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与差异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性与差异性.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水,生 物,岩 石,大 气,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地形,“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完成活动1,a.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保持稳定的能力,2、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思考: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若环境中无大气、水、土壤和岩石等要素存在,树能不能成活?为什么?,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虽然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但此功能是在各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产生的。,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藏羚羊的例子,动态平衡,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活动2,a.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保持稳
3、定的能力,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一、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江苏高考 地理)如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答案:D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思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形成过程,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自唐代以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
4、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植被生长慢,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大,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探究,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的演化过程,过度砍伐、开垦、放牧等,水土流失,生态恶化,植被破坏,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活动”: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地形水文生物土壤气候,由湖泊变成了陆地,由湿润变得干燥,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逐渐由湿变干,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在这种干旱环境下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状况如何呢?,想一想,我
5、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干旱,河流不发育、多内流河,流水作用微弱,大片戈壁、沙漠,植被稀少,土壤贫瘠,风化、风力作用显著,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相应的统一性的变化,进而导致整个自然自然环境的变化,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而导致大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局部变化引起整体变化,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完成12题。,1.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 是()A.温带,35N 45N
6、B.热带,5N 15NC.寒带,35N 55ND.亚热带,25N 35N,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答案:D D,(2011年高考福建卷)37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水文,土壤,生物
7、,地形,气候,环境,(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 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寒带苔原,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异规律(类别)2、分布特点(延伸、更替方向)3、典型分布地区 4、成因(主导因素),考点梳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更替 延伸,南北,东西,以 为
8、基础,热量,更替 延伸,更替 延伸,东西,南北,纬度地区,以 为基础,水分,海拔较 的 山 地,以 状况 随高度变化为基础,纬度地区,低和高,中,垂直,沿等高线,高,水热,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亚 寒 带 针 叶 林 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温带草原带,A,B,C,D,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35 题。,),3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
9、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答案】C 点拨:从图中自然带分布南低北高可知,该山地位于南半球,北坡为向阳坡,光热条件较好,故同一自然带分布的下限要高于南坡。另外从该山地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可知,该山地位于温带地区。,【答案】B,5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信风影响C西风影响,B季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答案】C,点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下形成的自然带,而南半球并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故可推断出该山地所在的地区是终年受西风影响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非地带性地域分异,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注意:非
10、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方法突破 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拨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前面判断出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