6、危化品称重,使用敞口容器;7、没有划定抽料区和称

25、重区,导致现场凌乱;8、缺少管道标色、流向标识和中文标识;9、缺少设备中文标识;10、物料管道未按要求进行静电跨接;11、砣秤的滑轮没有固定,秤砣也没有固定;12、电子称等不防爆;13、现场操作人员擅离职守,无人看护;14、闲置秤砣没有摆放在规定位置,而是随意放置在秤盘上;15、现场缺少一些防止碰撞之类的警示牌和标识。,1、焊接质量差。不符合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2mm为宜,外形应平缓过渡。该焊口过于粗糙。2、温度计安装位置错误,且一般管径较小的管道在安装温度计时需要扩大管径。不符合SH3521-2007石油化

26、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具有代表性和便于观察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取源阀门与工艺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3、电缆敷设位置错误。不符合SHT_3019-2003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电气、电缆不易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管道的上方或腐蚀性管道的下方。管道与电缆架距离过近,存在安全隐患。4、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车间电缆需采用金属材质套管防护;5、物料管道没有安全色标、流向标识和中文标识;6、压力表安装没有垂直与水平面,不符合安装要求。7、管道未作防腐除锈处理;8、等径管连接未采用三通管件;

27、,图一:护栏的结构形式不对,应由扶手、中间栏杆、立杆和踢脚板四部分组成;(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2009)第4.1条规定)/5?9 k9 P g0 E7 f同一根物料管道部分保温部分没有保温;2 A u4:+w4 G7 D#0 A现场管道没有流向和中文标识;2 l6 B*9 Y%v:Y个别管道的防腐已破损,出现锈蚀现象;有根管道上的压力表与阀门法兰一个过近,不利于检修和读数;黄色标识的管道有一段估计是后修得管子没有进行标色;N:r:X/h1 S/o斜梯底部悬空,没有固定。r)|5 C,P(Q#B.I:v(L,图二:平台护栏没有设置踢脚板;现场的护栏焊接

28、处和平台下方等处的防腐已损坏,出现锈蚀现象,应及时修复;现场管道没有流向和中文标识;钢直梯的色标应将蓝色改成黄色或黄黑相间的颜色;钢直梯在顶部出口处应设有高出进出平面1.2m的护栏或护笼;(不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部分:钢直梯(2009)第5.7.7条规定),人的不安全行为1.作业人员安全帽的帽带没有正确佩戴;2.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带;3.动火作业时,动火点下方应该隔离,避免火星飞溅。物的不安全行为1脚手板没有固定措施,且简易搭设的作业平台中间留有大的空隙;2作业平台支撑力全部集中在两根水平的槽钢上,力矩很大,应有垂直支撑或斜拉杆分担作用力;*3现场没有监护人。4现场气瓶管、电缆线

29、、绳子等线绳混放在一起,且有根绳子吊在了电缆线上;5氧气管、乙炔管、电缆线等在动火点下方,焊渣直接触碰其上,须避免;6管道、设备上没有流向标识、中文标识;7护栏没有踢脚板;8现场没有看到消防设施器材。,1、操作人员未在仪表盘前监视;2、电气仪表控制室与生产装置在同一场所,应单独隔离处控制室;3、现场有不是防爆的电气设备;4、通知贴在了电控柜上;5、缺少设备中文标识;6、缺少管道流向标识和中文标识7、现场较乱,物料桶、纸箱、线绳等没有分区规范堆放,且存在空实桶混放现象,同时其堆放数量过多,超过了一天的使用量;8、员工没有佩戴安全帽,且安全帽随地乱扔,没有按规定放置在指定位置;9、抽送易燃易爆性危

30、化品的塑料管线不是防静电塑料管,也没有采用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10、管道法兰(少于6颗螺栓)没有进行静电跨接;11、办公桌放置在电控柜前,影响检查和操作;12、现场放置暖水瓶、水杯,不符合职业卫生防护要求;13、暖水瓶、水杯等装水容器紧贴电控柜放置;14、现场有一控制柜贴墙设置,不合理,应至少离墙50厘米装设;15、物料桶上没有粘贴相应的安全标签;16、玻璃管液位计未做防护;17、现场临时用电的电缆线没有保护和固定措施。,1、切割物件前,穿好合适的工作服,先戴好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避免飞溅物伤人、金属粉尘伤害。2、电源线路必须安全可靠,严禁私自乱拉,应在电缆线外设置金属套管防护,以防电

31、缆线表皮损坏。3、砂轮机正面无防护挡板.4、传动装置和砂轮的防护罩必须安全可靠,并能挡住砂轮破碎后飞出的碎片。端部的挡板应牢固地装在罩壳上,工作时严禁卸下。砂轮防护罩的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90。防护罩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大于等于30时必须设挡屑屏板。5、加工的工件必须夹持牢靠,严禁工件装夹不紧就开始切割。切割时应用手握紧切割机手柄均匀用力,不得用力过猛,不允许坐在手柄上进行切割。6、操作时身体不能正对切割机,斜侧45为宜,并戴好防护眼镜。7、切割机的15m范围内禁止堆放油漆桶。8、.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识。9、.现场没有消防器材。,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

32、-2008”5.1.10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棚子后面好像是储罐区,距离太近。同时,刷漆点距动火点距离太近,白色大桶是否是装稀料用的。I&-o Q13.管道没有介质流向和介质标识。14.如果罐区为甲、乙类液体,则架线槽不能从储罐上方通过,应保持1.5倍以上高度距离。,作业人员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未佩戴好$t,着装不符合要求。监督作业人员带护目镜,没有防护罩。高处作业无安全带。作业下方无安全网。吊篮过于简易,无防护栏,易造成人或物高空坠落。吊篮未固定,在空中

33、易晃动旋转。吊篮中物品未有效固定。吊篮底板为木质材料,紧邻电焊作业点,易引发火灾;且应进行焊渣接挡。吊篮的绳索不符合要求,手动葫芦为自制式的,不符合要求。吊篮的固定位置不对,固定在平台上不安全。梯子固定不牢靠,就站人作业不安全。旋梯焊接应及时加焊栏杆。步梯上放置有焊条及其他材料,易掉落伤人。*_1 P&.n电焊线缠绕在吊篮上存在安全隐患/m2 J,p$Y%q$t焊接线存在接头。电焊线应高挂,不能随托随用。高空作业没有安全警示标志。高空动火无消防安全措施,无火花防护措施。作业下方不知是否拉了警戒线。,图一:1、吊车的支撑腿直接接触地面,没有用枕木垫支腿。2、指挥人员没有看见;如果指挥人员就是现场

34、的人,没有穿黄色马甲,没有指挥的小旗。3、吊车起重臂作业半径内不应该有人。4、起吊现场应该拉警戒线。5、应该清理通道及吊装地点上的杂物。6、有施工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7、吊装时离管网过近,无防护。8、起吊的工件底座上不应搭载其他物品。9、吊装箱边框上应贴有黄黑相间的警示标识。,图二:1、设备吊装洞的临边防护没有设置。2、孔洞没有临边防护或加盖挡板。3、指挥信号不明确;如果指挥人员就是现场的人,没有传黄色马甲,没有指挥的小旗。4、设备吊装应该使用吊装带。5、平台上杂物较多。6、临边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7、存在没有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帽佩戴不规范的人员。,1、无防火堤,不符合G

35、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6.1.1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储罐基础、防火堤、隔堤及管架(墩)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h。2、两罐间距不足。不符合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6.2.8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卧罐);3、玻璃液位计设置不合理,且没有套管保护,辛酯罐的液位计下导淋阀手柄方向错误;4、放料使用塑料胶管,没有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5、未见强制通风、排风措施;6、缺少标识(罐体容积、名称、位号)和安全警示牌;7、物料桶没有相应的安全标签;8、物料桶应划区、分类规范堆放;9、未

36、见消防设施器材、有物料周知卡、职业卫生防护装置、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等;,。,交叉作业,上方电焊没有相应的焊渣防护措施,应采取防措施防止焊渣溅落到下方,伤害下方作业人员及产生火灾2、移动脚手架作业平台没有防护栏;)W7 n3 l!?/C3 M3、未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安全帽、护目镜、工作绝缘手套4、登高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5、气瓶倒放,没有防震圈;6、划分作业区的警戒线掉落在地上;7、作业区应设立相应的警示标识;8、监护人员站位错误,不应站立在脚手架上;th,C5 R8 j8 2 g q*VY3 P/J9、现场物品摆放凌乱,应划区分类摆放;10、灭火器应配备至少2支。,1.动火作业没有拉设

37、警戒带划定作业区,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牌;2.动火作业现场没有配备消防灭火设施器材;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3.氧气瓶、乙炔瓶没有专车搬运;4.放置氧气瓶、乙炔瓶的手推车没有固定,有滑跌翻滚的危险;5.乙炔瓶使用过程中不得倒放,应直立放置,并由放置倾倒的措施;不符合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3款:乙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

38、第条: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 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6.氧气瓶、乙炔瓶间的间距不够;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 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7.氧气瓶、乙炔瓶与动火点及配电柜间的间距不够;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 与动火作业

39、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不符合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2款:乙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8.乙炔瓶泄露使用;不符合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第10款: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严禁在泄漏的情况下使用;9.监火人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且将安全帽坐在屁股底下;10.监火人背靠配电柜,存在触电危险;,11.监火人睡岗;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12.监火人不能发现乙炔瓶泄露,也不能制止动火人的违章作业行为和及时采取应急措

40、施处理突发事件;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不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08)第条: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13.动火作业人没有佩戴防护眼镜;14.动火人的操作姿势错误,不稳固,且长时间后易使下身发麻;15.气割件没有摆放稳固,且下方垫有木板(已着火,应将木板用水打湿或采用其他不燃性材质板);16.气管放置混乱,且压在气瓶下方。,1、地面应做硬化处理,并且装置区应该设置围堰,防止事故状态化学品外泄进入雨水系统。2、部分管

41、道未做保温,已经做了的保温也不全,无外壳;3、现场管道没有中文标识、流向标识;4、设备无中文标识及位号;5、管道、阀门锈蚀;6、作业现场没有拉警戒划定动火作业区;7、作业人员未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8、动火区域周边没有清理易燃物;9、动火点没有动火监护,已经引燃未处理;10、动火周边没有灭火器材;11、氧气和乙炔管就在着火点的旁边,有被引燃的危险;,平台养护不到位,护栏焊接点腐蚀严重,其他地方也有部分腐蚀,应补做防腐保护;阀门处的操作平台太小,离阀门距离远,不利于操作、检修,且人员不方便进出,应延伸;阀门处的操作平台没有护栏,没有支撑,应补做;部分管道没有保温

42、或保温遭到破坏,且部分保温外保护层接缝不合理,应修复;阀门未做保温或保温层未做保护处理;管道没有物流中文标识和流向标识,阀门无编号,应补做;爬梯上平台处有护栏,不方便应急撤离;爬梯穿过工艺管道,不合理;细管路法兰存在泄漏;平台与管道太近,不方便检修;平台下管道密集,并且是热的汽液体管道,不利检修;部分护栏间隙太大;排污阀直排,不安全,位置不方便操作;管线保温有踩踏痕迹,违章操作。,1、乙炔瓶的气瓶外观锈蚀、安全色漆脱落,且即没有防震圈,也没有防倾倒固定措施;2、放置氧气瓶的车辆并不是气瓶专用车,且即没有防震圈,也没有防止车轮滚动的限制措施;3、乙炔瓶、氧气瓶间的间距不足10m;4、乙炔气管被铁

43、质管件压制在下方;5、移动式压缩机放置在氧气瓶、乙炔瓶之间,且没有防止车轮滚动的限制固定措施;6、移动式压缩机皮带转动部位的防护罩蚀烂破损;7、电气开光随意摆放,没有防雨措施;,8、电缆线没有架空或采用套管保护;9、空压机电机接线处用塑料膜包裹,说明接线处有裸露,不规范,易漏电;10、施工现场应拉设警戒线,划定施工作业区,并设施相应的安全警示标示牌;11、:i+J/Y$o5 u3 y4 c管件、气瓶、移动式压缩机等横放在通道上,堵塞通道,应划区分类规范堆放;12、人字梯放置位置不平,存在倾倒的隐患;13、2 B5 I)L$K a!x$W,y/p现场无人员看护管理;16、现场没有消防灭火设施器材

44、;17、现场各种管件、工器具等凌乱,应分类分区规范堆放;18、远处的危化品库房中堆放的危化品没有看到安全标签;19、远处的危化品库房旁没有看到安全周知卡、警示标志牌、消防灭火设施器材和消防报警设施器材;20、远处的管廊架水泥支柱发生倾斜。,防护罩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9 3 D8 Y(p6 c0 A-C+3 z7 U#a-qa、GB5083-1999_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61 可动零部件/M5 p6 u(o*H K6 ci/bw-w1 K611 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L*O5(J;H612 对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g

45、0 D j7 x6 d5-621 高速旋转零部件必须配置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合适形态、尺寸的防护罩622 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或突然中断动力源时,若运动部位的紧固联接件或被加工物料等有松脱或飞甩的可能性,则应在设计中采取防松脱措施,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装置。$C1 X0 G!U4 U$7 r1 F F8 _5 O-_3 t9 根据GB/T8196-2003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c4 b9 j2 o3 I/b W.4 l-#4 w,该防护部位应选用封闭式防护装置,防止从各个方向进入危险区的防护装置防护罩的间隙过大,不能达到预计防护要求;(不符合生

46、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第6.1.5条第1款:使操作者触及不到运转中的可动零部件)b、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87;1)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2)、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3)、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4)、为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

47、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5)、为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0mm2、无警告标志;GB5083-1999_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71 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3、防护罩未除锈、防腐;4、防护罩应该涂装黄色,以便引人操作工注意。5、现场杂乱,未清理、地面未硬化处理;7、设备无基础;8、现场杂物易进入转动部位,引发意外事故;9、装卸操作工未采取可靠措施,防止设备坠落;,1、进行吊装作业时,起重臂下坐人。2、未设置警戒区域及警戒标识,无监护人员或监护人员不尽职(可能坐

48、在吊车下面)。3、现场有其他人员进入。4、现场未见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或特殊颜色的安全帽;。5、起重物下有人,人体配重。6、吊索长短不一样造成吊物不平衡,吊钩无自锁器。7、工作人员站在被吊装的钢板边上,而且是车的边缘,没有防止坠落措施,不安全。8、牵引吊挂物应该以绳索进行牵引不应用手直接拉,容易遭受吊挂物撞击;9、对外这种大型块状的重物起吊,应采用四角捆绑起吊,而不是二角;10、工作区域禁止饮食,不卫生;,1.左上方那道门应该是关着的,有个禁止图标可能是禁止长时间开启,危险重地的门应该关闭。2.上方有禁烟图标,但是却有人在抽烟3.图上方的配电箱随意开着:M4 l/Q t21.吊机

49、的操作按钮放在桌子上,显然重物挂在上面很长时间了,而且没有人看护,这个是不允许的*G1 JV)_8 B$G V s7|D现场方面:*q8 T#v/W9 v22.危化品没有专库堆放;3 q+x3 g J.,_1 N+M!W(23.现场消防设施器材布置不够;现场缺少操作规程上墙、缺少危险化学品周知牌,J现场人员松散、随意性太强,须加强规范管理!,1、设备转动部位没有防护罩;2、风扇防护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3、电气开关箱的箱盖敞开,应常闭,以防煤粉尘进入;4、前面这个电气开关箱上放置白色电源箱且没有固定;5、现场地面没有硬化处理;6、现场桶、闲置设备及各种杂物没有分类、分区规范堆放;7、现场没有看

50、到消防灭火器材、消防报警设施;8、现场缺少各种安全警示标识牌;9、电缆线没有套管防护,且放线凌乱;10、有操作开关放置电扇上,存在掉落损坏、漏电等隐患;11、设备设施应做好防腐、润滑管理工作;12、设备场所整体缺少防雨措施;13、其他:如该作业场所是否需要防爆等。,1、配电柜是问题,不应该和易燃物在同一个房间;2、配电柜的门没锁,没有安全警示标志有电危险,禁止靠近;3、作业现场物料堆放凌乱,未分区,没有标签,现场5S差;8 X14、配电柜前方堆放物料,导致配电柜操作不便,不符合安全规范;5、安全通道被挡住,门应向外开启,无疏散标识;6、物料直接放置在地上,会被污染;7、没有配置灭火用具;8、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