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学校与社区的桥梁学社连携问题的提出与设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起学校与社区的桥梁学社连携问题的提出与设想.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架起学校与社区的桥梁-学社连携问题的提出与设想,华东师大教科院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 吴遵民教授,Contents,问题的提出,学校对社区开放的意义,社区对学校开放的作用,问题与弊端,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实践分析,促进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对策建议,结语,问题的提出,80年代末,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其所提出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曾指出:“要想形成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目前的模式,可能其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可见,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互相沟通,不仅是社区教育的发展课题,而且也是促进学校改革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在今天,教育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教
2、育的范畴,涵盖了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而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提升学校改革的内涵、调整教育结构、创建学习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所谓“学社连携”的课题亦应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部分:其一是社区支持并帮助学校,为学校教育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以便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其二则是学校支持社区,向社区开放,服务社区,从而形成学校与社区互助合作的良好局面。以下,我就“学社连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一些简单的阐述。,我国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学校的基本功能已不再满足于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传递与继承,它更要求唤醒和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能力,逐渐完成从受教育者
3、向主动学习、自主抉择、健康发展的转换;学校教育的功能也不能只局限于为学校学习者服务,它同时还应为社区发展服务,为一种新的学习文化的创建服务。换言之,只有使学校教育扎根于生动的人类实践,使学校教育与鲜活的生命血脉沟通,并让社区教育给学校教育的功能注入最大的活力,这也是今天的学校教育对于明日的世界之价值的所在。首先,就学校对社区教育的促进而言,它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学校对社区开放的功能和意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经济功能,学校在社区的发展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大教育功能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职的师资队伍,有相对齐全的教学设施,对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具有空间调节作用。学校可以通过科技下街道
4、、社区公益服务、举办假日班等形式为社区教育服务,这是学校承担社区建设的主要职能。也是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与社区进行交互作用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活力的主要途径。文明辐射的功能 学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组织,教师群体一般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再加之具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就对社区居民会形成一定的文明辐射影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传递,学校可以起到有效促进社区文化认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学校对社区开放的功能和意义,经济功能 学校通过培养年轻一代的个性健康并促进其社会化的成长,也就间接的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般来讲,学校对社区发展所具有的经济功能主要是以学校培养的学生参与社
5、区经济建设为中介实现的。比如学校通过对年轻一代进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道德品质、人文关怀、公平竞争和合作精神等,这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加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后,就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的经济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对社区开放的功能和意义,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是因为社区与学校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在培育学校这个育人的文化“内环境”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有意识地介入、影响和营造社区这个学校的“外环境”,才能使其成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具有学校延伸作用的理想环境。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社区文化环境的作用是学校文化环境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在学校文化
6、环境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发挥作用。换言之,社区教育介入学校的根本作用在于:社区教育能够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和不足,并具有三大功能。,社区对学校开放的作用,支持功能,参与功能,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功能,社区对学校开放的 功能、学校对社区资源利用的主要体现,1、李政涛: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动机制,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3期。,支持功能 指社区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外在的环境支持。因为良好的社区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社区人群又是学校最为直接的社会公众群体,社区可以通过有效的大众传媒形式,向社区公众反映学校教育与教学的状况,争取社区公众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以形成良好
7、的尊师重教的社区风尚。参与功能 社区对学校的参与功能主要是指社区要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过程以及参与学校的内部管理。比如建立校社连携机制,家校合作制度,家长定期观摩听课制度等。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和家校互动,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及形成巨大的合力。,社区对学校开放的功能和作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功能 社区还具有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引导教育观念、创造物质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协调教育力量和直接参与素质教育等五个方面。事实上,要有效地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注重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聚集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总之,促进“学社连携”是学校与社区在新的时代背
8、景下获得发展和提升的必然选择,“学社连携”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水平,乃至促进整个社会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又体现在四个方面:(1)教育改革尤其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社区参与。(2)社区建设发展和市民素质提高,需要学校参与并发挥其积极作用。(3)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4)沟通学校与社区,“把社会引入教育,让教育服务于社会”,不仅使学校扎根于地区社会,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得了社会的支撑和合作,而且也为社区建设发展和社区居民的终身发展,赢得了学校的支持和参与,从而为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社区对学校开放的
9、作用,尽管时代的发展呼唤学校和社区的关系走向平等与对话,“学社连携”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问题与弊端。,问题与弊端,首先,学校中心的思想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其次,资源开放仍处于保守阶段,再次,社区与学校的合作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不对 等矛盾,学校和社区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弊端:,学校中心的思想意识仍然根深蒂固 当学校披上“制度化”的外衣时,它所拥有的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的功能也就呈现出僵化的趋势。固然,当代学校的神话已被打破,但人们因对学校知识的评价颇高,因而对学校仍然寄予厚望。而学校自身也以“教育内行”自居,而将社区的参与仅仅看作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可
10、有可无的补充。甚至当社区介入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时,学校亦会因自己独断的权利受到冲击而产生反感。这样,社区与学校虽在各个方面加强了合作,但充其量其只是一个“教育外行”与一个“教育内行”的对话与牵手。它不但不能使学校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且社区教育的实现也托付给了附设于学校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等非正规的教育来完成。学校中的科学知识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社区中的生活与娱乐活动仍然处于非主流的位置,科学世界的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压制和蔑视,导致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仍然处在一种非正常的状况。,问题与弊端,资源开放仍处于保守阶段 资源开放的理想受到现实的嘲弄,在优质资源愈来愈匮乏的现实中,“利”的驱动远甚于“
11、义”的引导,教育资源的共享受到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排斥。我国部门之间的分工导致了资源的分割,而将社会公共资源贴上“专属”的标签,则更给学校社区在资源的合作上增设了障碍。此外,资源利用不足也是资源开放的另一缺失。受学校中心意识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学校教育资源远比社区教育资源更具优越性,甚至认为社区教育的资源只具补充的作用,而不对学校教育产生改善的意义。其实它却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民主化,学生个体的社会化。,问题与弊端,社区与学校的合作背后隐含着深刻的矛盾 社区对学校寄予的极大期望与学校令人失望的表现成为了一对显著的矛盾。辍学者增高、校园暴力问题越演越烈、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沦落,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
12、拷问着学校的内部改革及其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我国,甚至有一些家长因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不良影响,而宁愿让孩子“在家”接受教育。“家庭学校运动”已经成为了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权力和教育内容的有力挑战。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另一个突出矛盾体现在教师问题上。教师之间、教师与社区之间的交流严重匮乏。即使创造了合作的条件,但因教师久已习惯了独立性的工作,加之工作负荷过重,“教师仍不清楚怎样利用增多了的合作的机会”;教师与社区间的矛盾还体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上。教师薪资收入偏低,在社区中的职业地位偏低。这种种矛盾也阻碍了学校与社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可以看出学校并没有扎根于它周围的环境,这种貌
13、合神离的状态使得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关系仅仅停留在简单与表象的层面。为此,重新构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真正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的思想,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教育领域必须直面的问题。,问题与弊端,关于学校与社区可以在哪些维度上开展互动合作,则是人们在推动“学社连携”的过程中十分关心的问题。从上海市的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学校与社区之间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与合作,其中涉及到了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等多个方面。有学者将我国的社区教育分为三个阶段,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关系的演变: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社区支援学校的阶段,社区为学校提供“第二课堂”,促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
14、质发展;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期,这是学校回报社区的阶段,学校向社区开放,并为社区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第三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这是社区、学校“双向服务”的阶段,学校通过服务社区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及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社区则利用学校的资源积极拓宽社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向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教育与社区互动的方向发展。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和学校仍在不断地寻找着合作的空间,目前上海市较为常见的形式有,学校和社区互相开放资源、学校为社区教育提供师资和资源者、社区为学校师生的校外活动和假期活动创设环境条件等等。目前学校与社区合
15、作的形式和内容已经较为丰富,但是从学习型社区要形成的“终身学习网络、构建大教育体系”的目标来看,这种合作与互动无论在深度与广度,还是人们对合作意义的认识上都还有待拓展。下面我们将按照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谐共进等三个维度来探讨“学社连携”的各种实现方式。,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实践分析,1、小林文人、末本诚、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学校与社区的资源共享 学校和社区互动合作的最直观、最直接的形式就是双方的资源共享。而在资源共享上,又可以分为硬件资源的共享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在硬件资源方面,学校方面可与社区共享的设施包括运动场地、活动
16、室等文体活动设施,以及教室等教学活动设施。,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实践分析,在软件方面,学校的教师则可以成为社区教育活动中的师资和志愿者,学生也可以参与社区生活,成为小公民、小服务者;而在社区中工作生活的居民也可以成为学校本身的服务者,以及师生校外活动的组织者与协助者。在学校与社区的人际沟通中,人们可以增进了解、加深理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接纳彼此,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增进和睦、促进和谐。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学校和社区还能够通过资源的共享,实现文化上的沟通,使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在活动空间大大扩展的同时,带动居民与学校的“互访”,促进社区文化和学校文化的交流、沟通与相互影响,从而使学校摆脱“文
17、化孤岛”的封闭状态,社区也可以通过对学校文化的吸收增强人文气息和学习氛围。在日本,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小学同时还发挥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8有学者甚至反思,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颁布的社会教育法,一方面促进了社区教育专门设施的建设,保障了社区教育的独立性,但是同时却也疏远了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原本在小学开设的成人学校移到了公民馆,需要教师承担的各种文化活动也可由社区的公民馆独自开办了。原先在学校与社区的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父母教师协会也因此由盛转衰。因此,日本教育界又开始重新考虑重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再次携手。2,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实践分析,学校与社区的功能互补 学校
18、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意义还体现在双方功能的互补。首先,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社区环境的支持。众所周知,人的发展和完善并不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就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自然人的人格形成与发展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结果。因而学校必须和社区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成功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于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多地是体现在智力上,但道德知识或道德理性并不等同于道德人格。换言之,人格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因此仅仅依靠学校阶段的道德说教而不关注社区环境的熏陶与学校外道德实践的统一和融合,则往往是阻碍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实践
19、分析,其次,学校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学校教育的功能也不只局限于为学校学生服务,它同时也应为社区发展服务,为一种新的学习文化的创建服务。对于社区中的成年公民而言,他们同样也存在各种终身学习的需求,其中既有知识和技能增长方面的,也更有精神满足和个人修养方面的。社区能够为他们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毕竟有限,而且社区更多地是人们生活或工作的领域,其所提供的也更多地是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相结合的非正规学习。如果在社区中另外举办各种正规教育,则容易导致社区教育的“学校化”,使终身教育演变成“终身学校教育”,让人们感到面目可憎。因此,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学校向社区中的成人开放,对他们予以接
20、纳,从而弥补社区教育的功能不足。,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实践分析,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共进 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另一个维度,也是其最高的层次,是学校与社区通过互动合作最终实现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进。学校与社区在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的前提下,两者之间的“藩篱”已经打破,“边缘地带”的空白也得到了填补,这时候,双方就应该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成员(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提供学习机会,并从“身体、心智、情感”等各个角度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完善的人,以在实现学校教育成功的同时促进社区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则实现学校与社区的互利双赢、和谐共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实践分析,以上我们论述
21、了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合作维度,以下再从政府层面对怎样推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法律保障,构建学校与社区合作的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评价机制,从政府层面对怎样推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法律保障 为了使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政府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在政策上,政府部门应该明确规定学校与社区有相互沟通、资源共享、互动合作的权利与责任;在法律上,应该将这种权利与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为此,我们
22、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立法条件进行分析,再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实践需要和具有可行性的立法建议。,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构建学校与社区合作的组织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还处于自发的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许多有益的活动亦因为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沟通、协调与组织而难以实施。组织管理机制的缺位或不完善势必影响学校与社区合作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组织管理体制的欠缺也使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缺乏计划性和整体性,例如,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而我们目前的状态则主要是单向的,即强调学校教育对社区的物质依赖,以及社区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如果长期是这种单向关系,不仅不
23、正常,也难以持久。另外,各地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大部分处于探索之中,对地域特点、社区模式的复杂性考虑得不够充分,社区特色体现得不明显,没能把学校与社区合作与互动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并与其他工作建立有效联系。,1、范传伟: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及衔接机制,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完善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评价机制 除了在政策法规上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提供有力保障,在行政上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合理机制之外,要让学校与社区合作见出成效,并使双方互动合作的机制不断地得到完善,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价制度是必要的。针对目前对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评价中的不足,我们提出了构建或完善“
24、学社连携”评价体系的构想:,1、范传伟: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及衔接机制,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确立评价原则,规范评价程序,丰富评价形式,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评价体系构想:,1、确立评价原则“学社连携”评价必须坚持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即要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分析,优化评价手段、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允许多元评价,做到“各有所评、评有所得、同步发展”。实践性原则,即不能单纯地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应该将评价结果运用于具体的实践,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尽快地进行弥补,以提高效率、优化品质。民主性原则,即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听
25、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专家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并把评价工作置于社区群众的监督之下。开放性原则,即以自我评价为基础,逐步建立完善各级各类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行政评价为主的传统教育评价形式。营造出开放、自主的评价氛围和条件。,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2、规范评价程序 要评价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程序,使评价活动有序进行。“学社连携”评价可以分三阶段进行:一是准备阶段,二是实施阶段,三是结果的反馈和处理阶段。(1)评价的准备。具体包括制定评价计划、设计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机构、组织 评价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2)评价的实施。其中包括搜集评价信息、处
26、理评价信息、撰写评价报告。(3)评价的反馈和处理。评价的反馈就是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民众。而被评价者则根据反馈信息,作出相应调整,进一步推进“学社连携”工作。,3、丰富评价形式 为了对学校和社区的“学社连携”工作给予更为合理的评价,同时也是为了使相关各方共同参与评价,使各方在评价过程获得更多相互沟通、反思提升的机会,“学社连携”应采取多方参与、共同评价的形式。具体而言,可以将自我评价、组织评价和社会评价相互结合。,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对策建议,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区,将形成一个有学校与社区共同构成的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目标一致的终身学习网络,为社区成员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使“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学习社会的宗旨,既促进每个成员的自我完善和精神满足,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以彰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和社区必须真正地携起手来,共同致力于终身学习网络形成、社区终身学习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学习社会价值内涵的发扬,这需要我们从法规政策、组织机制、评价制度等方面不断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学习型社区的发展之路。,结语,Thank You!,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