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指要.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5575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指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文言文复习指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文言文复习指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文言文复习指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文言文复习指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指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指要.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指要,福州教育研究院 章肖涛福建省高中新课程2014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会(平潭 2013年12月19日),复习总体思路,明确目的性:考什么,怎么考。加强计划性:分三轮复习知识梳理回顾、能力训练培养、强化训练提升。讲究灵活性: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注重实效性:重点突出,精选试题,用好试题。(高考真题最佳、省市质检题次之、名校模拟题更次之、教辅材料应慎重使用。),强调“五子登科”:一轮复习步子稳一些(全面铺开)二轮复习料子精一些(深耕细作)三轮复习胆子大一些(壮士断腕)考前指导调子明一些(战略战术)临场发挥法子巧一些(“投机取巧”),考点解读2013年福建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规定是

2、: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读难度不大。“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考提供的文本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筛选文中的信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前三项能力层级为理解,B级,后两项为分析综合,C级。,全国高考文言文命题趋势 历年的全国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1.“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2.以孟子

3、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我省单列为文化经典);3.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4.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5.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6.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7.山水游记散文小品。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福建高考也多喜欢选笔记文和散文。复习的选材要注意到这些特点。,2013年高考试题回放,1(6分)(1)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2)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3)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4)烽火扬州路永遇乐(5)惶恐滩头说惶恐过零丁洋(6)援疑

4、质理送东阳马生序(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意,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说明,(1)“颠、暮、成、烽、扬、惶、质”易误,应注意分辨。(2)“桑、州”等字的行书书写,应视学生书写的习惯评判。本点从宽。,2013年高考试题回放 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原文略),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所导火灭 会:适逢 B意其穴竟于是 意:料想 C亦阳慑为殆 慑:害怕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 虞:欺骗,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

5、义。A“会”可联想“会天大雨”,(陈涉世家)推测其意义为“适逢”。B“意”可联想“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项羽本纪),推测其意义为“料想”“考虑”。C“慑”可联想“威慑”一词,(熟语:慑人心魄)推测其意义为“害怕”。D“虞”可联想“无冻馁之虞”,推测其意义为“忧虑”“担忧”。(虞,猜测;预料:不。忧虑:无冻馁之兴修水利;水旱无。欺骗:尔我诈。)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类试题时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2013年高考试题回放,3下

6、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3分)是中极暗 烟郁勃满洞中 心骇乱恐甚 如是,仅里所 有泣者,恚者,诟者喜幸生手其额者 A BC D,解析:本题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角度考查信息筛选。句说洞中光线暗,是直接写龙洞的艰险;句说洞中烟雾弥漫,这是由火种熄灭造成的。两句都不符合题目要求,采用排除法,可排除A、B、C三项。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题时应注意:(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2)判明性质,识别错误项。(3)把握规律,辨明陷阱。,2013年高考试题回放,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

7、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曲解词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按照当地的风俗”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其宴于外者名曰定心饮”是说那些在洞外饮酒的人敬进入洞穴的人每人两杯。这里曲解了词义。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

8、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2013年高考试题回放,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初焉,若高阔可步。(3分)参考答案: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句意对、句子通顺1分;“若”“步”译对,各1分。),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双音节词、语气词、词类活用和省略句。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抓取关键点。(1)句中“焉”(语气词,可不翻译)、“高阔,(双音节词,高大宽敞)、“步”(名词用作动词,行走)等是关键点。,说明,本题3个得分点,各1分。第一个得分点“句意对、句子通顺”,关键在“句意对(实词理解正确,句子结

9、构基本完整)”。若句意基本对,但不够通顺,也可得1分;若句意完全不对,即使句子通顺,也不能得分(先不考虑其他两个得分点)。“若”应译为:似乎、好像、像、仿佛、的样子、看起来、感觉;未译出或译为:如果、犹如、即使、只有等,均不得分。“步”本句中为名词作动词,应译为:行走、走、走路、步行、前进、前行、进去、大步走、迈步;未译出或译为:跑、爬、跨、退等,均不得分。,满分卷,刚开始时,(山洞)好像高大宽敞得可以行走。一开始,好像又高又宽阔可以行走。刚开始,像高大辽阔的地方可供行走。刚入洞时,好像洞很高很宽阔可以步行的样子。起初,好像洞的高度和宽度刚好可以行走。开始的时候,洞穴高且开阔,像可以步行而出一

10、样。,问题卷1,刚刚进入,很宽阔可以直腰行走。(“若”未译出)起初,高度和宽度刚好可以行走。(“若”未译出)刚刚开始的时候,好像很高很阔可以跑。(“步”译错)刚开始,因为山洞高而广阔可以站着步行进去。(“若”译错,句意基本对)刚开始,宽阔可以行走。(“若”未译出,句子简略,句意基本对),问题卷2,开始的时候,如果高大宽阔就可以走。(“步”译对)刚刚进入,犹如高大宽阔可以走路。(“步”译对)刚开始,就像高昂阔步的走。(“步”译对)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像身材高大的人可以进去。(“步”译对)起初,像高地一样宽阔,可以步行。(“步”译对)刚刚进到这里,龙洞的高度与宽度像是能在此来回走动。(“步”译对),

11、问题卷3,最初进入洞内时,步子可以像高谈阔论那样响。(句意完全不对)刚开始的时候,假如身材高大,可昂首挺胸跑进去。(句意完全不对),(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3分)参考答案: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句意对、句子通顺1分;“白”译对,1分;补对主语,1分),解析:,(2)句中“为”(替)、“白”(报告)、“遂”(于是)等是关键点;“闻者为白县吏”是省略句,即“闻者为韩文公白县吏”。白:还部白府君(孔雀东南飞)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苏武传),说明,本题三个得分点,各1分。(2)第一个得分点“句意对,句子通顺”,关键在“句意对(实词理解基本到位,句子结构

12、基本完整)”。若句意基本对但不够通顺,也可得1分;若句意不对,即使句子通顺,也不能得分。(先不考虑其他两个得分点)(3)“白”在本句中为动词,译为:禀告、报告、告诉、告知、陈述给、说给可得分,未译及译为姓白、白姓、白县令等不得分。(4)主语补为:县吏、官吏、官员、他,可得分;未补、补错不得分。,满分卷,听到韩文公呼叫的人替他告诉县吏,县吏于是派人把他救了下来。听到韩文公呼救的人因此把这事告诉县吏,县吏于是派人去带韩文公下山。听到的人替他告诉县吏,于是(县吏)派人把他从华山上带下来。听闻这件事的人把这事告诉县吏,县吏于是派遣人帮助韩文公下山。听说韩文公被困在山顶的人为此告诉县吏,县吏于是派人使韩

13、文公从华山下来。,问题卷1,听到韩文公呼叫的人是白县的县吏,于是县吏派人使韩文公下山。(“白”译错)听到韩文公哀号的人是白县吏,于是白县吏派人上华山救下韩文公。(“白”译错)听闻的人告知白县的官吏,县吏就派遣人带他下山来(“白”译错)。听闻的人告知县的官吏,就派遣人带他下山来(主语未补出)。听见的人为韩文公告诉县吏,县吏就派人去寻找他。(后半句部分句意有误)。,问题卷2,听闻到喊声的人是白县的官员,于是派遣人员使韩文公下山。(“白”译错,后半句主语未补出)是白县吏听到的,于是派人救他下来。(“白”译错,后半句主语未补出)听到韩文公声音的人是白县吏,于是就派人将他(韩文公)带下山。(“白”译错,

14、后半句主语未补出)白县吏听到韩文公声音的人是白县吏,于是就派人将他(韩文公)带下山。(“白”译错,后半句主语未补出)姓白的县吏听到韩文公的呼喊声,于是他派人去寻找他。(后半句主语补出,“白”译错,部分句意有误),问题卷3,白县吏听闻这件事,于是派遣人去华山。听说的人是白县吏,随后便派人下去。听到的人是白县的吏官,于是便派人进入山洞。听说困在山上的人是白县的官吏,于是就派人去找他。,解题策略解读文言文,看一遍就懂的人,肯定不多。遇到疑难字词时,尽量将所学的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既要运用所学知识,又要联系上下文判断。一时无法理解,就先在文中做记号,不要长时间纠缠在那里,要学会跳读、猜读,通读全文后,再

15、看题目,了解大意,把题目中的主要信息复制到原文中,再细心判断正误,成功的概率就会提高。,解题要点:,(1)参透题干,明确要求。(2)整体把握,理清要素。具体要明确如下几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关系、什么态度、什么评价等。(3)明确指向,分析信息。(4)排除干扰,确定答案。命题常用的干扰方式有:正误相杂、强加因果、夸大事实、张冠李戴、时空错位、偷换概念、跳离限制、行为与结果混淆等。步骤:泛读、审题、精读、重读、解题。,实词解释关键在于结合语境。第三小题“筛选信息”要根据题目要求,对六个句子依次进行甄别,一般情况下,以打头的第一组,只要确认其中不符合题意,就不要再去管以打头的第二组了,其他可以类推

16、,以节省答题时间。第四小题“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多数题干要求找一个错误选项)要先读,有助于理解全文,然后再排除干扰因素。要注意人名(古人自称名,称他人字。如,有人名“则”、“和”等,不要误解成虚词)。翻译中遇到虚词解释应先解决其用法,再分析其意义,最后翻译成现代汉语,无实际意义的就删除。,实词、虚词如何复习文言文实词、虚词考查的格局自2009年后,我省自主命题已产生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教材版本不同,共有篇目偏少,为防止复习中出现集中精力攻克共有篇目而放弃其他篇目的不良做法,此类命题已趋向于根据文本解读文本,实词解释不再局限于120个实词范围,当然不可能去考查生僻的词汇;虚词的考查不再引用

17、教材中的例子了,而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仍然是复习的重点,绝对不能放弃。建议:列词汇表,分六次复习,每次30个实词、3个虚词,并加以适当的小测巩固之。,120个文言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

18、、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8个虚词,而 何 乎乃 其 且若 所 为焉 也 以因 与 于则 者 之,牢牢掌握几种文言词义推断法,1.拓展联想法例句:不以外夷见忽(不重视)。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孔雀东南飞)来函已收讫,迟复为歉,望多多见谅!答案:见:第一人称,我。例句: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答案:薄:迫近。,2.句子结构法在文言文的一些单句或对偶、排比的复句中有“变文”(“互文同义”)的用法,几个同义词配合使用。翻译时可以合并。如:秦有余力而制其蔽,追亡逐北。(过秦论)其中“追”“逐”都是“追逐”义;“亡”“北”都指“败逃的

19、军队”,翻译时就可以合并译为“追逐败逃的军队”。,例句:忠不必用,贤不必以。从结构上看,属于对仗句。“忠”“贤”相对,“用”“以”相对,从“用”的词义可推断,“以”的词义为重用、任用。也可反义相推。如“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根据下句的“乱”指国家混乱,推出上句的“治”是指国家安定。3.词性辨析法:例句: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结构同上。“据”“拥”相对,“固”“地”相对。“地”是地方,名词。“固”是险固,形容词。在此,“固”已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险固的地方。,语法分析法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尽信书不如无书。信义(义:道德、行为)著于四海怀信侘傺(侘傺:chch,失意的样子)答案:状

20、语,副词,确实。谓语,动词,相信。主语,名词,信誉。宾语,名词,忠诚。,4.语境分析法例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项脊轩志)分析:此句中“借”显然不可理解为“借阅”之“借”,因为借三五本书尚属合理,岂有借满架之书的道理?况且作者乃书香门第之子,自有书读,大可不必借那么多的书来读。这里的“借”应读为“积”,是“堆叠”的意思。友情提醒:以上各种方法并不孤立存在,我们应该学会融会贯通,解题时大胆推测,细心求证。,实词推断法口诀,只知现代略古义,往往犯错出问题。多记特殊有秘笈,一看就知真神奇。常用少考考特别,不读原文也能敌。本义引申或比喻,不行还有语境义。此题关键在熟练,多练绝对没

21、问题。,词类活用不可怕,掌握规律成专家。主语谓语和宾语,状语要在谓语前。活用关键在词性,位置一看就明晰。活用共有三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主干枝叶能分清,各种类型可辨析。,“古文翻译”要增强“采点得分意识”,应该在翻译上多下点功夫,因为这道题分值比较高,八个字要记牢:增强采点得分意识。要让我们的考生明白,采分点在哪儿?采分点应该是四个地方。采分点一:文言固定格式。比如说“得无乎”“不亦乎”,这是采分点。采分点二:特殊句式。考纲上规定考判断句,考被动句,考宾语前置、省略句,在翻译这儿如果出现了判断、被动、宾语前置,这个地方肯定是采分点。采分点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四条。一条叫词性变化。第二条叫成分变化。第三条叫使动用法。第四条叫意动用法。,采分点四:通顺。翻译前要先光顾前后句,联系上下文信息,帮助理解完整的意思。翻译完要自己通读一遍,看看是不是全翻译成现代汉语了(古今词义相同的可不译),符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再和前后句相比照,意思是否连贯,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有无漏译之处。,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掌握恰当学习方法,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座无虚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最高的 教学境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