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219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潜水减压病高压氧治疗病人健康教育潜水减压病是机体因所处环境气压的降低(即减压)速度过快和幅度过大(减压不当)以致减压前已溶于体内的气体超过了饱和极限,从溶解状态“原地”逸出,转为自由气体,形成气泡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急性重型减压病常造成多个器官损害,而重型减压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病情恢复缓慢、治疗不彻底易留有后遗症。如治疗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病人肢体残疾,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捕捞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减压病的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急性脊髓减压病是潜水作业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职业性疾病,对潜水员的健康危害极大。高压氧是治疗潜水病的主要方法。高压氧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环境内机

2、体吸收氧气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有效的医疗方法。【疾病特点】1 .减压病的发病绝大多数在减压结束之后,在减压结束之前发病者很少。通常,减压不当的速度愈快、幅度愈大,症状出现愈早,病情愈严重。所以,潜水员出水后,尤其6h以内或至少Ih以内,需要潜水医师密切观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水病。2 .体内气泡形成是减压病的直接原因。体内气泡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机体在一定的气压下暴露相当的时程,组织和体液内惰性气体达到相应的饱和程度,这是体内形成气泡的物质基础。二是机体周围的气压迅速而且大幅度降低,以致超过具体气体在体内的饱和溶解的相应极限,这是气泡形成的环境条件。3 .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体内气

3、泡的体积大小、数量多少、所在部位的主次、存在时间的长短。由于气泡可形成在机体的任何部位,形成在脉管内的气泡又可移动,故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健康教育要点】1.住院健康教育(1)心理指导:发病后病人思想负担加重,心理脆弱,情绪易低落,对能否完全康复失去信心,甚至消极对抗治疗,产生轻生念头。应告知病人,高压氧是治疗减压病最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只要按疗程坚持治疗,会有效控制减压病发展,帮助病人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同时应说明加压治疗的目的、过程及预防气压伤的基本知识,让病人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2)人舱治疗前指导:说明入舱后随着气压加大会出现耳痛等不适症状,为减轻气压治疗引起的不适感,人

4、舱前应需学会调节中耳气压的方法。教会病人用捏鼻鼓气法或吞咽口水法等使耳咽管开放。告知易燃易爆及电子物品严禁带入舱内,如手机、打火机、火柴等。(3)加压期治疗指导:加压开始时应告知病人“开始加压”,让病人做好接受治疗的心理准备。指导病人咀嚼糖果或不断做张口、吞咽动作,开放咽管。告知病人如出现耳痛应及时报告,以便调整压力,待舱内人员耳咽管通气调整成功,疼痛消失后再继续加压治疗。(4)稳压期治疗指导:稳压时开始戴面罩吸氧,指导病人正确佩戴面罩,面罩与面颊部松紧应适度。说明为避免造成肺气压伤,必须按治疗方案进行间歇吸氧,以防发生氧中毒。嘱病人如感到烦躁不安、出冷汗、口唇颤动,应迅速摘除面罩,改吸空气,

5、并报告医生处理。(5)减压期治疗指导:说明减压时间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得随意缩短时间或改变减压方案。减压时舱温较低,应注意保暖,避免身体紧靠舱壁或比较冷的物品。嘱咐病人减压期不要在舱内做剧烈活动,不要屏气或用力咳嗽,不得挤压呼吸缓冲囊,以免造成肺气压伤。减压出舱后告知病人,如有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任何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以警惕减压病的发生。(6)饮食指导:因加压治疗时,病人长时间处于密闭的高气压舱室内,极易疲劳,且常有消化功能欠佳的情况,告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不产气的膳食。(7)康复知识指导:讲解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告知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

6、善病人的运动、认知、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病伤残,促进精神、心理和社会上的再适应,使之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2.出院健康教育(1)预防知识指导:告知再次从事潜水作业时,应严格掌握预防减压病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潜水作业时严格按要求减压出水,12h内严禁反复潜水,潜水前要进行体格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下水。(2)家庭护理指导:条件允许,告知应继续口服或注射营养神经药物,按医嘱坚持高压氧治疗及理疗,或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并对康复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强调重视心理康复,树立全面康复观,保持情绪的稳定。(3)复诊指导:告知复查时间、项目及出院后联系方式,对家庭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通过电话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