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4794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应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班级:学前121组员:29陈贝贝 27张梦艳 30刘奕伶 32葛静,什么是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简单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小学化”的主要表现,1、知识的“下放”:如原来在小学学的汉语拼音、认数、简单识字等,现已在幼儿园的大班或学前班完成。2、能力、要求的培养:一些对小学生的要求、正确的学习姿势、学习习惯等也在幼儿园进行培养,如纪律要求、握笔姿势、写字练习、朗读练习、记忆培养等。,3、兴趣与特长的培养:一些条件好的幼儿园中,对于外语、孩子的其他兴趣(如绘 画、艺术、音乐方面)等也开始了培养。4.在行为规范方面

2、: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幼儿园还是小学?,每天作业要做两小时,宋女士是位全职妈妈,其独生子明明在一家私立幼儿园读大班。儿子上大班前作业还不是很多,即使有也是以读和说为主,写得很少,但去年进入大班后,作业明显增多,而且都是以写为主。“经常是将每天学的生字每个字写一版,基本上每天都有4个生字,此外,还要做数学作业。”宋女士说,她大约每天下午4时左右将孩子接回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做作业,“儿子经常是写不到一面就喊累,不愿写了,没办法,我只有在旁边陪着他写,即便这样,每天也要做到差不多6时才做完。孩子辛苦,我也心烦”,宋女士抱怨道。,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小学化,1、社会教育机制

3、:读小学要考试、幼小课程不衔接等,这都是十几年形成的“蔚然成风”的社会现象,这不让我们的教育部门深思吗?,2、幼儿园与小学未能恰当衔接,造成家长许多矛盾心态,家长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直接导致幼儿园“小学化”。,3、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很多幼儿园老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同时也有部分老师迎合管理者“出成绩”的要求。,4、部分幼儿园未能真正落实幼教文件的精神,忽视了人格层面、智慧层面的目标,重在知识的传授部分幼儿园管理者为他们要的是升学率和毕业成绩的“暗”排队。,小学化的危害,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

4、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于是产生厌学。,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 的快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 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

5、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

6、的心理健康.,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

7、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孩子进入小学后,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许多家长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学生这颗幼苗“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解决之道,2、幼儿园要做到家园联系、共同辅导:通过家长会、亲子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来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知道家长加强育儿知识。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1、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4、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等。,3、各幼儿园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园长和教师要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示范指导,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培养,促进教师内涵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