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7323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防治的误区.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尿病防治的误区,2,认识,预防,治疗,监测,饮食,运动,心理,广告,诊断,糖尿病防治的误区,3,糖尿病是“富贵病”,我不会得的,少吃糖:不会得糖尿病,儿童和年轻人:不会得糖尿病,糖尿病不能根治,放弃治疗,糖尿病是慢性病,不急就医,只要自我感觉好,就不必去医院看医生,4,不进行饮食控制:降糖效果不好降糖药超量服用:低血糖、药物不良反应,吃了降糖药,饮食就不用控制了,5,平时只要经常查查空腹血糖就可以了!,应该对3个时间段进行监测,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6,糖尿病是遗传的,无法预防,遗传,环境,胰岛素相对不足,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费用昂贵 可导致残疾和死亡,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后再治疗即可,7,只适用

2、于一部分无肾脏病变的年轻患者老年患者、伴有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并不适用,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并不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判断是否有糖尿病一定根据血糖检测结果来评定,根据尿糖值调整药量,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就没有糖尿病,空腹血糖指标不高,肯定没得糖尿病,8,糖尿病的治疗只要控制血糖就行,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没区别,注射胰岛素会成瘾的,胰岛素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最重要的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糖尿病正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足等因素而产生的疾病,动物胰岛素:有过敏反应;效价低,防止或控制并发症或/和伴发症控制血压控制血脂,9,糖尿病用药的相关因素,擅自模仿其他糖尿病患者用药,降糖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3、,切忌自作主张,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治疗应该注重个体化,因人而异只有适合的才是最佳的,药物性能,年龄,体重,肾脏状况,肝脏状况,心血管状况,10,如无其他副反应或不便,原则上不推荐变换疗法各种降糖药的药物作用机理不同,根据不同降糖药药理作用的差异进行联合随意联合应用效果不佳,并可发生不良反应原则上同一类药物不能联合使用,根据该降糖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确定的,服用时间严格限制随意服用可能导致:不能有效发挥药物作用、低血糖、不良反应,频繁换药,随意联合应用,不论哪类口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都一样,磺胺类,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饭前半小时,不在空腹时服用,吃第一口饭时服用,11,

4、人体内环境对血糖突然下降是无法马上适应的,所以应该平稳降糖,严重的低血糖:脑卒中,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并使患者原有的视网膜病变加剧。应该降到一个较理想的范围,尽量避免低血糖,血糖降得越快越好,血糖降得越低越好,哪怕出现低血糖也不要紧,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非空腹血糖:不超过11.1mmol/L,一般患者,老年患者,12,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终身疾病,大部分患者或早或晚都需要终生接受药物治疗。一旦停药,血糖很容易回升,而反复的血糖波动可能造成疾病的加速进展,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一旦血糖控制好,可马上停药,按正规医院的要求,细心、耐心的接受长

5、期的治疗,13,降糖药会损害肝肾,不能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对肝、肾的影响并不大临床上真正因降糖药副作用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少之又少,过分依赖药物治疗,治疗初期:系统检查肝肾功能,选择合适药物,长期治疗中:定期检查肝肾功能,14,胰岛素治疗无疑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型糖尿病或是胰岛素严重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适时的胰岛素治疗:控制代谢紊乱,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存,降糖的西药疗效确切,起效快中药降糖作用较弱,无法替代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尽量靠吃药控制血糖,实在控制不住了再打胰岛素,西药副作用大,降糖药还是中药好,15,尿糖检测缺点:受尿量的影响老年人及一些肾功能下降

6、者,其血糖高时,可能出现尿糖正常或不高的情况,有的人可尿糖高而血糖不高(肾糖阈值下降)尿糖反应是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非即时血糖水平无法发现低血糖,监测尿糖而非血糖,16,空腹血糖正常并不等于其它时间血糖都正常餐后两小时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为严重餐后高血糖和心血管事件有关,只重视早上空腹血糖监测,忽视餐后两小时血糖监测,只监测血糖,而不在乎血压、血脂、体重等一系列指标,同时监测血压、血脂等一系列指标,防止或控制并发症或/和伴发症的发生长期关注高血糖外的其他2型糖尿病伴发的临床异常如高血压及血脂紊乱,使得糖尿病微血管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得到改善,17,饮食治疗必不可少饮食过多使血

7、压升高、体重增加,病情雪上加霜不坚持饮食治疗而加大的药量可能增加肝肾的负担,认为饮食控制没有意义,也做不到,18,过分的控制主食有可能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1、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出现频繁的低血糖和饥饿状态下的反应性高血糖2、严格控制主食之后放松了对肉蛋、油脂、零食等的控制,以致每日总热量反而远远超标,同样引起血糖升高,控制主食就等于饮食治疗,饭吃得越少对病情越有利,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治疗策略,19,少吃盐是健康的饮食之道长期摄入过量的盐,诱发高血压,并且加速和加重糖尿病其他大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只是不吃甜食,但不控制盐的摄入,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

8、克以下,20,糖尿病患者控制喝水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注意补充水分: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未渴先饮,保证每天有充足的饮水,零食或坚果类食物也是产生热量的,只能适量吃一点,不可不加控制,限制饮水,零食或坚果类食物不加控制,21,在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并已维持12周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间适量食用一些水果对血糖影响较小的水果:橙子、番茄、草莓、胡柚对血糖影响较大的水果:香蕉、红枣、椰子水果的热量也要计算在总热量中大家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吃水果前后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掌握不同水果对血糖的影响,逐渐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水果种类和食用量。,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22,控制总热量同时做到多种营养的

9、平衡每日应吃以下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肉蛋奶豆类、油脂类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勿挑食、偏食,糕点、饼干、奶粉、麦片、八宝粥等成分多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同样可升高血糖“控制总热量”:吃任何食品都要算算它的热量,不能无限制的食用,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随便吃,饮食单一化,或只吃糖尿病食品,23,不注重运动治疗,因为害怕病情波动而不敢外出运动和旅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基本措施: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体力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压和血脂,注意运动不要过量,以活动后感到身体轻松,不疲劳为宜,不敢活动,生怕累着,觉得必须大量运动,精疲力尽了才是得到了锻炼,24,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轻型患

10、者:空腹运动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者: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活动,运动无计划,生活无规律,没有固定作息时间,不注意选择运动时机,25,侥幸心理,不接受事实,紧张、焦虑、易怒、恐怖、绝望无助,26,糖尿病患者心态要平和积极与医生配合使血糖控制达标,易出现内疚、自责的心理,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以为糖尿病患者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是正常的,27,坚信某种保健品可以控制血糖,甚至能根治糖尿病不去正规医院看医生,不做化验,相信广告中的“某老中医”,“某教授”的秘方根据药品广告,自行选择服用降糖药或保健品,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应该要科学治疗,易出现内疚、自责的心理,心理误区保健品及广告误区,28,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配合治疗,树立信心,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同样可以快乐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