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5513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修养.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安徽师范大学 朱 平电话:电邮:,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生的态度和活法,人生观核心问题有两个:,人为什么活着,应当怎么活着,人生观 概念 核心问题,第一节,第一节,由于人生目的是指导和支配各种具体活动目的的总的目的,所以,在类别上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做出概括和区分。,第一节,第一节,从目的的内容上看,人生目的 划分依据,有的人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侧重于物质生活方面的,如吃喝玩乐等,有的人则是侧重于精神方面的,如求知(如知识分子)、修身(宗教信仰者和道德圣贤者)、审美(文学家、艺术家及其爱好者)等心灵的愉悦,可以把两种

2、目的的人生分别称之为俗欲人生和雅趣人生。由于精神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积极愉悦的体验在时间上更持久、在内涵上更丰富、与他人和社会的共享性与和谐度更高,所以,雅趣人生是层次、品味、境界更高的人生。,俗欲人生,雅趣人生,第一节,从目的的指向性看,人生目的 划分依据,有的人的人生目的侧重于确定的结果,而有的人则侧重于人生的过程,对结果并不太看重,可以把这两种目的命名为奋斗型人生和欣赏型人生。前者目标明确,有较强的精神动力,也更容易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最佳境界,感受人生的高峰体验,但由于过分关注于行为的结果,往往忽略了路途中许多美好景色;后者虽然因留恋于路途中的香花绿草,没有太多的机会达致人生

3、的颠峰境界,但却每每品尝到生活的乐趣和享受。,奋斗型人生,欣赏型人生,第一节,从目的的开阔性和层次性看,人生目的 划分依据,有的人人生的目标是围绕个人的,如成名成家等等,而有的人的人生目标是指向超个人的群体的(如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等),可以把这两种人生目的称之为自我(取向)人生和社会(取向)人生。自我人生虽然有些偏狭,并且冒着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的风险,但为生活及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最直接的动力;社会人生胸怀是宽阔的,境界是崇高的,但却为人生主体的个性发展和全人类利益的和谐一致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我取向,社会取向,第一节,从目的的意向性(强度)看,人生目的 划分依据,有的人目

4、标是很明确的,并且下决心朝着既定的目标走,而有的人却没有很明确的目的,顺其自然,得过且过,可以把这两种目的人生称之为追求人生和自然人生。前者的生活节奏较紧张,感觉有点累,但却能得到充实和成就的补偿;后者往往平平常常,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但却能从轻松、悠闲中找到平衡。,追求人生,自然人生,第一节,教师的人生目的很自然地是与自己的职业相关联的,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人生目的体现为职业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职业目的和动机大体上包含以下这些因素,谋生因素,兴趣和个性因素,地位或声望因素,使命因素,第一节,当教师是为了谋生,它和从事其它职业一样,不过是一个饭碗,饭碗的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容量(工

5、资高低),二是含金量(牢固程度)。谋生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是绝大多数人职业活动的基本动机和目的,能够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理解。,教师职业 目的和动机 谋生因素,第一节,教师职业 目的和动机 兴趣和个性因素,当教师是因为兴趣,或者说是喜欢。喜欢教师,无非是喜欢教师的工作方式、环境、对象等,包括教师职业的稳定性、生活方式的规则性、人际关系的主导性、对象的单纯性、寒暑假的法定性等等。兴趣和个性因素是一个十分人性化、理想化的因素,因兴趣而工作,就不会是负担,而是享受,兴趣能够使人全身心投入,也容易创造职业成就。,第一节,教师职业 目的和动机 地位和声望因素,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也是影响到人们职业选择的

6、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形象或声望从世界范围内看都是较高的,属于为数不多的被人们羡慕和地位显赫的职业之一。,第一节,教师职业 目的和动机,使命因素,第一节,人生目的与职业目的 关系,从与人生目的的联系上看,职业的谋生目的往往是与物欲人生相联系的,而职业的兴趣目的往往是与欣赏型人生和雅趣人生相联系的,职业的使命目的则是受社会人生的目的观支配的。,第一节,目的 意义1,从纯自然、纯客观的眼光看,人的生命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目的和意义都是人赋予的。所以,对人生究竟有什么目的和意义的问题,除了行为人自己,任何别人都是无法回答的。意义源于目的,目的是意义的前提。,第一节,目的 意义2 目的是意

7、义的前提,目的的确立使我们的生命活动有了方向感、归依感;目的的追求使我们有了充实感、期待感;目的的实现使我们有了满足感、成功感、成就感。所有这些人生的积极、肯定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构成和表现,没有这些,就谈不上人生的意义。,第一节,目的 意义3 需要警惕的职业目的的偏差,一些教师利用不坐班,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有利条件,大搞社会兼职、兼课,终日忙于第二职业,无暇顾及本职教学,无力进行内容更新、教法改革,上课常开无轨电车;有的玩牌通宵达旦,上课无精打采,呵欠连天,前言不搭后语,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荡然无存,职业的全部乐趣被对金钱和享乐所替代。,第一节,基本概念 理想,理 想

8、,理想是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内容,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第一节,基本概念 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理想,人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成就和境界。,教师职业理想,对教师来说,职业理想就主要表现为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所希望达到的成就和境界。,第一节,第二节,态度 概念 意义,态度,态度是人在一定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事物所持有的反应、评价和行为倾向。人生态度是在一定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人生较为稳定的反应、评价和行为选择倾向。,意义,由于这一倾向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贯性,因

9、而,人生态度往往成为一个人对人对事的反应模式和精神风貌。,第二节,人生态度 类型,动力倾向,动机倾向,积极型,消极型,逍遥型,情感表现,乐观型,悲观型,达观型,社会型,兼顾型,自私型,第二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义,教师应该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首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实现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人生的目的和理想能否实现依赖于主体实现目的和理想的实际行动。而主体能否采取实际行动,则要看他有没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态度作为行为的意向,是行为的发动者。没有积极的态度,就没有积极的行为。,第二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义,教师应该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

10、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和理想有没有价值或意义,在根本上并不取决于人生目的是否正确、人生理想是否崇高,而在于是否有实现人生目的和理想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反过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巩固和强化人们对人生目的和理想的认识和信念。,第二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义,教师应该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激发人奋发向上,创造最佳的人生价值。在生活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勤劳、勇敢、奋斗和自信等实践品质和精神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困难不低头,遇到挫折不气馁,身处逆境不丧志,靠得就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节,基本概念 价值 人生价值,价值,是反映主体与客体

11、关系的范畴。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事实和主体对这些事实的评价。,人生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满足作为主体的人(他人、团体、社会)的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第二节,人生价值 类型,从价值主体上分,社会价值,自我价值,从价值实现的程度上分,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从价值实现的性质上分,真实价值,虚幻价值,正价值,负价值,第二节,人生价值 类型,从价值内容上分,生命价值,功利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教育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娱乐价值,第二节,教师人生价值 表现,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教育价值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价值就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教师作为一个职业

12、群体,其价值主要是通过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程度来衡量的。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其价值的外在形式表现是获得的各种荣誉、职称、称号等等,其价值存在的真正根基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对象,其劳动的成效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是对一个老师人生价值最权威的评价者,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是一座超越时空,永不磨灭的价值丰碑。,第二节,教师人生价值 表现,人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比喻老师的价值和幸福,这个比喻生动形象,但有局限。“满”仅仅是一个数量概念,没有表现出质的含义。其实,教师的价值和幸福主要不是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而是教出了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是不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绩或成就和老师的

13、劳动联系在一起。若干年以后,还有多少学生能够记着你、想念你,感谢你。一个受到学生广泛尊敬,能够被学生长期记着、怀念着、感谢着的老师是一个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能够感觉到幸福的老师。,第二节,本节完,第三节,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 区别与联系,人生意义的涵义,第三节,人生意义主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肯定、愉悦的体验和感受。,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最大的区别在于,意义属于主观的感受和体验,或者说主要是从主观上提出来的。人生是否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人生是否有价值,则主要取决于主体以外的他人、团体和社会的评价。,人生意义 作用,相对于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提出具有独特的

14、作用,第三节,1.人生意义全面、彻底地肯定了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合理性。2.人生意义对人生价值起着准备和强化作用。,人生意义 教师的人生意义,教师的人生意义 涵义,第三节,教师的人生意义是指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个人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合理性的肯定,是教师职业劳动乐趣的泉源和自我发展的可能性根据。,人生意义 教师的快乐与幸福,环境之乐,劳动方式之乐,劳动成果之乐,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相对单纯的人际关系,劳动对象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教师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者,教师教出了好学生,不仅自己看着高兴,学生也很感激,并且学生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不是一次就结束的,而是长期的、反复的。,自由度大,思维空间广阔,第三节

15、,本节完,第四节,修养,概念解析 修养 道德修养,第四节,修养乃学问上精密之功夫也。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辞源,1.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水平。2.在儒家那里指以反省体察为主的“修身养性”之道。3.指逐渐养成的有涵养的待人处事态度,道德修养,概念解析 修养 道德修养,第四节,指人通过在学习、实践中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从处理教

16、书和育人的关系上,重教轻育,教育并重,从对教师职业劳动的主观感受上,厌教敷业,从教执业,从对教师职业道德遵守的程度上,依法执教,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目标 境界,教而不育,乐教敬业,以教谋私,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目标 境界,对大多数人来说,从广泛性要求上,职业道德修养的最低目标是要守住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走出最底境界,提升到中间层次,在此基础上逐步往最高层次努力。对少数先进分子来说,要用最高层次要求自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楷模。,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目标 境界,对于教师个人而言,职业道德及其修养知识的学习只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建设的条件,而不是这一人格建设本身。后者需要教师具有坚定的“学为人师”的职业信念和进行知行合一的职业道德实践。,第四节,本节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