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4106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 均衡产出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 乘数论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3,二、均衡产出的概念,均

2、衡产出:产出=总需求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y=c+i注意:这里的y、c、i都是用小写字母表示,分别代表剔除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而不是上一章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名义产出、消费和投资。,4,三、推导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y=c+i,也可以用i=s来表示,因为:1、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y=c+i;2、生产所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c+s;因此:c+i=c+s,等式两边消去c,即可得i=s。,5,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c=c(y)储蓄函数:s=s(y)消费函数和储

3、蓄函数的关系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6,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表示支出和影响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影响消费支出中最重要的是收入。所以:c=f(y)原因:居民的收入增加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是增加的,表现为一种稳定的趋势(短期)。但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长期)。,7,短期消费曲线,为了便于分析消费函数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以下两个概念:(1)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支出,APC=c/y。(2)边际消费倾向(MPC):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增加的消费支出,MPC=c/y,8,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第一、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

4、相抵的水平(c=y)。APC=1。第二、在收支相抵的收入水平以上,若收入消费支出,称为正储蓄,APC1(c/y中的y值大);在相抵水平以下,消费支出收入,称为负储蓄,APC1(c/y中的c值大)。第三、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幅度收入增加幅度。MPC 第四、APC MPC,但随收入增加,APC渐渐趋近于MPC。,9,二、储蓄函数,1、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表示储蓄量和收入之间的关系。2、由于居民的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来储蓄,因此一旦消费函数确定,储蓄函数也随之确定。3、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每单位收入的储蓄量(s/y).APS

5、+APC=1。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s/y)。MPS+MPC=1。,10,短期储蓄曲线及其特点,s,S=s(y),2,1,0,-1,C,6,8,10,12,14,1、短期储蓄曲线是描述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2、C点是储蓄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消费和收入相等即收支平衡。3、C点以左为负储蓄,C点以右为正储蓄。4、C点以右越来越远离收入曲线,表示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Y,11,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A,s=s(y),y0,45,0,-d,d,c,s,c=c(y),1、A点左边,位于45度线以上,表示消费大于收入,因此

6、,对应的储蓄线就位于横轴下方,表示负储蓄。2、A点右边,消费线位于45度线的下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因此,对应的储蓄曲线就位于横轴的上方,表示正储蓄。,1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2,储蓄的定义:收入-消费 因此: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第二、APSMPS,表现在图形,在Y0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第三、由于APS+APC=1,所以有MPS+MPC=1。,13,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14,一、相对收入理论,美杜森贝利提出,认为消

7、费者受自己过去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此消费是相对决定的。长期来看,消费与收入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而短期消费函数则是有正截距的曲线。相对收入理论的核心是“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棘轮效应,即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示范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低收入家庭的攀比,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15,当期消费取决于当期收入和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CL=y,C2,C1,CS2,CS1,Ct1,Yt1,Y1,Y2,C,Y,O,图示:相对收入消费

8、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16,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美莫迪利安尼提出,认为消费者会在一生的较长的时间内计划其消费支出,以达到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一生能够比较平稳地生活。一般而言,年轻人家庭:y低,C可能y,出现借债;进入壮年和中年,yC,可以还债和储蓄;老年退休后,y降低,Cy,形成负储蓄。举例:P390。每年收入24000,工作40年总收入960000;生活60年平均每年消费16000,因此每年储蓄8000(=24000-16000),退休时,共积累320000(=8000*40)。,17,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的函数形式:,C=aWR(实际财富)+cYL(工作收入)涵义:1、

9、整个生命周期,消费占收入的2/3,储蓄占收入的1/3。2、a为财富的MPC,c为工作收入的MPC。3、总储蓄和总消费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18,三、永久收入(或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主要不是由其现期收入决定,而是其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可以用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值表示。YP=Y+(1-)Y-1 为权数,距离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Y为当前收入,Y-1为过去收入。,19,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内涵:,1、根据这种理论,一个有前途的大学生可能会在其暂时收入以外多花不少钱,这会使他欠不少债,但他相信自己将来的收入会非常高。2、短期MP

10、C低于长期MPC:当收入上升或下降时(尤其是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或下降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调整其消费。3、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失效的。因减税而获得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20,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具有替代和收入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利率储蓄(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消费比较有利)收入效应:利率将来利息增加认为自己富有消费增加-目前储蓄 2.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收入,从而影响购买力和消费。物价水平上升,而货币收入不变,APC就会上升;反之,APC就会下降。(即c/y中的y变小)3.

11、收入分配。越平均(即c/y中的y变化不大)MPC越大;越不平均,全国性的MPC越小。,21,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利用消费函数C=+y的分析法;利用储蓄函数s=-+(1-)y的分析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利用消费函数得:y=c+i利用储蓄函数得:i=s,22,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消费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C=+y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iy=1-,23,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求解内涵,题例:假定消费涵数c=1000+0.8y,自发的计划投资始终为600亿美元,求均衡收入。思路:+i1、写出均衡收入的公式:y

12、=1-2、依题意查找相对应的项:(自发消费)为1000,(MPC)为0.8,i(自发投资)为600,代入均衡公式,得:y=8000,24,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O,y,c+i,450,a,C,a+I0,c+i,YE,垂直距离为始终不变的600亿美元的自发投资,E,EC,EC点:总支出总产出,必需扩大生产,ED,ED点:总产出总支出,必需减产.,25,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储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 s=-+(1-)y解方程组得:+iy=1-,i=-+(1-)y,26,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O,Y,s/i,-a,S,I=I0,

13、YE,E,1、投资是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自发投资,平行于Y轴。2、E点对应的YE为均衡收入。3、E点的左边,投资大于储蓄,即支出大于产出。因此,产出不足导致社会产品供不应求,这时,企业会扩大生产,使收入水平右移至YE为止。4、E点的右边,同理,左移至YE为止。,600亿,E1,E2,投资和储蓄两曲线进行比较,27,课本中的疑难句子理解,P395:图13-9往下顺数第四行 表述: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解析:1、社会总产出(总供给):y=c+s 社会总支出(总需求):y=c+i,当均衡时,总需求=总供给,即:c+i=c+s,2、当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即:c+ss,28,

14、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乘数效应-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29,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e=(+i)/(1-)现假定自发投资量增加为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Y 1 1投资乘数kI=I 1-MPS,30,投资乘数的图形解释,E,y,45,c+i,0,c+i,y,i,y,c+i,乘数效应,增加的投资

15、i,y,1、当投资为I时,收入Y。当投资为i时,收入为y。2、比较i和Y的间距。,31,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家庭、厂商和政府三个部门。三部门的支出:家庭的消费c 厂商的投资I 政府的支出g。,32,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一),O,Y,450,c,+I0,c+i,E0,Y0,+I0+G0,c+i+g,E1,Y1,Y,E,1、每一次支出的增加都必将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这是宏观调控政策中以刺激总需求来刺激经济的动因。,2、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包括双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减税、扩大消费(提高个税起征点、发放购物券、楼市新政),33,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二),O,y

16、,s/i/g,-,S,i=i0,y0,i+g=i0+g0,y1,1、1998年,如:西气东送、青藏铁路。2、2008年,加大投资(政府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加大消费。,34,案例:政府支出增加在古典模型中有效果吗?,图示:,S,D2,D1,O,I、S,r,7%,5%,古典模型中的政府支出,古典模型中的假设:自我调节、自由放任、自动出清、资源充分利用、充分就业的经济状态。结论:增加需求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导致完全挤出。,35,定量税变动s+t的截距,图示,s+t i+g,3000,0,-700,-1000,y,s+t=-700+0.25y,s+t=-1000+0.25y,i+g,14800,160

17、00,1、定量税增加后,s+t线上移,截距从-1000增加到-700。2、假设i+g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则上移后的s+t线使收入减少。,3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例题:假设消费函数为c=1600+0.75yd,定量税收t=800,投资i=100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0。求:均衡国民收入?解题思路:1、判断题目是求几部门的国民收入,列出均衡公式。如:三部门的均衡收入公式为:c+i+g=c+s+t i+g=s+t2、依题意,把已知条件代入上式,求出未知项。i+g=s(?)+t,37,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解题思路:3、求未知项S:由于c已知,因此,s=-a+(1-)yd=-1600+0.

18、25yd 又由于:yd=y-t=y-800 所以,s=-1600+0.25(y-800)=0.25y-18004、把s=0.25y-1800 代入均衡收入公式:i+g=s(?)+t5、求解方程,得:y=16000,38,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备注:各乘数为变动的收入与各乘数中所涉及的项的比值,即:y g、t、tr,39,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9、,在y=(+i+g-t)/(1-)的公式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购买支出g变化,则政府购买支出为g0和g1时的收入分别为:y0=(+i+g0-t)/(1-)y1=(+i+g1-t)/(1-)y1-y0=y=g/(1-)所以:y/g=kg=1/(1-),同投资乘数!,40,二、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在此仅讨论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在y=(+i+g-t)/(1-)的公式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税收t变化,则税收为t0和t1时的收入分别为:y0=(+i+g-t0)/(1-)y1=(+i+g-t1)/(1-)y1-y0=y=-t/(1-)所以y/t

20、=kt=-/(1-),思考:税收乘数为何是负值?,41,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1,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因而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y=c+i+g c=+yd yd=y-t+try=c+i+g=a+yd+i+g=+(y-t+tr)+i+g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i+g+tr-t)/(1-),42,政府转移支付乘数2,在其他条件不变,只有tr变化,则转移支付为tr0和tr1时的收入分别为:y0=(+i+g+tr-t0)/(1-)y1=(+i+g+tr-t1)/(1-)y1-y0=y=tr

21、/(1-)所以y/tr=ktr=/(1-)可见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也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者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43,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比较,1、kgkt 当政府支出增加一个单位时,总需求直接相应地增加一个单位。当政府税收减少一个单位时,总需求只相应地增加不到一个单位。(减少税收所得的一单位的收入,只有一部分用于消费,余下的部分用于储蓄。)2、kgktr 同理,来自于政府的转移支付,也只有一部分用于消费,其余的用于储蓄。因此,构成不足于1个单位的总需求。,44,3、结论:,通过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效果显著于通过改变税收和转移支

22、付的政策效果。因此,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是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45,四、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Kb为平衡预算乘数,其值为1.,46,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47,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1、进口函数与边际进口倾向 m=m0+y(m0自发进口量,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每增加一单位本国国民收入所引发的进口增量 2、出口函数 出口x是由外国的购买力和购买需求决定的,本国难以左右,因此一般认为是一外生变量。,48,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模型,y=c+i+g+(x-m)c=+ydyd=y-tx+tri=i0g=g0tx=tx0tr=tr0 x=x0m=m0+y解方程组得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YE=+i0+g0-t0-tr)+x0-m0/(1-+),1Y=1-+,49,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由上述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可以得出:出口乘数:dy/dx=1/(1-+)0这也是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同时,在四部门经济中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也发生了变化。与封闭经济相比,政府支出、投资乘数变得更小了(分母变大了)。,50,进入下一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