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564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节内容,世界的存在方式不同哲学派别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回答具体形态说结构层次说马克思主义物质一元论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第二章 回顾,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核心:科学实践观,意义: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世界的存在方式,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的存在方式,what,how,物质世界,普遍联系永

2、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基石,根本方法,不同哲学派别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回答,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导入: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物质思维/意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什么是物质和意识?它们的特性是什么?一、物质(Matter)概念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试图从某些物质形态去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是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第一种形态);缺点:直观 朴素,具体形态说,具体形态说,具体形态说,赫拉克利特,具体形态说,具体形态说,具体形态说,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2、近代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第二种形态)“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物质广延性与可感性的存在

3、 广延性:理解为抽象的广延性,原则上能够适用于说明任何事物,超越了朴素唯物主义,增强了说服力,可感性:刺激我们感官的存在,与将精神性存在视为世界本原的唯心主义划清界限。缺点:感觉论 将物质本身归结为物质结构的某些层次 人与世界割裂 机械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一切物体都受着力学规律的支配,具有机械运动的属性。,结构层次说,原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世界之砖,结构层次说,化学和物理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原子是物质世界的共同本质。,人,钟表,心脏,发条,神经,关节,齿轮,游丝,霍布斯,机械性,人是机器,结

4、构层次说,盲人摸象,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形而上学性,结构层次说,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自然观,历史观,结构层次说,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3、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存在于意识之外并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必须“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54页。“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列宁选集第2卷,1995年,78页。,马克思主义物质一元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

5、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按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恩格斯,物质是一个哲学概念,用于指称所有的事物。,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一元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 宁,列宁选集第2卷,1995年,78页。,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形态表明:第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超越感觉论,在实践中理解和确证)第二、是对各种实物、具体物质存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高

6、度抽象;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结构理论区分开来,唯物主义贯穿到历史领域奠定基础)第三、物质是一种可感觉的存在;(从可感觉性规定,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不可知论)第四、这一物质概念是建立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的。(在实践中形成),唯一特性 可知性 多样性的统一 高度抽象性,列 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一元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意识而存在,这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一性,唯一特性,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可知论,反映论,不可知论,先验论,多样性的统一与高度抽象性,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

7、而上学性。,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原子,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性.,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4、物质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A、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B、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扬弃: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与互动,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

8、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想问题和办事情的过程中,不应该从主观的想象出发,而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即要从物质及其具体形态和属性的全部总和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坚持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将其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物质观与实践观的高度统一。,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运动、时间和空间 1、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2、运动:标志物质根本

9、属性的哲学范畴,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质存在。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物质、脱离物质的运动。,不是什么 是什么,人们主观想象的联系,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事物现象间的联系,事物本质的联系,事物外部偶然的联系,事物内在必然的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 律,规律的含义,运动与静止: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

10、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体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 事物没有发生质变,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包含有绝对的运动。动不舍静,静中含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三、时间与空间 1)时间: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持续性、间隔性与顺序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具有不可逆的特点。2)空间:空间是指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长、宽、高。3)时间与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A、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B、物质运动也离

11、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奕。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子指示曰:汝柯烂矣。质归乡里,已及百岁。”南北朝任昉:述异记,一群猴都来叩头,迎接进洞天深处,请猴王高登宝位,一壁厢办酒接风,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余,那里有十数年?”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明吴承

12、恩:西游记,时间与空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战国尸佼:尸子,空间+时间,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界,境也。说文界,垂也。尔雅,时间概念,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物体运动所持续的过程。,事物之间运动过程有一个先后顺序。,时间的特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一维性的两层含义:对于时间的度量只需要一个数量;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一维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13、),空间概念,空间是指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即物质所具有的向上下、前后、左右伸张的性质。,空间的特性,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时间、空间与物质,分离论(德谟克利特、牛顿)把空间和时间与物质割裂开来,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主体论(康德、毕尔生、黑格尔)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精神、观念和意识的产物,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统一论(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空间”是无物的虚空。“空间”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牛顿,“绝对的空间

14、,按其实质永远是均匀的和不动的,与任何外界情况无关。”“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按其自身并按其本质来说,在均匀地流动着,与外界任何对象没有关系。”“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超距作用”无需任何物质作媒介。,牛顿,贝克莱,所谓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的。时间是精神中的思想连贯性,贝克莱,康德,时间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康德,毕尔生,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不能反对把某些比较恒久的感性知觉群加以分类,把它们集合在一起而称之为物质。我们不能断定空间和时间是真实存在的;

15、它们不是存在于物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感知物的方式中。,黑格尔,时间和空间是“绝对观念”的产物;“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后产生了空间;“绝对观念”外化为人类社会后产生了时间。,黑格尔,马克思,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恩格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动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是由物质产生的。,爱因斯坦,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

16、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年的确定,地球公转的速度高达每秒钟近30公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又称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365.2422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的确定,月球每日行13度15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29日12时44分2秒8,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日的确定,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 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人类自己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故

17、习惯于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称之为一日。一日划分为24小时是古埃及人制定的。每小时又划分为60分钟,每分钟又分为60秒。这样一日就有2460=86400秒。这些时、分、秒都成了时间单位。,计时工具,英国巨石阵,计时工具,天体仪,日晷,漏刻,浑仪,计时工具,沙漏,原子钟,电子表,机械钟,距离确定,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18、,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列宁,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要求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它们的个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在同一平面上,通过线外一点能否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黎曼,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氏几何对比表,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以得出两

19、个重要结论,即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原子钟试验1971年,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环球飞行的原子钟试验。用两只极为精确的同步的原子钟,一只留在地面,一只放在飞机上绕地球飞行。飞行一圈后对钟,结果飞行的钟比地面的钟慢了5910-9(即100亿分之5.9秒)光速飞行如果飞船接近光速在天上飞行,飞船上的1米,只相当于地面上的0.02米;飞船上的一秒钟,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赛博空间 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吉布森在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一部名为新浪漫者的科幻小说里提出来的。他在书中描写了电脑网络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资源都联结起来的新时代。他把这种新空间称为“赛博空间”。,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20、,数字化信息流动的空间,文化交往空间,基本粒子,中子星、黑洞等天体的空间是弯曲的,基本粒子内部的空间也是弯曲的,大尺度范围的空间特点则是平坦的,但它们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黑洞,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的、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天有极乎?极之外何物也!天无极乎?凡有形必有极!杨慎

21、,关于有限无限关系的疑问,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庄子:“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惠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2,1/4,1/8,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无数个有限组成了无限。每一个具体的有限事物都是无限宇宙中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的一个。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表现出来。每个有限的事物由于自身的运动变化,而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进入无限之中。,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一维性,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三维性,三、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1、物质 自然存在:无机界与生物界;存在 社会存在:物质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口因 素等。2、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是相互交叉和相互包含的。自然存在分为未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然存在和进入人 类社会生活的自然存在(具有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 重属性)。,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思考题:如何理解物质、时间与空间的联系?本节参考资料: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结 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