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5953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登岳阳楼(优秀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杜 甫,登岳阳楼,洞庭湖以东洞庭湖最宽广,这一带港汊纵横,丘陵起伏,景色旖旎,一览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曾为洞庭湖的壮丽景观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如李白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

2、,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潇湘八景”中的“平湖秋月”“原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尽在洞庭一湖。,走近洞庭湖和岳阳楼,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主楼三层,高20余米,全楼未用一根铁钉和一道横梁,构型庄重大方,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大历三年(7

3、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写作背景,背景,读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t s,注意字音和节奏,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光山色的仰慕,,此联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颔联:吴楚东

4、南坼,乾坤日月浮。,写景:,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风景?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气势磅礴宏伟奇丽,表现了诗人济世的博大胸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品诗,“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气势磅礴,宏伟奇丽,景色特点:,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自己举目无亲,音信不通

5、,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写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伟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已的痛苦之情。,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自己举目无亲,音信不通,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写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伟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已的痛苦之情。,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的忧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写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这是与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分不开的,充分表现了沉郁顿挫的杜诗本色。,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