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4761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第三单元,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概念阐述,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汉化的过程;3、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政权封建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概念解读,古代的民族融合,山西

2、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通过这些图片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呢?2.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的共同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体现了原始佛教的特点。,龙门石窟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生活方式汉族化,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顷不比亩善”:宁缺勿滥)兴修水利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经济作物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2.手工业:丝织业和制瓷业繁盛,牧马(魏晋墓壁砖画),牵羊的少数

3、民族(魏晋墓壁砖画),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考古断定,生产方式农耕化,如果你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是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经济的影响,当你发现这一系列墓葬壁画,你会得出什么结论?,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2.手工业:丝织业和制瓷业繁盛3.商业:洛阳多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2.手工业:丝织业和制瓷业繁盛3.商业:洛阳多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货币贸易恢复;对外贸易长足发展,大市,小市,四通市,北魏都城洛阳,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

4、。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太和五铢,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北魏政府开明的商业政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北魏商业和贸易繁荣;鲜卑族逐渐汉化。,小组成员小乙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收集了所示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他这些材料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你能在材料中帮他找出依据吗?,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你们小组的研究结论。,改革促进北魏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含义: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

5、乐舞)作出的规定制度,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调和固定。措施: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洛阳伽蓝记卷二,你觉得是北魏洛阳的什么景象让南梁大臣陈庆之感叹不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制度的封建化程度。,北魏政权的封建化,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注: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士族制度在洛阳的的盛行说明北魏 统治模式发生怎样变化?,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二、政权封建化的

6、加速三、民族的交流和融合1.交流与融合:鲜卑族学习汉族:牧民变为农民,贵族转为地主;生产、生活、习俗中原化。汉族学习鲜卑族:生产特别畜牧业生产;文学、生活融入鲜卑色彩。,敦煌莫高窟中北魏绣品“佛说法图”残片,画面上绣有坐佛、立佛、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等,全图绣法娴熟,线条流畅。,如果你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小甲在图书馆查到了这两张图片,从中他将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北魏时期的动物纹锦,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材料反映了北方鲜卑族哪些社会习俗变化?,北魏人出行图,衣着,出行等社会习俗的变更,经历这种变化的鲜卑族还是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

7、吗?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之中了呢?,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材料反映了北方各民族出现什么现象?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民族融合的过程?,各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汉人胡食画像砖,北魏人出行图,少数民族的胡床(又称交椅)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三、民族的交流和融合1.交流与融合:2.意义: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成功原因: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

8、改革。2.成功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出什么启示?,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学习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基础。,北魏建立,统一黄河流域,推动经济发展,阶级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改革迫在眉睫,推行新制,

9、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冯太后与孝文帝锐意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封建化,推动民族融合,单元小结,小结: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所以改革不值得

10、肯定”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北方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评论观点,链接高考,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请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谈谈你对这一历史观

11、点的看法。,评论观点,链接高考,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各抒己见,链接高考,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

12、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强化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魏书高祖纪下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记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汉化”的主要措施。(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直接影

13、响?,措施: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官员讲汉话,否则受罚;南迁的鲜卑人死后就地埋葬等。,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学说汉话,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100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80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

14、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纪材料三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请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有关孝文帝改革的情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括有关孝文帝改革的信息。(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尖锐,奴隶制盛行;孝文帝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对儒家文化的学习有很深的造诣;孝文帝改革后,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服饰及饮食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汉文化的热爱,使孝文帝在改革中推行汉化政策,由此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胡汉民族的融合。,【高考真题再现】1(2008广东历史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15、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回答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按人口分配土地。,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