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病虫害防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130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病虫害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园艺病虫害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园艺病虫害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园艺病虫害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园艺病虫害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病虫害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病虫害防治.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城市1131班,李巧能,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植物病原线虫,了解园艺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了解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掌握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线虫病的症状特点、以及线虫的主要类群,一、园艺植物病原线虫,(一)植物病原线虫的概述,线虫是一类低等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一部分可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线虫病害,如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的根结线虫病,使寄主生长衰弱、根部畸形。同时,线虫还能传播其他病原物,如真菌、病毒、细菌等,加剧病害的严重程度。近年来,很多具有生防潜力的昆虫病原线虫的繁殖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斯氏线虫科、异小杆线虫科、索科线虫等在生产上对桃小食心虫、小地老虎

2、、大黑鳃金龟等害虫的防治取得了显著地效果,捕食真菌、细菌的线虫也有很多研究报道。,(二)园艺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线虫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大小差别很 大,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长达8毫米。多为雌雄异体,雌性较雄性的为大。虫体一般呈线柱状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假体腔内有消化、生殖和神经系统,较发达,但无呼吸和循环系统。线虫形态差异很大,寄生人和动物的线虫有的很大,如蛔虫;寄生植物的一般较小,长约0.31mm,也有长达4mm左右的,宽为 0.0150.135mm。肉眼不易看见。线虫细长,有的呈纺锤形,横断面呈圆形有些线虫的雌虫成熟后膨大成柠檬形或梨形。,线虫的体壁几乎是透明的,所以能看到

3、它的内部结构。体腔是很原始的,其中充满了一种液体,即体腔液。体腔液湿润各个器官,并供给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可算是一种原始的血液,起着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作用。线虫缺乏真正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植物线虫形态,丝状线虫的成虫,线虫雌雄异体,(三)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线虫由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发育为成虫,两性交配后产卵,完成一个发育循环,即线虫的生活史。线虫的生活史很简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形态与成虫大致相似。所不同的是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或未充分发育。幼虫发育到一定阶段就蜕皮一次,蜕去原来的角质膜而形成新的角质膜,蜕化后的幼虫大于原来的幼虫。每蜕化一次,线虫就增加一个龄期。线虫的幼虫般有4个龄期。在环境条

4、件适宜的情况下,线虫完成一个世代一般只需要34星期的时间,如温度低或其它条件不合适,则所需时间要长一些。,线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大部可以发生若干代,发生的代数因线虫种类、环境条件和危害方式而不同,不同线虫种类的生活史长短差异很大。小麦粒线虫则一年仅发生一代。(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线虫的寄生方式有外寄生和内寄生,外寄生线虫的虫体大部分留在植物体外,仅以头部穿刺到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内吸食,类似蚜虫的吸食方式;内寄生线虫的虫体进入组织内吸食。,植物寄生线虫具有一定的寄生专化性,它们都有一定的寄主范围,如小麦粒线虫主要寄生小麦,偶尔寄生黑麦,很少发现寄生大麦。有的寄主范围很广,如根结线虫的一个种可以寄

5、生许多分类上很不相近的植物。线虫可以寄生植物的各个部位。由于多数线虫存活在土壤中,因此,植物的根和地下茎、鳞茎和块茎等最容易受侵染。植物地上的茎、叶、芽、花、穗等部位,都可以被各种不同种类的线虫寄生。,(五)园艺植物线虫病的症状特点,植物病原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机械创伤 由线虫口针穿刺植物组织细胞进行吸食直接造成伤害。营养掠夺 由于线虫吸食,夺取了寄主的营养,阻碍植物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化学毒害 线虫吸食时向植物组织细胞内分泌多种酶等生化物质,破坏了记住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复合侵染 由线虫侵染所造成的伤口是真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二次侵染途径,或者有些线虫还是真菌、细菌和病

6、毒的传播介体导致严重危害。,植物受害后就表现各种病害症状:植物地上部的症状有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瘿或种瘿等。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水稻干尖线虫病,(六)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线虫为动物界、线虫门的低等动物,门下设侧尾腺纲。植物寄生线虫分属于垫刃目、滑刃目和三矛目,目以下分总科、科、亚科、属、种,种的名称采用拉丁双名法。园艺植物病原线虫类群有:根腐线虫属,寄生于植物根内和块根、块茎等植物地下器官,其寄主

7、范围广泛,能危害多种园艺植物,引起根部损伤和根腐;根结线虫属,寄主范围广泛,危害多种园艺植物根系引起植物根结线虫病。,二、寄生性植物,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的退化,或者缺乏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自养,必须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寄生生活,称为寄生性植物。因为其能开花结籽,故又称寄生性种子植物。最重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是菟丝子科、桑寄生科、列当科、玄参科和樟科的植物,如菟丝子、列当等。,(一)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一、寄生性 按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或获取寄主营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全寄生和半寄生两类。1、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如菟丝子、列当、无根藤等。特

8、点: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蜕变为吸根,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并从中不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2、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水寄生”。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根系缺乏,以吸根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如槲寄生、樟寄生、桑寄生等。按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根寄生与茎(叶)寄生。1、根寄生:列当、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部,在地上部与寄主彼此分离,称为根寄生。2、茎(叶)寄生:无根藤、菟丝子、檞寄生、寄生藻类(两者紧密结合)等寄生在寄主的茎秆枝条或叶片上,这类寄生称茎(叶)寄生

9、。,二、致病性1、致病作用:对营养物质的争夺。寄生性植物都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因种类而异。半寄生类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要弱。全寄生致病能力强,主要寄生在一年生植物上,可引起寄主植物黄化、生长衰弱、严重时造成大片死亡,对产量影响极大。半寄生主要寄生在多年生木本植物上,寄生初期对寄主无明显影响,后期群起较大时造成寄主生长不良和早衰,最终亦会导致死亡,但树势退败速度较慢。2、传播病毒:菟丝子。3、寄生性藻类影响观赏植物外观,影响光合作用,三、繁殖和传播(1)繁殖方式:寄生性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2)传播方式:可分被动传播和主动传播两种。被动传播以风力、鸟类(桑寄生)、种子调运(菟丝子)进行传播。

10、主动传播以果实吸水开裂,弹射种子传播,如列当、独角金等。四、防治1、轮作:根据寄主范围不同。2、精选播种材料,种植诱发植物。3、清除吸根。4、深翻深埋。5、生物防治:炭疽菌防治菟丝子。鲁保1号。6、喷除草剂、杀菌剂。7、加强检疫。,二、重要的寄生性植物,1、菟丝子 菟丝子是菟丝子科菟丝子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线草。菟丝子的叶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和叶部,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并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为害:寄主植物生长不良至死亡,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收获困难,传播病毒。受害作物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40%50%,严重的甚至颗

11、粒无收。传播:种子传播。种子混杂在农作物种子中传播(检疫对象),种子表面多微刺,可粘附于野生动物体表传播,随作物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防治:发生危害后,应彻底割除菟丝,或深耕种子,也可用“鲁保一号”。,菟丝子的为害,2.列当,列当为全寄生型的根寄生草本植物,大多数寄生性较专化,有固定的寄主,少数较广泛。寄主多为草本,以豆科、菊科、葫芦科植物为主。无真正的根,只有吸盘吸附在寄主的根表,以短须状次生吸器与寄主根部的维管束相连。,为害 寄主植物生长不良、萎蔫,甚至枯死,严重减产传播 种子经风传或粘附在作物种子上带传(检疫对象)侵染 列当种子在土壤中无限期休眠,只当受到寄主植物根部分泌物的刺激才萌发,

12、长出吸器从寄主根部吸取水分和营养。防治 检疫 轮作(78年以上)早期拔除或化学杀除 种植诱发植物,降低土壤中列当种子数量,3.桑寄生和槲寄生,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桑寄生属 Loranthus 寄生阔叶树,半寄生,茎寄生,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经鸟类消化道传播。,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槲寄生属 Viscum 槲寄生(V.album)常绿小灌木,二或三歧分支,叶对生,内含叶绿素;花单性,无梗,顶生于枝节或两叶间,黄绿色;浆果肉质球形,初白色,半透明;寄生阔叶树,半寄生,茎寄生,分布于温带,鸟类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一般借鸟类传播。鸟啄果实后,吐出或经过消化道排出种子,种子粘附树皮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先长吸器,后产生吸根,侵入寄主枝条,与寄主导管相通,建立起吸取寄主水分和无机盐的寄主关系,并发育成绿色从状枝叶,极易与寄主植物区别。我国以槲寄生和东方槲寄生较为常见。槲寄生发现后应及时锯除病枝烧毁,或喷洒硫酸铜800倍液,有一定防效。,Thank you,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