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5713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南和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 韩 娟,Page 2,昆虫的形态特征,昆虫的发育,农业昆虫常见类群的识别,常见昆虫,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已知昆虫的种类有100多万种,约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昆虫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1 虫体左右对称,多体节组成,具外骨骼。2 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3对分节的足,通常有2对翅;腹部多由9-11个体节组成。3 胸腹部两侧有气门,用气管呼吸。4 从卵变为成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变态。,昆虫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复杂。研究昆虫的外部形态就是要从变化多端的构造中,找出它们共同的基本构造,作为识

2、别种类的依据和防治害虫的理论基础。以蝗虫的体躯侧面图为例。,与昆虫容易混淆的节肢动物有:1.甲壳纲:虾、螃蟹等。,虾,螃蟹,与昆虫容易混淆的节肢动物有:2.蛛形纲:蜘蛛、蝎子、蜱螨等。,蜘蛛,蝎子,与昆虫容易混淆的节肢动物有:3.唇足纲与重足纲:蜈蚣、马陆等。,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1.环节动物:蚯蚓、蚂蝗等。,2.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3.线形动物:蛔虫等。,4.棘皮动物:海星、海参等。,5.爬行小动物:蜥蜴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方面(1)直接危害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取食叶片);(2)传播植物病害(蚜虫、叶蝉等);(3)危害人、畜健康,传染

3、多种疾病。2.有益方面(1)生产工业原料;(2)给植物传粉;(3)天敌昆虫(赤眼蜂、瓢虫等);(4)中药材(冬虫夏草、蝉蜕等);(5)腐食性种类可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6)科学实验材料(果蝇,7天一个世代)。,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一、头部基本构造 头部是体躯最前面的一个体段,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感觉器官复眼、单眼及触角和取食器官口器。因此,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三、头部的附器及其构造,(一)触角 昆虫除少数种类外,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触角由许多环节组成。基部一节称为柄节;第二节为梗节;梗节 以后的各小节统称鞭节。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表面上有许多感觉器。,蜻蜓的刚毛

4、片状触角,蝗虫的丝状触角,天牛的丝状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因昆虫的种类和雌雄不同而多种多样。,白蚁的念珠状触角,蜜蜂的膝状触角,蝴蝶的棒状触角,红萤的锯齿状状触角,金龟的鳃片状触角,蚊子的环毛状触角,蛾的双栉齿状触角,(二)复眼和单眼,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取食、栖息、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各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昆虫的眼有两种:1.复眼:1对,位于头的两侧,是由1至多个小眼集合形成,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2.单眼:一般有3个,但也有12个或者无单眼的。单眼只能分辨光线强弱和方向,不能分辨物体和颜色。,蚊子,苍蝇,蜻蜓,(三)口器,昆虫的取食器官。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的不同,口器在

5、构造上有三大不同的类型。,1、咀嚼式(蝗虫):取食固体食物。,2、吸收式(蚜、螨等):取食液体食物。,3、嚼吸式(蜜蜂):兼食固体和液体两 种食物。,刺吸式(蚜虫)锉吸式(蓟马),虹吸式(蛾蝶)舐吸式(蝇类),1咀嚼式口器,是昆虫最基本、最 原始的口器类型。所有别的口器类型 都是由咀嚼式口器 演化而来。都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 个部分组成。,蝗虫的咀嚼式口器1.上唇 2、3.上颚 4、5.下颚 6.下唇 7.舌,蝗虫咀嚼式口器图,咀嚼式口器,常见的种类有: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危害状:典型

6、的危害症状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1.食叶性:把植物咬成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如蝗虫、粘虫等。,粘虫为害玉米,玉米螟,棉铃虫,2.钻蛀性:钻蛀茎秆或果实,造成空洞和隧道。如玉米螟、食心虫等。,玉米螟,3.为害幼苗常咬断根茎,如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等。,二点委夜蛾为害,蛴螬,蝼蛄,金针虫,4.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如各种卷叶虫。,5.潜叶性:钻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蛀食叶肉,如潜叶蛾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为害状来鉴别害虫的种类和为害方式,如地下害虫为害幼苗,被害的幼苗茎秆地下部分被整齐的切断,好像剪刀剪去的一样,是蛴螬类为害的结果;如果被害处象乱麻一

7、样的须状,断口不整齐,是蝼蛄为害的结果;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根据这些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是将植物组织切碎嚼烂后吞入消化道,因此可以使用胃毒剂来毒杀它们。触杀剂和熏蒸杀虫剂不受口器类型限制。,2刺吸式口器,昆虫用以吸食动、植物汁液的口器,如蚜虫、蝉、蚧 壳虫、蝽象等的 口器。上颚、下颚特化为口针,下唇特化为喙管。,蝉的刺吸式口器,危害状:1.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形成各种失绿褪色斑点,严重时黄化。2.畸形:叶片卷曲、皱缩等。3.虫瘿:如榆瘿蚜与桃瘤蚜的危害状。4.传播病毒病(如蚜虫、叶蝉、蝽象等)常见昆虫:蚜、螨、蚧、粉虱、叶蝉、网蝽、木虱

8、、蝉、蜡蝉等。使用药剂类型:内吸剂、触杀剂、熏蒸剂和生物制剂。,蚜虫,小麦吸浆虫,3.锉吸式口器,为蓟马昆虫所特有,其特点为上颚口针较粗大,是主要的穿刺工具,两下颚口针组成食物道,舌与下唇口针组成唾液道。被害植物常出现不规则的变色斑点、畸形或叶片皱缩卷曲等被害状,同时有利于病菌的入侵。,蓟马成虫,4.虹吸式口器,鳞翅目的昆虫所特有,上颚退化,下颚的外颚叶特别延长,变成卷曲的喙。蛾蝶类成虫,吸收植物体表面的花蜜等生活,一般不危害植物,但其幼虫常常为害虫。吸果夜蛾类的成虫能吸食将成熟的果实,形成落果。,虹吸式口器,5.舐吸式口器 该类口器为家蝇所特有。上下鄂均退化,下 唇特化为短小喙,能吸吮液体或

9、微粒状固体食物。6.刮吸式口器:虻等吸血昆虫。7.嚼吸式口器:蜜蜂等昆虫兼有咀嚼和吸收两种功能。,第二节 昆虫的胸部及其附器,胸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二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前胸、中胸和后胸,其各具一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大多数在中胸及后胸各具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翅与足是运动器官,因而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胸足的构造和类型,1.胸足的构造成虫的胸足一般分为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各节间由膜相连接,是各节活动的部位。,2.胸足的类型胸足的功能是运动,因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特化为许多类型,各具不同形态和功能。,步行足: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还是步

10、行足,它们的外形细长;各节也没发生显著的变化,最适于担负行走的功用,如瓢虫、步行虫、天牛等。,跳跃足:蝗虫、蟋蟀、蚤蝼、跳甲等。后足腿节膨大,内有发达的肌肉,可以控制胫节的屈伸,产生跳跃行为。,捕捉足: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是一类益虫,不吃庄稼,专门靠捕食小动物生活。前足腿节和胫节上还常装备着锐刺,是捕捉猎物的有力武器。,开掘足:蝼蛄。要在土里生活,挖筑隧道,偷吃庄稼的根、茎,那么它们是怎样钻到地里的呢?原来它们的前足又粗又壮,上面还有几个大齿,象是专门挖土的铲子,掘起土来十分方便。,携粉足:蜜蜂。后足胫节特化得又宽又扁,上面有长毛相对环抱,专门用来携带花粉,被称作花粉篮。,游泳足:龙虱、仰

11、蝽。生活在水中的昆虫,能捕捉鱼苗作为食料,是养渔业的大害。龙虱、仰蝽的身体接近流线型,很象只快速潜艇。,抱握足:如雄性龙虱的前足附节特别膨大,上面还有吸盘状的构造,交配时用以挟持雌虫,这种足称为抱握足。,攀缘足:生活在毛发上的虱类。跗节只有1节,最末一节为一大型钩状的爪,胫节肥大,外缘有一指状的突起。当爪向内弯曲时,尖端可与胫节端部的指状突起密接,构成钳状的构造,牢牢地夹住寄主的毛发。,三、翅的构造和类型,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翅对昆虫的分布、传播、觅食、求配、避敌等生命活动及进化有重大的意义。,1.翅的构造昆虫的翅常呈三角形,具有三边和三角。前面一边称前缘,后面一边称后缘,两者之

12、间一边称外缘。前缘与外缘之间的角称顶角,前缘与胸部之间的角称肩角或基角,外缘与后缘之间的角称臀角。,2.翅的类型,(1)膜翅: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 蚜虫、蜻蜓、蜂类的翅,蝇类的前翅,甲虫、蝗虫、椿象的后翅。,(2)鳞翅:翅质地为膜质,但翅上有许多鳞片,如蛾蝶类的翅。,(3)缨翅:前后翅膜质狭长,翅脉退化,边缘上着生很多细长缨毛,如蓟马的翅。,(4)复翅(覆翅):前翅革质,较厚,半透明,有翅脉,如蝗虫、蟋蟀、蝼蛄等前翅。,(5)鞘翅(角质翅):翅角质坚硬,翅脉消失或不明显,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如金龟子、甲虫、天牛等的前翅。,(6)半鞘翅:基半部为皮革质或角质,端半部为膜质,有翅脉,

13、如蝽象前翅。,(7)平衡棒:后翅退化成棒状构造,用以平衡身体,如蝇、蚊的后翅。,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体段,一般呈长筒形或椭圆形。一般由9-11节组成,体侧每节各有1对气门,节与节之间以节间膜相连。腹部内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器官,腹部末端为外生殖器,所以昆虫的腹部是新陈代谢与生殖的中心。,一、腹部的基本构造,腹节的构造比胸节简单,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气 门,气 门,第四节 昆虫的体壁及其衍生物,昆虫的体壁是包在整个昆虫体躯(包括附肢)最外层的组织,它具有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又称外骨骼。昆虫的外骨骼系统就是体壁构成的,并以其在适当部位的内陷形成加固体躯和着生肌肉的所谓“内

14、骨骼”系统。(1)支撑身体;(2)保护内脏;(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防止外界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昆虫体壁作用,一、体壁的构造和特性,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3部分构成。底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皮细胞层是一层活细胞,虫体上的刚毛、鳞片、各种分泌腺体,都是由皮细胞特化而来。表皮层是皮细胞层向外分泌的非细胞性的物质层。,二、体壁的衍生物,体壁很少是光滑的,常常向外突出或向内凹入,形成体壁的外长物,如疣状突起、点刻、脊起、毛、刺、鳞片等。,体壁的毛与刺突,三、体壁与接触杀虫剂应用的关系,接触杀虫剂必须接触虫体并透过体壁渗入体内,才能发挥毒效。因此,药剂能否粘着展布并穿过虫体,

15、是能否发挥毒效的先决条件。昆虫和药剂接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药剂直接喷到虫体上,对昆虫来说是被动接触,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到昆虫活动的植物表面上,当昆虫运动时,才与药剂发生接触,是一种主动接触。在实践中,主动接触比较普遍,因此要求在喷洒触杀剂时,做到药剂喷洒均匀,使害虫有充分的机会与药剂发生有效接触,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昆虫的种类和龄期不同,它的体壁构造和厚薄程度也不一样,因而使用接触剂的效果也不一样。体壁坚硬,蜡层发达的,药剂难以穿透;体壁比较柔软的,药剂易于透过体壁。同一种昆虫,幼龄幼虫比其老龄幼虫体壁薄,容易中毒致死。“消灭幼虫于3龄之前”同一虫体体壁的不同部位,厚度不一,感觉器是最薄的部

16、分,是药剂进入的重要孔道。有些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跗节、节间膜和气孔等,都是药剂的易透部位。,昆虫的发育,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做变态发育。,二点委夜蛾的一生,卵,幼虫,蛹,成虫,小麦吸浆虫成虫,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蝗虫的发育过程,成虫产卵,虫卵,若虫,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蜻蜓,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和不完全变态过程都有蜕皮现象。但是完

17、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历幼虫,蛹和成虫三个完全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生命期,而不完全变态过程中的成虫和若虫的形态结构基本相似。,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昆虫纲分为34个目,其中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1、直翅目 目的特征:体粗壮,口器咀嚼式,前翅覆翅,后足跳跃足,头式下口式,触角丝状,不完全变态,多为植食性。,三、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重要科,蝗科:东亚飞蝗、中华稻蝗等 蝼蛄科:多为地下害虫。前足开掘足,后翅长,尾须长,如华北蝼蛄(北方)、东方蝼蛄(南方)螽斯科和蟋蟀科,蝗虫,直翅目口器及头式,螽斯科,螽斯,蝼蛄科,蝼蛄,蝼蛄,蟋蟀科,蟋蟀,2、半翅目,目的特征:刺吸式口器,前翅为半鞘翅,无尾须,触

18、角线状,体略扁平,陆生种类多能散发臭味,不完全变态,植食性或捕食性。,重要科,蝽科:稻绿蝽、菜蝽,菜蝽,缘蝽科:稻针缘蝽 盲蝽科:,猎蝽科:多为肉食性天敌(黄足猎蝽)网蝽科:,梨网蝽,3、同翅目,目的特征:刺吸式口器,前翅膜质或革质,后翅膜质,触角为刚毛状或丝状,不完全变态,植食性,能传播植物的多种病害。重要科:1)叶蝉科:大青叶蝉、稻黑尾叶蝉,大青叶蝉,稻黑尾叶蝉,2)蚜科:有一对腹管、尾片等。各种蚜虫,3)飞虱科:稻褐飞虱、稻白背飞虱,4、缨翅目,目的特征:通称蓟马,体型很小,锉吸式口器,翅狭长如带,边缘生有密而缨状缘毛。过渐变态,多为植食性。,蓟马科:稻蓟马,棉蓟马,5、鞘翅目,目的特征

19、:体壁坚硬,前翅角质化称鞘翅,咀嚼式口器,触角1011节,形状多样,无单眼,复眼发达,全变态,食性有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成虫有假死,大多有趋光性。,重要目科:步甲科1)肉食亚目 虎甲科2)多食亚目 a、金龟甲科:触角鳃叶状,前足开掘足,幼虫为蛴螬。,铜绿金龟子,蛴螬为寡足形,体成C形,b、叩头甲科,触角锯齿状,前后胸能上下活动,前胸背板后角明显突出,窝中可弹跳,幼虫通称金针虫,是重要的地下 害虫。,C、瓢虫科,体型小,腹面扁平,背面拱起,常有明显色斑,触角棒状,食性有肉食性和植食性。如七星瓢虫,大红瓢虫,此外还有天牛科、叶甲科、象甲科,天牛科,叶甲科,象甲科,6、鳞翅目,是昆虫纲中

20、第二大目,常见的有各种蝶类和蛾类。目的主要特征:虹吸式口器,体、翅及附器均被有鳞片,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触角丝状、棒状,完全变态。幼虫多足形,蛹是被蛹。,鳞翅目虹吸式口器,常见的科:粉蝶科 成虫为白色,黄色或橙色,有黑色或黄色斑点。如菜粉蝶、山楂粉蝶、斑粉蝶,菜粉蝶,凤蝶科:成虫体大型,后翅外缘波纹状,后翅后缘常 有一尾状穿越,幼虫光滑无毛,前胸前缘有臭“Y”腺。,黄凤蝶,凤蝶,弄蝶科:体小,身体较粗,头大,触角棍棒状,末端成钩状,翅常为黑褐色、茶褐色、有透明斑。,稻弄蝶,蛾类昆虫特征:触角多样,主要有丝状,羽毛状等,休息时双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昼伏夜行。冥蛾科:此科是鳞翅目中较大的科是农业 上

21、很重要的害虫。有玉米螟、草地螟。,玉米螟,夜蛾科:是鳞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有很多农业 害虫。如地老虎、粘虫,地老虎,天蛾科:体大型,粗壮,纺锤型,前翅大三角形,后缘内收,后翅短小。如桃天蛾,夹竹桃天蛾,栗六点天蛾,刺蛾科,螟蛾科,7、膜翅目,包括各种蜂和蚂蚁。目的特征:咀嚼式或虹吸式口器,触角丝状或膝状,两对翅均为膜质,体微小至大型,幼虫多足型或无足型。重点科:叶蜂科的菜叶蜂 茎蜂科的梨茎蜂,蜜蜂,8、双翅目,主要有蝇、蚊、芒等。成虫主要特点:多为刺吸式或舔吸式口器,触角丝状,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全变态。幼虫蛆式,无足型。长角亚目的蚊类、短角亚目的虻类、芒角亚目的蝇类,蝇类,苍 蝇,蚊子,9、脉翅目 主要特征:口器都是咀嚼式,翅膜质,脉相复杂网状。成幼虫均为肉食性,是益虫。,红蜘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