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4416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轧制过程的条.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8.1 咬入条件,一 摩擦力、摩擦系数与摩擦角,如图8-1所示 总反力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摩擦角与摩擦系数的关系如下,图8-1 确定摩擦角,二 咬入时的作用力分析,1 轧件对轧辊的作用力N与摩擦力T,2 轧辊对轧件的作用力N与摩擦力T,图8-2 轧件对轧辊的作用力 图8-3 轧辊对轧件的作用力,图8-4 作用力与摩擦力的分解,1 用力表示的咬入条件,若NxTx,则轧件不能咬入;若NxTx,则轧件可以咬入;当Nx=Tx时,轧件处于平衡状态,是咬入的临界条件。,三 轧辊咬入轧件的条件,2 用角度表示的咬入条件,(1)当TxNx时,这就是轧件的咬入条件,=,通常

2、将咬入条件定为,(2)当TxNx时,同样,可推得,轧件不能,咬入轧机,(3)当TxNx时,同样可推得,是轧件咬,入的临界条件。,8.2 剩余摩擦力的产生及稳定轧制的条件,一 剩余摩擦力的产生,剩余摩擦力:把用于克服推出力外还剩余的摩擦力的水平分量称为剩余摩擦力。摩擦系数越大,剩余摩擦力越大;而当摩擦系数为定值时,随咬入角减小,剩余摩擦力增大。,二 建立稳定轧制状态后的轧制条件,轧件完全充填辊缝后进入稳定轧制状态。图8-5所示,继续进行轧制的条件仍为TxNx,它可写成:,2,图8-5 稳定轧制阶段和的关系,一 按最大咬入角计算最大压下量,摩擦系数可由公式计算或由表8-1等资料查找,8.3 最大压

3、下量的计算方法,二 按摩擦系数计算最大压下量,表8-1 不同轧制条件下的最大咬入角,例题 假设热轧时轧辊直径D=800mm,摩擦系数0.3,求咬入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压下量及建立稳定轧制过程后,利用剩余摩擦力可以达到的最大压下量。解:(1)咬入条件允许的最大压下量,=34mm,(2)在建立稳定轧制过程后,利用剩余摩擦力可达到的最大压下量,=75mm,增加的压下量为 7534=41mm,8.4 影响咬入的因素及改善咬入的措施,一 影响咬入的因素,(1)当压下量不变时,随着轧辊直径的增大,咬入角将减小,这有利于咬入。(2)如轧辊直径不变时,随着压下量的减小,咬入角也减小,这有利于咬入。,1 轧辊直径、

4、压下量对咬入的影响,2 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的外力对咬入的影响,凡顺轧制方向的水平外力,一般都有利于咬入。,3 轧制速度的影响,降低轧制速度,则有利于轧件被咬入,4 轧辊表面状态的影响,轧辊表面越粗糙,则摩擦系数越大,因而越有利于轧件咬入。,5 轧件的形状对轧件咬入的影响。,轧件前端与轧辊接触面越大,轧件越容易咬入。,6 孔型形状对咬入的影响,增大摩擦角(即增大摩擦系数f)和减小咬入角a,二 改善咬入的措施,型钢轧机的孔型有较小的孔型侧壁斜度时,对轧件的咬入是有利的,1 提高摩擦系数的措施,(1)轧辊刻痕、堆焊或用多边形轧辊的方法,(2)合理使用润滑剂。(3)清除炉尘和氧化铁皮。(4)在现场不能自

5、然咬入的情况下,撒一把沙子或冷氧化铁皮可改善咬入。(5)当轧件温度过高,引起咬入困难时,可将轧件在辊道上搁置一段时间,使钢温适当降低后再喂入轧机。(6)增大孔型侧壁对轧件的夹持力可改善轧件的咬入(7)合理调整轧制速度。,(1)使用合理形状的连铸坯,可以把轧件前端制成楔形或锥形。,2 降低咬入角的基本措施,(2)强迫咬入,用外力将轧件顶入轧辊中。,(3)减小本道次的压下量可改善咬入条件。例如:减小来料厚度或使得本道次辊缝增大。,图8-6 轧件横断面的变化情况(a)第一种轧制情况,(b)第二种轧制情况,(c)第三种轧制情况,8.5 三种典型轧制情况,决定轧制过程本质的主要因素是轧件和轧辊尺寸。,一

6、 第一种轧制情况,如图8-6(a)所示,即以大压下量轧制薄轧件的轧制过程,其相对压下量3450,值较小。,1力学特征,单位接触面积上的轧制压力(单位压力)沿接触弧的分布曲线有明显的峰值,而且压下量越大,单位压力越高,且峰值越尖,尖峰向轧件出口方向移动(如图8-7)。,图8-7 薄件轧制时单位压力和单位摩擦力沿接触弧之分布,2 变形特征,轧件变形后沿横断面呈单鼓形,3 运动学特征,如图8-8(a)所示为薄件轧制时,由于受摩擦阻力影响,在后滑区,金属横断面中心部份要比表面速度慢,而在前滑区,金属横断面中心部份要比表面速度快。,图8-8轧件金属质点沿横断面之速度图示(a)轧薄轧件,(b)轧厚轧件,二

7、 第三种轧制情况,1 力学特征,这类轧制过程的单位压力,沿其接触弧分布曲线在变形区入口处具有峰值,且向出口方向急剧降低,如图8-9所示。,2 变形特征,产生局部强迫宽展而使轧件轧后横断面出现双鼓形,如图8-6(c)所示。,图8-9 第三种轧制情况沿接触弧的分布,3 运动学特征,对于厚轧件轧制的情况,由于接触表面产生粘着,金属表面速度等于轧辊表面速度;而变形区中部由于没有变形,可近似视为刚体运动,3 第二种轧制情况,(1)力学特征,由图8-10可以看出,第二种轧制情况的单位压力分布曲线没有明显峰值,(2)变形特征,压缩变形刚好深透到整个变形区高度,变形比较均匀,如图8-6(b)所示,图8-10第二种轧制情况分布曲线,小结:,1、掌握实现轧制过程的咬入条件和实现稳定轧制条件;2、掌握影响咬入的因素及改善咬入的措施;3、了解三种典型轧制情况的力学、变形和运动学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