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4173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6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XX省XX市XX县土地整理示范 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工程编号:SF20XXEX015),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第二部分 项目规划说明第三部分 项目工程设计说明,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1.前言2.项目概况3.规划目标与原则4.规划方案5.规划方案评价6.规划方案实施,1前言,项目来源项目建设目的项目规划任务项目规划依据,1.1项目来源,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XX省XX市XX县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XX县土地管理局拟在XX镇界七星河流域紧靠103省道的洛平圩地区开展一定规模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工程。向国土资源部申报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部

2、审查后,批复为年国家投资、中央承担的土地整理项目。,1.2规划目的,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 XX省XX县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完善项目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稳定。,1.3规划任务,制定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落实土地整理指标;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和布局;通过水资源平衡分析,确定灌排方法

3、和主要工程布局;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规划方案;制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1.4项目规划依据,相关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意见行业技术标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相关规划,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XX省XX县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XX县农业“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XX县综合农业区划简本;XX县种植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XX县XX镇总体规划;XX省XX县七星河流域水利工程规划报告 XX省XX县城供水水源规划XX县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意见,主要包括 XX省

4、XX市XX县洛平圩土地整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XX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电力等各相关单位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相关意见。,行业技术标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部颁SL207-98);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5、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关于申报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耕发2000007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关于申报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6、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耕发2000007号)。,2.项目概况,基本情况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适宜性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新增耕地潜力分析,2.1基本情况,XX县洛平圩土地整理示范项目区位于该县的XX镇界内,七星河流域,S103省道附近,土地总面积达226.16公顷。项目区东至大麦湖圩埂,西至朱家村鱼塘围堤,南至七星河河堤,北至洛平圩主机耕路(详见1:2000的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区内涉及权属单位较少。,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项目区属河谷平畈区(小盆地),处低洼地地段,地势较为平坦,周围则与丘陵山岗相邻。项目区内:旱地:地势相对较高,水田:地势较低 废弃老河道:呈M字型

7、贯穿,平均深达4米(与平畈区高差),但不适宜鱼类养殖,区内精养水面水层较浅,平均深1米左右。,土壤:从生产性能看,项目区砂砾沙泥田土种土壤质地偏重,耕性较差,土壤的通透性较差,保肥保水性能一般,供肥一般,水稻长势较为均一。区内水田和旱地耕作层平均厚度为0.30.4米,土壤肥力中等,耕作层土壤磷钾含量稍低。,气候:项目区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无霜期达220天,最高气温37.4,最低气温5.3。区内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基本无风害。57月份进入汛期,大暴雨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7月以后降雨量逐渐减少,易造成干旱,加上水利配套设施不完善,抵御大的自然灾害能力差,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8、,水文: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区内还可利用已建成的灌排设施直接提用河水。大旱年份,可考虑就地开挖取地下水用于灌溉,项目区所在镇XX镇地下水可采水量达106万立方米,而项目区处于该镇低洼处,地下水位相对较浅,地下水量较为丰富。,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条件,洛平圩项目区涉及XX镇2个行政村,一条国有废弃河道,2个行政村。人均占地面积0.4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85公顷,人均年产值3460元,人均年收入2235.2元,农业劳动力较多,除一部分在家从事种养加工业外,富余劳动力以出外打工为主,农民收入以出外打工为主。,主要作物和耕作制度,2.2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项目区基础设施现

9、状,北端主机耕路一条,平均宽达5米,并与一条宽约10米的乡村道路相接,使项目区与S103省道相通,且区内已自然形成了几条零星生产道路,具有一定的交通基础。项目区东临大麦湖,南接七星河,可用来灌溉的地表径流较为充足,区东南角已有抗旱站一座,由于年久失修,急需维修改造;区南端有电排站一座,拥有100千瓦离心泵机组4台套,工作正常,具有一定的排涝能力,现已有300KVA变压器一台,且已有两条电力线贯穿项目区内,电力供应较为便捷。,从土地利用现状看:沟渠面积:占总面积的0.44%,道路面积:2.06%,废弃河道:11.31%,沟渠与道路面积较少,分布密度不够,布置不规则等,区内田间作业条件不太理想;沟

10、渠不畅,田间干旱时水难以有效灌进,田间积水时水不能及时排出。废弃河道旱时见底,涝时水溢,呈“M”型分布,将整个项目区分割成三块,阻碍田间生产过程中的交通活动,也占用大量土地。,基础设施状况对规划的影响,规划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田间灌排水问题。对现有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因地制宜地对田间沟渠路林进行系统规划布置;增加沟渠、道路的总面积、提高其分布密度与均匀度,做到灌水方便,排水通畅,使项目区“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的高产农区;,填方工程的取土问题。增加耕地潜力主要来源于废弃河道与浅水鱼塘的改造复垦。但由于项目区内地势平坦,区内最大高差1.5米,平均高差不到0.8米,区内废弃河道和浅

11、水鱼塘面积较大,且部分废弃河道较深,改良改造成优质耕地需要大量土方,势必从项目区外取土,如何确定合理的平整方案,既节约成本,又不影响周围地区的生态与社会效益,成为规划时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2.3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面积共计226.16公顷:耕地:78.8%(其中水田:50.58%,旱地:28.22%),未利用地:0.85%;水面:18.29%(其中鱼塘:6.11%,废弃河道:11.31%,渠系0.9:0.44%,水工建筑物:0.43%);交通用地:2.06%;(详见下表所示),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较为单一田块、交通道路自然形成,布置凌乱,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且分布不均。尤

12、废弃老河道呈M型分布项目区内,既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又给农民田间生产活动带来不便。,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 项目区涉及村的人均占地面积为0.41公顷,其中人均耕地面积0.085公顷,都低于全县整体水平;耕地整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占区耕地80%,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未利用土地占项目区总面积0.85%,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重用轻养,土壤结构不良,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粗放经营、掠夺式经营、滥施无机肥。耕作制度:忽视轮作换茬及绿肥、油菜等养地作物的安排;施肥管理:忽视有机肥与磷、钾肥的补充;土壤理化性质下降,严重影响土地

13、生产力的发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布设混乱,且数量不足道路:几条南北向布置的生产路 东西向基本多为自然形成的小路,且道路分布不均,密度不够,缺乏系统规划,受废弃河道阻隔,道路明显无法满足农民田间生产的通行需求。灌排渠系面积少,仅占总面积的0.44%,且分布不规则,使得田间灌排不畅。区内的排灌站和抗旱站年久失修。,土地产出率低,农民种田净收益低,缺乏种田动力土地产出率不高:双季稻平均亩产为700公斤,中稻平均亩产为475公斤,油菜籽平均亩产125公斤,蚕桑平均亩产53公斤,水产品平均亩产150公斤。中低产耕地:80%左右种田扣除成本和税费后基本无多大收益劳动力外出,对田间农业投入不够,田间生产效

14、益差,农民种田收益逐年递减。,2.4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因地制宜,测土施肥掺沙、掺土,土壤质地趋向中壤。经过土壤改良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配套,项目区土地适宜种植水稻、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2.5水资源平衡分析设计典型年需水量预测,农业生产用水,以双季稻作为代表作物。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设计标准在8595。XX县位于长江中下游皖南山区,规划设计的土地整理项目区属典型沿河圩区,征询当地农业和水利专家的意见,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5。,2.5水资源平衡分析设计典型年需水量预测,灌溉保证率:是以灌溉设施供给灌溉用水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

15、率表示的。它综合反映了灌区用水及水源供水两方面情况。灌溉设计保证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灌溉工程的规模和农业生产。降水是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一般把保证率为25的降雨年份作为湿润水文年,50%为中等水文年,75为干旱年,接近100为特别干旱年。,方法一:,根据降雨实测资料及专家意见,要保证设计保证率的大旱年项目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用水需求,选取1978年作为典型年计算作物的灌溉定额。,水稻灌溉定额的确定,灌溉定额采用下式计算:M=E-P-W-(W0-W1)式中:M净灌溉定额,m3/亩;E时段t内作物耗水量,m3/亩;P时段t内有效降雨量,m3/亩;W地下水补给量(考虑到地表水丰富,引用地下水成本较高,故

16、本设计不考虑地下水补给,取=0);(W0-W1)时段初和时段末土壤湿润层内储水量,本设计不计算其值。,表5 双季水稻生育期灌溉定额计算表,2.5.1.2 水稻灌溉需水量计算,灌溉需水量按下式计算:M需=M A/其中:M需灌溉需水量,m3;M净灌溉定额,m3/亩;A灌区面积;水利用系数(取0.80)。经计算,设计保证率下(95%)项目区灌溉总需水量为172.67万立方米。,方法二:,据 XX省XX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对XX县各区不同水平年在不同保证率情况下需水量分析情况表(见下表6),同样可以计算出项目区在设计保证率下的农业灌溉需水总量(见下表7)。,由上表计算可知,在设计灌溉保证率下(

17、95%)项目区灌溉需水总量为165.8万立方米。综合考虑两种方法,为保障最大程度满足灌区作物用水需求,取二者的较大值172.67万立方米作为灌区需水总量。,可供水量分析径流量,在设计保证率95%水平下,七星河流域年径流深为560mm。每年可提供的水量为11200万m3,远大于项目区作物生长的总需水量。设计典型年1978年XX镇地表产水量为4173万m3,水利工程利用水量556万m3,弃水量达3617万m3,通过对项目区灌溉水利工程设施改造,提高用水能力,既满足了区内灌水需求,也能提高七星河的河水利用率。,有效降雨量,按P=95%保证率下设计典型年1978年的降雨量945.6mm,降雨有效利用率

18、取40,项目区有效降雨量为85.54万m3。,可供地下水量,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计,项目区所在镇地下水可采量达106万m3,由于项目处于低洼处,地下水位相对较浅,地下水水量丰富。但由于区内自产水量和七星河来水量完全能够满足区内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因此,本次规划设计中灌溉用水不考虑引用地下水资源。,水资源平衡分析,总体来说项目区水源十分丰富,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项目区内可供水量仍远大于需水量(表8)。项目区水利工程布置的重点:大力维修和改造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增加沟渠面积,提高沟渠分布密度与均匀度,在保证灌溉的同时,也可疏通过多水量。,表8 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 单位:万立方米,注:灌溉定额中已经扣

19、除了有效降雨量,因此供水量中未计算该项。,2.6新增耕地潜力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率较高未利用土地只有1.93公顷,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新增耕地主要来源:废弃河道和浅水鱼塘的改造、复垦以及原有道路、田块和田埂的整理与中低产田的改造地垦殖率由78.8%增加到95.32%,通过对农田水利设施、交通电力设施等的完善,可大大提高项目区各类农业用地的土地产出率。土地整理前后,项目区内主要作物的土地产出率指标变化情况如下表9所示。,3.项目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目标规划原则,3.1规划目标,XX省XX县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XX镇规划年末耕地总量要保持在2461.75公顷,总量净增7.87公顷,

20、保持人均耕地0.107公顷以上。根据 XX省XX县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适宜性、整理资金投入能力等,最终使项目区内:耕地出地率不低于12.22%(可研报告提供);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灌溉用水保障水平达95%,排涝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水利设施全面配套;规划田块和道路规范化、标准化,并将项目区基本农田集约化经营。,具体目标为: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面积226.16公顷,其中开发土地1.93公顷,整理土地224.23公顷净增耕地37.35公顷(其中开发1.93公顷,整理35.42公顷),使耕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5.32%;沟渠面积增加2.65公顷,使沟渠占项目

21、区总面积的1.61%;增加交通用地1.32公顷,使交通用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64%。,3.2规划方针,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稳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在满足规划设计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争取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土地利用条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4.规划方案,规划标准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土地权属调整结果投资规模估算和资金筹集,4.1规划标准,土地平整工

22、程对废弃河道和浅水鱼塘进行整体平整,在填土后对其进行碾压夯实,对于其他大多数土地则采用局部平整方案,推开表层肥土置于一边,将土方均衡的填埋于项目区,确保耕作层在30cm以上。平整原则:要求平整的基本单元(标准田块)面积为240200米,南北向布置,田块内的格田设计成40100米,东西向布置,局部地区面积可适当调整,将整个项目区整平后,要确保格田内部高差在3cm。,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标准,沟渠的布置采取灌排相间方式采取“路林渠田沟田”的布置形式农渠农沟南北向布置,斗渠斗沟东西向布置,渠从中央向两边灌水,水从两边向中心沟排走,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5%,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最大三日暴雨量三日排至作

23、物耐淹深度不成灾。灌溉:主要是改造区东南角的抗旱站,正常年份:通过大麦湖湖水自流灌溉,干旱年份:抗旱站 支流 自流灌溉。对排灌站泵房及水泵维修改造,稳定和提高其抗洪排涝能力。,道路防护林工程标准,项目区设计田间道与生产路。田间道路面宽4m,路面高出田面0.45m,铺设0.15m厚砂砾垫层和0.10m厚泥结碎石路面,路基采用0.2m厚素土碾压夯实;生产路路面宽2m,铺设0.10m厚砂砾垫层和0.08m厚泥结碎石路面,路基采用0.15m厚素土碾压夯实。防护林带沿田间道布置,年平均风速1.9米/秒,基本无风害,防护林带目的主要起生态景观作用,树种选择:能美化农区,涵养水土,符合植树习惯,具有一定的经

24、济价值。,4.2土地利用布局,整理前:水田:水稻为主,旱地:小麦、蔬菜、桑、苎麻、油料,区内零星分布有少量园地和一定面积的浅水鱼塘,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整理后耕地可全改造成高产水田,以水稻生产为主,种植模式可采取:稻稻油(绿肥)(占30%)、稻稻(占30%)和稻油(绿肥)(占40%)项目区内原有浅水鱼塘和部分废弃河道的复垦改造,形成新的耕地,对废弃河道预留部分的疏通与改造,提高其蓄水排水能力,形成新的高产深养鱼塘,弥补鱼塘面积的减少,整理后项目区的交通用地总面积略有增加,道路得到全面系统的改善与规整,交通便捷度与路网密度将得到有效提高,沟渠面积将有明显增加,灌排通

25、畅。,4.3土地利用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布局,本项目区采用外部平整与内部平整相结合的方案,对于废弃河道和浅水鱼塘采取外部平整的方案:区外取客土进行整体压填和平整,并覆盖一定厚度的肥土作为耕作层;对于其他耕地采取内部平整的方案:耕作标准田块确定为240200米,局部地区可作调整,田块内高差控制在3cm,同时确保项目区整理后的耕作层厚度保持在30cm以上。,灌排水工程布局灌溉水源选择,1地下水项目区内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从减少工程量与投资额的角度考虑,规划设计时不以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2地表径流项目区年平均降雨量1484.6毫米,(项目区95%保证率下降水量情况见表10)。区内地表径流量适

26、中,多年平均径流深938.3毫米,设计保证率95%的年份下年径流深为560毫米,径流系数为0.7,干旱年项目区东侧大麦湖湖水也可作补给水源。水质较好,能够满足灌溉要求。据以上分析,确定项目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以地表水源即七星河河水为主。,灌排工程布局,项目区区内地面最大高差1.5米,平均高差0.8米,地势较为平坦。项目区南面与七星河相连,七星河既作为项目区的灌溉水源,又成为项目区排水容泄区。整个灌溉工程的布局:对东南角抗旱站进行维修与改造,一般年份可利用项目区东侧渠首处的穿堤涵洞引大麦湖湖水自流灌溉,大旱年则可利用抗旱站水泵从七星河提水至大麦湖一支流,再通过支流湖水实现对项目区的自流灌溉。,灌溉

27、渠道设计思路如下:设计典型年将七星河河水引入项目区东侧的大麦湖一支流内,通过东侧渠首将水引至项目区的斗渠内,斗渠沿项目区东侧湖堤、中部田间道和北侧机耕道布置,在北侧和中部的斗渠上布置若干分水闸将水引至南北向布置的各农渠内,农渠标准间距为200米,由中央向两侧分水灌溉,直接将水引入农田。,整个排水工程的布局:对项目区南侧排灌站进行维修与改造,提高项目区的抗洪排涝能力,排水方式为抽排,确保最大三日暴雨量三日排完不成灾。排水沟的设计思路如下:在项目区中央和南侧河堤旁各布置三条东西向的斗沟,南侧斗沟3排水直接汇入排灌站的进水池,南侧斗沟2与中央斗沟1排水先汇入预留的一条南北向布置的河道,再由预留河道排

28、水汇入南侧排灌站的进水池。农沟与斗沟垂直,呈南北向布置,农沟间间距设计为200米(部分田块例外),由两侧向中央排水。(具体布局情况详见项目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图),道路工程布局,在项目区北侧机耕道中央向南布置三条南北向的田间道路,田间道路面宽度设计为4米,护坡0.4米:一条直通南侧排灌站,一条沿大麦湖湖堤直通项目区的抗旱站,一条直通七星河河堤,区中央东西向布置一条田间道,在预留河道处断开,整个田间道呈两个“十”字型布设。生产路与田间道垂直,生产路南北向间距为240米,东西向间距为200米。生产路路面宽度设计为2米,护坡0.3米。路面铺面材料均为砂砾垫层和泥结碎石。,4.3.4 农田防护林工程布局

29、,项目区基本无风害,且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质地较重,主要为重壤土,基本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田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改善项目区生态景观,涵养水土,美化农区环境。在项目区沿田间道两侧布置一定数量的蜀桧,蜀桧间距设计为2米。,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通过土地整理:耕地面积增加37.35公顷,比原有耕地面积增加20.96%;道路面积增加1.32公顷,比原有道路面积增加28.33%;沟渠面积增加2.65公顷,比原有沟渠面积增加267.68%;废弃老河道与浅水鱼塘全部改造复垦为耕地,田块、道路、沟渠及防护林带等的布局得到全面系统的规整。具体调整结果见下表12所示:,4.5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权属调整的原则坚持公

30、开、公平、合理的原则;坚持“参与整理各方土地总面积基本不变”原则;尽量保持乡界、村界的完整性;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权属调整方案,成立权属调整领导小组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评价评价整理后土地质量状况及生产力等级,以此作为整理后土地面积调整及确定新的土地承包费和其它税费的依据。权属调整据土地评价结果,以标准田块为基本单元,根据整理前确权登记的土地面积比例进行权属确认和调整。确权发证,4.6投资规模估算和资金筹集项目投资规模估算,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总投资699.17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616.52万元,占总投资88.18;设备购置费6.70万元,占总投资0.96;其它费用

31、62.64万元中,包括30.83万元的前期工作费、18.50万元的竣工验收费和13.32万元的业主管理费,合计占总投资8.96;不可预见费13.32万元,占总投资1.90。,附表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费预算表,项目资金筹集方案,项目所需资金699.17万元,全部由国家投资。,5.规划方案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5.3经济效益评价,整理后耕地数量的增加净增耕地面积37.35公顷,出地率可达16.52%。整理后耕地质量的提高整理前后项目区农业产值、效益的比较 投资静态回收期 投资建设期为两年,总投资额为699.17万元。考虑项目性质为中央投资的农业工程项目,因此计算采用静态收益

32、法进行计算,静态回收期为10.87年。投入产出分析 新增耕地面积可供养人数,6.规划实施措施,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项目实施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附表1项目区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结构表,第二部分 项目规划说明,项目规划过程项目调整情况资金来源和引用规划标准及有关技术问题与有关部门规划的协调处理规划方案择优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1项目规划过程,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与技术小组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技术设计组把规划设计中所需收集的各种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列表。技术小组与当地有关领导先后几次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主要了解项目区基本情况,并就项目区规划设计中可能涉及的具体问题向当地基层领导征求意见,与当地农业、水利等部门

33、专家共同确定了规划思路。,规划设计阶段整个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包括三项内容:规划设计、文本撰写和预算编制,其中工程设计是规划的中心环节。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工程任务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道路防护林工程设计及各种单体工程设计。规划设计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工程预算内容、编制规划预算说明,同时撰写规划报告。检查校核阶段成果提交,1.2项目区边界调整情况,1.3主要资料来源和引用,图件资料 XX县洛平圩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2000)。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70000)XX县土地利用开发整理复垦图(1:7000)XX县洛平圩

34、土地整理项目总体规划图(1:10000)。,文本资料XX土壤;XX县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XX县土地资源详查情况报告;安徽省XX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XX县水资源调查分析;XX县水利规划;XX统计XX县农村社会综合统计年报,19982001;XX县统计年鉴,1999年,XX县统计局;农田水利,卢荣安主编,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编印;XX镇19912001年统计资料汇编站。,1.4规划标准与有关技术问题,技术小组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并征求当地农业、水利专家意见后,确定了相关工程规划标准。据此进行了相关工程的具体设计工作,在此简要加以说明:由于项目区地势低洼,考虑

35、洪涝年外河水位较高,既要满足项目区排涝需求,又要保证七星河河堤的稳固,达到防洪标准,根据水利部门专家意见,规划设计时保证七星河河堤内坡边坡系数为1:2,按七星河的河堤相对于田面高度5米计算,确定河堤内坡宽为10米。,故规划设计时排水斗沟离河堤10米布置,兼排河堤渗漏水。同时,为保证河堤外坡稳定性及为今后河堤的加固加高提供后备土源,项目区填方工程的客土应距离河堤外坡50米取土。从历年七星河在项目区段的水位看,10年一遇最高水位15.5米,低于堤顶高程17.3米,因此,洪涝年堤防工程能够保证项目区投资的安全性与排涝要求,当地水利部门对此作出了相应承诺。,1.5与有关部门规划的协调处理,根据XX县土

36、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和安徽省XX县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参考XX县综合农业区划简本(初稿)和XX县农业“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进行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布局;参考XX县水资源调查分析、XX县水利规划、安徽省XX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等布设灌排渠系;参考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15年规划(林业部分)布设农田防护林;按照XX县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要求进行田间道路工程布设。,1.6规划方案的择优,灌溉水源的择优由于项目区紧靠七星河河堤与大麦湖圩堤,处七星河流域,该流域地表径流量大,上游源远流长,下游直接与长江相通,河水水流常年

37、不衰,项目区属于典型圩区,地势较低,地下水资源也相当丰富,地下水补给充足,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良好,均能够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因此,项目区作物灌溉水源既可选择地下水,也可选取地表径流七星河。,经过计算,七星河即使在十年一遇的枯水季节来水量也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要求,且一般年份大麦湖湖水可以对项目区进行自流灌溉,较为方便;相较打井灌溉而言,从当地农业生产习惯及工程量和投资额角度考虑,选取七星河与大麦湖作为灌溉水源也较为优越。项目区东南端已有一抗旱站,只需稍加维修改造可很好利用起来,节省大量资金。因此,本规划设计选取七星河河水和大麦湖湖水作为灌溉水源。,土地平整方案的择优与取土方案的选择,1.

38、6.2.1 平整方案择优 方案一:保留部分浅水鱼塘,将废弃老河道全部填平,最大程度的增加耕地面积;方案二:将全部浅水鱼塘和部分老河道填平,预留部分河道,通过疏通改造,既可作为承雨区,又可作为深养鱼塘,两方案的比较择优:,方案一:据区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弃老河道占地面积过大,且阻碍田间交通及各项整理工程设施的布置,由于涝时水溢,旱时水枯,现有水面利用率较低,需要将其全部填平后改良改造成耕地,既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也改善农田生产环境。由于项目区属典型圩区,整个地势较为平坦,现有耕地的田间平整工程采用局部平整较为适宜,但因其间分布有呈“M”型布置的废弃河道,平均水深达4米,,通过方案一的实施,全

39、部改造成耕地要整体平整,填方工程量很大,仅老河道填土工程量达80万方,填土工程投资额占了整个工程投资额的大半,经济上不划算。由于项目区地势较低,雨季四周来水面积大,尤其是洪涝年,排水困难,老河道作为承雨区,可起到重要的滞洪作用老河道南至排灌站,与七星河相连,北与一排水沟相接,可容纳北部丘陵、山坡来水,若全部填平,一方面会增大项目区排灌站的排水压力,另一方面,北部山坡、丘陵来水有可能对项目区形成新的冲刷,使区内发生新的沉降,影响到整理项目的实施效果。,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与部门专家协商后,决定选取方案二,预留两条河道作为深养鱼塘。但由于东侧河道预留后一方面影响到标准田块的布置,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进

40、出水口,成为死水河,生态与经济效益作用大大降低。因此最终确定方案二预留出一条南北向布置连接北侧排水沟和南侧排灌站的河道,通过疏通改造,既作为多雨时节项目区的滞洪区,也可作为一条重要的天然斗沟将区内区外来水排至南部排灌站的进水池。由于水深合适,经过疏通,还可作为精养鱼池,经农业部门专家评估,作为深水鱼塘。,取土土源的选择,填方工程取土土源的选择。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方案,主要以项目区北部农民集体所有的自留山坡作为取土土源,实地踏勘,作为土源的小山坡表面覆盖有一定厚度的土层,坡上覆盖有部分薪炭林,由于当地农民正准备在此开山修路,取土有利于道路的修筑。考虑到要防止填平的废弃老河道出现沉陷,还必须

41、对其进行碾压夯实,填平老河道的土方量需求较大,小山坡土方量可能难以满足要求,且小山坡距离老河道靠南的部分较远,相对会增加运距,从而增加平整工程费用。,经踏勘后发现南部七星河河床较高,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大量河滩地,同时,区边界西边的大面积鱼塘塘水较浅,涝时排水紧张,因此提出了以七星河河土和西边塘泥作为土源的建议,一方面可以疏通河道,提高鱼塘养殖水深,另一方面由于河土和塘泥较为肥沃,有利于废弃河道转化为高产良田。根据水利部门意见,为保证河堤的稳定性,并为河堤的加固预留土源,确定在离七星河河堤50米外取土。经过规划设计组讨论,最后确定了北部山坡、南部河土、西部塘泥及项目区内的部分高地作为取土土源,取

42、土采取就近原则,尽量减少运距,节省资金。,灌排渠系布置方案的择优,方案一:在项目区沿大麦湖湖堤布置南北向的斗渠1,沿北部机耕道布置东西向的斗渠2,由斗渠2向各农渠分水灌溉,在项目区中央布置东西向的斗沟1和2,承接农沟来水排入预留河道,在南部沿河堤布置斗沟3和4,承接农沟来水直接由排灌站排至七星河。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项目区中央预留河道右侧增加一条东西向布置的斗渠3,去掉项目区中央预留河道左侧的斗沟1。,两方案的比较(如上图所示):,方案一斗渠线路总长较短,斗渠填挖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每条农渠控制面积较大,设计截面加宽,农渠工程量加大,各农渠都必须穿过项目区中央的田间道,并与斗沟1和斗沟2

43、相交,增加了过道涵和过沟渡槽的数目,从而增加了农渠的施工成本。,在项目区西侧设计斗沟1可以截留项目区北部来水,直接汇入预留河道,缓解水流由北向南的流速,减轻斗沟3的排水压力,这样既可减少斗沟3的工程量,也可保证七星河河堤的稳定性。预留河道西侧各农沟线路上的过道涵减少,各农沟设计流量较小,农沟施工成本减少。但此方案增加了斗沟线路总长,同时,增加了斗沟1线路上的过道涵数量,斗沟工程量加大。,方案二斗渠线路增长,填挖工程量较大,斗渠3还必须穿过南北向布置的生产路,要求增加斗渠线路上的过道涵数目,并且斗渠与农渠间的分水闸数目也相应增加,斗渠施工成本加大。但是,由于农渠不需要与斗沟和中央的田间道相交,农

44、渠线路上不需设计过道涵(过田间道的)和过沟渡槽,每条农渠的控制面积减少,渠道截面减小,农渠施工成本大大降低。不设计斗沟1可以减少其线路上的过道涵数量,减少项目区斗沟总长,减少了斗沟施工成本。但由于各农沟控制面积增大,农沟过道涵增加,农沟工程量加大。同时使斗沟3流量加大,来水较猛,斗沟3的排水压力增大。,经过概算,权衡比较,确定方案二相对于方案一:总工程量小,施工成本较低,工程要求的施工技术较为简单,设计时距七星河河堤10米布置斗沟,考虑斗沟3控制的农沟只有两条,控制面积不大,因此能够确保堤防的稳固性,农沟增加的工程量不大,且方案二通过斗渠、斗沟在线路上的变径,可以进一步节约施工成本,减少工程费

45、用。因此,本规划设计时沟渠体系的布置选取方案二。,灌溉斗渠渠首的择优,方案一:无斗渠1,渠首布置在斗渠2和斗渠3的交叉口;方案二:渠首做在抗旱站出口处,斗渠相应延长至抗旱站出水口处;方案三:保留斗渠1,渠首布置在大麦湖一支流进口处。,方案一可缩短斗渠总长,节省斗渠工程造价,但每次提水灌溉都必须先将大麦湖灌满后,才能由大麦湖朝项目区分水,由于大麦湖蓄水容量较大,必将大大增加项目区灌溉成本;方案二直接将渠首做在抗旱站出水口处,水泵提水可直接进入项目区,日常灌溉运行成本降低,且方便管理,但由于渠道也需相应延长到抗旱站处,斗渠过长,施工成本过大,且由于渠道的延长,抗旱站进口处水位抬高,抗旱站水泵净扬程

46、加大,日常运行成本较高;,方案三虽然增加了一段斗渠1,但由于渠首选择在大麦湖一长条形支流进口处,经踏勘,该支流直通项目区抗旱站,支流进口处现已有一挡水土坝,只需稍加修缮,支流即可作为一条天然输水渠道,将抗旱站进水直接引入项目区,从而大大降低了日常灌溉成本,也便于日常管理,另外,由于斗渠1不长,方案三增加的工程量并不太大。权衡考虑,最终确定按方案三布置渠首。,第三部分 项目工程设计说明,项目工程简介工程设计施工组织,1.项目工程简介,项目范围项目建设规模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地形地貌工程类型和数量,1.5工程类型及数量,本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四项主要工程类型。,土地平整工程老河

47、道与浅水鱼塘填土工程量耕作田块内部平整土方工程量,老河道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是将老河道切割成若干段,每隔100米截为一段,每个截面看作一个梯形,假设每段100米长的河道为一直方体,可计算出直方体体积为Vi,则预填老河道体积V河=Vi(i=1,2n)=45.05万m3,同理可计算出老河道松填耕作层土方量V河松=8.31.2=6.92万m3与夯填土方量V河夯=(45.05-8.3)/0.87=42.24万m3。,浅水鱼塘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是利用公式:V塘=S浅h v和V塘松=S浅h耕/1.2其中:S浅为鱼塘面积,h v为鱼塘平均深,h耕为耕作层深度,夯填体积:V塘夯=(V塘-V塘松)/0.87=7.94

48、万m3。,耕作田块内部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结合土方工程量计算程序计算。整理后的田块为200m240m的标准田块,其高差不超过3cm,适合机械化作业。土地平整工程量的具体计算过程与结果见附表7和附表8所示。,附表8 耕作田块内部平整土方量计算表,2.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任务、依据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电力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计农田防护工程设计典型田块设计分类工程量详细统计表,2.1设计任务,根据地形及地面高程,确定土地平整技术措施及平整工程量;确定项目区沟渠标准及数量,合理布设排灌系统,并结合项目区地形、土壤特点确定各种水工建筑物技术等级、规格和数量,满

49、足项目区灌排渠系的输配水需求;合理布设田间道路系统,确定不同级别道路的标准、规格和工程量;农田防护林等其它工程设计。,2.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根据项目区地形及土壤特点,整个项目区采用局部平整与整体平整结合的方案,对于预填老河道取客土填平,并进行整体碾压夯实,对于现有田面采用内部局部平整方案。平整后,保持设计田块内部高差不超过3cm。,2.3农田水利工程设计,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总体采用“路林渠田沟田”模式,结合当地种植经验和项目区地形,规划标准田块长度在240米,宽200米。渠道布置充分考虑项目区地形布设,同时遵循充分利用原有旧渠道和投资最少原则,灌渠和排水沟相间布置。整个项目区根据各片土壤、地

50、形、农作物种植制度及地面高程特点,规划设计11种规格的渠道,9种规格排水沟,详见项目工程布置图及相应设计断面图。,灌溉工程设计续灌条件下设计灌溉流量计算,(1)灌溉保证率下设计典型年及该年灌水定额的确定根据项目区情况,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5%,该保证率下的典型年份为1978年。项目区整理后以水稻种植为主,为最大限度的满足项目区作物正常生长的用水需求,取水稻作物用水高峰期(泡田期)的用水需求作为设计标准,即灌水定额(泡田定额)取80立方米/亩,灌水周期取5天。,(2)设计典型年项目区毛灌水率(灌水模数)的确定,项目区的灌水方式为自流灌溉与提水灌溉相结合,设计典型年份灌溉方式为提水灌溉,每天提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