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239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第七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第七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7.1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7.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放大倍数的估算,7.3 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7.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7.5 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本章基本要求,会判:判断电路中有无反馈及反馈的性质会算: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会引:根据需求引入合适的反馈会判振消振:判断电路是否能稳定工作,会消除自激振荡。,7.1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一、反馈的基本概念,二、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三、反馈的判断,1.什么是反馈,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

2、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回路,影响输入,称为反馈。,一、反馈的基本概念,要研究哪些问题?,反馈放大电路可用方框图表示。,2.正反馈和负反馈,从反馈的结果来判断,凡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或者,凡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3.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本章重点研究交流负反馈。,4.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的

3、称为局部反馈,将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其输入级的输入回路的称为级间反馈。,通过R3引入的是局部反馈,通过R4引入的是级间反馈,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二、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两个网络的连接方式,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压反馈,即,将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流反馈,即,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即反馈网络的取样对象。,1.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2.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即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的叠加关系。,-串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负反馈,在中频段:,3

4、.四种反馈组态:注意量纲,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三、反馈的判断,“找联系”: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若有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有反馈吗?,将输出电压全部反馈回去,无反馈,1.有无反馈的判断,既在输入回路又在输出回路,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设以下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仅有直流反馈,仅有交流反馈,交、直流反馈共存,仅有直流反馈,3.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看反馈的结果”,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瞬时极性法:给定 的瞬时极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电路中各电流、电位

5、的极性从而得到 的极性;,的极性 的极性、的叠加关系,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4.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电路引入了电压负反馈,令输出电压为0,若反馈量随之为0,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4.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馈,反馈电流,引入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引入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5.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在输入端,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的方式叠加,为串联反馈;以电流的方式叠加,为并联反馈。,引入了并联反馈,引入了串联反馈,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分析 图示

6、电路有无引入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为交流负反馈,其组态为哪种?,3.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跨接一电阻,则反馈的性质有何变化?,1.若从第三级射极输出,则电路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2.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则反馈的性质有何变化?,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的净输入量和输出电流,在判断分立元件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净输入电压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b-e(e-b)间或场效应管g-s(s-g)间的电位差,净输入电流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射极电流)或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电流。,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的净输入量和输出电流

7、,在分立元件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量常取自于输出级放大管的集电极电流、发射极电流、漏极电流或源极电流,而不是负载上的电流;此时称该集电极电流、发射极电流、漏极电流或源极电流为输出电流,反馈的结果将稳定该电流。,7.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放大倍数的估算,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二、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三、深度负反馈的实质,四、基于反馈系数的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五、基于理想运放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断开反馈,且考虑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决定反馈量和输出量关系的所有元件所组成的网络,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方框图中信号是单向流通

8、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反馈系数,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称为环路放大倍数,二、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关于反馈深度的讨论,一般负反馈,深度负反馈,正反馈,自激振荡,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三、深度负反馈的实质,净输入量忽略不计,四、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RL,电压负反馈的特性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过程:,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阻,2.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为什么?,为什么?,2.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2.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3.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3.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分立电路组成的

9、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引入电流负反馈的目的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过程:,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阻,RL,4.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4.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讨论一 求解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uF,比较两电路,uF,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讨论二 求解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1.第三级从射极输出;2.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跨接一电阻。,7.3 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一、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二、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三、展宽频带,四、减小非线性失真,五、

10、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即闭环增益相对变化量比开环减小了1+AF倍,另一方面:,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即闭环增益只取决于反馈网络。当反馈网络由稳定的线性元件组成时,闭环增益将有很高的稳定性。,一、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在中频段,放大倍数、反馈系数等均为实数。,二、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1.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引入串联负反馈时,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仅与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入端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引入并联负反馈时,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2、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对输出电阻的影响仅与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出端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

11、馈。,引入电压负反馈时,引入电流负反馈时,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使输出具有恒压特性,因而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使输出具有恒流特性,因而输出电阻增大。,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宽了。,无反馈时放大器的通频带:fbw=f HfL f H 有反馈时放大器的通频带:fbwf=f HffLf f Hf,可以证明:fbwf=(1+AF)fbw放大器的一个重要特性:增益与通频带之积为常数。即:Amf fbwf=Am fbw,三、展宽频带:设反馈网络是纯电阻网络,加反馈前,加反馈后,失真,改善,四、减小非线性失真,五、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稳定Q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改善

12、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根据信号源特点,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应引入并联负反馈;根据负载需要,需输出稳定电压(即减小输出电阻)的应引入电压负反馈,需输出稳定电流(即增大输出电阻)的应引入电流负反馈;从信号转换关系上看,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将输入电流转换为输出电压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将输入电流转换为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当(1AF)1时,它们的转换系数均约为1/F。,讨论一:根据需求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负反馈。,为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强带负载能力,应引入什么反馈?为了得到稳定的电

13、流放大倍数,应引入什么反馈?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什么反馈?为了使电流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压信号,应引入什么反馈?为了使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稳定关系的电流信号,应引入什么反馈?,讨论二,试在图示电路中分别引入四种不同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电压反馈,串联反馈,讨论二,电压反馈,并联反馈,讨论二,试在图示电路中分别引入四种不同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电流反馈,串联反馈,讨论二,试在图示电路中分别引入四种不同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电流反馈,并联反馈,讨论三 在图示电路中能够引入哪些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只可能引入电压并联或电流串联两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设所有的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14、。试说明电路中是否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如引入了,则说明其组态。,电流串联负反馈,讨论四,电流串联负反馈,7.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一、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及条件,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分析,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四、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一、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及条件,1.现象:输入信号为0时,输出有一定幅值、一定频率的信号,称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频率在低频段或高频段。,低频干扰或产生了轻微低频振荡,高频干扰或产生了轻微高频振荡,实验波形,在电扰动下,如合闸通电,必含有频率为f0的信号,对于f=f0 的信号,产生正反馈过程,输出量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动态平衡

15、,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2.原因,在低频段或高频段,若存在一个频率f0,且当 f f0 时附加相移为,则,3.自激振荡的条件,由于电路通电后输出量有一个从小到大直至稳幅的过程,起振条件为,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分析,附加相移由放大电路决定;振荡只可能产生在高频段。,设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形式。,因没有满足相位条件的频率,故引入负反馈后不可能振荡。,因没有满足幅值条件的频率,故引入负反馈后不可能振荡。,对于产生180附加相移的信号频率,有可能满足起振条件,故引入负反馈后可能振荡。,对于单管放大电路:,对于两级放大电路:,对于三级放大电路:,什么样的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容易产

16、生自激振荡?,三级或三级以上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有可能产生高频振荡;同理,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等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有可能产生低频振荡。,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深,产生自激振荡的可能性越大。,环路放大倍数AF越大,越容易满足起振条件,闭环后越容易产生自激振荡。,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已知环路增益的频率特性来判断闭环后电路的稳定性。,使环路增益下降到0dB的频率,记作fc;使AF(2n1)的频率,记作f0。,稳定性的判断,fc,f0,满足起振条件,电路不稳定,电路稳定,f0 fc,电路不稳定,会产生自激振荡;f0 fc,电路稳定,不

17、会产生自激振荡。,幅值裕度,相位裕度,电路稳定,当Gm10dB且m45,才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不满足起振条件,四、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1.简单滞后补偿,常用的方法为滞后补偿方法。设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方式,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所在回路加补偿电容。,补偿电容,1.简单滞后补偿,最大附加相移为-135,具有45的相位裕度,故电路稳定,滞后补偿法是以频带变窄为代价来消除自激振荡的。,2.密勒补偿,在获得同样补偿的情况下,补偿电容比简单滞后补偿的电容小得多。,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所在放大电路中加补偿电容。,等效变换,补偿电容,3.RC 滞后补偿: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所在回路加补偿。,上式表明,

18、最大附加相移为180,不满足起振条件,闭环后一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电路稳定。,RC 滞后补偿与简单滞后补偿比较,滞后补偿法消振均以频带变窄为代价,RC滞后补偿较简单电容补偿使频带的变化小些。为使消振后频带变化更小,可考虑采用超前补偿的方法。,讨论,判断电路引入负反馈后有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吗?如可能,则应在电路的哪一级加补偿电容?,7.5 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一、自举电路,二、其它应用,一、自举电路,引入的正、负反馈目标应一致。,自举电路:通过引入正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因而提高输入电压。,负反馈,正反馈,两路反馈要分别分析!,二、其它应用豪兰德电流源,电路既引入了负反馈,又引入了正反馈。,Ro=?如何求解输出电阻?,理想运放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